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2-02-12 16:41: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五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1

  我今日说课的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课《趣味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教材分析。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重难点4。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小学美术第九册第5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侧重于表现美术写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学生经过对趣味文字的欣赏、学习绘制美术字应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作的愿望。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材要求,结合高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掌握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

  3、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字体、字义及字的结构入手、进行美化加工。创造出更形象,更活泼的新字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本事,想象本事和创造本事。

  四、教学过程

  针对我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景,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事实生活,学生竞争意识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对他们的学习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多给他们接触社会,增加实践感受。掌握好这个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本课起到很大的帮忙。根据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和本课资料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观察讨论法,发现教学法,演示练习法,经过教师在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运用创新方法,同时让学生经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仪一仪、画一画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我选择了: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欣赏各种变体美术字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在引导学生进取主动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归纳出美术字的特点,从而构成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在表现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堂课起始的话坏,是整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在导入阶段,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法。先让学生猜一猜神秘嘉宾是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情境的世界中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再引导学生经过欣赏“唐僧师徒四人名字组成的形象图片的变体字”,引出本课课题——趣味文字,让学生对变体美术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探究阶段,我采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首先创设“文字王国开化装舞会情境”,出示各类变体字美术字,让学生进行观察,经过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引导出学生自我归纳总结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式。这种教法能够促进学生进取的探究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我,有助于学生有效的获取和巩固知识。在探究阶段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变体美术字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发展阶段,我分两步完成。第一步用课件出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步骤。由于变体美术字与宋体字和黑体美术字相比,没有后者要求有严格的书写规范和固体模式,显得自由洒脱,所以他的书写步骤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处浪费时间。(体现有效课堂),第二步是学生分组完成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教师在这一环节重要的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追求新颖、独特的风格,解放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字的资料自由发挥。最终进入创想和表达和相融汇中体现设计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充分展现。在变体设计中,自主探究尝试,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创意,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的自主性,小组二人意见不统一时,可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本事。在自主探究尝试过程中,我能够及时的参与,引导学生对尝试的设计作深入探究,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学生作业评价阶段,我采用的是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方式。由学生表达自我的感受,最终教师给与总结性的点评。这种评价模式能够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本事。

  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细节的处理上有待于提高。趣味文字这节课很趣味,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书写变体美术字并不难,只要掌握书写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笔画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创意元素,文字就能成为学生笔下精美的艺术品。能完成一幅作品固然很好,但会欣赏美,能用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重要。介于这个问题我汇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善。

  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可是重视让学生在血中收获,作为教师的我更应当思考,所以,我要设计不一样的活动,引领我的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理解没的规律。这才是我心中对活动——探索的理解。

  我期望经过今日这节《趣味文字》的授课,能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请领导、同行多多批评指正。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定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多谢大家!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一册中的第7课《下雨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下雨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雨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也可以使人类蒙受灾难。可是在儿童看来,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动的事情,它能够给孩子带来创造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本课是一节绘画练习课,创作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现雨,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可以是真实的回忆,也可以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雨的科学知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节课要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有着不受制约的想象力。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思维非常活跃,个性突出,具备初步的表现能力。

  三、设计思路

  通过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会议、观察对下雨时的感受,同时教师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进一步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让他们带着不拘形式的去大胆绘画。

  四、教学目标

  l、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关于雨的`想象。

  2、选择各种形态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对雨的印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五、课前准备:

  1、让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2、教师搜集有关雨景的图片、录像、音乐等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导入

  1、 组织教学:课前学生做好准备。

  2、 欣赏导入: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引起学生对雨的回忆。

  3、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雨的图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

  4、 引出本课课题――《下雨啦》。

  (二)、创设情境、渗透知识

  1、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雨”的形成。

  (学生对雨有了科学的认识。丰富了有关雨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2、按照强弱程度,雨可以分为小雨、中雨、暴雨。给学生放一段分别表现小雨、中雨、暴雨的音乐。(学生们感受出表现小雨、中雨、暴雨的音乐。)

  3、在雨中,人、动物会是怎样的?

  4、下雨时你的心情怎样?

  (三)、绘画练习

  1、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构思自己的作品)

  2、鼓励学生在创作时要不拘形式,大胆表现。(通过练习,生动、大胆地表现出自己对下雨的真情实感。)

  3、启发学生画出雨中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的说,这样既能为创作做铺垫,又可以达到相互交流的效果)。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作品。

  5、教师针对典型作业及时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丰富情感,增强自信心。

  6、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此带动全班学生整体表现水平的提高。

  7、小结:让学生知道万物生长离不开水,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更美好,应该学会利用资源。

  课后总结: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通过学生作业,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充满活力和自信,本课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四年级的第十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结合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学习领域来说,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美术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欣赏自然与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综合能力。这也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表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第二部分是美术作品中的花,这里包含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方法、材料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其中还提出了中西方绘画比较的问题。第三部分是花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中间无形中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中的花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在教学中,对于本课的三部分,教师可选取其一或两部分重点完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要削枝强干。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显性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⑵、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2、隐性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⑵、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

  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难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3、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进行教学。 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法指导: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思路及设想:

  (一)、导入:(通过鲜花实物,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首先教师出示一支鲜花,介绍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从而引出课题。

  2、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里,组成美丽的瓶花。

  3、请学生谈自己此刻的心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结合演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欣赏活动及评述讨论。)

  1、了解生活中的花。

  (1)看到美丽的瓶花,让学生谈谈花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

  (2)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花可以装饰美化生活,还能表达我们的心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艺术中的花。

  (1)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画《银莲花》、《蓝花瓶》的表现形式,小组讨论分析其特点。

  (2)指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中国画《写生玉簪》、《露气》这两幅作品的内涵。

  3、小组再次合作探究: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4、教师适时的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绘画大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及中西绘画风格的不同。

  (三)、组织“每人献一朵花”的绘画接力比赛。

  (四)、师生互评:

  教师选小评委用贴星星的方式选出自己喜欢的画,看哪个组得到的星星多。教师进行鼓励性总评。

  (五)、课堂小结:艺术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简单的介绍,请各位领导和教师给予指导。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地位、作用。

  《适合纹样》是苏教版第八册第七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课型。本课和《相同图案排排队》、《点、线、面》、《会变的花树叶》、《鸟的纹样》、《鱼的纹样》、《人物装饰画》等课形成线性脉络递进地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

  作为一个中年段的图案设计类课型,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让学生寻找、欣赏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感悟适合纹样的实用性、美观性。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定位离适合纹样高度的严谨性和艺术性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而我从具体学情出发,降低专业难度,将重点放在“适合”的对比教学上,通过观察、对比、找一找合适的家等趣味活动,引导学生体悟什么叫“适合”。从而按“适应性”的特点,设计出富有变化的纹样,为后面的图案打下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欣赏、讨论等手段,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创作设计,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活中观察美、领悟美,运用创造美的能力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了解适合纹样的“适合性”特点,通过夸张、变形、添加、简化等表现手法计适合纹样。

  三、教学难点:

  运用形式美法则,组合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设计出富有变化的适合纹样。

  四、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范画、上色工具。

  2、学生:上色工具、绘画纸。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学习过《相同图案排排队》、《鸟的纹样》等课后对图案的设计有一定认识:知道纹样有规律的重复排列能表现出节奏美、韵律美;同时,学生能够用点、线、面设计出简单的纹样。纹样的设计是对具体形象的高度概括,而四年级的学生概括能力不是很强,因此在让学生设计纹样的时候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在指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将纹样安排在一定的`几何形框架内,使学生体悟纹样必须与外形相适合。

  七、教法选择。

  感知新知时,以旧知导入,创设情境法为主;学习新知时,以引导发现法、示范讲解法、欣赏比较法为主;形成技能时,以辅导法、练习法为主;评价、拓展时,以多元评价法、激励评价为主。

  八、学法指导。

  在学法指导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在课堂中多处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会观察、比较、概括、总结。学生之间能互相讨论、合作学习,努力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

  九、教学设计及依据。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认识、回忆纹样。

  师用课件出示“鸟的纹样”,今天在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些老朋友,你们认识他们吗?学生课堂展开讨论,回忆“鸟的纹样”。

  2、创设情境,了解适合纹样。

  鸟儿们在森林里飞来飞去,变换着不同的姿态,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课件出示四种不同几何形)让我们来帮助它们吧,他们分别应该呆在哪个家里面?学生针对情境游戏,开展活动。

  3、探索发现,揭示课题。

  当孩子们为不同形状的鸟儿找到了自己的家后,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为了进一步鼓励孩子发现纹样的适应性,教师点击课件,突出纹样的几何形,帮助孩子们发现适合纹样的特点。

  教师小结:像这样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之中,即使去掉了边框,也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这样的图案被称为“适合纹样”。今天让我们来走进“适合纹样”的世界。出示课题《适合纹样》。

  设计意图:“适合纹样”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为了让学生觉得本节课的内容不难,首先让学生了解、回忆学过的纹样,并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适合纹样的独特之处,掌握适合纹样的重要特点。

  (二)自主探究、感知体验。

  1、辨别适合纹样。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出示几组纹样,设计小侦探的游戏,让学生辨别哪些是适合纹样,找出非适合纹样的图案,以此来进一步巩固新知。

  2、了解适合纹样的形式。

  承接上一个环节,教师提出:适合纹样千变万化,但其实它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以此发现适合纹样的对称美。

  师小结:图案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体现了美术的韵律美与节奏美,如左右对称、离心式、向心式、旋转式。像这一类适合纹样我们称为对称式。

  出示第二组适合纹样。这组还是对称式的吗?它们是不是适合纹样?它又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间再次展开讨论)

  教师小结:这一类纹样虽然不对称,变化很大,但是注重整体构图的协调、平衡,我们称之为均衡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发现适合纹样的组合形式,弄清适合纹样的构成方法,为下面的设计打下基础。

  3、学习适合纹样的绘制方法。

  继续创设情境:森林里的鸟儿都找到了家,只有小鱼没有找到合适的家。它可着急啦,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它找到适合的家?(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探索发现)

  教师出示另一条鱼,让学生进行对比,启发学生发现可以用夸张、变形以及添加、简化的方式让纹样适合几何形。

  如果我要画出对称式,有什么好办法吗?引发学生讨论,教师出示对称式的画法,最后得出结论,除了均衡式画法,也可以有规律的重复纹样来绘制对称式的适合纹样。

  最后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完成适合纹样的绘制。并总结绘制过程:

  (1)夸张变形画主纹样,使之适合几何形;

  (2)添加背景,使之构图饱满;

  (3)点线面装饰;

  (4)添加色彩,(可以是和谐色、也可以是对比色、也可以是具有黑白灰效果的单色。)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对比以及示范让学生学习探究适合纹样绘制的方法。

  (三)欣赏交流、启发创作。

  1、欣赏发现,寻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

  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适合纹样呢?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感受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师小结:自古以来,适合纹样就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如我们熟悉的青花盘、汉代的砖瓦、古代的门窗上都大量使用适合纹样,如今,适合纹样更加广泛地装点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寻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的观察力、感受力,了解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创作,运用方法绘制适合纹样。

  设计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妈妈喜欢什么礼物呢,丝巾是不错的礼物,我们来设计一块丝巾送给妈妈怎么样。出示三种几何形:方形、三角形、圆形,在设计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的,吸取同龄同学作品的优点,寻找灵感。

  教师出示作业设计内容以及要求。由于四年级的孩子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提供一些设计素材,以此启发学生的灵感,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把适合纹样运用到生活中,利用母亲节的礼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以此更好地完成本课的作业。

  (四)展示评价。

  创设情境——丝巾展销会。在展示区分别贴上色彩美、构图美、纹样新颖,让学生分别将自己的作品贴进适当的栏目,完成自评。其他学生则以挑丝巾的形式进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表扬作业亮点,提出改进建议。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课件,适合纹样除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还有其他的方式来表现吗?学生欣赏。

  师小结: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无处不在,它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环境!除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适合纹样,还有很多有趣的形式可以表现适合纹样……学了今天的一课,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更多的美,也能把这些美再次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六)板书设计。

  十、综述:

  以上是我对《适合纹样》这课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思考。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意识的去关注生活中的纹样,生活中的美。这一学习过程将强化学生对身边艺术的审美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5

  本课例出自湘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课《彩云衣》。我将从教学理念与思路、教学过程、学法教法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 教学理念与思路——重新分层、合理配置

  分析教材时,我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原教材中活动一的学习内容是: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选择书上的一套服装图片进行颜色搭配的练习,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不大,因此课堂的结构可能会显得过于松散,密度不够。而在活动二中既要学习款式的设计、又要学习花边和二方连续纹样的制作,还要完成一套服装的绘画作业,内容又太过于密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在新课改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和灵活调动,让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

  因此我把活动一,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调整为:欣赏服装,学习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用剪贴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套服装设计。

  相应地,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认识身边的设计艺术—服装设计,了解中国服装文化。

  2、能大胆设计服装款式,剪贴装饰,体现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3、体现合作精神,在竞争中体会学习的愉悦感、成功感。

  认识、设计、剪贴服装是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而第三条在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关注着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中,重点是学生能掌握设计、剪贴服装的基本方法,练习色彩搭配。

  难点在于学生的设计大胆、表现创新。

  二、教学过程

  在上述教学理念和思路的指引下,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1 欣赏激趣。用一场动感十足的服装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观察发现。观察各种类型服装,总结服装设计的几个要素

  3探究学习。在游戏中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4合作应用。四人一组合作完成一套服装

  5评价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三、学法教法

  1 学法

  在这里,我将学法列于教法之前。因为,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堂课上学生怎么学,不正是我们最应关注的问题吗?这节课上学生的学法可以概括为: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具体表现在:

  1、 参与选择。在欣赏观察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目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看什么,我听你们的。”学生意识到,在这堂课上,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欣赏现代服装让学生认识了奇特的款式,古代服装让我们感受到了色彩的魅力,而少数民族服装的装饰图案神秘而美丽。这样学生很快总结出服装设计的几个要素,即款式、色彩和装饰,从而达到了认识、了解服装的目标。

  2、 参与发现。在开始探索环节,我给了学生一个难题:“你能剪出这件衣服来吗?”学生为难之

  际,我出示了这件衣服的剪影,学生发现,原来它的衣领和衣袖都是半圆形。我又出示了它的一半是什么形状,学生马上恍然大悟,一位同学自告奋勇上台,成功地剪出了这件衣服的形状。

  3、 参与探索。孩子们是这样说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在设计上创新是本课的难点。怎样去突破它呢?我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来!在我设计的一个让衣服“72变”的小组接龙游戏里,学生勇敢地尝试把这件衣服变成各种各样的款式,有变衣领的,有变衣袖的,一张彩色纸在各组间传递着,学生觉得既紧张又有趣,并不时为自己的创意开怀大笑,当最后一款服装成功完成时,课堂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学生领悟到:设计款式的要决,就是将衣服的不同部位进行形状上的改变。难点,就这样被学生亲手突破了。

  通过全程参与,主动探索,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正因如此,学生在作业中才能创意迭生、充满童趣。

  2 教法:

  一堂课上学生的`有效学习,自然与教师的教法密不可分。我采取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实例演示

  1 创设情境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真切感知到的东西,学生才有激情去创造。因此,我播放“服装秀”的短片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出示异彩纷呈的服装给学生一场视觉盛宴;张贴精美的范作引来他们的惊叹;设计颁奖典礼给学生竞争的动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激情,又为创造奠定了基础。

  2 实例演示

  实例演示的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启发点拨。服装色彩的搭配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我选取这件衣服作为实例,有意贴上一张相同颜色的图案,学生马上发现了问题,并挑选了一张与之对比鲜明的红色图案。还有在讨论上下装的组合问题时,我出示了几件作品,让学生思考:哪一件最适合与这件上衣相配套呢?最终我们选择了颜色和款式都最配套的长裙来组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提高了审美能力。

  纵观本课,我做了两个尝试:一是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二是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思维。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学的轻松、有效。这堂课让我体会到,在新课改下的美术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教者自身有创新意识和改革的勇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小学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1

小学美术说课稿04-07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03-02

小学美术说课稿(12篇)08-03

小学美术《花手帕》说课稿07-14

小学美术说课稿12篇06-19

小学美术说课稿13篇06-19

精选小学美术说课稿5篇01-12

小学美术说课稿15篇11-03

精选小学美术说课稿7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