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时间:2022-02-04 22:43: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大班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汇编六篇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1

  本次活动源于孩子们的一次对话。记得在发放幼儿接送卡时,许多孩子围在一起交流,对接送卡上的照片、名字、班级等信息津津乐道,这时候骐骐说:“我家里有一种卡片和接送卡差不多,明天我就带给你们看!”第二天,骐骐真的从家里带来了一本名片夹,里面全是他妈妈收集的各种名片。班上的小朋友都非常好奇。接下来的几天,又有不少小朋友将家里的名片也带到了班上。大家饶有兴致地看着,比较着……看着孩子们对小小的名片这么感兴趣,我就尝试设计了这节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是我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因为活动过程中任何教学环节的展开、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围绕着目标而进行的。因此,根据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我将本节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了解名片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初步学习交换名片的相关礼仪。

  3.尝试为自己制作个性化名片。

  4.乐意与同伴交换名片,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如何使目标达成最优化?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怎样的方式去实现目标?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几次的试教以及今天活动的呈现,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发放名片,重细节处理

  活动一开始,我从介绍自己入手,抛出:“你们了解桑老师吗?”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孩子们正无从回答的时候,我巧妙地从名片盒里取出我自己的名片分发给每一位幼儿,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是非常尊重他们的。在孩子接名片、保管名片环节不经意间渗透名片礼仪教育,让孩子模拟成人双手接过名片并致谢、小心保管名片。孩子们非常兴奋,他们纷纷在名片上寻找关于老师的各种信息,而且能充分迁移现有的生活经验,回答出关于网址、QQ号码等信息,并能大声地表达。看得出,幼儿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2.层层揭秘,重巩固铺垫

  通过名片了解老师之后,我用讲故事的形式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小朋友在故事中感受到名片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也产生了了解猴子医生名片的兴趣。在引导幼儿看猴子医生名片的`时候,我巧妙利用大班幼儿喜欢猜想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层层揭秘”中进一步巩固了对名片的了解。

  3.PPT呈现,重拓展延伸

  接下来的环节,通过追问:“你见过谁的名片?他为什么要用名片?”幼儿能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作答。考虑到幼儿平日所见的大多是比较普通的名片,因此我的PPT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名片让幼儿在欣赏中知道了名片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进一步开阔了幼儿视野,拓展了知识面。

  4.尝试制作,重理解提升

  呈现的各类名片激发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名片的强烈愿望,我顺势提出三个问题“你想做什么形状的名片?想在名片上写上什么内容?怎么知道是你呢?”让幼儿对自己设计制作名片进行大胆的设想。我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是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设计、美化,孩子们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自画像、家庭电话号码信息填写于名片上,并能进行简单的装饰。

  5.互换名片,重情感体验

  在幼儿制作完名片后,我让幼儿和好朋友交换名片,并练习说简单的对话,在说一说,换一换的过程中体验着与朋友交往的快乐。音乐《认识你呀真高兴》的旋律将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也使得这种美好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教学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想对于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仍将继续。我坚信,只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多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一定会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2

  一、说教材

  最近几天:孩子们时常把报纸带到班级中,剪下重要的新闻贴在墙上,剩下的废旧报纸就堆放在一边。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惊奇地发现,小朋友们玩起了那堆废旧报纸,有的用报纸折飞机,有的把报纸撕成碎片,还有的用报纸团成球。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废旧报纸却成了孩子的宝贝。因此,我开始有目的地观察孩子的反应,发现在后来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报纸的玩法比较局限,但是兴趣依旧浓厚。新《纲要》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由此产生了大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报纸》。

  二、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能尝试多种废旧报纸再利用的办法。

  2、增强爱惜报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以上制定的活动目标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倡导自主的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想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新、旧报纸许多,胶水,剪刀,水彩笔,白纸等,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听读过报纸、剪报的经验。

  四、说重、难点

  重点: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

  难点:想方设法利用废旧报纸做成各种东西。

  如何突破重点?我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资源,丰富有关报纸的知识和阅读报纸的经验,再进行集体讨论、交流,积极有效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如何突破难点?我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表扬鼓励、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方式,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引导幼儿人人动手,大胆尝试,让他们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五:说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已有的经验,初步感受报纸的用途。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提问:

  (1)这是什么?

  (2)你在哪里见过?

  (3)你见过哪些报纸?你家里的谁最喜欢看这种报纸?为什么?

  (4)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都喜欢看报纸?

  教师小结:报纸的用途可真大,报纸上有新闻,它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报纸上有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更多的本领;报纸有广告,它让我们了解最新的信息。

  (活动开始通过出示实物,直接进入主题,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考虑到幼儿对报纸的认识有限,特意提出了比较贴近幼儿的问题:你家里的谁最喜欢看报纸?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也就是为下一个问题作铺垫。在幼儿各抒己见后老师进行了总结概括,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

  2、听故事《报纸的烦恼》,感知报纸的不同情绪。(主要教法:故事教学法)

  (1)师:报纸真好,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好处,请听故事《报纸的烦恼》。

  (2)幼儿欣赏故事表演《报纸的烦恼》,充分体会报纸的情绪。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充分体会报纸的不同情绪,故设计了报纸这一生动的形象,给幼儿一种直观的印象,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故事情节,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

  (1)报纸最喜欢谁来拿它?最不喜欢谁来拿它?为什么?

  (2)小朋友该向谁学习?如果你有一张报纸,你该怎样对待它?

  教师教育幼儿:看完的旧报纸也要好好利用,不能扔掉。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让幼儿懂得该怎样对待废旧报纸,以引出下一环节。)

  4、尝试操作,能想方设法利用旧报纸。

  ( 1 )先引导幼儿讨论:用旧报纸可以做些什么呢?

  ( 2 )幼儿自由操作、创造。师:今天,请各位小组将收集的信息变成一份小报,要求图文并茂且给小报取一个名字。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报最有特点。”

  (3)、小组设计编制小报:请小组成员拟订方案。请幼儿分工合作制作小报。

  (4)、交流小报内容:请幼儿欣赏个小组设计的小报。请幼儿夸夸其他小组小报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先通过让幼儿自己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只要是幼儿自己尝试操作的、创造的,老师就会给予肯定。其中教师还很注重幼儿的合作,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倡导的是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化儿童学习方式。)

  5、组织幼儿用旧报纸玩游戏。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3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我们上课之前要先准备好自己的说课稿,大家知道说课稿怎么样书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幼儿园大班空气在哪里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 指导思想

  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如何抓住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他们在接触自然界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呢?针对幼儿提出的许多问题,如“塑料袋没装东西,为什么鼓鼓的”、“爸爸给钢笔灌墨水为什么要一挤一挤的”等等,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空气在哪里”这一活动。

  二、 说选材

  空气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但它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到处都有空气”这一概念既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又稍高于幼儿原有认知水平。孩子们天天生活在空气中,有玩气球、吹泡泡、给球打气、使用救生圈等经验,但是这些经验都是零散的,孩子当时并未意识到空气的存在。怎样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呢?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为这次活动定出两条教育目标。第一,通过亲自动手,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空气。这一结论凭幼儿的认知水平是难以理解的。我认为应是这次活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使幼儿领悟到空瓶子里、吹气玩具里、人身体里都有空气,既是这次活动的重点,也是这次活动的难点。第二,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提高动手动脑能力,激起幼儿对空气进一步观察和试验的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这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直接操作、反复体验,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探索,使一些不易被感知的事物或现象显露出来,不仅给幼儿留下实实在在的印象,还激发了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准备: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每人一个塑料口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气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四、说活动程序设计

  总的思路是:以设疑激发兴趣,以实验突出重点,以幼儿的智力活动解决难点。具体做法如下:1.设置“障碍”,鼓励幼儿“跳”过去。 “疑”是探索的起点,以疑激趣,以趣激学,让幼儿在渴求寻找答案的心理状态下开始学习。

  首先,我做了一个“手绢为什么不湿”的`实验。我把手绢塞进杯底,倒扣着浸入水中,让幼儿猜想:“手绢湿了吗?”“湿了。”孩子们肯定地回答,这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拿出来看一看,“咦!手绢为什么不湿?”疑问产生了,经验与事实发生了矛盾,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孩子们在疑问中开始了尝试与探索。一个接一个问题的答案我并不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创设环境、组织活动,带领幼儿去寻找答案。接下来做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哎呀!什么跑出来了?”这再次激起幼儿的好奇,手绢湿了吗?空杯子里为什么会跑出泡泡呢?幼儿在教师的点拨下领悟到这杯子不是空的,有空气。”“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所以看不见,它在水里变成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这时,我会故意反问:第一次手绢为什么没湿,第二次手绢为什么湿了呢?在这里反问的目的是让幼儿思考、猜想、引起争论,把活动推向**。幼儿最终得知:开始,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而把杯子斜倒,冒出气泡,水把空气赶出来啦,刚才杯子里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幼儿动手实验,获得直接的体验与感受。手脑并用、实际操作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本环节我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个塑料口袋、塑料管,每组一瓶水、吹气玩具、小玻璃瓶、土块等,让幼儿利用感官去探索、去发现。通过玩“找空气”的游戏得知:鼓鼓的塑料袋对着脸一挤,凉飕飕的,用塑料管往水中吹气,会冒出气泡,这就是空气。发现杯子里、小瓶里、吹气玩具里、屋子里、身体里、土块里都有空气。

  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幼儿讨论解决难点问题。我以“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来引发幼儿开动脑筋,从前面表象的积累中,总结出答案。向幼儿提出问题后,不急于让幼儿回答,而是让他们先七嘴八舌地议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充分思考。幼儿讨论时,我不是旁观者,这时要做两件事,一是“听”,二是“说”。即听一听孩子们在说什么,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找不说话的孩子说话,激励人人动口,积极讨论。在幼儿充分感知,将零散的生活经验汇集整理后,最终形成了“到处都有空气”的概念,确实了解了空气的存在。

  五、活动延伸

  下课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继续探索的开始。所以,我在这次活动结束时,给孩子留下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捏紧鼻子,闭上嘴,试试有什么感觉。捉一虫子,放在瓶里,盖紧瓶盖,几天后会怎么样?请父母帮助点燃两根手指长的蜡烛,用玻璃杯将其中一支扣住会怎样?引导幼儿运用知识经验,继续探索空气的作用。

  自评

  本次活动我让幼儿人人动手亲自尝试,充分思考:有什么办法让玩具鼓起来?它为什么鼓了?摸摸有什么感觉?怎样让它瘪了?为什么瘪了?空气在哪里呢?有办法“看见”它吗?有办法“抓住”它吗?有办法感觉到它吗……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引导着幼儿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他们借助水把空气变成“可见”的气泡,借助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触摸到的气包,借助吹气玩具把空气变成可“感觉”到的气流,孩子们确实相信了空气的存在,并联想到许多生活经验,终于发现了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活动目标顺利完成了,同时也增进了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学精神。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4

  一、说教材:

  走进黑暗的世界里,孩子们要面对恐惧,他们将依靠各种感官来认识自己生活的另一半世界,建构对黑暗的认识。因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的一节课《不开灯的晚上》,让孩子们对黑夜充满好奇和无穷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夜晚的优美意境。

  2、练习闭眼走,体验闭眼游戏的刺激和独特感受。

  三、说教学重点:

  幼儿闭眼游戏时,能自觉闭眼,不能偷看。

  四、说教法:

  本节课运用了讲述故事,让幼儿对夜晚产生好奇,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验闭眼行走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1、倾听故事,教师提问:落儿住在什么地方?每天晚上屋子里是怎样的?萤火虫为什么不肯进屋?落儿是怎样做的?

  2、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3、练习闭眼走,一个接一个。

  4、分组游戏“盲人取物”。

  本节课整合了语言、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以讲述故事和游戏的形式。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食品袋上的秘密--本节课选自山东省省编教材(大班)主题七《大自然的礼物》主题下的的次主题《包装袋上的标识》,整合了科学和健康两大领域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求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食品是幼儿每天都接触的,知道食品的食用安全是幼儿应具备的技能,此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具有易于操作性且能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十分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问题,但孩子有时会对事物认识不全面,缺乏科学性,本次活动在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并能对现象能进行客观描述的能力。

  2.目标分析

  幼儿园科学教育要从孩子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食品是幼儿身边最常见的,可以说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所以,知道并掌握食品袋上的日期标记也是他们应具备的技能。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对食品包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次活动通过寻找发现、观察、讨论、游戏等方法激发幼儿探索食品袋上秘密的兴趣,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现而获得有关经验。因此,针对本班幼儿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我设计的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食品袋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质量合格标记及食品应保质期内食用;

  (2)通过探索,发现食品包装袋上的秘密,并能客观描述自己的发现;

  (3)培养幼儿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3.重难点分析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认识食品袋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质量检测合格标记。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知道食品超过保质期后就不能再食用,培养幼儿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想一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中,我让每位幼儿自己准备一个小包装的食品、还有各种食品包装废旧物品、课件、图片等,诱发幼儿学习的愿望,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形象思维是5至6岁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按认知,情感与行为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让幼儿感知理解教学内容。

  二、说教法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原则。针对这次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演示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我有目的地把幼儿引入到提前创设好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超市购物及幼儿吃了过期食品后肚子疼的情景中去,为学生的生动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过去的情感体验,使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演示法是帮助幼儿更好操作的最直接的方法。活动过程中通过游戏、讲解、提问等方式,把食品展示给孩子看,引导他们发现并理解食品袋上的日期标记。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我在前面找出并讲解食品上的日期标记,让幼儿对食品袋上的日期标记有全面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自备小包装食品观察并与同伴讨论,使幼儿理解的更透彻。

  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提问、游戏、讨论等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丰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6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8的加法,是幼儿在学习8的组成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我在设计《8的加法》这节课时,注重从感知入手,由具体到抽象,有易到难,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和数学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在学习1~8各数的认识和加法的基础上,根据8的组成知识掌握8的加法。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3、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幼儿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乐趣以及热爱大自然地情感体验。

  这三个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8的组成掌握8的加法并理解算式的意义。难点是让幼儿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三、教法、学法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尝试发现、综合对比等方法,指导幼儿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展开课堂教学。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入手,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四、准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还作了如下准备:郊外情境图一幅、毛绒手偶小兔、算式卡片、教具小鸭、苹果、西瓜、萝卜和幼儿操作的小花等等。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为五大环节来进行教学的

  1、猜拳幼儿,激趣导入

  针对大班孩子纯真幼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因此上课一开始进行复习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小朋友们,智慧爷爷给你们带礼物啦,表现好的都能得到,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猜拳游戏吧!点出复习题,在这种刺激下,人人都想当老师眼中的小能手,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在新课学习中,通过孩子们所喜欢的卡通动物形象-----小兔姐姐,以小兔姐姐邀请小朋友去郊游这一情境贯穿全课,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新知的欲望。通过郊外苹果树上的苹果,引导幼儿感知,探索1+7=87+1=8,并发现数量关系,理解算式的意义,然后出示小鸭图,让幼儿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2+6=86+2=8

  3、观察算式,发现加法交换律

  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我让幼儿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发现算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与幼儿一同归纳出: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4、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我安排了帮助小兔姐姐摘西瓜、拔萝卜、分小花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巩固8的加法知识和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

  5、游戏:坐车结束活动

  给每位孩子发一张“车票”“车票”上有一道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几就上几号车。

  总之,我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我相信这“郊外的一游”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说课稿12-16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2-13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3-25

大班幼儿园说课稿02-23

幼儿园大班活动说课稿01-31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热】01-18

【推荐】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1-18

【热】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1-18

语言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2-15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荐】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