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说课稿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学用图层样式》是由新时代出版社出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七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关于图层学习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二、说学习目标:
结合学科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我反这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
1、学会使用图层样式来制作一幅阴影字
2、学会使用图层样式来制作一幅浮雕字
三、说教学重点教学重
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传输的基本技能。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特点,重点确定为PHOTOSHOOP图层样式的基本使用方法。在学习中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图层样式的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有力的工具,学习它的目的就是能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在学习“图层的样式”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良好途径。
四、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讲练结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讲练结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自主完成关于淡雾字和枕状浮雕字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思考问题。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和操作比较迟缓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五、 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小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有些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直观的多媒体演示教学。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程序及设想: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环节:情境导入新知——演示讲解——任务驱动探究——总结拓展。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前几节有关图层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图层的复制、移动、删除、链接的操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利用“图层样式“制作神奇的效果。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看几张使用图层样式制作的带文字图片,看完之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已有的图层样式图片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步骤:
1、全班齐读课题“学用图层样式”明确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教材“设置图层样式”部分的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图层样式的相关理论知识知识。
利用图层的一些基本知识制作群山。来巩固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跟着一起做,有问题可以举手。
2、利用对群山的修饰来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给图层加上阴影)
3、教师演示操作制作阴影字的过程。
4、让学生模仿上面给群山图加阴影的方法来制作一幅阴影字。(老师在下面巡视)
这一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在操作中学习,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图层样式”设置的一般步骤和规律。为一下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基础。
5、转播学生作品:作品评价讲解制作中易出错的地方。操作提示:不同的参数的设置所达到的效果不同。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体验操作成功的喜悦
6、体验二:制作浮雕字
首先教师通过电子教室给学生观看浮雕字的效果。然后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参照教材51页制作浮雕字的操作,尝试合作交流探索完成“浮雕字”的制作。5分钟后,对学生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进行再讲解,同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图层混合”模式的应用效果。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图层样式“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体验“浮雕字”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能力。
7、最后如果时间宽裕可以让学生综合利用“图层样式”菜单下的命令,给图片添加上自己想要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七、说预设效果
预计学完本课后,85%的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 、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大厂县城关小学的教师——徐海荣。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雪了》。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为冀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第十课,本课是在学习制作单一的曲线运动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要求学生综合使用flash引导线和影片剪辑元件,制作下雪了情境的简单动画。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已会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掌握了逐帧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会制作使用影片剪辑元件以及运用引导线制作简单动画等能力和技能。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flash引导线和影片剪辑元件的知识。
2、会应用引导线和影片剪辑元件的知识自主学习、自主创作《下雪了》的动画。
3、充分利用专题学习软件,独立操作电脑、动手实践,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及网络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参与、尝试、综合使用引导线和影片剪辑元件制作出有关下雪了情境的简单动画片。
2、会合作、能分享、积极体验作品制作成功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欣赏,让学生学会创作美。
2、形成有兴趣积极尝试、探究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互帮互助,提高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3、养成理解别人,尊重、欣赏同学们的制作成果的优良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巩固引导线的使用。
2、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创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引导线制作更多飘落的雪花。
五、说教学设计思想
1、谈话激趣导入,让学生有学习欲望。
教学时以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同时播放一段动画片让学生感受雪的情境,再看一段雪花飘舞的flash动画,让学生看到桌面飘雪,兴趣大增,此时对学习制作“下雪了”的动画,学生自然也兴趣浓厚。
2、集思讨论,拓展思维,突破难点。
在制作前,让学生看“下雪了”的动画,思考制作动画所需元素,从而对动画的层数及每层安排的`内容作到心中有数,再思考并交流如何制作出更多雪花飘落的效果。通过交流,学生集思广益,发散了思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难点。
3、利用专题学习软件,让学生的学习更自主,自主创作的兴趣更浓厚。
在学生对动画有了一定思路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利用专题学习软件制作动画,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尽量照顾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们共同参与,合作学习,在扎实所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个性思维,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六、说媒体设计思路
专题学习网站是本课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里面提供了动画所需素材,以及多个雪花飘落不同制作方法的演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自主创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通过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让学生欣赏作品并评价作品,充分培养其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让学生学会创造美。
七、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专题学习软件、雪孩子动画片
八、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学科注重对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
1、直观演示法
小学生爱看动画片,投其所好,利用动画片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活动探究法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与动画片中主人公互动等形式获取知识,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动画片中主人公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九、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任务设计方面,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理解去自主设计;在完成要求方面,让学生树立工程意识,合理安排和使用工具和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十、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3-5分钟 )
1、播放雪的动画片,让学生回忆雪的情境。
2、动画片里雪孩子给咱们留下了一些话,听听它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对它的求助能够帮忙么? 此时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用flash来制作一个下雪的动画场景,进入专题学习软件。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让学生感受快乐,桌面飘雪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同时回想起下雪的场景,激发学生制作下雪动画的积极性。)
(二)教师点拨,自主创作(30分钟)
1、导入雪花背景
出示flash制作的作品,小雪人高兴地站在雪地里,激发学生学习制作的兴趣。导入素材图片为背景。
2、学习制作一片雪花飘落的动画
(1)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些元素中谁是静止的元素。(山峦、雪人)在这个动画中需要制作什么动作?
(2)学生试着制作一片雪花飘落,看看谁制作的雪花最先飘起来。
(3)一名学生演示制作过程。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回顾,在做的时候用了什么知识?(引导线)
(设计意图:一片雪花飘落是制作多片雪花飘落的基础,通过这个环节来巩固引导线的使用。)
3、学习制作多片雪花飘落的动画
(1)怎样制作出更多雪花飘落的效果呢?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说出制作雪花飘落的不同方法:
①添加更多图层,分别制作。(一层做一个雪花沿引导线运动,有多少个雪花就做多少个引导线)
将一片雪花飘落做成元件,然后多次拖动元件到场景。
从场景里直接做一片雪花飘落,再编辑雪花元件,添加多个雪花。
(说明:前两种方法通过大家的讨论基本能说出来,如果第三种方法,也就是课本上的方法,说不出来就由教师演示说明。)
(2)教师提出制作要求。
制作雪花飘落,方法有多种,无论用哪种方法制作都要经过不断的调试,才能更完美。让学生在课本43页的帮助下制作下雪的动画场景,如果学生在制作中遇到困难可以与同学相互交流,同时教师也在教学软件里的“图片资源”,为大家准备了所需的素材。
(设计意图:制作多个雪花飘落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教师和学生间彼此的交流与讨论,以及师生们必要的演示,让学生胸有成竹,不但突破了难点,也为后面自己制作动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课堂总结 ( 3—5分钟)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自主学习、自主创作情况,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形成“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十一、说板书设计
本课教学中,我注重直观的板书设计,及时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下雪了
背景的导入
引导线的使用
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遵循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行批评指正。感谢大家的聆听!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
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2、信息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
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1) 信息资源共享。
(2)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
大家好:很荣幸能通过说课平台与大家交流共享,我说课的题目是《进入LOGO乐园》。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课,就其内容来说虽然不是很重要,但我认,非常有必要去认真对待,因为成功的第一节课,将会使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下面就本节课的内容我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技术第七册教材中第一课《进入LOGO乐园》这一课选自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七册教材中第一课。本节课内容信息量不大,涉及的操作点不多。主要是使学生初识Logo系统的操作界面和使用环境,使同学们对Logo语言建立起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铺垫和准备。更重要的是,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出探究的欲望,并建立起融洽、亲和与平等的师生关系。
2、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和与人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Logo语言中融合了编程的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浅显易懂、简单明了的方式给学生渗透这一理念。所以本节课我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作了大胆调整,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加入了:“让学生根据教师引导,编写LOGO小程序”的任务,在学生熟悉LOGO操作界面的基础上小试牛刀,对LOGO系统有进一步的认识,初识探究的乐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logo的启动和退出。认识logo的操作界面。能够指挥小海龟绘制简单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游戏、交流、合作完成任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 logo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学重、难点:熟悉logo操作界面,建立logo语言的编写意识。
第二方面:说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文化熏陶法、赏识教学法、指导法等方法,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探究与引导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2、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的学法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因为信息技术文件的知识更新快,分支繁杂,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很难适应这门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因此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几种学法,采用观察实践、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探究与合作学习,不但利用集体的智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尊重他人,相互欣赏的素质。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营造氛围
这一环节我首先以在计算机里领养一只可爱的小海龟宠物为话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指挥小海龟绘制的杰作,学生领略小海龟的本领同时,引出小海龟的功能及生活环境。
第二环节:形成任务,自主探究
本环节以分三个任务,展开分层教学。
任务1:让学生启动LOGO系统,进入小海龟的活动舞台。并引导学生尝试输入logo命令,学生输入后观察屏幕变化,体会LOGO语言的主要功能。
任务2:根据教师示范,规定只使用前进、后退、向左转和向右转四个口令,由一个学生说口令,指挥另一名学生到达指定地点。旨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与此同时学生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如何正确下达口令。
任务3:要求学生将刚才下达的口令中的汉字,替换为对应的LOGO命令,并将替换结果在LOGO程序中运行。
第三环节:各显神通,指挥成功
本环节学生间合通过合作探究写出语句,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初步体验到了做“指挥家”的成就感。教师还通过多媒体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学生与教师一同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锻炼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
第四环节:梳理技巧,文化熏陶
这一环节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并介绍几个有利于logo语言学习的网站,让学生建立成对LOGO语言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计算机的文化熏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方面:说小结
本节课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力求切合学生兴趣点,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整节课充满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以上是我的说课,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一个学习和挑战自我的机会,为了学生的一切,更为了一切学生,我将不懈努力,谢谢大家!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据处理与统计中的《数据的排序》。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数据排序》是山西经济版《信息技术2》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以及工作表数据的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节新授课。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有工作表基础知识之上的延伸,贯穿于Excel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的基础,也是学习用图表表示数据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难点,它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因此,本节课在学生今后的Excel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发展需要,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排序的意义。 2、建立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概念。(2)技能目标:1、掌握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排序的方法 ;2、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1、通过看书操作,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自主探究能力。2、在小组成员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间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数据排序的操作方法;难点是关键字的概念以及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EXCEL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较熟练地使用EXCEL创建工作薄,插入工作表,完成各种数据的输入,掌握了编辑和修饰工作表的方法,基本上能够使用函数和公式进行较简单的计算。但基于学生年龄的特征,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知能力较弱,而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教学理念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内容,学生的学情,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完成任务,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利用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教师把“排序”进行多任务练习,在适当的演示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用实际操作对任务进行探究,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2、学法指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指导学生相互交流、小组合作、互相探讨,在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创新。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让看书操作,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完成数据的排序操作。
(2)在上课过程中使用自制课件及多媒体教室软件,学生练习使用的成绩表数据清单,课前分发至每台学生机,上课使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数据排序 对排序操作稍加说明,提出排序要求,让学生试着完成。
(三)综合实践,巩固新知
(四)知识拓展: 学生完成课后题“试一试”。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认识Excel》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从内容上看它是个基础性章节,从前后的联系来说它是在续Word之后的又一同类软件。它是Excel的入门篇章,学生对它的兴趣直接影响他在其它小节中的学习,基于这种重要性,我着重在本节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了解它的工作环境以此来铺设学生以后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
(2)、掌握Excel的启动和退出
(3)、通过实例学会Excel表格数据的简单输入
(4)、掌握工作表的建立和保存
过程与方法 :
(1)、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培养学生敢于尝试,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情感,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
难点:通过实例学会Excel表格数据的简单输入
四、说学生:
本课主要是针对农村初中二年级学生设计的。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已能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但是学生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将放手让他们自学,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引导、示范讲解下完成任务。
另外,由于我校有些学生上信息技术课不带课本,为改变这一现状,我经常会让学生看课本,按课本的内容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进行讲解,对一些和以前重复的知识点,我有意让学生结合课本独立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到教材内容上来,还可以让他们知道,如果碰到一些疑难问题,除了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外,课本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说教学方案:
1、自学法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并且和以前知识又较类似,因此我采用了自学法,这样既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范例教学法
此法主张精选素材、创新素材,它强调教学的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操作过程中该法也融合了直观演示法和讲授法,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演示和讲授的过程中可将教师演示与讲授和学生的演示与讲授相结合,一来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个别或普遍问题,以便教师及时纠正。
3、讲解示范法
讲解示范法是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给学生以系统连贯的知识,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4、比较学习法
因为Excel与Word属于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们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可以相互借鉴,通过他们之间相互比较就可以缩短学生的认知途径,同时也可以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心理。
六、说学法
1、尝试操作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操作,在实践中探索发现、试错反思,才能形成具有自我特征的知识体系,并以此提高自己的技能。
2、互帮互助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程度差异是很普遍的现象,水平好的同学必然比水平低的同学做得快做得好,我利用水平好这部分学生的剩余时间,让他们帮助操作较慢的同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产生荣誉
感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同时也可以解决教师不能全体皆顾的矛盾,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3、自主探究学习法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把学生的角色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此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七、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4分钟)
我使用范例法向学生展示了他们最熟悉的成绩统计表
利用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也为顺利实现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下来我让学生打开课本12页,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告诉老 师这个软件的名称。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不会读出Excel这个单词,所以我让学生拼读出来,学生边拼读我边板书:Excel。目的是让学生节下来能根据这个单词结合Word的方法来启动Excel
2、回顾迁移(4分钟)
教师告诉学生:Excel与Word属于一母同胞的兄弟,他们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同学们想想能不能参考启动Word的方法来启动Excel。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知识的回顾和迁移可得出不同的'打开方式。请一学生上台演示。由于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我会尝试让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如果讲解的不是很清楚,老师再补充讲解。
3、自学教材,自主探索(11分钟)
在所有的学生打开Excel的基础上,我出示Word和Excel的窗口,让学生找出他们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这也是对窗口组成的复习。当学生找出这些不同之处后,我让学生了解这些额外的工具按钮叫什么,学生通过自学,并根据字面意思可以得出Excel添加的工具都和数据有关,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的自学探究得出了认知规律,这种认知不是教师强加的,所以知识的价值也得以提升。 明确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
4、在学生得出Excel更侧重于数据处理后,为了让学生熟悉数据的输入或是说编辑栏的运用,我让学生输入19—20页的做一做“初二(1)班学生成绩表”。(18分钟)
1)教师示范操作:给学生演示如何在表中输入内容。
2)学生输入内容,师巡视指导。
5、自学保存、退出。(4分钟)
保存、退出的方法也存在借鉴,可以参考课本,或向老师、同学请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又使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别人的帮助下也能完成任务。
6、归纳总结(4分钟)
在学生关闭Excel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这两个办公软件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正确的选择办公软件为我们服务,另外,我们今天又认识了一位新的朋友——Excel,并学会了如何在Excel中输入内容,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如何处理这些数据。总之,在整堂课中,教师力求语言简洁,主要让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思考中发展自我。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7
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网络交流》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交流、网络学习、电子商务、网络地图等网上功能的使用,理解网络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借助网络进行交流是必备的能力,同时许多网络应用都会涉及到网络交流,网络交流可以说是网上冲浪必备技能之一。本课内容的设置要求学生通过对电子邮件、在线交流工具、网络新媒介的体验,体会网络交流方式的多样性,感受网络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说学生
之前的几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因特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对于连接因特网所需的硬件和软件,以及网络安全和防范的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交流的方式比较熟悉,许多学生都有使用邮箱、QQ、微博等工具交流的经历,可以让学生来分享使用感受;对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原理很多学生可能并不熟悉,因此可以通过与传统邮政信件的对比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而对于网络电话,学生使用较少,但兴趣很大,可以在课堂尝试进行体验。
说教学目标
鉴于本课在单元中处的位置和学生的情况,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交流的多种方式,了解电子邮件的发送原理,掌握邮箱地址的结构组成。
2.通过邮件的发送,及多种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经验分享,体会网络交流方式的`多样性,养成文明的网络交流习惯。
3.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了解,体会网络交流的高速与便捷,感受网络对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多种网络交流工具的特点并学会使用
教学难点:掌握电子邮件的发送原理,理解邮箱地址的组成,并能成功发送一封邮件。
说教法学法
电子邮件作为网络交流最早的工具,具有便捷、快速、易用的特点,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在了解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动手发一封邮件,体验网络交流的便捷。在线即时交流工具书本安排的QQ和网络电话,鉴于学生对于QQ的使用已非常了解,可以让学生来分享使用体验,教师介绍并使用“阿里通”网络电话与学生互动。网络新媒介主要以介绍微博、微信等新兴交流方式的形式展开。
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电子邮件的原理与使用,即时交流工具以及网络新媒介。因此,拟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入新课,让学生来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或使用过的网络交流工具,在讨论中产生学习兴趣。接着将电子邮件与普通邮政信件对比,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发送原理及邮箱地址组成,并通过成功发送一封邮件掌握实际操作。即时交流工具和网络新媒介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介绍为主,体验一到两项,由于QQ学生平时使用较多也教熟练,因此选择体验网络电话,微博、微信则介绍一些常用技巧等,贴近生活实际。
讨论引入,激发兴趣
通过分享体验引入课题:同学们知道或是使用过哪些网络交流工具,说说你的经验和感受。先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使用心得,最后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常用的网络交流应用。
目的:主要为了通过讨论的环节,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
网络在线,即时交流
顺着学生介绍的QQ、YY等网络交流软件引出“在线即时交流”的概念与定义。并以讲解、提问互动的形式介绍MSN、QQ、阿里旺旺、SKYPE等的各自特点。学生可以思考继续补充。再与一名学生配合演示体验“阿里通”网络电话,其余学生通过观察,了解通话质量、资费,进一步认识网络电话交流。
目的:学生自己的使用经验更有说服力,同时对于自己的未知事物,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听讲效果也较好
微博微信,新兴媒介
组织学生利用书本了解微博的定义,再请学生来谈谈自己常用的微博,及选择的原因,教师补充新浪、腾讯,微博的各自特点。再介绍微信及其扫一扫、支付等特色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网络交流工具。
目的:介绍新兴网络媒介,贴近生活实际,把握时代潮流,让学生感受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电子邮件,探秘交流
组织学生利用自学材料了解电子邮件的特点,请两个学生各自说说自己认为的电子邮件和普通邮政信件的工作方式,比较两者工作原理的异同。讲解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用户名@主机域名,并归纳特点。最后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单,并以附件的形式将作业发送至教师邮箱,操作体验电子邮件。
目的:通过对比说明,让学生更好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和邮件组成;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电子邮件的具体使用。
小结本课,梳理知识
启发式地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点,建议学生课后多尝试体验各种网络交流工具,分享使用心得。
目的:对本课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加强学习效果,让学生感受网络交流对学习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说课小结
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凑,教学设计能做到以学生交流分享与操作练习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平时网络交流经验分享引入新课,通过同学交流分享、教师演示体验,讲解归纳各种各样的网络交流工具,最后通过发送邮件感受网络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与便捷性,符合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8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本节的学习我们采用网络课的形式来组织,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是课堂知识容量大,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关系明确,教学目标也应细分为几个层次,并按这几个层次展开学习,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
一、说教材
本节学习要点:
掌握记录指针的概念
学会插入、删除记录
学会修改记录中的数据及数据库的结构
在本节的学习安排中,由于学习的命令用法与指针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学习这些命令之前,先要求学生掌握指针的概念及其相关操作。
但是,课本将范围参数的内容安排在Replace命令的学习之中,我认为不太妥当。因为在这之前学习的命令和recall命令就存在一个作用范围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范围参数的内容应该提前到讲命令之时来讲。
本节教学的重点当然是以下命令的用法:、edit、、recall、replace和modifystructure。难点却在范围参数和几个命令的比较。我认为让同学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就在于边学边思考,边思考边实践,让事实说话,加深同学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二、说教法、学法
在讲解这个命令的时候,学生将了解到命令的基本用法和含义,就是为当前记录打上删除标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果我想删除的记录不止一个,应该怎样操作呢?难道删5条记录就得输入5次命令吗?当然,这样也太不方便了,系统肯定会提供更方便的操作方式。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过去学过的命令中,可以用For子句来限定命令的生效范围,那么,这个子句是否同样适用于呢?试试看。试过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用for子句限定的删除范围,在物理存储上不一定连续,如果需要删除连续的几条记录,该如何处理呢?事实上,教师这时就可以适时引出范围参数的概念来加以讲解。当然,在本课的设计之中,教师总是加以引导,适时提醒学生去阅读某一方面的知识内容并加以实践。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也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和提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尝试解决的方法,并自主阅读相关知识链接寻找解决的思路。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导入新课
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输入过程出现失误,有的数据输入错误了;有的数据在输入过程中看漏了,没有输到数据库中来;有的数据陈旧了,不再需要了;数据库在设计之初考虑不周,字段数量不够或类型设置不合理等等。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库的维护操作。然而,在维护数据库的过程之中,我们如何定位要维护的数据呢?记录指针的引入,大大方便了我们对数据的定位和操作。
2、讲解新课
这一过程,将不再是教师主讲,而是教师让学生打开相关的页面,提醒学生用一定的时间阅读某些知识内容,并在阅读后打开指定的数据库进行练习,以及时巩固这部分知识,加深知识的认识,掌握知识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也应适时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让问题带领我们继续学习下一部分内容或是让实践来证明自己思考的对于问题解答的思路是否正确。比如我们学习了如何给记录打上删除标记,可是记录在库中依然存在,是不是这些记录在我们查询的时候会被屏蔽呢?提醒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用相关命令试试看。结果是没有屏蔽,逻辑删除的意义看起来纯粹只为了物理删除,只是因为物理删除具有极强的破坏性,所以需要这一中间步骤来缓冲,以保证不会误删除数据?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会不会相关的命令需要加一个参数之后才能屏蔽这些有删除标记的记录呢?象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并提示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知识拓展,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打开相关链接进行自主学习,并进入内网论坛提交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解决的意见和看法。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它是省编高一《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第一、二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信息、信息处理过程;认识计算机及因特网的作用。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多,内容较散,看似简单,每一部分只是点到为止,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一点了解,使用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由于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内容没有,所以上课时,要注意扩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信息的含义。
⑵、掌握信息处理过程。
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⑷、知道计算机和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⑸、区分信息和信息载体。
2、能力目标:
⑴、通过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会思考。
⑵、通过观察计算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信息处理过程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的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上网,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团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4、体验目标:
让学生上网看一看,网络上到底有些什么,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点: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因特网的地位与作用。
2、难点:对“信息”及“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网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师生讨论,上机操作。
四、说学生
我校是省级示范中学,每年面向全县招生,高一新生的来源有两大块,一块是农村初级中学,另一块是县城初级中学,来自县城中学的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学过一些,对计算机有了一定认识,而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的影响,对计算机了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学生从没见过真正的'计算机,这是我亲耳听学生说的,并且其它老师也听学生这样说过。记得上第一节课时,我曾粗略统计过,每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以前学过电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多少接触过电脑,还有三分之一学生没有接触过电脑。但所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都感兴趣,课前早早到机房门口等候,课下仍是迟迟不愿离去。课外活动如果机房向学生开放,总是座无虚席,堂堂爆满。
五、说教法
对理论知识,通常的教法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再做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情况,一直讲下去,基础好学生觉得没意思不愿听,基础差的学生又觉得听不懂,怎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这节课感兴趣,怎样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
1、第一节课就安排学生到机房上,满足一部分学生没见过电脑的好奇心。缩短了他们与计算机之间的距离。
2、用前言的第一句话导入新课,提出本节的教学大任务和小任务。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法。
3、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及课本中没有新内容,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教师就每一个知识点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与思考,师生再共同归纳总结。这样各种情况的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中,发挥各自的长处。
5、最后还有时间让学生上网。教师点拨,小组协作完成上网,浏览信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六、说教学准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上的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学习,所以在上第一节课时,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还要整理好机房,确保网络畅通。课前还要向学生讲清到机房上课应注意的有关事项。还要学生知道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性质,学年结束要参加省会考,从思想上搞高对这门课的认识。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教材前言的第一句话“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信息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人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中,提出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呢?点出本节课教学大任务“信息与信息技术”,这部分内容包括“信息概念及信息处理过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因特网的地位与作用(具体小任务)。
(二)、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看书:(用课件展示问题)
1、除课本提到“信息”外?你还能举出一些实例了吗?
2、信息是以什么方式被人感觉到?信息的载体有哪些?
3、请你描述高一招生的情况?
4、信息一般存储在什么地方?举出事例。
5、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6、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的核心是什么?
7、观察学生计算机,看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在其它地方你还见到什么?
8、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流程是怎样的?
9、你能说出计算机有哪些作用?
10、除课本提到因特网的功能外,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吗?
(三)、分组讨论上述各个问题
课件展示部分结果
(四)、组织学生上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微提一下开机,及怎样上网,浏览信息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没有上过机的学生,可能心理有一点负担,这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操作,同时请有基础的同学帮助,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更自觉的,更主动的去帮助别人,从中体会“助人为乐”一词的真正含义。
在辅导学生的上机同时,教师也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哪些学生学的好,哪些学生的只知道一点,哪些学生没学过,做到心中在数,为以后分层教学开展打下基础。
(五)、说小结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并对学生上机操作情况给予肯定,顺便提一下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是勤动脑、多实践、善应用。教师再次鼓励学生,相信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好.
【信息技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说课稿04-07
信息技术说课稿06-26
信息技术说课稿【荐】05-07
【精】信息技术说课稿05-12
【热门】信息技术说课稿02-16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06-20
信息、信息技术说课稿07-06
初中说课稿《信息技术》07-04
【热】信息技术说课稿01-10
【推荐】信息技术说课稿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