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数学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例1、例2及相关的练习。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以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但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思想情感目标: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和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具体感知、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4、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活动角、评价表;
学具:三角板、直尺、活动角、长方形纸、图画纸、材料袋(一条绳子、两根硬塑料条和不规则纸片)。
二、说教法和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我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特征这一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重视学生的观察操作,并运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在教学中,我重视形象直观的作用,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找角、做角、画角等操作实践,及观察电脑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数学事实。
3、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根据信息反馈的理论,在学生接触新知后通过一系列练习及时反馈,在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解决新矛盾,使认识得到深化、升华。
4、坚持面向全体,发展为本。
在教学中,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四个环节进行数学活动。这四个环节是: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其次观察实践,探究新知;第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最后再回顾全课,总结评价。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播放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朋友们起得早,正在校园做早操。(课件出示课本38页校园一角情景图)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什么?学生汇报后,我又说: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会形成这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闪动的角),足球场的一角也有这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闪动的角),你们认识它吗?再找一找,图中还藏有这样的图形吗?
2.揭示课题。
师:在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些平面图形,角就是它们家族中的一员,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和研究这些可爱的角。(板书课题:可爱的角)
问:关于角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在课的'一开始,我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入手,静态的图片配以欢快的儿歌,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角,学生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基于此,我在实物情境的基础上出示角,使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使学生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我让学生大胆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形成学习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了盲目性。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小组同学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感性认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①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形成表象。
(课件出示:剪刀、水管和饮料罐上的吸管)师:大家看,我们生活中的剪刀、水管和饮料罐上的吸管都藏有角。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电脑动态演示,将剪刀、水管和饮料罐上的吸管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指出:这就是平面上的角。
②教学角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a.让学生观察以上抽象出的角,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的?
b.让学生拿出三角板,摸任意一个角的各部分,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并给角的各部分起一个名字。同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板书其各部分名称,并指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c.让学生描出三角板上任意一个角,并在自己描的角上写上顶点和边。
③初步练习,及时巩固角的特征
师: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了。(课件出示)同学们,快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在这一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设计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描一描、辨一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经历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掌握角的基本特征: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在表述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在做角的活动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我让学生拿出材料袋,自由选择材料,做出一个角。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角是有大小的。
(2)在摆活动角的活动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a.我让学生用活动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然后展示两个同学摆的角,让学生观察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可怎样比较?根据学生的猜想我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b.我用活动角摆出一个角,并提出思考性问题:你能不能摆一个角比老师手中的角更大一些呢?由于我手中的活动角两条边比学生手中的活动角长,从直观上感知,可能有些学生觉得不可能。当学生在认知上发生冲突时,我及时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个别学生摆出的角,加以验证。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课件出示其知识点)。接着我又问:角的大小又与什么无关呢?听一听下面这个故事,你们就明白了。
(3)(课件演示红角与蓝角的大小之争)通过故事讲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在本活动中,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用活动角摆角,在观察、比较、互相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另外,我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并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4、动手画角,形成能力
师:我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实物上存在的角,若要把它画下来,该怎样画呢?
让学生自己看书后,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评价、纠正,规范画角的步骤,然后再次画角。(请几生板演画角)
学习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对应内容后,掌握画角的方法,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己最为满意的任意形状的角,同时渗透学生自学、自评的能力的培养。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课件出示)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 ) ( ) ( ) ( ) ( )
2.发展练习:一张长方形的纸共有4个角,用剪刀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让学生先用纸剪一剪,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我课件出示其剪后的各种情况。
3.拓展练习:让学生用角创作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课件出示角的创作画)师:你们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漂亮吗?这幅画中很多图形是由我们今天所学的角组成的。请你们也当回小小画家,用角组成一幅美丽的画。画完后在小组中欣赏交流一下。(展示学生的创作画)
此环节设计的练习融趣味性、发展性、创造性和思维性于一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巩固和深化了知识,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练习中,不仅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可谓一举多得。
(四)回顾全课,总结评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让学生拿出评价表(课件出示评价表),根据上课的感受给评价表上的我画出表情,再请周围的同学给自己一个评价,并保存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
这个环节通过小结,使学生重温学习的过程,形成知识网络。另外,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让学生用评价表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使每一位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说板书设计
可爱的角
边
顶点
边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板书简明扼要,凸现重点。
我的说课完毕,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
不等式基本性质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了不等关系基础上来学习的,也是为进一步学习解不等式及应用不等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内容在不等关系这一章占有重要位置。由此本节重点内容是不等式三条基本性质,难点是不等式第三条基本性质,在不等式两端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学生在这一点应用上很难掌握。
另外,本节课在教材安排上意在通过等式基本性质引入新课教学,在新课教学中用不等式实例进行操作,进而推出不等式基本性质,学生通过观察、质疑、发问易于接受新知,根据新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不等式基本性质,能熟练运用不等式性质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探索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探究的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发展合理的推理和初步论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成功、建立自信
2.体验在研究过程中创造的快乐,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不等式基本性质及熟练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第三条性质的应用
三、教法
以引导发现、活动参与、交流讨论为主,学生自己举出实际不等式例子,教师根据认识规律引导学生由等式性质向不等式知识的迁移,安排学生用一组数在不等式两端参与四则运算,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讨论,总结规律得出不等式基本性质
在这一环节教师一方面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为适应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有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教师根据练习情况设疑引导,重在理解不等式性质应用,展开学生思维。
四、学情
一般说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对于与自己直观相冲突的现象和“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探究问题这样的做数学机会,学生能够在这些活动中 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及其中的乐趣。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会在应用第三条性质时遇到困难,尽可能引导学生多练习多总结最终完成学习过程,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出新知
经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等式的'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依然成立,这是等式的性质那么对于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不等式又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不等式基本性质。
在这一环节通过对等式性质的回忆进而导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仅对旧知的巩固也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的兴趣。
(二)自主参与探索,交流讨论总结性质规律
教师安排学生自己举出一个具体不等式,根据认识规律有序引导学生在不等式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学生会发现不等号两端经运算比较大小后不等号方向没有发生改变,由此推出不等式第一条性质。
在引出第二条性质时,教师有意引导学生用正数参与两端的乘法(或除法)的运算,同学会发现不等号方向仍然没改变,这时可能会有学生发问:用负数呢?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经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与其他同学讨论得出用负数不等号方向发生了改变,至此就得到不等式的第二三条性质。
在这一环节教师运用了“自主参与”和“交流讨论”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和质疑,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我将上节课没圆满完成的问题再次提出:通过一棵树的树围可计算其生长年龄,某树栽种时树围是5cm ,以后每年树围增长3cm ,问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才能超过2.4m ?
上节课我们已经列出不等关系
设 至少生长x 年才能超过2.4m 则有不等关系
0.03x 0.05 > 2.4
现我们根据这节课所学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将不等式性质应用全过程在板书出来)
再在黑板上列出两个例题 5x 3 < 2 - 2x – 1 > 3
要求学生仿照刚才不等式应用过程将其表示“x < a (x > a) ”形式,并找两名同学板书。在这一环节根据初中学生开始对“有用”数学感兴趣选取第一道例题,学生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强调并帮助学生改正,针对个别(较慢)学生再具体教学
(四)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在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不等式三条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应用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一、本节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设计理念:
数学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它需要运用"对话式"的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能力。新课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都有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教师在新课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的着眼点。应该说,新的教学方式将伴随着教师对新课程的逐渐透视而形成新的路径。要破除原有教学活动的框架,建立适应师生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体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教者与学者感情上的融洽和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认为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长足发展,在未来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教学情境的营造是教师走进新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情境不是文本中的约定,也不是现成的拿来就能用的,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发现、形成。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揭示了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此外,它的证明中引入了辅助线,这些都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是几何问题代数化的体现。
三、学生分析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能力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自身使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建模问题,他们乐于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具有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他们渴望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因而老师有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同时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情境教学中,通过探索与交流,逐步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能进行简单应用。能够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体会方程的思想。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2.能力目标:通过拼图实践、问题思考、合作探索、组内及组间交流,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推理、大胆猜想、动手实践等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添置辅助线教学,渗透美的思想和方法教育。
4.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数学,遇到困难不避让,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
五、重难点的确立:
1.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探究与证明。
2.难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添加辅助线)的讨论六、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采用对话式、尝试教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悬念引入
一堂新课的引入是老师与学生交往活动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铺垫,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破除疑难心理、乏味心理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引入,是让学生感觉到他熟知的生活,可使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中来,对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接下来教学活动将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快事了。
具体做法:抛出问题:"学校后勤部折叠长梯(电脑显示图形)打开时顶端的角是多少度呢?一名学生测出了两个梯腿与地面的成角后,立即说出了答案,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待学生思考片刻后,我因势利导,指出学习了本节课你便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从而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动手实践,尝试发现: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按线剪开,然后用剪下的∠A、∠B与完整的三角形纸板中的∠C拼图,使三者顶点重合,问能发现怎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发现,三者拼成一个平角。此时让学生互相观察拼图,验证结果。从观察交流中,互学方法,达到生生互动。待交流充分,分小组张贴所拼图形,教师点评,总结分类,将所拼图形分为∠A、∠B分别在∠C同侧和两侧两种情况。对有合作精神的小组给与表扬。
(将拼图展示在黑板上)
2.尝试猜想:教师提问,从活动中你有怎样的发现?采取组内交流的方式,产生思维碰撞。此时我走到学生中去,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与适当的引导。之后由学生汇报组内的发现。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3.证明猜想:先帮助学生回忆命题证明的基本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写出已知、求证的步骤,其他同学补充完善。下面让学生对照刚才的动手实践,分小组探求证明方法。此环节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发现、体验的时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互取所长,合作探索,找到证明的切入点,体验成功。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指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借此增进教师与学有困难学生之间的关系,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合作探究后,汇报证明方法,注意规范证明格式。此处自然的引入辅助线的概念。但要说明,添加辅助线不是盲目的,而是为了证明某一结论,需要引用某个定义、公理、定理,但原图形不具备直接使用它们的条件,这时就需要添辅助线创造条件,以达到证明的目的。
4.学以致用,反馈练习
(1)在△ABC中,已知∠A=80°,能否知∠B+∠C的度数?
解:∵∠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C=100°在△ABC中,
(2)已知:∠A=80°,∠B=52°,则∠C=?
解:∵∠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A=80°∠B=52°(已知)
∴∠C=48°
(3)在△ABC中,已知∠A=80°,∠B-∠C=40°,则∠C=?
(4)已知∠A+∠B=100°,∠C=2∠A,能否求出∠A、∠B、∠C的度数?
(5)在△ABC中,已知∠A:∠B:∠C=1:3:5,能否求出∠A、∠B、∠C的度数?
解:设∠A=x°,则∠B=3x°,∠C=5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x+3x+5x=180
解得,x=20
∴∠A=20°∠B=60°∠C=100°
(6)已知在△ABC中,∠C=∠ABC=2∠A,求(1)∠B的度数?(2)若BD是AC边上的高,∠DBC的度数?
第(6)题是书中例题的改用,此题由辅助线辅助课件打出,给学生以图形由简单到繁的直观演示。
通过这组练习渗透把图形简单化的思想,继续渗透统一思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5.巩固提高,以生为本
(1)如图:B、C、D在一条直线上,∠ACD=105°,且∠A=∠ACB,则∠B=——度。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70°,∠C=25°,则∠ADB=——度,∠ADC=——度。
本组练习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平角定义及角平分线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获得一些经验。
6.思维拓展,开放发散
如图,已知△PAD中,∠APD=120°,B、C为AD上的点,△PBC为等边三角形。试尽可能多地找出各几何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题旨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思维。
三、归纳总结,同化顺应
1.学生谈体会
2.教师总结,出示本节知识要点
3.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与肯定,提出希望。
四、作业:
1.必做题:习题3.1第10、11、12题
2.选做题:习题3.1第13、14题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学生拼图展示 已知: 求证:
证明: 开放题: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我计划从教材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背景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本模块第一章《三角函数》和第二章《平面向量》相关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其中心任务是通过已学知识,探索建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它不仅是前面已学的诱导公式的推广,也是后面其它和(差)角公式推导的基础和核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对本节课来说,学生最大的困惑在于如何得到公式.所以,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和应用;
教学难点是: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由来及证明;
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独立探索。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定位在公式的向量法证明和应用上;学会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完善证明;学会正用、逆用、变用公式;学会运用整体思想,抓住公式的本质.在新旧知识的冲撞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对知识进行重组、构建,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2)过程与方法: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在公式的证明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的好习惯;在公式的理解记忆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简洁、对称美;在公式的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自我纠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励勇气,培养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对猜想的验证,对公式证明的完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法设计
1、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变换及平面向量的知识,对用举反例推翻猜想、运用单位圆、用向量解决三角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远未达到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自主探究和证明的水平.
教学手段:
(1)从知识的认知程序上看,老师看问题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却是从局部到整体。本节课尝试将“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本节课的教法采用了“一个主题两种教学”的设计模式.一个主题:公式探究与应用,两种教学:显形教学(知识能力教学)、隐性教学(情商培养),实践两种教学相互促进的人性化教学理念.
(3)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开放、平等的教学氛围,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将简单的结果评价上升为对过程的评价;将一味的知识评价拓展为能力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显形教学与隐性教学的双重评价,为全面发展学生打下基础.
(4)利用几何画板,通过计算机技术,给学生提供一种验证猜想合理性的途径. (教学媒体设计)
课堂结构设计:
引入课题,提出猜想,实验探究,严谨证明,例题训练,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例:如图所示,一个斜坡的高为6m,斜坡的水平长度为8m,已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且大小为10N ,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斜坡运动了3m,求力F作用在物体上的功W.
解: W =
= 30.
提问:1、解决问题需要求什么?
2、你能找到哪些与有关的条件?
3、能否利用这些条件求出?如果能,提出你的猜想.
4、怎样检验这些猜想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生活实例引入,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与物理(功的定义)、哲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相关学科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2、提出猜想:
从特殊情况去猜测公式的结构形式.
令
令
分析:可见,我们的公式的形式应该与均有关系?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代数关系呢?请同学们根据下表中数据,相互交流讨论,提出你的猜想.
用具体值检验猜想的合理性.
令则=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值
猜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然后再去验证其合理性,增强学生探索问题、挑战困难的勇气.
3、实验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实验,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系统演绎性和实验归纳性的两个侧面.
4、严谨证明:
(利用向量)
前一章我们刚刚学习完向量,并用向量知识解决了相关的几何问题,这里,我们能否用向量知识来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呢?我们来仔细观察猜想的结构,我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类似结构?在向量部分,求角的余弦有什么方法吗?
(学生:向量的数量积!)
证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以Ox为始边作角,它们终边与单位圆O的交点分别为A、B,则:
=, =
=
∴= (0≤≤)
思考:1、作为两向量的夹角,有没有限制条件?
2、如果不在[0,]这个区间内,我们的结论还会成立吗?怎样给出证明?(引导学生找到与夹角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用向量知识解出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方法在数学探究过程中的简洁性。
思考:1、作为两向量的夹角,有没有限制条件?
2、如果不在[0,]这个区间内,我们的结论还会成立吗?怎样给出证明?(引导学生找到与夹角之间的关系)
推广完善:令为、的夹角,
则
无论哪种情况,都有
小结: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其中为任意角,简记为)
思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公式的结构,说说公式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应怎样记忆?(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肯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向量的夹角θ与α-β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观察和讨论,增强学生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介绍单位圆的三角函数线法)
除了以上的证明方法,是否还有其它证法呢?
我们发现,这里涉及的是三角函数,是这个角的余弦问题,那我们还能不能考虑在单位圆里用三角函数线来推导呢?
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在单位圆中画出、,并考虑如何用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来表示的余弦线?
这个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请同学们课下相互讨论,共同探索。
【设计意图】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安排,把单位圆三角函数线证法留作课后学生思考,为学生的课后探讨留有空间。
5、例题训练:
1、解决引例中的问题.
2、P127练习:已知,求.
(运用公式时应根据角的范围,正确确定两角正、余弦值的范围)
公式的逆用:.
4、公式活用:.
【设计意图】例1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例2利用变式突破学生在运用公式过程中的易错点;例3对逆用公式解题加深认识;例4活用公式,加深学生对公式中两角形式变化的认识,强化整体思想。
6:课堂小结:
公式探索的一般步骤;公式的结构和功能;公式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7、作业:
P127 练习1、2、3;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小结,反思学习过程,加深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然后用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附:板书设计)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一、公式
二、证明
引例:
例2:
例3:
4:
小结:
教学评价分析
诊断性评价:
1.按常规,学生很可能想到先探究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怎样想到先研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是一个难点(但非重点),教学时可以直接提出研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但后面补充老教材的证明方法,让学生明白和与差内在的联系性与统一性,努力让学习过程自然。
2.尽管教材在前面的习题中,已经为用向量法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做了铺垫,多数学生仍难以想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想到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和单位圆上点的坐标特点,努力使数学思维显得自然、合理。
3.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时,学生容易犯思维不严谨的错误,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搞清楚两角差与相应向量的夹角的联系与区别。
预期效果:
1、让学生在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探究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自我总结形成公式探究的一般方法。
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独立或合作提出推导其它三角恒等式的方案,形成对三角恒等变换的本质认识,加深对灵活运用公式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将“知识问题化”,大胆、合理地提出猜测,通过证明、完善,最终达到将“问题知识化”的目的.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教材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扇形》。这个内容是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之后来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圆环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
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教学的。本课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通过丢手绢游戏,自主探索对圆中的弧、扇形以及圆心角的认识,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创新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说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做游戏、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扇形,理解弧、扇形、圆心角等概念。并理解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关系。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游戏活动使学生建立扇形的概念、认识弧、圆心角,从而突破其教学难点和重点。
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知识水平,通过做游戏的方法以及借助实物演示,让学生独立探讨知识形成过程。
(二)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法和观察、发现法教学,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游戏中发现问题再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猜想、讨论、验证,在合作与交流中分析和推理,从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三)本节课围绕重难点,将现实游戏操作与多媒体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愿意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意识。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6
1.教材说明
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同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第一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是一个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此变化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在教材中的主题图里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都可以用1+2=3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变化的情境图,小丑合气球,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说出加法算式,从而来帮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二块做一做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一个圆片,再摆一个,一共是几个?摆两个圆片,再摆两个,一共是几个?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第三块为15的加法,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并初步知道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块根据儿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初步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通过三个小朋友计算4+1=?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第四块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3+2=5和2+3=5,3+1=4和1+3=4两组算式,来进一步巩固算理和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加法含义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在进行加法教学前,学生已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能够自觉的运用加法进行计算,但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加法进行计算以及我们是如何用加法进行计算的。因此,再进行加法的教学时,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的同时感知用数的组成计算的简便。将他们对加法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也着重培养学生发展其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3.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并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4)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4.教学重点
(1)知道加法的含义
(2)激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4+1=5的过程
5.教学难点
(1)知道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预设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我的礼物将奖励给坐姿最漂亮,回答问题声音最响亮的小朋友。
2、教师演示:左手3支铅笔,右手2支铅笔,合在一起一共有几支铅笔?
3、小组合作: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合在一起一共有几支铅笔的。
4、汇报结果
5、当我们把事物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时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板书课题)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物品铅笔,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从而导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1、点数
2、数的顺序
3、列加法算式
(二)理解加法的含义
1、课件动态展示23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板书在小黑板上)
3、以上三个问题都能用加法来计算,那你能总结出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加法计算吗?
4、小结: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我们就用加法计算。(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5、学习加法算式
(1)由数量抽象出数字
(2)认识+: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板书+)
(3)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4)读加法算式(板书读法)
通过课件主题图的动态变化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并理解,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训练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字,渗透给学生,抽象的数字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1、1个粉纸鹤和2个蓝纸鹤,合在一起一共有几个纸鹤?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
2、左边1位小朋友,右边2位小朋友,合在一起一共有几位小朋友?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
3、1位小女孩,2位小男孩,合在一起一共有几位小朋友?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
(三)进一步巩固、理解加法的含义
活动一:
1、课件展示小丑合气球
2、小组合作:你能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这个图是什么意思吗?快和你的伙伴说一说,并在你说的时候,像老师一样加上动作。
3、检验合作效果
活动二:
1、教师边板演边表述含义:摆1个圆片,再摆1个圆片,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圆片,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1=2。
2、学生边板演边表述含义
3、小组合作:2+2=4
4、检验小组合作
活动三:
1、用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2、学生独立操作,全班汇报交流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说出加法算式,同时,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小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理解并巩固加法的含义,并说出加法算式。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小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4+13+22+31+4
(四)5以内的加法教学
1、创设情境
(1)课件播放:学校的操场上有4位同学做游戏,又来了一位同学
(2)你能从刚才的图象中提出数学问题吗?(将图像复制到黑板)
(3)解决问题(板书4+1=5)
2、交流算法
(1)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得数是5呢?
(2)全班交流,可适时引导学生不看图,你会计算4+1=5吗?
(3)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算法中哪些比较简便。
3、小结:我们在计算5以内的加法时可以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用贴近学生校园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训练能力。
1、点数
2、根据数的顺序
3、根据数的组成
(五)巩固练习
1、课件播放:24页小猫图动态的活动情境
(1)让学生说题意、列式(板书)
(2)独立计算得数并填在方框里
(3)点名汇报并说算理
(4)引导学生观察并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2、摆一摆
(1)学生独立操作,边摆边表述加法含义,并独立完成填空
(2)点名汇报,说算理
通过读懂题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用自己理解的算法进行计算,能从多样化的算法中认识到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并使学生直观感知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教法分析:
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习引入:
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N﹡;解析式)
通过练习1复习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
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 ......
3. 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5,10,15,20,25 ......
通过练习2和3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站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 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an+1-an=d (n≥1)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
2. 0.70,0.71,0.72,0.73,0.74……;√ d=0.01
3. 0,0,0,0,0,0,…….; √ d=0
4. 1,2,3,2,3,4,……;×
5. 1,0,1,0,1,……×
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0,第三个数列公差=0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人教版说课稿01-09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01-13
【精选】人教版数学说课稿3篇01-26
【精选】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四篇01-21
【精选】人教版数学说课稿三篇01-23
【精选】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三篇01-15
精选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四篇01-18
【实用】人教版数学说课稿三篇01-22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6篇01-22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合集六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