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

时间:2022-02-09 18:07: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

幼儿园说课稿 篇1

  一、说课件

  (一)内容选择的依据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幼儿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桥梁,在幼儿阶段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接受民间文化熏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有关十二生肖的话题,也看过有关十二生肖的影视片,特别是十二生肖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纲要》中也要求我们: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选择十二生肖这个课题,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也具有可接受性。

  (二)设计思路

  根据社会教育的目标要求,十二生肖社会活动的内容,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十二生肖的名称和形象,同时还要了解十二生肖的顺序和轮回问题。我的活动思路为:熟悉动物;感知顺序;理解含义;了解轮回规律;游戏巩固认知。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精神和设计思路,努力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活动目标:

  1、熟悉十二生肖中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

  2、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对不同生肖的年龄进行简单的判断。

  3、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爱情感。

  (二)活动重点、难点

  以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纲要》的基本点,对大班幼儿学生来说,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掌握十二生肖中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由于十二生肖的轮回具有抽象性,幼儿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说教法

  十二生肖社会活动内容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1、通过故事、课件与游戏手段。

  我通过讲述十二生肖来历的故事,再结合课件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十二生肖的动物名称和排列顺序;游戏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聚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特点。本次活动的中,我就引导幼儿用游戏的形式记住十二生肖的顺序,感受十二生肖的轮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氛围中掌握重点。

  2、借助钟表。

  由于学生已有了如何看钟表的知识基础,知道钟表上的12个数字,知道12个数字的轮回是怎么回事。运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将幼儿对钟表的知识迁移到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上,符合教育规律,同时钟表的周期具有直观性,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是突破知识难点的有效手段。

  3、双主体互动模式。

  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是本次活动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是问题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幼儿带着对十二生肖动物的好奇参与学习,探索问题,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另一方面,老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着、组织者、促进者,老师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将在说说、看看、想想、听听、演演、唱唱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五、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教具的准备:十二生肖动物课件、根据本班学生属性准备属相饰物若干。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图片一套、十二生肖的儿歌。

  2、知识经验准备:通过布置家庭功课使幼儿事先知道自己的属相,知道父母的属相,父母的年龄,了解十二生肖中部分动物。认识钟表。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经验和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幼儿会集中注意力,并乐此不疲。为了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老师运用激励机制,将事先准备好的属相小礼物奖给回答问题的学生。

  在这个环节,老师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们,我这里有很多礼物,现在我要奖励给回答问题积极,答题又好的小朋友,你们看好不好”。根据学生属相在回答完问题后奖一个属相饰物。问题如:

  1、你知道自己的属相吗?属啥的?

  2、你知道父母的属相吗?你妈妈多大了?

  3、你知道都有哪些属相?

  本环节老师通过提问导入,奖励机制,激活幼儿原有知识,目的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对属相的认识,为全面学习十二生肖有关问题做准备。此时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过渡:刚才小朋友回答的问题很好,可是人的属相不仅有我们以上所说的几种,实际上人的属相有12种,它们都是什么动物呢?好,今天我把它们请来了,大家认真看,它们都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环节:播放十二生肖视频课件,在动作、形象、声音等方面突出每个动物的特征,强化幼儿的认知。

  本活动环节,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十二属相动物做成视频图片,依次给学生播放。这个环节老师采用问题导学法、直观视频教学法。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前提出问题,幼儿带着问题观看,同时通过形象生动视频,使观看具有目的性、直观性;幼儿处在看看、想想、模仿的学习过程中,这个环节有利于加强幼儿的认知和记忆,实现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环节:通过猜猜看活动、进一步认识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变形图案。

  在观看视频之后,学生对十二生肖动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十二生肖的变形图案很多,为进一步增强认知,老师通过图片匹配、让幼儿猜动物名称,进一步深化幼儿的认知。

  本环节采用双主体互动模式,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老师、幼儿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的机制。本环节有利于完成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标。

  第三个环节:讲故事,在钟表图案上贴图片,让幼儿认识十二生肖的顺序。

  过渡: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在第一位,小朋友们你知道为什么吗?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老师结合课件,绘声绘色讲关于十二生肖动物通过比赛来排序的传说故事,在讲故事的同时依序将对应的动物图片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大钟表上。从1——12。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爱听故事是多数幼儿的特点,也是最能吸引幼儿的教学手段之一。本环节利用故事与课件相匹配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听觉和视觉,幼儿在听听、看看的学习过程中明确了十二生肖的顺序。本环节设计有利于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标达成。

  第四个环节:结合钟表图,联系幼儿的属相,用问题引导幼儿了解生肖与年龄的关系以及十二生肖的轮回。

  过渡:小朋友们,在我们这个神奇的钟表中,各种动物依序排列,一个数字代表一年,一年一个属相。下面老师问几个问题,谁第一个回答,谁就先得到老鼠的头饰。

  老师设置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将难点分解,随着学生的回答,依次发出十二生肖头饰。

  老师的问题如下:

  1、今年是牛年,今年出生的幼儿属啥的?

  2、今年是牛年,明年是什么年?

  3、明明小朋友属马的,明明今年几岁?

  4、12年后是什么年?

  在本环节中,老师采用难点分解法,通过给学生提出由易到难,由具体道抽象的问题,将十二生肖与年龄的关系以及十二生肖的轮回活动难点,一一化解,学生则运用想想,说说的学习方法,从而突破难点,达成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目标。本环节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四个环节:通过游戏、唱歌,巩固加深学习成果,烘托课堂气氛,达到本次活动的高潮。

  三、结束部分。通过关于十二生肖动物儿歌和童谣的联唱,激发幼儿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让幼儿在意犹未尽中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说课稿 篇2

  一、说幼儿:

  1、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

  无意记忆较多,较少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记忆。能根据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加以表现。

  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发展,能够比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已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

  2、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想象的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达与创造的空间幼儿具体形象性的思维,需要具体的活动情境与活动形式。幼儿进一步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动性,需要宽松、安全的探索环境。

  二、说教材:

  《布娃娃》,是一节语言活动。孩子与布娃娃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他们为伍。他们聆听故事,触目所见。孩子们对布娃娃的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布娃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布娃娃是幼儿所熟悉喜爱的,而且有着鲜明的外形特征,较易引发幼儿的多种联想。纲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大班语言活动《布娃娃》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生活,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每个人各有优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情境,成为他们观察的对象,游戏、表达、表现的主角。孩子不但熟悉布娃娃,亲近布娃娃,而且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了解布娃娃走进布娃娃的生活世界。

  三、说目标《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指导小朋友正确朗诵儿歌。

  2、引导小朋友认识布娃娃的优点。

  四、材料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内容,我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音乐五、教学方法设计1、谈话、游戏引出主题2、观察、讨论法提高幼儿理解儿歌的能力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既给予孩子技法上的帮助,又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根据对本次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教学程序的设计,估计活动的重难点将会得到突破。但是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在活动中还将根据孩子的基础和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幼儿园说课稿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

  2、和同伴能协调配合,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3、学习撕纸和粘贴的方法。

  理论依据: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感,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艺术教学的任务。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两周,请家长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到附近的果园去看看,有机会还可以参加摘果子的活动。

  2、《摘果子》的音乐磁带,课件《美丽的水果屋》。

  3、画有大树的大幅图画,各种颜色的纸、棉棒、胶水。

  4、游戏区布置好结满水果的水果藤(塑料制品)。

  [活动重点]

  幼儿能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和表现秋天果园的美丽,体验丰收的喜悦。

  [活动难点]

  幼儿年龄小,手的'肌肉群不是很协调,撕纸和粘贴有一定难度。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挖掘主题的活动价值,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 乐于探索的科学习惯,具体采用的方法有:

  1、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设计了提问:“你见过哪些果树”在教学中让幼儿充分体验秋天果园的美丽。放《摘果子》的音乐,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式的交流,教师和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想法和愿望。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幼儿对水果的形状、颜色、名称都有了充分的了解。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2、趣味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所以我选择在活动后采用游戏的形式对本活动进行巩固。

  说学法

  1、情感体验法 幼儿通过视、听、讲,对秋天的果园有了充分的了解,能在活动中用自己的小手去展现秋天的美丽。

  2、操作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幼儿在用彩纸撕果子的过程中,了解了果实的形状、颜色,练习了手的灵活性,用自己的小手装扮了硕果累累的大果树,很有成就感。

  说活动程序

  1、放《摘果子》的音乐,幼儿做简单的摘果子动作进入活动室。这样既稳定了幼儿的情绪,又能让幼儿再次体验摘果子的乐趣。“小朋友,你们在哪里摘过果子,摘过什么果子”,我见过苹果树、梨树、葡萄树山楂树,我见的苹果树结的苹果可多了,我看见葡萄树上结满了红的葡萄还有绿的葡萄……通过提问,引起幼儿的回忆,孩子们踊跃发言。[]

  1 2 下一页

  2、小朋友,你知道水果能建成房子吗?(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下面我们来看《美丽的水果屋》,熊妈妈和熊宝宝搭建了漂亮的水果屋,他们高兴吗?(高兴)出示大树图画,那你们看,大树妈妈高兴吗?(不高兴),为什么?(孩子们想),因为树上的水果没有了。对,小朋友真聪明,因为水果宝宝都离开了妈妈,那我们想个办法帮助她好吗?

幼儿园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选自《中国幼儿百科画册》下学期,我之所以选择此次活动,是由于按物体轮廓涂色是小班绘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所必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一种表现技法。对发展小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各种动作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在这次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在汽车的轮廓内能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正确使用油画棒,并在此过程中能分辨几种基本的颜色。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两个活动目标:

  1、认识红、橙、黄、绿四种颜色,学习使用油画棒在一定空间内涂色。

  2、探索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细心地使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涂色。

  本次活动的重点:认识四种颜色,学习使用油画棒在一定空间内涂色。难点:顺着一个方向细心地使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涂色。

  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幼儿愉快的进行活动,积极投入活动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等,还有印有汽车轮廓的纸。

  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分三部进行: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即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美妙的`汽车展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第二,采用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个别幼儿的讲解演示,让幼儿学会涂色。第三,首尾响应,以汽车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解。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小二班要开一个汽车展览会,你们想开吗?”这样的问话一定能让幼儿感到亲切、有趣,兴致勃勃地参与涂色活动。师幼一起听音乐,做开汽车动作。开到目的地,“啊!这里的汽车真多呀”然后,让幼儿看看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汽车呀,在这里教师可适当提醒幼儿不知道可以问老师,或者问知道的小朋友。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很强,他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多的颜色,但都不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作画时,往往任意取用一种颜色,不加选择地进行涂色活动,也不知道换颜色,有的一种颜色一直用到结束。于是在活动中,通过提问:“在小树下的汽本是什么颜色的?小狗开的汽车又是什么颜色的呢?……”观察了这么多汽车以后,教师可以以提问方式让幼儿参与涂色活动“你们想不想也把你们的汽车拿到汽车展上去展览呢?”这时幼儿一般都想亲身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讲解法深入掌握

  运用讲解法让幼儿掌握涂色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体现以幼儿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育思想。首先我请个别幼儿在其他幼儿面前尝试涂色活动,在他涂色的过程中进行鼓励、帮助,并作简单的点评,让幼儿更理解涂色的每一个细节。如果让这个幼儿涂完整辆汽车,显示时间不允许,会影响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其他孩子也会耐不住性子,所以待他涂完一小块面积后,就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了。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求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来回反复地涂,尽量不要留空隙,不要涂到轮廓线外,能使用不同颜色涂色。在幼儿涂色过程中,教师边看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坐姿等。完成涂色活动后,教师可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三.作品分析

  教师可选择涂的较好的作品开始讲解,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均匀度上自由评说,当然,除了对幼儿作品进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外,教师还要对幼儿进行个别幼儿的纵向比较,让他们知道色彩丰富、涂色均匀的作品才好,让每个幼儿都得到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从活动中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

  四、活动廷伸

  小朋友们画了这么多漂亮的汽车,是不是也画一些送给别的班的小朋友一些呢。

幼儿园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认识球体、圆柱体”是大班下学期的内容,幼儿在认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认识球体、圆柱体,难度加深了。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到圆柱体和球体,但对球体与圆柱体的认识并没有整体的概念, 为了使幼儿对圆柱体与球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通过感知,摸一摸、看一看、动一动,发现圆柱体与球体的异同,从而认识球体、圆柱体。新《纲要》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观看及尝试操作各种物体中认识球体、圆柱体,感知球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2、说目标

  在《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因此,根据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及兴趣、需要,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观察比较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2)能发现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相似的物体,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观察比较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在《纲要》中明确提出: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立体形状是大班年龄段的幼儿必须掌握的科学认知内容。通过触摸、观察和玩弄认识球体、圆柱体了解其主要特征,把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活动通过游戏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在玩中学。

  教学难点:在《指南》中提出“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征,并尝试识别和描述。”因此根据这一教育建议。因此,我将“能发现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相似的物体,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作为此次活动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分析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我相信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幼儿有能力通过探索、自我表达和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智能强项,都会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因此,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及兴趣、需要,在活动中主要选用了演示法、操作法、比较法、启发探索法。之所以使用以上的教法,是因为:

  1、演示法:是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的。幼儿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出示几何体(球体、圆柱体)边讲解边演示能有效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操作法: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觉行动进行思维,他们获得数、形的初步知识不能靠成人灌输,而是靠他们自身的操作活动。同时由于幼儿双手操作活动,也促进大脑积极思维。我提供操作工作纸和大量的实物,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能有效的突出活动的重点,突破活动的难点。

  3、比较法:通过两两相互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的异同,帮助幼儿区分、记忆。

  4、启发探索法: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和探索科学初步知识,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幼儿学习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摸摸、玩玩、说说的过程中掌握活动的重点,突破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操作法、发现法等。

  1、观察法: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获得印象。

  2、操作法:幼儿在摸、看、说、玩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

  3、发现法:皮亚杰认为“教学不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用游戏法、启发探索法等引导幼儿自我探索、表达和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各种球体、圆柱体若干。

  2、各种不同的物体若干: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可乐罐、圆柱体积木等。

  3、操作工作纸。

  三、教学过程:

  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结合目标,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通过触摸、探索、讨论,感知球体和圆柱体。活动中,请每位小朋友拿自己喜欢的玩具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并进行简单分类,将不能滚动的物品放到小筐中,初步感知球体和圆柱体都有能滚的特征。

  环节二:通过再次探索,认识球体与圆柱体,并了解球体、圆柱体的特征。在这一环节中,我又通过3个小环节开展活动:

  一是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物体滚动的情况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发现球体和圆柱体滚动时的不同。

  二是有了前面的操作感知,也为认识球体与圆柱体做了铺垫。通过与圆形进行比较,教师边转动球边让幼儿感知和观察,了解圆形是平面的图形,只看到一个面是圆的,从侧面看过来是扁扁的;而球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认识圆柱体时,教师可进行现场制作感知圆柱体上下两个圆一样大,从而得出结论: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三是请幼儿根据球体圆柱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幼儿对球体和圆柱体的认识。

  环节三:结合生活,请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像球体,哪些物体像圆柱体。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把实物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寻找,通过摸、看、玩、说,加深认识几何体特点,并与自己生活中的物品联系。

  环节四:请小朋友回家或在自己身边找找看还有什么物体像圆柱体和球体的,此环节作为活动延伸,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在,每个步骤都紧紧相扣,层层加深,通过探索操作、提问、同伴讨论对幼儿掌握几何体形状特征的认识进行及时评价,活动中,教师投入大量相似的生活中实物,也有变形类似立体图形的实物来让幼儿分类,以此突破活动难点,根据活动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组织好师幼互动,力争做到让不同的幼儿都有发展,使教学内容和教法达到最优化,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活动效益。

幼儿园说课稿 篇6

  一、内容选材的依据

  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伸手去摸、去拿,他们会积极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在户外踢球的时候,常常听见几个孩子讨论到各自小脚的本领,如“我踢的球很远”“我的脚本领大,会骑自行车”“你看,我还会用脚尖走路呢”。孩子们对脚的兴趣十分浓厚。由此,一方面我结合《指南》中“强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探索意识,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展开活动”的指引,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并根据该年龄段幼儿的活泼好奇、喜欢积极动用感官探索周围世界的特点,设想通过《有趣的脚》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对脚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一选材注意了情趣性、游戏性和幽默感,避免简单的说教和操作,进一步增加幼儿了解周围事物的特点,也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

  二、目标确定的依据

  鼓励幼儿探索,满足其好奇心是课程指南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个目标,也是我们本学期指定的中班的幼儿发展总目标及中班幼儿阶段发展中的一个目标。根据课程指南和本月的目标我确定了第一个目标 “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特别胆小,缺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的勇气,所以我把“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作为第二个目标。

  三、活动准备的依据

  1、脚印的引出,为幼儿探索脚的秘密做了铺垫,引出了孩子们比脚印、探索脚的秘密的愿望,使幼儿学习更主动、更积极。

  2、四条小路的创设,为幼儿探索脚的秘密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幼儿通过亲身的的体验去感觉脚的秘密。

  3、水彩笔、报纸、剪刀的提供,为幼儿打开了又一寻求知识的通道。“小画家”的称谓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促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大胆的与同伴交流,发展他们手指肌肉的锻炼和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

  4、录音机的使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着脚的运动,既为好动孩子的兴趣持久性提供了机会,也为一些内向的幼儿提供了适合他们学习的途径,让他们在幽静的环境中,静静的得到知识的熏陶。

  四、活动过程的组织

  1、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自由的玩脚印,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主的发现自己的脚和脚印有什么不一样,为下一环节“探索脚的秘密”做了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在“一起动动小脚”这个小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边听着音乐,边跟着我的指令做一些相应的动作,看似是做做动作,其实是在巩固一些脚的部位及名称,既为好动孩子的兴趣持久性提供了机会,也为一些内向的幼儿提供了适合他们学习的途径,让他们在幽静的环境中,静静的得到知识的熏陶。

  2、“二期课改”中指出,创设富有情趣的情景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通过情景的创设来探究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探究、发现、个人体验的过程。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我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所创设小路,让幼儿去探索,探索小脚走在不同路面上的不一样的感觉,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发展了孩子交往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了“二期课改”中班年龄段主题情景的学习特点“增加了交往合作的机会”。讨论小脚的用处和保护小脚,是为能力较弱的孩子所设计的一个环节,体现了“指南”中:学习活动应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的学习要点所设计的,这一点也是我教学活动中的一大优势,也体现了“二期”课改中: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这一要求,也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爱护自己的小脚。

  3、“印脚印”是这个活动的延伸部分。在这个活动中,利用听课老师的资源,让孩子们和客人老师之间互动起来。

  五、游戏(走小路)

  提供四条路

  1、孩子们来找一找有哪四条路?

  2、请你们光着脚到四条小路上去走一走,感觉怎么样?(幼儿自由走小路)

  3、 交流:你走了哪条路,感觉怎样?(幼儿自由讲述)

  4、 师小结幼儿讲述内容

  5、 再次尝试,体验走小路

  师:我们的小脚感觉出走在不同路面上的不一样的感觉,小脚还有什么本领呢?

  6、 讨论小脚的用处:(走、跑、跳、踢)幼儿每说出一种,全体幼儿学做。

  7、讨论保护小脚

  小脚有那么多本领,我们平时怎样保护小脚呢? (穿鞋、穿袜子、洗脚、剪脚指甲……)

  六、活动反思

  (1)活动目标的达成分析

  1、 这是一次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小脚丫》的活动目标是来源于主题目标,与前后活动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在幼儿已有一些相关的经验的基础上,确立 “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这两个目标比较适宜的,由此给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作了较好的铺垫。

  2、 活动中的材料与环境的投放,为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创设了一定的条件。如孩子在玩一玩小脚印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了自己的脚比脚印大和宽。在尝试走各种不同材料、质地与路面的小路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直观的探索,体验到了脚在不同材料、不同质地与不同路面上的不同感觉,由此也就自然的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同时我又为孩子创设了较多体验后的交流时间,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讲述机会,另外我倡导的那种平等、自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毫不拘泥的大胆讲述了自己的发现,从而就很自然、流畅的实现了第二个目标。同时在孩子们的探索过程中,扩展了已有目标的涵义,如孩子们不仅在活动中达到了老师预设的目标,而且在交流过程中,也达到了个别经验上升为集体经验的目标,使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得到了激发,探索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探索的求知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2)幼儿参与活动的程度分析

  1、我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探索过程中也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且想象较丰富,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在印脚印时,徐伟杰不仅印出了脚的大致轮廓,还有模有样地画出了尖尖的脚趾。剪脚印的过程中,孙辉说他印的脚印像弯刀,杜展豪却说他印的脚印像月亮,他们两人的个别交流,引来了其他孩子的不同意见,看到这种情景,我既没有给予肯定,又没有给予否定,因为我觉得这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可能也会为我发现孩子的兴趣点,而生成新的学习内容。

  2、 在走小路的过程中,孩子们都积极地去体验了各种小路的不同感受,毛蒋伟等几个活跃的孩子走完了软软的草地、又去尝试走那硬塑的积木路和鹅卵石路,在交流发现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大胆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此时同伴的发现,又引发了几个胆小、动作慢的孩子产生了继续探索地兴趣,自主地又去体验了,所以虽然给交流带来了麻烦,但却充分说明了大多数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程度是积极而主动的。虽然也有个别孩子由开始的不愿意脱袜子到自愿脱去袜子参与的情况,是因为这几个孩子有的较胆小、有的怕冷,因为那天天气气温不高,但我没有强迫他们脱下袜子,而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到最后一个环节画自己的脚印时,他们被同伴的激情所感染,自动脱去了袜子,融入到了这个积极探索的行列中来了。

  (3)不足与改进思路

  1、孩子在玩脚印的环节中,我为孩子提供的小脚印,原意是想让孩子在与小脚印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脚已经长大了,长宽了,脚背也长厚了的结果。但由于我提供的这些小脚印是我随意制作的,缺少一种脚印与孩子之间的可比性,所以孩子在探索中,只发现自己的脚比脚印大和宽。实践的操作,让我意识到了前期准备上的不足,由此也想到了改进的策略,就是以后应该准备与孩子小时候有关联的脚印,比如刚入小班时,让孩子把脚印留下来,写上名字,做好以后活动资料的收集工作。

  2、在走小路这个环节中,我本意是想让孩子通过走各种小路来引发孩子爱护脚的兴趣,但由于我当时有一种过程意识,在设计活动时没有周全的考虑问题,所以没有提醒孩子去充分体验,致使在如何保护脚的这样一个话题中,孩子们将刚才闻到的香和臭这一经验联系了起来,当时我想拉回孩子的思维方向,但觉得已无力回天了,就只好顺着孩子们的话题草草结束了。因此,我觉得以后应该让孩子充分体验各种感觉,让孩子们从光着脚、穿着袜子到穿着鞋子走小路的各种感觉都去尝试一下,积累较多的生活经验,那么孩子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也会运用多种材料去尝试的探索方式,这是一个培养幼儿学会学习的最好教育策略。

  3、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画自己现在的脚印时,由于我提供的是报纸,材质较软、易皱,孩子构线时较难控制报纸的平整性,画好的脚印与孩子脚的大小差距较大,因此,我的改进思路是画纸的提供应选用铅画纸等一些材质较厚的、平整性较好的纸张。

【幼儿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说课稿06-10

幼儿园说课稿04-07

幼儿园说课稿11-17

幼儿园说课稿06-12

幼儿园《微笑》说课稿03-07

优秀的幼儿园说课稿06-27

幼儿园说课稿范文()07-30

大班幼儿园说课稿02-23

幼儿园动物说课稿04-27

幼儿园音乐说课稿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