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0—81页的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这部分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高和底,三角形的稳定性等。学生通过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中分辩出三角形。例题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例题2:着重于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它可以让学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
3、我的取舍。
为了让学生探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的奥秘,我除了让学生动手“拉一拉”,还增设了“摆一摆”的环节,即让每个学生都明白: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唯一的,因而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虽然四条边确定,但可以摆出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因此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稳定性,而是具备容易变形性。
这一环节将会花去比较多的时间,经过慎重思考,我决定将三角形的底和高淡化处理,放在最后一个环节出现,作为下一节课的引申。
4、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2)通过拉一拉、摆一摆的实验,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这一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同上。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操作发现法。
三角形的概念、特征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动手摆一摆、拉一拉,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它的特征。
2、讨论法。
在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时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即启迪学生思维,又能增强其合作意识。学生动手、动脑,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培养探索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课前黑板上呈现一个三角形)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1、师: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知识。
2、师:你认为它为什么取名叫三角形?
3、师:你能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准确指认出来吗?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画一画。
师:请你用手指书空一个三角形,画时要注意什么?
2、摆一摆。
师:每根小棒相当于一条线段。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要注意什么?
全班学生在课桌面上独立摆三角形,并请一学生上投影仪前摆,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3、说一说。
(1)师:同学们都正确地摆出了三角形,你能用简略的话概括究竟怎样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吗?
师生共同商议,教师逐步完善板书。
(2)课件出示完整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3)师: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4、判一判。
下面图形中是三角形的请打√,不是三角形的请打×,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示)
5、师: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记做△ABC。
6、找一找。
(1)师:生活中哪里见过三角形?
(2)课件展示图片:电线杆、起重架、自行车、篮球架。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师指着图片问: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
2、实验解疑。
(1)拉一拉。
师:请同学们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性。
(2)摆一摆。
A、师追问: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却不具备稳定性?
生:……
B、师(出示先前学生摆出的三角形):这是一位同学先前摆出的三角形,现在老师如果再提供同样的三根小棒,你们能摆出不同的三角形吗?
全班学生再次尝试,在课桌面上摆三角形。
C、集体评议,摆不出不一样的,得出: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
D、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摆,探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奥秘,能继续分析一下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具备稳定性吗?可以在脑中思考,凭空想象,也可以用四根小棒实际摆一摆。
a、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同桌合作用4根小棒摆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b、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得出:虽然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确定,但可以摆出形状、大小不同的图形,因此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稳定性,而是具备容易变形性。
(3)说一说。
师:谁能再次用语言清晰地解释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却不具备稳定性?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关于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课件、数学用具盒、幻灯片
(五)学具准备:
三角尺、数学用具盒、图纸。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四、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的认识。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相关文章: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07-29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10篇07-31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12篇11-15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07-03
《声音特性》说课稿12-29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03-17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03-11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03-03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4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