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说课稿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从教材地位、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五个方面阐述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从而达到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的全面研究。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相似三角形可看作是全等三角形的拓广,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研究也可看成是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另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也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有效工具。
从新课程对几何部分的编写来看,几何知识的结论较之老教材已经大为减少,教材首要关注的不是掌握多少几何知识的结论,相对更重视的是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这个角度上说,不论是全等还是相似,教材只是将它们作为训练学生合情推理的一个有效素材而已,正因为此,本节课应重视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有条理的表达。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方面: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究问题的基本方向及研究方法,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拓展研究策略,同时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及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立足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①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②促进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有条理的表达。
4.学情分析
从七上开始到现在,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探究活动,尤其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合情推理的经验与能力,这是学生顺利完成本节学习内容的一个有利条件。
对相似形的性质的结论,学生是有生活经验与直观感受的。比如说两幅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如果其相似比为2:1,我们在较大的地图上量出北京到南京的图上距离为4cm,问在较小的地图上北京到南京的图上距离是几厘米?学生肯定知道是2cm,这个问题中学生又没有学过相似形的性质,他怎么会知道呢?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实际上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再比如说,如果你找一个没学过相似形性质的学生来问他:“如果用放大镜将一个小五角星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5倍,则这个小五角星的周长被放大到原来的几倍?面积被放大到原来的几倍?”这些问题学生基本上能给出较准确的回答。其实这就是学生对相似形性质的一种生活化的直观感受。
大家知道,源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教学设计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本节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把学生当作是对相似形的性质一无所知的,而是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富有成效的教学设计。
5.教学准备
教师:直尺、多媒体课件
学生:必要的学习用具
二、说教学策略
从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三方面阐述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引导什么,与学生如何合作?这就是我这节课处理教学设计时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我打算从两条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一是从知识研究的大背景出发,结合知识的生长点拓展延伸、合理整合、组织教学;二是从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本能体验感受相似形的一系列性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力图将这两条线索有机融合,行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采取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环环紧扣、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用探索、发现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技能。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提出问题,感受价值,探究解决的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拓展研究方法等。以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与创造性,逐步训练学生由“被动学会”变成“主动会学”。
三、说教学程序
(一)类比研究,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回顾我们以往对全等三角形的研究过程,大家会发现,我们对一个几何对象的研究,往往从定义、判定和性质三方面进行。类似的我们对相似三角形的研究也是如此。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对相似形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呢?
生:已经研究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别条件。
师:那么我们今天该研究什么了?
生: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
从几何对象研究的大背景出发,给学生一个研究问题的基本途径。从而让学生自然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二)提出问题,感受价值,探究解决
师:就你目前掌握的知识,你能说出相似三角形的1-2条性质吗?并说明你的依据。
生: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根据是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师:对于相似三角形而言,边和角的性质我们已经得到,除边角外你认为还有哪些量之间的性质值得我们研究呢?
设计意图:
我们常常会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需要逐步培养的。此处设问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希望学生能提出周长、面积、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甚至于我更希望学生能提出所有对应线段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估计学生能提出这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如果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如相似三角形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等),就说明他的生活经验的直觉已经在起作用了。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些问题,说明他的生活直觉经验还没有得到激发,我可以利用前面提到的放大镜问题、大小两幅地图问题等逐步启发,激发学生的一些源自生活化的思考,从而回到预设的教学轨道。
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全部完成对它们的研究,所以我们从中挑出一部分内容先行研究。比如我们来研究周长之比,面积之比,对应高之比的问题。
师: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研究问题的实际价值。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素材:
给形状相同且对应边之比为1:2的两块标牌的表面涂漆。如果小标牌用漆半听,那么大标牌用漆多少听?
师:(1)猜想用多少听油漆?(2)这个实际问题与我们刚才的什么问题有着直接关联?
生:可能猜半听、1听、2听、4听等。同时学生能感受到这是与相似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习心理学来说,如果能知道自己将要研究的知识的应用价值,则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与研究热情。
师:同学们的猜测到底谁的对呢?请允许老师在这儿先卖个关子。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对下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到一定的时候自然会有结论。
情境一:
如图,ΔABC∽ΔDEF,且相似比为2:1,DE、EF、FD三边的长度分别为4,5,6。(1)请你求出ΔABC的周长(学生只能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ΔABC的三边长,然后求其周长)
(2)如果ΔDEF的周长为20,则ΔABC的周长是多少?说出你的理由。(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学生已经可以得到相似三角形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的结论)
(3)如果ΔABC∽ΔDEF,相似比为k:1,且ΔDEF三边长分别用d、e、f表示,求ΔABC与ΔDEF的周长之比。
结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情境二:
师:相似三角形周长比问题研究完了,下面我们该研究什么内容了?
生:面积比问题。
师:那么对于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问题你打算怎样进行研究?请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一起商量,给出一个研究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设计意图: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从未见过的新情境、新课题。当我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确定研究方向与策略远比研究问题本身更有价值。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策略选择错误的话,你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而这种确定研究问题基本思路的能力也是我们向学生渗透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于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的研究,我认为让学生探索所研究问题的基本走向与策略远比解题的结论与过程更有价值。
(师)在学生交流的基本研究方向与策略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活动,作出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高,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部分三角形相似的研究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的结论。进而解决“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问题。体现教材整合。
(三)拓展研究,形成策略,回归生活
拓展研究一:由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类比研究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的性质;(留待下节课研究,具体过程略)
拓展研究二:由相似三角形研究拓展到相似多边形研究
师: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我们已经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那么这些结论对一般地相似多边形还成立吗?下面请大家结合相似五边形进行研究。
情境三:如图,五边形ABCDE∽五边形A/B/C/D/E/ ,相似比为k,求其周长比与面积之比。
说明:对于周长之比,可由学生自行研究得结论。对于面积之比问题,与前面一样,先由学生讨论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向与策略——转化为三角形——来研究。然后通过师生活动合作研究得结论。
拓展结论1:相似多边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结合相似五边形研究过程)
拓展结论2:相似多边形中对应三角形相似,相似比等于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中对应对角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进而拓展到:相似多边形中对应线段之比等于相似比等。
回归生活一:
师: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得到了有关相似形的一系列结论,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前面的标牌涂漆问题。你能确定是几听吗?如果把题中的三角形条件改成更一般的“相似形”你还能解决吗?
回归生活二:(以师生聊天的方式进行)
其实我们生活中对相似形性质的直觉解释是正确的,线段、周长都属于一维空间,它的比当然等于相似比,而面积就属于二维空间了,它的比当然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了,比如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为1:2,面积之比一定为1:4。甚至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想像:相似几何体的体积之比与相似比的关系是什么?
生:相似比的立方。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认为:“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更能让学生理解与接受,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导致好的教学效果”;于新华老师在一些教研活动中曾经说过:“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直觉来展开教学设计,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最终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上来,形成新的数学直觉。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而我的设计还有一个意图就是向学生渗透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四)操作应用,形成技能
课内检测:
1.已知两上三角形相似,请完成下面表格:
相似比 2
对应高之比 0.5
周长之比 3 k
面积之比 100
2.在一张比例尺为1:20xx的地图上,一块多边形地区的周长为72cm,面积为200cm2,求这个地区的实际周长和面积。
设计意图:落实双基,形成技能
(五)习题拓展,发展能力
已知,如图,ΔABC中,BC=10cm,高AH=8cm。点P、Q分别在线段AB、AC上,且PQ∥BC,分别过点P、Q作BC边的垂线PM、QN,垂足分别为M、N。我们把这样得到的矩形PMNQ称为△ABC的内接矩形。显然这样的内接矩形有无数个。
(1)小明在研究这些内接矩形时发现:当点P向点A运动过程中,线段PM长度逐渐变大,而线段PQ的长度逐渐变小;当点P向点B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M逐渐变小,而线段PQ的长度逐渐变大,根据此消彼长的想法,他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矩形PQNM的面积s是不变的。你认为他的猜想正确吗?为什么?
(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矩形PMNQ的面积有最大值吗?有最小值吗?
答: 最大值, 最小值(填“有”或“没有”)。请你粗略地画出矩形面积S随线段PM长度x变化的大致图象。
(3)小明对关于矩形PMNQ的面积的最值问题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当点P为AB中点时,矩形PMNQ的面积最大;
②当PM=PQ时,矩形PMNQ的面积最大。
你认为哪一个猜想较为合理?为什么?
(4)设图中线段PM的长度为x,请你建立矩形PQNM的面积S关于变量x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将课本基本习题改造成发展学生能力的开放型问题研究,体现了课程整合的价值。
(六)作业 (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应关注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将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在学生回答时,我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表扬,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尤其注意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看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数学说课稿 篇2
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位《数花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课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课。
【说教材】
教材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去认识数。
从学情分析,数数是学生普遍具有的生活经验和技能,所以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并非完全陌生,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体会到数就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感到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数1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是理解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
【说教法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识规律等特点,我在教法运用上努力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既提供丰富感性材料,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是注重开展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四是注重有机结合运用实物教学。
【说教学课程】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一部分拟分一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活动:即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拓展、全课小结。
第一个环节新课导入
首先,师生谈话;接着由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导入课题,既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环节探究新知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一个一个地数花生。
首先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塑料袋里装的花生。交流自己是怎样数的。
这一层次旨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数花生,认识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个层次换一种方法数花生
我为学生创设了数花生的情境(如用投演演示)
,我先两个两个地数,借此引导学生数花生。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等等
第三个层次组织交流
这一层次,我放手让学生介绍了数花生的多种方法,同时有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及时反馈,巩固的目的。有效化解难点,也为第三个环节巩固拓展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环节巩固拓展
我说:在刚上课时,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数花生,现在老师说一个数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数花生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生一起玩个对口令的游戏。
通过生活化、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节
和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并且有哪些新的收获?
【说板书设计】
数花生
一个一个地数
两个两个地数
简练的文字起到了突出重点的作用,使学生看到板书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数学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1、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初步学习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化圆为方”,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奠定基础。特别是在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潜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⑵帮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说课稿
教学难点:由于圆与以前学习的直线图形性质有很大不同,对“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都是一种挑战,因此,“化圆为方”的转化方法和极限思想的感受是本节课的难点。
说教法:
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说学法: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在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归纳,联想,转化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学的魅力,结合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腾出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渗透转化
新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圆的认识、周长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以唤取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圆的面积说课稿
(二)、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出示“一只小狗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10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狗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的ppt课件。启发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展开讨论同学们的方法是否可行,从而引出课题,讲授圆的面积的概念。融新知识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之中,这样做,目的就使学生在对新知识的渴望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第一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剪拼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进行四人小组活动后,我让各小组的代表展示自己剪拼的作品,根据学生出现的多种情况,我利用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后,并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证实:将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当把圆平均分成无数份时,拼成的图形就成了长方形,即“化曲为直”。 这样的设计给予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活动的主体。
第二步,我让学生讨论:根据转化的图形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圆的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在剪拼的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变了,但面积没变,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圆的面积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乘半径,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的字母公式s=πr 。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之后,为了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极限”的概念,我适时进行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把圆平均分成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后,拼在一起,再观察每次拼成的图形中闪动的曲线与圆周长的关系。学生就会明白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当分的份数足够多时,曲线就接近直线了。由于在剪和拼的过程中,图形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就这样,抽象难懂的“极限”的概念就在教具直观、形象的演示中初步理解了。
在这个环节中,把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直观、形象的教具演示相结合,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数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变化的鱼》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三节。主要内容是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本册第三章学习了图形变换的平移和旋转,本章第一、二两节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如何在坐标系内确定一个点,本节内容就是把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平台,在经历图形的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该课时内容在整个中学数学学习中是一个转折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相似、位似、函数及其图象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这一节内容,将向学生明确提出数形结合这一思想,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模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处于城乡结合部,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偏弱,课堂主动性不够。对于本节,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图形变换以及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本节内容也不是两种知识的简单叠加,由于二者的综合,加大了知识的深度,给学生的理解上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本节的内容实际来进行设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拉伸、压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点与坐标一一对应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考、交流、类比、归纳、动手操作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归纳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关系。
难点:坐标变化和图形拉伸、压缩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艺术在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高效,所以本节课采用的教法为:
(1)情景式教学法:课堂开始通过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探究式教学法:将启发、诱导贯穿教学始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动嘴,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所以学法确定为:
(1)探究学习法。把问题留给学生,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过程,是教法学法的实施过程,是教学理念的展现过程,是使知识与能力在现实背景中自然呈现的过程。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教学过程如下:“情景引入——新课导入——探索新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巩固拓展”。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段动画,在动画和音乐声中,让学生进入课堂状态,同时,让学生对本堂课产生好奇和疑问。利用优美的音乐和动画,激发学生的探识欲望
新课导入课件中直接演示作图过程:在坐标系中标出以下点:(0,0)(5,4)(3,0)(5,1)(5,—1)(3,0)(4,2),(0,0),并顺次连接。
问题:所作图形象什么?
通过多媒体,在坐标系中拖动一条可以随意移动的直线鱼,让学生观察,在这条鱼移动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
让学生讨论总结出自己的结论,教师不作任何说明。
要求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去作图:让鱼向右移动3个单位。
作出图形,比较所作图形是否和所得结论吻合。
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和前后两条鱼的变化过程。开门见山的直接作图,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对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问题引入。
探索新知想一想议一议
一、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由学生直接说出:当向左游动2个单位时,图形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向上或向下游动2个单位时,图形的坐标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过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验证学生的答案。
二、针对一般情况,当坐标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时,图形横向平移或纵向平移?
由前面的作图和演示,学生已经知道:要让鱼移动,必须改变图形的坐标。再次在坐标系中拖动那条可以随意移动的鱼,让学生在已有一定认知之后再来仔细观察,思考,总结更全面的规律。
综合学生的结论,引导他们得出如下结论:
当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增加时,图形向右平移;纵当坐标不变,横坐标减少时,图形向左平移。横坐标增加或减少a(a>0)时,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
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加时,图形向上平移;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少时,图形向下平移。纵坐标增加或减少a(a>0)时,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把整个探索过程交给学生去做,教师只作为一个协助者,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动手操作等过程得出结论,既能加深对本节内容的印象,又培养了他们学习和解决数学的能力。
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设计理念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1、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2、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看一看、摸一 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想、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
3、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
二、设计思路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其它立体图形做好铺垫。
教材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模型,归纳长方体的特征,接着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练一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由浅入深,通过看立体图、实际测量、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进一步巩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形成空间观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讨论、分类、制作等实践活动,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顶点、面的特点,初步学会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本节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和谐发展”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让学生眼、手、脑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通过观察、测量、制作等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多向交流和共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愉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索的创新意识。
为此,我让学生课前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立体实物若干个(如火柴盒、乒乓球、牙膏盒、茶叶罐、魔方、墨水盒等),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展开教学,即从分类中引入;在观察讨论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点;在制作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在设计填写学习报告单中深化;课外延伸。
三、教学过程
(一)从分类中引入
1、今天大家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体,请以4人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来的立体都放在一起,然后分一分类。
小组汇报。要求:你们是怎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指以长方体与非长方体为标准的组:请大家和他们组一样,把所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挑出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课题)。把另一堆放在一边。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里学生分自己带来的物体,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分类时,有的按制作材料不同分类;有的按形状不同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有的按颜色分类……课中让学生知道数学课研究的是形状、大小,颜色和材料不是数学课研究的对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二)在观察讨论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点
1、你是怎么知道它是长方体的?任意拿起一个长方体,观察一下,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讨论特点,并说明你怎么证明?
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例如证明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可以通过度量长和宽算出面积。
(2)可以把一个面用剪刀剪下来与相对的面去比。
(3)也可以把一个面描在纸上,再用相对的面去比。……
[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让学生观察长方体面的特点后,验证自己的观察。验证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
2、在你们的长方体中,有没有特殊的类型。
学生汇报:(1)有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大小相等。这一类(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方体或立方体)是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并让学生画集合图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有一个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而且2个正方形大小相等,4个长方形大小也相等。
再让学生猜想一下,有没有一个长方体只有4个面是正方形?
[ 从一般的长方体到特殊的长方体,理解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殊情况。通过猜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制作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1、自学课本1-2页了解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投影揭示下图)
2、用小圆球(顶点)和4种不同长度(分别以A,B,C,D表示)的小棒(棱),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如下图)。
3、出示小组合作制作要求:
(1)每组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立方体;
(2)制作前先小组讨论填好领料单;
领 料 单
模 型 顶 点
(小圆球) 棱(小棒)
A B C D
长方体 个 条 条 条 条
立主体 个 条 条 条 条
(3)按领料单领取材料;
(4)制作完成后,讨论棱和顶点有什么特点。如果材料不够或有多余,请说明为什么?
4、小组活动。
5、汇报:长方体是怎么领料的?顶点有什么特点?棱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怎么领料?顶点和棱各有什么特点?
[ 通过观察—讨论—领料—制作—汇报等一系例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的特点。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在设计填写学生报告单中深化
请大家自己设计一张学习的报告单来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老师的学习报告单来设计填写。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 立方体
面棱顶点
[ 课堂小结用实验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报告单,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填写,在填写报告中深化理解知识和反省自已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五)课外延伸
1、找一个火柴盒和魔方,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宽、高。
2、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外实践操作,重在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建立空间观念,把数学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
本课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冀教版数学说课稿《合并同类项》教材分析
㈠地位、作用
本节课在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之后,以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为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是整式运算的基础,而整式的运算对学好初中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辨别同类项;② 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①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概括能力;②通过巩固练习,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①让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享受通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②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由特殊到 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一认识规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㈢重点、难点
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是同类项定义的归纳、概括。
二、冀教版数学说课稿《合并同类项》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以此来达到他们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冀教版数学说课稿《合并同类项》学法
根据学法自由性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由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冀教版数学说课稿《合并同类项》教学程序
㈠新课引入
新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新课伊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可以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取得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所以一开始上课,我用大屏幕显示一道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由此导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㈡探索新知
本节课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同类项的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活动1: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概括这两组单项式的特征。教师倾 听学生交流,在学生概括出上述几组单项式的特征之后,提出同类项的概念,再由学生概括出同类项 的定义。由教师补充: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这样,学生直接参与到同类项概念产生的过程,不仅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含义,而且能使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为巩固同类项的概念,我设计了一道判断题,由学生一个个单独完成,并简单阐述理由,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为后面合并同类项打好基础。
另外还设计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出两组同类项,组内交流写出的项是否符合要求,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指导,帮助加深理解同类项 的含义,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第二个重要环节是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获取新知。问题1,实际上是引例中的两个等式,通过学生观察,容易得出结论,左边两项系数之和等于右边的系数,明确同类项相加成为一项的方法,使学生对合并同类项有个初步认识。为克服学生对这个认识可能存在的疑点,我设计了问题2,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学生讨论,指导学生探究,验证上述认识的正确性,体现了获取知识不仅要有观察、归纳、猜想过程,还必须有验证过程。打消疑点之后,提出问题3,有上面两个问题做基础,学生极易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总结概括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再次培 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㈢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道题。
第一题:学生判断、理解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教师加以指导。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①学生对同类项的概念是否混淆不清,能否正确辨别问题。②是否在正确辨别 后只重视系数而忽略了字母和字母的指数。③对一些同类项的变式能否正确的辨别。通过这道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含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应用做好铺垫。
第二题:是一道实际应用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首先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开展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展示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的模型,并深入小组,倾听学生交流,指导学生探究。学生在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后,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基本理念,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三题: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直接代入计算,另一组先化简再代入计算。通过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新知识的优越性,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㈣课堂小结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倾听, 并对学生发言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㈤布置作业
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本中调选了两道题。第一题是合并同类项,既能巩固同类项的概念,又可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起到巩固新课的目的。第二题是实际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运用数学意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课后作业,老师批改,做好批改记录,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便于进行课堂教学优化。
㈥板书设计
体现了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加深记忆。
五、冀教版数学说课稿《合并同类项》教学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一认识规律,教师始终是学生 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激励者、协调者、服务者,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技巧,使他们在主动探索发现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形成素质。
数学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学生的空间观念要在他们自己的观察、试验、操作等“做数学”的体验活动中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因而要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既起到巩固旧知识的作用,又为学习其他图形奠定基础。
学法指导: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其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体验镜子内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所发生的变化,逐步探究出镜面对称的特征,经历和体验由问题到假设再到验证的数学过程与方法。体验成功的感觉。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照镜子,但是对于里面的数学知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发现,这些知识虽然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但是又远远的高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再放手让学生拿镜子去照身边的物体,然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镜子中的数学知识,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发现,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法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等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实现自主探究,发展学生思维。
新教材赋予教师充分的创造空间,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创设有价值、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学习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玩中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对镜面对称知识的建立,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3.注重合作的实效性,关注学生情感,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每位学生都能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表个人看法。在合作之前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时轮流发言,并及时记录交流情况,培养合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激励性评价及鼓励,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充分参与学习、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用数学”数学说课稿03-09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6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1-09
数学活动说课稿07-09
《数学乐园》说课稿07-09
数学统计说课稿07-02
数学说课稿11-05
《数学广角》说课稿06-27
数学说课稿03-25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