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2-01-30 13:11: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美术说课稿模板汇编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美术说课稿模板汇编十篇

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执教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八册第十课《剪纸帖花》。教材要求我们引导学生领会剪纸艺术是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求我们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不同的形象,再将它们拼帖成一幅作品,其实这就是多色剪纸。在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变的前提下,舍弃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我选择了《剪春天》这个内容。

  二、说教学目的

  根据教材要求,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指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不同形象来布置春天的'景色;

  2、学习用装饰纹样去装饰景物;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春天并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四年级的学生对春天的景物,如:花朵、小草、柳枝、燕子等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他们都能像放电影似的在脑海中呈现。所以,学生要剪出不同的春天景物并不难,关键是要体现多色剪纸的特点:色彩丰富、艳丽。而用装饰纹样去装饰景物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更显色彩艳丽。因此,我的教学重点是:1、让学生了解彩色纸装饰的基本纹样,如月芽形、圆形、锯齿形等。2、指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不同形象来布置春天的景色。选择什么颜色的彩纸来搭配,使色彩丰富、绚丽多彩,就成了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为使学生的作品百花齐放,我首先创设情境,体验回忆生活,分别从小河、田野、森林、雨中春景,在春天里想干什么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场面,为学生剪景物作铺垫,同时也在拓宽学生的思维,学生说景物时,教师把春天里常见的景物贴在黑板上,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剪帖画,教师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示范。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创作激情会大大增加。

  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的感性认识能很快画出景物。“画、剪景物”这个环节就能顺理成章地完成。为了突出重点,我主要采用通过比较两件作品的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装饰纹样,让他们知道具有装饰纹样的图案更美。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装饰纹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发散思维。用什么颜色的装饰纹样来装饰景物呢?这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难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看作品——用绿色的装饰纹样装饰绿色的青蛙,然后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能很自然地明白:装饰纹样和被装饰的景物颜色不能相同相同。学生有了这种认识后,我在“合作粘贴”环节中提出要求:图案位置要合理,颜色要丰富、鲜艳,学生在颜色搭配上就有章可循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把颜色搭配得丰富、鲜艳。

  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评价能力,在“展示评价”环节中,我采用了他评、自评和教师评,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去评价作品,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老师设定的场景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图案位置、色彩搭配、创意选择等方面评价,相信学生经过长期这样的培养,动手、审美、创造等能力都会提高。

  最后教师以谚语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选自湘版高中美术教材高中 绘画第三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这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上课课时为1课时. 本课是有感于5..12大地震灾后心理救援工作中用绘画进行心理创伤恢复的艺术治疗法.绘画治疗是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的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过程获得缓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我们虽然不在受灾区,但是现在的高中生都承受在着来自生活以及自身的极大压力,或多或少的产生某种孤独,压抑,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美术课上学到的技能能成为出现心理问题时排解压力的一种艺术手段,那就是真正的让了美术走入了学生的内心,所以本课尝试从绘画流派中最为自由的抽象绘画进行分析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抽象画并能利用画抽象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内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抽象画的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a. 提高学生对抽象画的欣赏能力

  B. 培养学生对抽象画的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教导学生用绘画的手法排解内心的压力与迷惘,用自信,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初中的美术课程中已经有过基础绘画知识的训练,在高一的美术课程中对点线面,光影和色彩知识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很快的进入绘画的情绪感受活动中,通过感受艺术作品来对抽象画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利用画抽象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内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够让学生在理解什么是抽象画的基础上真实的毫无顾忌的画出自己的个性与情感

  教学准备

  老师:抽象画图片 优秀范例 音乐资料

  学生:油画棒 图画纸

  教法学法

  . 教法

  1.观察发现法

  在作品的赏析环节中,让学生先自主赏析图片,说出感想.在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学习的内容.

  2.情境创设教学法

  在用抽象画进行创作的板块中,设置"假设我是映秀中学的一名幸存学生"这一特殊创作情境,并利用播放地震图片和节奏缓慢的音乐诱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和创作.

  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思考,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做到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欣赏毕加索的系列

  毕加索终生喜欢画牛.年轻时他画的牛体形庞大,有血有肉,威武雄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画的牛越来越突显筋骨.到他八十多岁时,他画的牛只有瘳瘳数笔,乍看上去就象一副牛的骨架.那些牛的外在的皮毛,血肉全没有了,只剩一副具有牛的神韵的骨架了

  毕加索的"牛",从具象慢慢的抽离成几根线条构成的极其简洁的牛的`象征

  先请学生谈欣赏后对这一系列作品的感受是什么 最后老师总结

  总结:抽象画比写实性绘画更夸张,变形.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更具表现力和震撼力

  欣赏分析

  1.演示作品 蒙德里安

  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

  老师介绍该画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艺术风格特点(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欢快活泼节奏分明的爵士乐,并配合跳动的音波线帮助理解感受)

  构图→整齐排列的色块→节奏感

  形式→无数的色块组成的彩线结构饿跳跃其中的小块面→快乐,明亮并生机勃勃充满音乐感

  色彩→红黄蓝色的色块→明亮 快乐 幸福

  小节:抽象画就是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而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绘画,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抽象.它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也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仅以基本的绘画语言和形式因素创作纯粹的抽象绘画,借以表达某种情绪,意念等精神内容或美感体验.

  2.演示作品蒙克作品

  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

  老师介绍该画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艺术风格特点

  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相关的绘画

  蒙克:"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两个朋友还在散步,太阳已快下山了,天空突然间变得血一样红,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悲伤忧郁的气息,我止住了脚步,轻轻地倚在篱笆边,极度的疲倦已使我快要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剑笼罩着蓝黑色的挪威和城镇.我的朋友,他继续独自地走着,而我却呆呆地站在那儿,焦虑使我不停地发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声巨大而又不断的尖叫声震得摇摇晃晃."

  构图→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动荡感

  形式→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毛骨悚然

  色彩→蓝色的水 棕色的地 绿色的树 红色的天 海面阴暗处的紫色→郁闷

  小节:抽象艺术的第二大类是从自然物象出发的抽象,形成与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

  动手画(多媒体播放悲伤沉重的音乐,展示5.12地震图片)

  老师设定特定心理背景,想象你是5.12大地震中映秀中学幸存学生中的一员,你现在如何通过画笔表现内心情绪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请学生配以文字描述画中的想法,表达画面心情

  五,拓展训练:

  听音乐,画心情(自主命题,自由创作)

  热烈欢快的

  深沉悲壮的

  梦幻飘渺的

  疯狂激烈的

  六,总结

  抽象画有非常强烈的情绪语言,而且不同水平的创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感受创作出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不同层次的抽象画

美术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本课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课的笔的设计要体现美观与实用相结合,对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笔对学生是很熟悉的物品,但是笔在材料、造型、尺寸等方面的运用是根据不同功能而进行设计的,这是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所忽视的。对于学生而言,设计的概念有些陌生,本课的教学正是以设计笔为出发点,进而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了解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并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的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

  难点: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四、说材料准备

  水彩笔、画纸、格尺、铅笔、各类不同造型、材料的笔。

  五、说教法

  直观欣赏、实物投影仪演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以课件为主直观欣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尺寸、造型的笔,都是根据不同功能进行设计的。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对重点部位进行观察,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对简单设计图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设计图画法。

  六、说学法

  欣赏课件,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范画的分析了解简单设计图的画法。

  七、说导入

  通过提问:“每天陪伴我们写字画画的好帮手是谁呢?”来导入课题。

  “交流一下”:让学生拿出自己使用的或最喜欢的笔,互相交流,初步观察笔的不同。初步了解这些不同地方的作用。

  八、说教学过程

  1、你认识这些笔吗?

  通过欣赏大量不同材料、不同造型、不同尺寸及不同功能的笔,并针对不同特点的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笔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形象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一步了解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从而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

  2、细致分析

  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形象与功能的关系”、“美观与实用的设计原则”等板块,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并逐渐理念以上设计原则。

  3、赛前热身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并了解简单设计图的内容及画法。

  4、大显身手

  让学生来比一比,谁的设计图画的好,谁更有创意吧!在创作中以音乐为背景,让学生享受创作的快乐。

  5、新产品发布会

  让学生展示并阐述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互评,对优秀作品进行鼓励。

  6、梦想成真

  让学生欣赏已经实现的设计理念的作品,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及能力充满自信。1、录音笔2、未来多功能电子笔3、最贵的笔

  7、总结:

  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设计笔,而且能够为自己的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大胆的表现自己,最终梦想成真!

  九、说板书

  板书除课题外,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平台,将学生的作品贴于板前,并进行评选。

美术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中国民间玩具》一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玩具总是有着浓厚的兴趣、很深的感情。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由于它是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结合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认知目标:初步欣赏和接触一些民间玩具,重点了解民间玩具布老虎的造型和材质、色彩特征。

  能力目标: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布老虎的创作表现。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课件)

  教学重点是: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玩具,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美,在民间玩具布老虎的制作活动中感受美术创作活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用纸和废旧材料仿制布老虎。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的学习方法。本课内容丰富、新奇,如果方法得当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做了以下三点思考和尝试:

  (1)、课的形式,一般的欣赏课都以看、析为主,较为枯燥,不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而本课我们研究的又是玩具,既然是玩具就要让他们玩起来,所以我选择用“玩”做为主线贯穿本课,以玩开始在玩中结束,让孩子们在玩中乐,在玩中看,在玩中赏,在玩中学,在玩中做……让他们既能感受到传统的民间艺术独特魅力,又不觉得远离自己的游戏生活。

  (2)、民间玩具种类繁多,选择一个怎样的切入点去分析呢,再三思考后我选择了布老虎。老虎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而布老虎极具装饰性的色彩也和儿童绘画用色单纯、鲜明、强烈的内在特制相通,极易引起儿童的认同感。

  (3)、欣赏探究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而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参与,本课设计中我利用了“异质同构”的艺术观点,让孩子利用纸和废旧材料参与制作布老虎,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加深他们对布老虎的感性认识。

  2、学法:

  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坐而静听,而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去了解、探究、掌握。

  通过在教室内布置各种民间玩具,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类民间玩具,并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操作玩耍各种民间玩具,创设良好的认知情景,逐渐引领学生步入民间艺术的殿堂,让他们始终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民间玩具的无穷魅力。随着游戏的深入,同学们的热情又转向玩具的制作上,这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引导、支持他们大胆创作,设计出不同的布老虎玩具。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动作就是思维,他们在动作中学习。如果缺少了动手的机会,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学习,这是现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所明示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自己是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同学们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与兴趣,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创作欲望和成就感,真正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3、教学准备:

  学生:

  1、了解长辈们的玩具,搜集民间玩具实物。

  2、用于创作表现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教师:

  1.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实物。

  2.课件《中国民间玩具》。

  3.范图,复印各种造型的虎头图片若干。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情景导入:

  1、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室里放置一些容易找到的民间玩具,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挑选一个玩一玩。

  2、请学生边玩边介绍,你最喜欢的玩具特征。

  3、这些土玩具和你的那些遥控玩具电动玩具有什么不一样?发现民间玩具的材质丰富,乡土气息浓郁的特点。

  4、这些玩具是你的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小时侯玩的玩具,他们小的时候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买不起也买不到这些高科技的玩具,所以人们便用自然界中各种材料制作各式各样的土制玩具。这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是民间玩具。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就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从玩“土玩具”开始进入本课的教学情景。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对认知具有动力功能。愉快时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思维比较活跃。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设良好的审美氛围。】

  (二) 主题漫谈:

  介绍: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非常悠久,早在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具有玩具功能的实物,过去人们称之为“耍货”、“玩艺儿”。

  你看,那些生活在田间地头的人们,劳动之余, 兴致所至,信手拈来几根麦秸,可编织出一只形象逼真的螳螂;一根针,几根线,一小块布可以缝制成令人爱不释手的布老虎;一块一钱不值的冰凉的泥巴,可以很快地捏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娃娃;一团面、一块糖稀可以做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和动物。一件件淳厚、朴实的艺术品,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来, 那可真是妙不可言。(边介绍边欣赏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富有情感的解说词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博大精深。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所获得的感受是全面的,其深刻程度也是传统教学所不及的。当悠扬的民乐音乐和欣赏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同学们的感受更加直观,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重点探究:

  1、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玩具。在我们的桌子上也有一些这样的民间玩具,拿起来看看!

  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让学生自己在观察中自主将民间玩具从材料上进行分类(泥、布、竹木、纸、金属、食品、陶瓷和综合玩具)

  (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

  2、下面我们重点研究一下,在民间流传极广,深受人们喜爱的——布老虎。(板书—布老虎)

  (1)这些布老虎造型很特别吧!那么它跟我们平时见到的真实的的老虎有什么区别呢?教师出示两幅虎头图片,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布老虎的造型特点:简洁、夸张

  (2)再出示涂好颜色的布老虎,让学正感受到它的用色特点:色彩艳丽。

  其实,这些可爱的布老虎大都是那些农村的老奶奶坐在自家的炕头上缝制出来的,他们大多数从来就没有看过真实的老虎,也不知道真的老虎究竟长什么样,就凭着自己的想象大胆的创造出来的。

  3、看,她们的创造多奇妙、多美丽啊!你喜欢哪一只,请学生上台操作点击放大播布老虎的图片,并加以评述。

  4、你们讲得真好,真聪明,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布老虎,那就让我们来做一做布老虎。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所以本环节设计成了可交互的图片播放,并请学生自己自己操作点击、自己分析讲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四)尝试表现:

  1、选择自己喜欢的虎头,进行上色练习。(事先复印好不同造型的虎头供学生选择)注意:色彩要艳丽,对比要强烈。

  2、和老师一起做一只立体的布老虎。

  看,老师这还有一个立体的。(出示老师制作的布老虎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你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是仿造布老虎的造型用纸和废旧易拉罐制做的。

  【边示范边讲解:】用大的纸做它的身体,先把纸横着对折,用剪刀在左右两边分别剪出两条腿,线条要流畅。在剪开线内贴双面胶从头贴到尾对准粘在一拉罐上,再加上尾巴,尾巴可以折、可以卷……最后,剪下布老虎的头并粘上。这样一只可爱的仿制布老虎就做好了,你们也赶紧动手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就利用了"异质同构"的艺术特点,让孩子利用纸和废旧材料参与制作布老虎,尽管占用了一部分课堂时间,却增加了教学的功效。简易、朴质、便捷是大多数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能力操作实践的。在实践过程中,实际上是加深学生理解,协助实现教学目的的。】

  (五) 展示游戏(3分钟)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布老虎。(在《两只老虎》的音乐中进行音乐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成功后的喜悦,提升课堂气氛。】

  (六)课后拓展

  1、其实布老虎除了可以供人玩耍还有其它的寓意呢?你知道吗? ( 教师介绍:在民间传统观念中,布老虎是勇敢、强壮、健康的象征,老虎能驱邪,能让孩子们无灾无病,健康成长。难怪大家这么喜欢它呢!)

  2、看……人们还把它做成了鞋、包、枕头……看老师也做了一些,有小闹钟、储蓄罐,还可以做笔筒……

  【设计意图::本课的最后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投入到更广阔的视野中去发掘民间玩具布老虎的魅力。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此环节的设计也是将民间玩具进一步引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四.板书设计:

  (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

  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副课题: ——布老虎

  造型特点展示图和用色特点展示区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设计学生服装,它既是可以徒手绘画,也可是一堂手工课。学生在设计服装时,不要单纯地追求服装设计的局部。而要他们努力做到整件的效果为佳,设计出服装的新颖、可爱。体现出学生的天真与浪漫的童趣。

  服装的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技能领域、情感领域和创造领域。具体内容为:

  1.技能领域:能抓住服装的结构,设计出漂亮的学生装。

  2.认识领域:了解不同季节的服装

  3.情意领域:①。通过服装设计,使学生懂得要设计一件漂亮的学生装,一定要仔细观察欣赏,才能使服装结构合理舒适得体。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4.创造领域:在认识与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美丽大方的学生装。

  我根据本科教学的特点,制定一下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生服装的设计制作方法:我之所以把这个作为重点,是因为我觉得既然是服装设计,那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是重要的,该掌握好,才能设计出舒适得体的衣服。 2.难点:学生服装的整体和局部之间和谐质朴的美。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和上课内容特点,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演示练习法。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只要能够达到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并无一定之规,根据教和学需要,除了这四种教学方法外,我还交替综合运用了局部探求法、讲授法、谈话法、观赏法、名作等常用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也较轻松,在轻松中获取知识。

  2.学法: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找、说、演、画、剪"的方法,弄懂服装的结构和设计的步骤,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漂亮的学生装。

  三、说教学流程:

  ⑴。审美激趣。

  ①。创设情境:

  1.学生在优美欢乐的乐曲声中进入教室。

  2.操作媒体,屏幕上出现许多学生穿着各式服装。

  3.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学生装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套漂亮的服装呢?

  ②。板书课题:活泼的学生装

  ⑵。技法理解,掌握技能。

  1.教师出示服装范作的各个部分。①。找一找,你能把上面各个部分组成一套漂亮的服装吗?②。说一说:说说自己服装的特点,在让学生谈谈不同季节的服装有什么不同。③。演一演:请一位同学学着走秀,怎样才能更好地展现能让大家看得清楚服装的美和它的不同风格。

  2.教师演示画法:①服装的上衣和裙面大部分。②。深加上衣领、口袋。③。装饰、花纹图案。④。色彩的搭配鲜艳,悦目的颜色为主,进行适当的组合。

  3.学生练习

  4.巡回指导

  5.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视听结合,声图并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大胆尝试,让学生"演一演"学着走秀,走秀方面平时活动较少,可能组织不够好。

美术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变体美术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设计应用”中的一个主题活动。本单元以设计制作板报为线索,以美术字设计、版面设计为主要内容。变体美术字应用广泛,实用价值高,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说学情:

  初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小学美术课上接触过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也见到过不少变体美术字,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黑体、宋体美术字的基本特征和书写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说方法:

  1.图例的搜集与斟选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2.知识要点的讲解,采用提出问题──欣赏实例──分析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检验检测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由理性认识指导设计实践。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总结,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作业的布置结合制作元旦和圣诞贺卡设计变体美术字,体现时效性,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学习的价值,也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说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变体美术字的艺术特征、造型特点和实用价值。

  2.技能目标: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变体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蕴美。

  教学重点: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范围和变化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变体美术字的设计规律设计出变体美术字。

  教具准备:

  1.变体美术字图例。

  2.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变体美术字。

  2.绘画本、铅笔橡皮、直尺、水彩笔等。

  五、说过程:

  我在上课前走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是否收集了变体美术字图例,工具是否带齐,与学生简要交流是否了解变体美术字。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大家看看认不认识它们?(打开课件,伴随音乐播放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变体美术字图例:可口可乐、金丝猴、梦幻西游等)

  学生纷纷回答:认识。

  教师启发:它们属于什么美术字,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些美术字属于变体美术字,看起来形象、生动、活泼、很吸引人。(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

  教师总结: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变体美术字。

  讲述新课:

  活动一:展示与交流

  每小组选一位学生上讲台在实物展台上展示自己收集的变体美术字字例,并讲解其特点。学生讲完后,教师带头鼓掌,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讲解的也非常精彩,说明大家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并引出概念:变体美术字是把字的笔画和外形进行变化装饰而形成的美术字,它形象、生动、有趣,广泛的应用在商品包装、广告宣传、报纸杂志等方面。

  活动二:探究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范围

  本活动采用:提出问题──出示典型图例(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检验检测的步骤开展。

  1.提出问题:变体美术字是把字的那些部分进行变化?

  2.出示典型图例:星星诗刊(变笔画)、群星争艳(变字型)、音乐会(字型笔画一起变)

  3.学生回答(教师此时可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4.教师总结:A、笔画变 B、字型变 C、笔画字型一起变

  5.检验检测:举出字例,让学生判断是哪种变化方法

  活动三:探究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

  出示多种变化方法设计的变体美术字例,由学生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变体美术字变化的规律:

  1.笔画装饰

  2.背景装饰

  3.连笔

  4.折带

  5.象形

  6.阴影、倒影

  活动四:我当小小设计师

  (经过活动二、三,学生已经理解了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活动四即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打开学生思维,最终完成设计作业的必要过程)

  以汉字 “雪山”为例,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把它设计成变体美术字,可以用那些方法设计,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最后出示“雪山”的变体美术字设计方案之一,学生对这个方案可能认同,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设计方法,以拓宽思路。

  活动五:设计实践

  布置作业:运用刚刚学过的变体美术字的知识,把“元旦快乐”“圣诞快乐”设计成变体美术字,应用到下节课元旦贺卡和圣诞贺卡制作上。

  (多媒体上出示与元旦和圣诞相关的图片素材,让学生作为参照。)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

  (临近元旦节和圣诞节,根据学生的要求,加入了贺卡制作的教学内容,本次作业的设计,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情绪很高,非常乐意完成)

  活动六:评价与拓展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四人小组内展示交流,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推举一到二人的作品拿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由设计者讲解设计构思,并由全体同学评议,教师以鼓励为主,给予相应的评价。

  课堂小结:同学们,大家设计的非常好,希望你能把自己设计的变体美术字应用到下节课的贺卡制作中,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变体美术字作品!

美术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节美术欣赏课《童年》,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童年》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新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第五册中的一课。《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身的童年时,总是充溢着无限的感慨。这节美术欣赏课向我们展示了六幅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示形式的关于童年的作品。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的画卷。从宋朝的《瑞阳婴戏图》、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生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表示形式涉和年画、雕塑、中国画、油画、摄影。其中不只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发明了一种情景,一种通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化的学习情景。在这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示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鉴于此,我设计了以下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能力目标

  会表达自身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体裁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示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珍惜现在,珍惜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别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雕塑、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示形式,体会不同表示形式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和自身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3、教学难点

  不同艺术表示形式的特点和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二、说教法

  根据三年级同学的知识储藏情况和接受能力,针对和利用小同学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考虑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同学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形象是切入点,是关键,这节课我放手让同学主动探究,自身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自身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一起研究解决。从而让同学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

  四、说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边唱边做《丢手绢》的游戏,游戏之后每人拿出自身最珍贵的童年纪念品,给同桌讲讲童年的故事,并请一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自身童年的故事。

  (这样设计是创设情景,利用游戏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引发同学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为后面对童年的深入理解做铺垫。)

  2、初步感受,提出欣赏要求

  教师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的童年景象。多媒体逐个出示教材中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那幅画。

  (这样做使同学很快的进入审美情景,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分组学习,交流审美心得

  (1)同学根据自身喜欢的作品分成六个小组。

  (这样做,是为了让同学抓住第一感觉,为自主学习做铺垫,通过自愿分组的形式,体现自主学习的初步尝试。)

  (2)分组之后,教师把每组的问题发给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

  A、《瑞阳婴戏图》组: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想了解作品哪方面的知识?

  B、《欢天喜地》组: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扮演一下吗?你想了解这幅作品哪些知识?

  C、《战斗中生长》组: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欣赏作品后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D、《翻身奴隶的孩子》组:作品中的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人?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

  E、《冬天的阳光》组:你知道这是一件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吗?你了解雕塑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F、《金色童年》组:这是一组什么形式的作品?你能用语言形容一下作品中的小姑娘吗?她的笑容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所提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比方说:你最想了解作品那方面的知识?欣赏作品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涉和到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可以通过引导同学观察作品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衣着来体会,另外,让同学通过扮演的形式,去揣摸人物的.情感,还有些问题是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这些问题的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小组讨论后,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针对艺术形式重点引导,比方,国画、年画、油画和雕塑的不同特点,为了加深同学的认识,在欣赏《战斗中生长》,播放电影《小兵张嘎》片段,在欣赏《翻身奴隶的儿女》时播放《农奴》片段,让同学身临其境地体会社会历史的变化。

  (通过组级交流,使全体同学一起分享各组的学习体会,提高小组化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4、教学延伸,珍惜美好童年

  (1)比较《欢天喜地》、《瑞阳婴戏图》和《翻身奴隶的儿女》这三幅中国画在表示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作品间的横向比较,使同学初步认识到国画的一般特点,从而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的态度。)

  (2)对比《战斗中生长》、《冬天的阳光》和《金色童年》表示形式的不同,他们对快乐的理解相同吗?

  (通过解读作品中“快乐与幸福”的内涵,培养同学珍惜和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体现美术教育的人文性。)

  (3)试着把这六幅作品按年代排序、并说出理由。

  (这是一种纵向排序,使同学透过艺术作品了解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使他们认识到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反映与生活的记录。以上设计通过作品之间的对比,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4)联系自身的童年生活,谈谈感受。

  (提升同学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培养同学珍惜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学设计”之称,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种框架型的板书,把教材中要欣赏的六幅作品的名称按年代排序写下来,并在后面注明它的艺术形式,设计简单明了,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美术说课稿 篇8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瓶盖想象组合出各种形象及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准备:

  1.各种瓶盖铺成一条"小路";各种形状的瓶盖(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星形……)

  3.实物投影仪、音乐;

  4.水粉颜料、黑色卡纸。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奇妙的瓶盖》

  三、活动过程:

  1.以森林旅行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小路",初步感知瓶盖的特征。

  (1)教师和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入森林。

  师:小朋友,这儿有一条奇怪的小路,它是用什么铺成的?这些瓶盖有什么不同?

  幼A:这些瓶盖的形状不一样,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星形……

  幼B:瓶盖的大小也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

  幼C:还有它们的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

  (2)教师小结:这些瓶盖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圆、有的方、有的大、有的小,而且它们都有正面、反面和侧面。

  (评析:幼儿置身于游戏情景中,主动积极地观察、了解瓶盖的特征,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教师奖数字便故事《奇妙的森林旅行》,并以覆盖的形式展示示范画的创作过程。

  (1)以故事形式激发幼儿探索瓶盖作画的兴趣。

  教师:有一位小姑娘也到森林去旅行,可是走着走着迷了路,这时一位小仙女从小路上捡起瓶盖一挥,眼前出现了一片美妙的景象。

  (2)播放音乐,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出示三幅创作过程图,引导幼儿感受瓶盖组合想象画的美妙。

  图一:绿绿的草地上,飘着朵朵白云。(椭圆形瓶盖滚成的绿色草地,不规则瓶盖组合成朵朵白云)

  图二:草地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圆形瓶盖印成鲜花)

  图三:花儿飞到小姑娘身上,她成了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姑娘。(各种瓶盖组合成小姑娘)

  (评析:此环节利用神秘的故事情节,配以投影仪逐一展示利用瓶盖作画的过程,其中蕴含了色彩搭配、画面布局等美术因素,为幼儿自由创作留有更大空间。)

  3.引导幼儿在轻松的音乐伴奏下,体验瓶盖作画的乐趣。

  (1)幼儿在小路边的卡纸上初步尝试把瓶盖组合成一幅想象画。

  师: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用哪些瓶盖创造组合出一幅什么样的美丽图画?想好了就选择你需要的瓶盖。

  (评析:在幼儿对瓶盖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探索,充分感收非美术材料作画带来的愉悦,使幼儿真正掌握瓶盖这一特殊的作画工具。)

  (2)幼儿自由选择,协调运用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从画面的色彩、布局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交流作画过程。

  幼A:我用椭圆形评盖的正面印出了树叶,用各种形状的瓶盖蘸上各种颜色变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幼B:我用圆形瓶盖的侧面蘸上蓝色,滚成了蓝天和大海,又用星形瓶盖的正面印出星星和海星。

  幼C:我都是用的椭圆形瓶盖,在它的正面蘸上黄色印了一幢房子,还用它的反面印出了许多小花。

  (评析:幼儿的画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他们内心的独特想法、看法,我们不强调幼儿作品形象的具体性和逼真性,而是通过他们愉快的作画过程表达自己创造性的观点,发展思维,发展语言体验快乐,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5.延伸活动:在美工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类形状的钮扣、积木等,继续引导幼儿组合成自由想象的图案。

  四、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以童话色彩的情节串联起来,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维护了幼儿自主表现的时空,提供了大胆想象、大胆创作的艺术背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的开放性

  活动过程中,幼儿自由选择、取放瓶盖,综合运用各种颜料搭配、组合,按自己的意愿自由作画,体现出活动环境的开放性。

  2.创作的自主性

  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的干预、控制,而是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启发,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对作画的要求、形式、方法都没有过多的局限。幼儿可以在"小路"上反复尝试,可以自由结伴合作完成,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自由探索瓶盖作画的多种方法,体现出活动空间的自主性。

  3.表现的自由性

  幼儿通过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活动中教师给幼儿充分讲述、评讲的时间与机会,并接纳、赞扬和分享他们的成功,体现出活动形式的自由性。

美术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我设计的自行车是三年级美术上册第十四课内容,教材内容只是学生画的和制作的几幅自行车的图画,主要是让学生来认识自行车,不但要知道它的结构、用途,还要让学生积极的去改造去创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创造出既美观又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自行车来。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自行车的`大体结构及用途。

  2、能根据自行车的结构画出简单的自行车。

  难点:能够有创意的去对自行车加以改进,使其变得更美观更实用。

  三、说教法学法

  先引导学生认识自行车的结构,然后示范自行车的画法,平观看各种自行车的图片,启发学生创新。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展示自行车的图片,并提问:你家里有自行车吗?他们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想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吗?这一节我们就来设计一辆,板书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

  (二)认识自行车各部分结构

  1,车轮2.辐条3刹车4车把5车架6.车座7.货架8.脚撑9链条10脚踏

  你知道自行车有什么功能吗?

  你想让它还有什么功能?

  学生自由绘画。

  鼓励有创意的学生作品,提醒学生要注意自行车造型的美观和实用性。

  (三)展评作业

  选出“最佳造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四)课后小结

  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并设计了自己的自行车,但课堂时间有限,可能还有更好的作品,课下交给老师。

美术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江西版小学美术第六册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业。是围绕航天器这一主题的造型设计课。

  本课很好的结合了时代的特点,展示高科技的风采,人们已能飞向太空,并能在太空中生活,人类已历史性地把旅游的范围开辟到了地球之外。从而引领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创作空间。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剪刻、卷曲、黏接、描绘等方法,运用饮料杯、盒子、旧挂历、彩纸、泡沫、筷子等各种废旧物创造出新颖的航天器。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增长太空知识,并了解航天器的各种用途。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习掌握剪刻、卷曲、黏接、描绘等多种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飞行器模型。

  情感目标: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并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重、难点:在于飞行器的造型设计。如飞船的外形要为功能服务,造型、颜色处理要时尚、现代,模型要坚固、扎实等。

  3、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文字、图片、影片介绍,加深学生对航天器的了解,

  让学生分析它的特点,并亲自动手创作。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的基本设计思路是: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影片等介绍,给予学生大量的信息,丰富见识,开阔眼界,加深对太空航天飞行器的了解。这样便能给学生的创作理清思路奠定基础,学生才能有更丰富的创作原素,来构思自己在想象中太空的样子,而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独特的创意,大胆地创造出来,老师在技法上加以指导与启发,使学生创作出新颖的航天器。因此,本课我主要运用了范例展示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和自评、互评法来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点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因此,我采用了人性化的方法指导,在为学生创设尊重、和谐、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论一论、做一做、评一评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学具准备:饮料杯、盒子、旧挂历纸、彩纸、泡沫、筷子、剪刀、双面胶等。

  四、说教学程序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学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我认为合理优化地组织教学过程便是成功的关键。这一课时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欣赏神州五号升空的影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太空产生无限的联想。从而引入课题《飞向太空》,并由学生讲述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太空与航天器知识。

  (二)观察比较,启发想象

  1、带着问题欣赏各种航天飞船的图片。

  (1)航天飞船的基本型都有哪些形状?

  (2)航天飞船的颜色是怎样的?

  欣赏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航天器都有哪些外形,颜色是怎样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掌握航天器的造型特征,认识到航天器形状是多样的。

  2、出示两幅空间飞行器的造型图(神州五号与另一架飞行器),对比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并讲授飞行器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为以下的创作做铺垫。

  (三)分部讲授,掌握技能

  学生在上一环节中对航天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出示材料,揭示讲授航天器的制作方法:

  想——外形

  通过以上的讲解,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自由说说自己心中想制作的飞行器外形是怎样的,都有哪些功能。这时教师引入到第二步的教学。

  选——材料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材料,让学生想一想这些材料能制作飞行器的哪些部位,如航天器的大外形、发动机、喷火器、导航器等。

  剪——形状

  这时教师可以加以示范,如飞行器尖形的头和喷火器的剪贴、卷曲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剪曲的制作方法。

  贴——组合

  教师简单示范粘贴组合飞行器的各个部件,这是制作飞行器的最后一步。

  (四)动手创作,激励创新

  1、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设计,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制作独特的飞行器模型,在模型上,可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上飞船的名字。同时增强了集体协作精神。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1、举行一次“太空遨游会”,分成多个小组,以宇宙中各种星球和飞船的名字命名,进行太空知识的讲解,展示自己的“航天器”,相互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别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赏、说、做、评相结合,体现出了学习和美育相融,是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课后拓展:除了人类以外,还有植物种子、动物也可以飞上了太空,然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通过绘画的形式体现出来。

  五、板书设计

  板书能体现出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教学过程与板书相配合,与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飞向太空》

  制作方法: 想——外形

  选——材料

  剪——形状

  贴——组合

【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01-24

美术说课稿04-07

美术说课稿06-24

《美术鉴赏》说课稿12-16

中班美术说课稿01-05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1

《电脑美术》说课稿07-14

中学美术说课稿07-27

小学美术说课稿04-07

美术说课稿模板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