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02-06 14:33:0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8篇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先说教材:

  1、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加,条形统计图的每格表示 2 个单位。这一部分内容,是一年级下学期所学的统计知识的继续, 同时又是为下学期学习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每格表示 5 个单位)进行知识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过渡衔接的作用。

  2、在内容的选择上,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的编排上,教材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

  3、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制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个代表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用 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学生情况:

  接下来,是对二年级学生情况的分析。 在学习使用本册教材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早在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 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初步具备了运用简单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技能,尤其是正字记录方式,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 个表示 1 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另一方面,除了这些必要的知识基础以外,与一年级学生相比,二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能够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二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小组合作的经验,合作学习活动中不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合作意识已经初步形成。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内容:

  本节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2例1、例2及相关练习

  二、说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理解“倍”的意义;

  2、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说重、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

  磁石片、小棒、小黑板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数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说8里面有()个2;

  2、数9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说9里面有()个3。怎么算?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分两排摆小棒,3根和6根,再说说3与6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引入新课。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初步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为几倍。(刚才同学们说到的3和6的这些关系,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其实,3和6之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关系,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探究3和6之间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板书:倍的认识))

  2、能过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指导看书,完成例2,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4、通过议一议的(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5、小结: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想: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课堂活动

  指导看书,引导说8、6、48的倍数关系。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你能举例说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

  (五)作业

  六、教学得失: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意义,通过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去体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中,在复习练习铺垫中的分一分,花费时间较多,导致作业练习没有完成;二是课堂活动的2题,对于“6的8倍是48”与“48是6的8倍”两句话的理解,学生易弄混,说不清。这是我在之前对教材和学生研究的不够。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今天这节课主要教学倍的认识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倍的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 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会比较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有条理地叙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主要运用如下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以森林运动会为开头,采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学习过程中儿童的视觉感受能力最强,我为学生提供了黄花、蓝花图片,以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积累出发进行积极的、独特的思考,从有趣、新鲜的素材和情节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打开了思路,激发了灵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 动手操作法:如在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时让学生进行操作并在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填空,学生把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结合起来边摆边说,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进一步突出要求一个数量是另一数量的几倍,就是把其中的一份看作一份,看另一个数量是这样的几份,就是第一个数量的几倍,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三、说学法

  学法是学生再生知识的法宝。为了使在整节课的探索活动中,我的设计有独立活动、也有同桌两人活动。再通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建立了倍的概念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学生说说小动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从参观动物运动会引入小动物之间不仅存在相差关系,还存在着倍数关系引入倍的概念

  (二)主动探索,探究新知

  这里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是倍的认识,通过观察蓝花有朵看作一份,黄花有这样的三份,也就是3个2朵,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之后变化蓝花的朵数。说出黄花的朵数与蓝花之间的倍数关系。学生能够感受到把蓝花的朵数看作一份,黄花有这样的几份,黄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

  第二层次是教学求一个在认识倍的基础上,要求小鹿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除了可以用分一分的方法外,也可以用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来表求。结合除法的含义来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就是求几里面有几个几这样的数量关系。之后是趣味游戏拍拍手,先是老师拍2下请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拍一拍,然后老师拍,全班同学漆器按老师的要求拍一拍,并说说你们拍的是老师的几倍 。通过几次的尝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倍的认识,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摆小棒练习进一步巩固倍的认识。学生通过摆摆说说填填的形式进一步理解了倍的概念。

  (三)巩固新知,应用拓展

  练习内容的设计,由易到难,分层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第一层基础练习是进一步巩固倍的相关知识,并用倍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层是有关倍的一些变式练习,让学生动动小脑筋把红圆和绿圆成倍数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倍的认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力与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

  在这这节课结尾的动动小脑筋这个环节,许多老师对我提出建议说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太长了,可以缩短一些时间来让学生来完成补充习题。

  最后没有总结,其实我本来的意图在做完书上的练习之后做一个总结,但是那个总结我只问了学生你认为你学的好吗?却忘记接着问学生生你有什么收获,。以至于许多老师都问我你怎么没有总结。最后一个环节处理的不是很好。那希望各位老师给以批评指正。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是在学习了连加、连减之后,进一步研究数的计算。在编排上与连加、连减基本相同,也是配合例题各安排了一幅情境图,用图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同时还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和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图形编排的处理,有利于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去完成第二步计算,从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加减混合对学生以后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减打下基础,以上知识对学生后续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种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2)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看图、说图、理解图意,了解语言和图案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3、情感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加减混合计算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美的情操,让学生了解加减混合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是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同时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那么,怎么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呢?我准备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二、教学过程设计

  接下来我将重点向各位专家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我首先通过一个电脑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创设一种探索的情景:动物王国联欢会,所有的小动物都来参加巨大的盛会,树上机灵的小猴,草地里奔跑的小鹿,蹦跳的小兔,小猫、小狗……都来了,还有湖里欢乐游玩的4只白天鹅,这时又飞来了3只白天鹅。抛出问题: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湖里一共有几只白天鹅?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 3。再显示从7只天鹅里飞走了2只的场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交流讨论提出问题:现在湖里还有几只天鹅?教师配合学生说的在4 3后面板书“-2”把算式写完整“4 3-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4加3后面减2?应到学生观察图画说清图意,说明算理,从而实现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图上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组织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根据学生说的出示:4 3-2并标明计算顺序。启发学生思考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7减2?

  进一步的我们设计第二个情景:“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鹿在奔跑打闹,突然离开了2只后,又跑来了3只”连续变化的画面。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说出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小鹿?”结合学生回答写出算式并板书:4-2 3=()启发学生思考: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顺序以及算理,配合学生说的出示思维线并板书:4-2 3=5。

  通过情景的设计引导同学们进行探讨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加减混合式题,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结合一年级学生学情特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设计闯关练习,闯关一:首先帮助小猴解决问题:小猴爬到树上首先摘了7个香蕉,不小心掉了4个,接着又摘了1个,现在小猴手中有几个香蕉?通过闯关练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的学习习惯。为什么要设计闯关一内容呢,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闯关二:出示课本75页做一做练习: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并说明算理,同时我们设计闯关2的内容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加减混合计算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闯关三:完成课本76页计算题,在完成本题时我力求练习形式新颖,有趣,我会采用开火车,抢答等形式汇报计算结果。同时我们设计闯关三的环节为今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好铺垫,体现我们教材的前后呼应与连贯。通过一系列的闯关练习,师生互动,让学生分析,思考然后及时的进行小结。

  下面是我本节课的一个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体现严谨美观,起到画龙点睛构建知识结构的作用。

  三、教学反馈与评价

  1、教学反馈是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即教师以观察学生的语言,表情及答题情况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本节课设计三个反馈环节:

  ①通过闯关抢答,巩固练习达到知识技能目标;

  ②通过练习说图意,交流、汇报达到能力目标;

  ③通过课后练习,应用实践达到感情德育目标。

  2、教学评价,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有创新的要给予表扬,有知识障碍的.,给予耐心的引导、纠正、鼓励,通过教学评价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四、教学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说明数学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为此本节课作以下几点设计说明:

  1、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围绕“引发—探求—归纳—应用”四个环节组织教学,如在例题1、2中通过情境设计,引发问题的产生,探求归纳加减混合计算顺序,加强应用与实践来组织教学过程,注意知识间的衔接与连贯,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启发与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以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皆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步步深入,从各个反馈层面收集信息,保证师生的思维同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这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3、加强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动眼(及观察)、动嘴、动脑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化成学生认知的探索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探索获取知识的途径。

  思考问题的方法,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在学习中产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也体现了“一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4、重视教学过程中思想的渗透,创造出创新的思维空间。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观察?

  生: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的看。

  师:说的真好!观察就是让我们用眼睛仔细的来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课本情境图1

  师:淘气和笑笑他们也正在学习这一课,一起来看,(齐读:从不同的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小霞和小宇他们是怎么观察的?

  生:小霞在储钱罐的前面观察。

  师:小霞看到了什么?

  生:小霞看到了小兔子的眼睛、耳朵。

  生:看到了小兔子的脸。(出示小霞说的话。)

  师:小宇怎么观察的?

  生:小宇在储钱罐的侧面,看到的小兔子的一直耳朵。

  师:为什么只看到一只耳朵?

  生:另一只耳朵被挡住了。

  2、拿出一个储钱罐,模拟小霞和小宇进行观察。

  出示:换一个方向看一看,说一说。

  生上来观察,说:我站在储钱罐的后面,看到了小兔子的尾巴。

  师:为什么老师在储钱罐的后面却看到了小兔子的'眼睛?

  生:老师的个子高,那是从上面看到的。

  师总结:我们在观察物体时,眼睛要与平视观察的那个面,要不然看到的就不是这个面,观察的就不准确了。

  出示课本图2,小霞看到的是那幅图?生独立说一说。

  3、小组观察

  出示课本图3.

  (1)分小组:前后桌两人一组。

  (2)观察要求:拿出储钱罐放在桌子上,先各自说一说你再上面位置看到了上面形状;两人在互换位置,进行观察。

  (3)小组观察,说一说。

  师:同一个物体,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形状不同?

  生:因为我们站的位置不同。

  师总结:我们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有可能不同。

  三、课堂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19页1、2、3、4小题。

  第4题:有部分学生有困难。

  选一个学生当猫交警做出手势,让班里的其他孩子进行观察。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大庆市让北第一小学的数学教师闫绪萍,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第三册第四单元《分桃子》。

  经过教学实践和网络教研,我对本节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分桃子》一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之后,在正式开始学习除法的意义之前进行教学的。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概念前,做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意义,为下一步学习除法,打下充分的认知基础。教材设置了分桃子等系列活动,将平均分的意义渗透于活动中,

  二、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的乘法的意义,具备较好的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对于平均分也有一定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在初稿中,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经过与论坛中其他老师的探讨,认为在之前确定的教学目标中,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目标,所以我将教学目标修改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

  2、数学思考目标: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问题解决目标:能借助学具或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态度情感目标: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团队精神,并且在交流中学会表达和倾听。

  新的教学目标中,增加了对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

  四、教材处理

  我曾经想把“分骨头”改成“18个骨头,每只小狗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狗?”突出另一种分法。但是经过研讨以及对《课标》相关部分的学习,我意识到教材实际上将平均分的几种情况渗透在不同的“分一分”的活动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教材要传达的信息。这样的编排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我基本上尊重了教材的编排。在练习中,增加了问题拓展、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开放性的问题。

  平均分的今后学习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我确定教学重点为初步认识“平均分”,体会小数目平均分的过程。

  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分不完的现象体验较少,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体验“分不完,有剩余”的平均分。

  五、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着以上原则,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结合二年级学生喜欢卡通形象的心理特点,上课伊始,我设计了“小鹿过生日”的生活情境。伴随着动听的《生日快乐》的音乐,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了课堂上。紧接着画面出示参加生日聚会的小动物和一大堆好吃的东西,好吃的应该分给谁,怎么分,分一分的问题自然提出。

  论坛中有老师提出这个情境过于老套,建议换一些新颖的情境。但是经过考虑,我还是保留了最初的设计。我认为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过生日”还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情境,另外,这个情境与接下来“分桃子”的环节比较统一。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在本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利用“分桃子”的情境,学生两人讨论,把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感受“随意分”和“平均分”的不同,明确“平均分”的特殊性,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二层次:利用“分小鱼”的情境,学生四人一组,用小棒代替小鱼进行活动,分好后,小组表演“分小鱼”的过程。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同时,侧重学生体会小数目的平均分的过程,感受不同的方法。

  第三层次:利用“分骨头”的情境,再次巩固平均分的意义,在此环节中,鼓励学生脱离学具,独立完成,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操作水平引向表象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实际授课中,第一环节学生的反应就超出了预设,孩子们直接选择了把8个桃子分成4和4,对其他“随意分”的分法产生了犹豫。经过和网友们的讨论,我意识到,孩子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应,恰恰是因为他们从生活中已经获得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教师应该预设到学生的反应,适当的引导学生。所以在本节课的详案中,我设计了以下问题:你为什么不敢说?学生可能说觉得这种分法不合理,不公平,我接着问,怎样才是公平的分法?为什么说这种分法公平?这样就水到渠成的引出了公平的分法“平均分”。

  三:巩固实践,拓展延伸

  此环节在前期设计中,我是完全按照教材上提供的习题进行设计的。在有余数的那道题上,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剩下的一个不能再分了?”“如果每个人再分到一个气球,至少还要拿来几个气球?”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分不完、有剩余”这种情况的理解,突破难点。

  进过研讨,我增加了一些辨析性的问题和开放性的问题。我将“”分铅笔“一题增加了一问,让学生将“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还增加了一道“分蛋糕”的题,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正方形的方格纸代替蛋糕,将一个正方形的蛋糕平均分,这样的设计增加了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经过本次网络教研,我收获很多。对于本节课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教学要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进行设计。对我自身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众多老师和网友的帮助,我会将教研进行到底。

  以上就是我的反思性说课,谢谢各位评委!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笑笑、机灵狗他们正在一起搭积木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看一看,连一连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淘气、笑笑、机灵狗分别站在什么位置?

  生:淘气站在物体的前面,笑笑站在物体的侧面,机灵狗站在物体的后面。

  师: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动手连一连。把书翻到28页找到连一连。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连的?

  生:淘气看到的是第一幅图,笑笑看到的是第二幅图,机灵狗看到的是第一幅图。

  师:通过连一连,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淘气和机灵狗看到的是一样的。

  师:说的非常好,虽然淘气和机灵狗站在不同的角度,但是他们看到的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活动二:搭一搭,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也学着淘气、笑笑、机灵狗一样,用三个小正方体搭一搭,从它的正面、上面、右面进行观察,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上前面来展示一下你搭的物体。

  学生上前面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用三个小正方体搭了很多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老师也搭了两个,请看(电脑出示28页练一练1题),这两个物体从上面看是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动手连一连。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连的?

  生:第一个物体的上面是第二幅图,第二个物体的上面是第一幅图。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三个正方体搭了很多种不同的物体,并从它的正面、上面、右面进行了观察,同时说出了这三个面不同的形状,你们表现的非常棒。

  师:老师也搭了一个物体,请看(电脑出示第2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是用几个正方体搭好的?

  生:4个。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从上面看是图几,从正面看是图几?

  请同学们动手填一填吧。

  师:你是怎么填的?

  生:从上面看看到的是图B,从正面看看到的`是图A。

  师:你能用四个正方体搭出其他形状的物体吗?请你们试着搭一搭。

  并进行观察。

  师:谁愿意上前面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学生上前面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搭的都很认真,而且搭出了很多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了,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29页3题)自己动手找一找,填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是怎么填的?

  生1:从正面看是图A的物体有1、3、4。

  生2:从正面看是图B的物体有2、5、6。

  师:你们真是好眼力,通过刚才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自由说。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也就是说,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相同。

  三、拓展应用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色,下面我们就用这节课学的知识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搭出从正面看是**的物体,再搭出从侧面看是*的物体。

  师:刚才同学们搭出了很多种不同形状的物体,也就是说从正面或者侧面看形状相同,但是搭出来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拼搭物体。

  生2:我知道了从同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相同。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6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先出现一组准备题,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再出现例10,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写出乘法口诀;然后进行巩固练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乘法口诀的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学期教学的一个重点,它是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的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操作软件,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意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能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在口诀的整理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在编口诀和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在1——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上,自主探索,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熟记口诀。

  同时,又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受其表达能力的限制,将其探索发现的知识抽象出来,概括形成口诀形式这一过程和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教学难点:编写乘法口诀,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

  二、说教法

  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本课教学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课教学采用故事情境法,发现法、尝试法等进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讨论交流,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学生的练习,达到人机互动。

  三、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一个小熊请客的情境,并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配以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复习准备环节:小熊来到了一座小桥边,可桥上只有一个数字,怎么过桥呢?小熊正在纳闷,这时飞来一只小鸟,它告诉小熊用桥上的数字每次加上6,说出得数,就可以把桥搭上。让学生说出得数后再填表算一算,填表算一算起两个作用:一是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二是让学生熟悉6的连加,为学习6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我设置了6种不同的水果,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练习,给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6个练习都是编6的乘法口诀,这里多个数的连加可以看屏幕数出,从而解决了乘法算式的得数问题。“再想一想”“你真棒”的提示,体现了人机对话。教师通过转播的形式达到人机互动,起到了互相学习、集思广益的效果。接着让学生运用前面掌握的方法填出积,编出6的乘法口诀。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内化了思维方法。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三)激导探究,巩固知识

  练习的设计应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原则,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人保证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练习。

  练习一:通过“探险”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可进入“小兔”或“海豚”两个画面,每幅图都有两种理解,能列出两个乘法算式,使用的口诀也是相同的。怎样理解图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里学生可通过人机对话来判断对错,通过教师转播达到互动。

  练习二:小狗爬楼梯,学生每算对一个乘法算式的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小狗就爬一步楼梯。这样的练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三:通过让学生看动画,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并说出所用的口诀。既能提高计算能力,又再次看到一句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分页标题#e#

  这三个练习,都配以美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还配上了感情色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应用知识,内化提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为此,在学生掌握了6的乘法口诀之后,我设计了以下4个练习。

  练习一:通过“送信“游戏,让学生发现口诀的排列规律,并说一说自己所发现的规律。这些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已初步发现,通过操作会感受更清楚,在游戏情景中,印象会更深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练习二:帮帮我们。通过人机对话,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转播,达到思维的交流,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练习三: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互动讨论,找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练习四:引导学生从1只青蛙身上找出问题,如:1只青蛙有1张嘴、2只眼、4条腿……接着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入2只、3只、4只、5只、6只的填空练习。这个练习既巩固了1——6的乘法口诀,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内化了知识,熟练了乘法口诀。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取了让学生以自评、互评与组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让他们畅谈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说板书

  为了体现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更好地突出重点,我的板书力求简洁、美观、清楚。

  总之,本课教学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学生的练习,达到人机互动,直接诱发了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练习中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学习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学会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其参与性学习的程度是普通形式下的授课所难以达到的。同时增强了课堂密度,强化了学生思维的整合度,给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统计说课稿03-13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06-11

二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2-09

二年级数学《对称》说课稿02-15

“用数学”数学说课稿03-09

数学说课稿03-25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6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7

数学乐园说课稿11-12

数学活动说课稿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