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时间:2022-02-13 00:20: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五篇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彩色世界》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3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色彩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在受到美术教育后最感兴趣的,它蕴涵了许多感性和理性的内容,如黄色象征宁静,绿色代表生命,蓝色象征高尚等,丰富的色彩既可以美化画面,还可以让人感受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绘画方法计算机画图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才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画图功能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拓展“彩色世界”的丰富内涵--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知识教学提高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一些页上的帮助自己研究或通过学习交流中心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操作,了解利用IE浏览器和学习交流中心获取帮助,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难点:“彩色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一个电子画展的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环境

  制作画图站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可用FLASH模拟一个场景),接着出示电子画展中未涂色的作品,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未涂色的作品由于缺乏色彩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学生自己选择图画涂色,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1、学生选择图画练习涂色,教师巡回指导色彩搭配。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小结过渡。

  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画面内容的不丰富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德育教育,集体讨论,引导拓展“彩色世界”的意义——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自我创作一幅体现各种“彩色世界”的图画。要求对于画面设计(如内容、颜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解决。遇到技术问题可通过页解决。进行比赛,优胜者发奖品:软盘和书签。

  3、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4、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1)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三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2)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归纳总结,

  完成建构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八、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打字速度靠指法》这节课主要是练习学生的打字能力和速度。本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和加强指法的练习。主要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金山打字通打字游戏的练习,提高击键的正确率和击键的速度。

  二、说学情

  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正确的指法是电脑操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练好指法能大大提高操作电脑的速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指法,但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专项的不断训练来强化,形成习惯。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键盘指法和左右手的键位方法;学会手指的分工。能够找到基准键,并能正确使用。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

  了解键盘的组成,掌握基准键位的手指分工及操作,掌握空格键的使用,养成良好的打字坐姿及击键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一比的形式,初步感受打字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对比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小组间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基本键的位置和使用,学会正确使用指法。

  【难点】使用键盘指法输入字符。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1。任务驱动法 2。协作学习法 3。分层教学法4。赏识教育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才能快速输入字符吗?像打字员那样快速输入字符”,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提高打字速度的关键是正确的指法和姿势。

  (二)发现与探索

  1。十个手指的分工:每个手指都有分工,既减轻了疲劳,也提高了速度。

  教师出示一段字符,学生尝试输入。

  教师指导,出示十指分工图,学生牢记分工图,并再次练习。

  2。基本键的使用。

  你们知道什么是基本键么,基本键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手在基本键位,无论按上面的键还是按下面的键,手指移动的距离短,速度也快。练习基本键位的使用。

  3。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是否都完成了任务。

  4。正确的打字姿势

  出示不正确的姿势图片

  教师:时间长了,不仅影响速度,而且还会让你的脊椎变形呢。

  出示正确的打字姿势图片,并指导:

  面向正前方,两臂自然下垂,手脚平放,眼平视,脊椎挺直,手指稍微弯曲,用指尖敲击键盘。老师编了一首关于打字姿势的儿歌。(投影出示)

  (三)加油站,学生练习

  启动金山打字通,并练习初级课程。

  教师巡视指导

  七、板书设计

  最后,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将采取简明直观的提纲式。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编辑声音》是《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27课,是学习和使用录音机软件板块中的第二课。在本课中,分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两部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使用录音机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讲解如何对声音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修饰,使我们的声音作品更加丰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和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活动设计的兴趣性,活动要求的层次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我指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使用“录音机”截取声音、混合声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学习,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编辑的声音文件,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合理的评价。

  教学重点是对声音的简单编辑,难点是对声音的混合与审美。

  二、教学学法分析

  信息技术纲要中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 “小组合作法”、“分层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三、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本课教学设计我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协作提高、观摩欣赏”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

  先请学生欣赏一下老师事先录制的一段声音,其中很多不同种声音混在一起.(有雷声,风声,火车声,笑声……),然后我提出: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编辑声音.板书课题:编辑声音. 这样,通过欣赏编辑过的声音,知道声音可以被编辑,从而自然导入本课,学生也能顺其自然的学习编辑声音.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与探究心。

  (二)、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首先播放"江雪"声音文件.提出:你们觉得这个声音录制的怎么样

  学生会发现:有的地方有杂音,声音太单调, 加上背景音乐会更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纠正.并确定编辑声音的操作步骤.

  然后抛出任务一,删除多余的杂音。

  要删除杂音,首先要确定杂音的位置.让学生先一起来听听!(边听边记录杂音的时间)接着请一位学生说说杂音的位置在哪?是怎么知道的?提示学生注意看窗口左侧显示的时间,来记录杂音的位置.

  接着教师演示:去除文件前多余杂音,使用"删除当前位置以前的内容"命令.

  然后让学生完成去除杂音的任务,提示小组之间可以小声的讨论,也可以阅读书上的操作步骤.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完成后选择学生作品进行播放,让学生进行点评,互相学习.

  通过这样的设计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接着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电脑之间产生互动,形成设计团队,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促进成长,使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更牢固.同时本段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录音机的功能,对以后的自主学习很有帮助。

  (三)、协作提高

  完成了任务一,提示学生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

  提出任务2:为"江雪"录音文件配上背景音乐,使录音效果更好.

  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小组合作来完成,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好,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操作结束后,上传作业.并让学生点评.

  背景音乐和朗诵的诗词意境相符,比较好!

  1,提出练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

  建队六十周年,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同学,代表全区的少先队员进行了献词,老师把同学们的朗诵录制了几小段.现在想把他们编辑一下,你们能帮我吗

  (1)把朗诵的声音中杂音去除.

  (2)给朗诵配上背景音乐.

  (3)把几段录音合成一段.

  (学生实践操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质疑:几段音乐怎样合成呢(学生再探讨,交流,继续操作)

  教师提示:

  (可观看资源库中自学操作视频).

  结论:可运用"编辑"菜单中的"插入文件"命令.

  2,保存作品,提交作业.

  3,教师播放作品,师生一起评价.

  (设计理念:对练习进行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利用知识迁移来自学新的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机会.层层递进的练习设计能够,能更大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师:我们通过学习 "文件混音",又认识和运用了"插入文件"命令,那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编辑(E)"菜单中的"粘贴混入(X)"与"与文件混音(M)","粘贴插入"与"插入文件" 命令.它们的使用方法与效果上有什么异同为什么"粘贴插入"与"粘贴混入"是灰色按钮 (预设)

  (1)学生尝试两组命令的操作.

  (2)分组交流操作心得.

  (设计理念:对录音机功能学习的完善,通过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作用.同时,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四)、观摩欣赏

  在这个环节里,我请学生通过屏幕广播功能去欣赏学生的作品,互相看一看,评一评,虚心地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样可以使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多了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了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了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了一份成功的喜悦。

  谢谢各位评委。

  板书设计:

  编辑声音

  前 后

  -------------------■----------------------

  当前位置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三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鼠标的握法,鼠标的移动、单击、双击,对鼠标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心理上已经喜欢上了电脑。本节课鼠标的拖拽也是鼠标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喜欢上电脑操作,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及快速反应能力,为学生灵活使用电脑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电脑中的任何操作都很喜欢,就连开关机也时不时地发出惊讶声,更不用说是精美的桌面、好看的图标了,但还有一些孩子害怕自己的误操作损害电脑,只想着看着别的孩子操作,不敢自己动手尝试。因此,如何让孩子们从浓厚的兴趣过渡到技能的熟练,从而达到操作上的良性循环,让孩子们不害怕电脑,从心里喜欢、操作电脑也是本课的情感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游戏的启动、拼接等操作方法,独立完成多个图形的拼接游戏活动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拖拽,进一步巩固移动鼠标操作。

  ·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的鼠标操作,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增强对鼠标拖拽操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法:激情导入法、演示法、游戏教学法。

  学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采用游戏学习法、小组合作、学生多元评价。

  重点:指导学生熟练运用鼠标拖拽完成游戏操作,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难点:正确掌握鼠标操作,拖拽中保持稳定操作。

  二、教具准备

  游戏:淘气的小猫及游戏拼图。

  三、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复习上节内容:单击鼠标玩游戏。

  鼠标有多种操作,我们还可以利用鼠标做很多事情……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知道在鼠标操作中还有其他的玩法。]

  2.拖拽鼠标进行拼图

  以前玩过很多拼图游戏,能不能利用计算机来玩一次拼图游戏呢?拼图板。

  师:从小猪、大象等小动物中任选一个进行。

  鼠标拖拽:先将鼠标指针移动到选定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通过移动鼠标将对象拖拽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鼠标拖拽可将对象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学生练习拼图游戏。

  教师计时,同学们同时选择一个,看谁操作的最快。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游戏时间,让学生熟练掌握鼠标拖拽的用法,同时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欢快的教学氛围。]

  3.大显身手

  一共三关看看你能闯到哪一关。

  教师简单示范讲解游戏──顽皮的小猫。

  测测你的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比赛,提高竞争意识,进一步熟练掌握鼠标拖拽,同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4.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畅谈收获,让学生知道,鼠标拖拽的用途,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用到鼠标拖拽]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小图片大作用》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的小学教科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7课的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Word这个文字处理的好工具,学会了用Word写文章及简单的排版等操作知识;在此之后,学生还将继续学习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插入表格等其他几种实用的功能。因此,本课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的方法,能够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稿。

  过程与方法:通过“古诗配画”活动,让学生体会图、文结合形象直观,能更清楚的表达主题的信息。

  情感与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图片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图片大小的改变及环绕方式的设置。

  二、说教法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古诗配画”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并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三、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自我探索──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环境

  1.教学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2.学习资源:提供声音、文字、图像、操作步骤演示。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在课的开始我是这样设计:我让学生伴随着古典音乐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孩子们伴随着音乐,沉浸在古诗的美好氛围中。并让他们把古诗输入并保存在电脑中。

  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说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首古诗,老师对你们真是刮目相看,但是老师这里有一位新朋友,它不服气了,想和你们比一比——(大屏幕展示)电脑小博士。展示完电脑小博士的作品以后很自然的就引出了这节课课题:小图片大作用。教师还用电脑小博士来激励学生:小博士在关注着我们,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这里运用了逆向教学法,向同学们展示“古诗配画”作品,形式多样的“古诗配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教师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大胆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激起了他们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个层次:找工具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把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直接教授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打开书,自己找到插入图片的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找到的同学汇报。教师利用网络教室中的屏幕广播演示刚才的方法,让学生由抽象思维转变到形象思维。选择插入的图片时由学生选择并让其说明原因。教师师再强调插入的图片要适合这首古诗的意境,不是随随便便一张图片就可以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注:这里的图片是学生利用课上和课下时间搜集的素材)

  教师再介绍Word中的“剪贴画”功能。Word中有一个“剪辑库”,提供了丰富的剪贴画,该库中的图片内容包罗万象,我们可以直接从剪贴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图片,免去了自己查找图片素材的麻烦。

  学生自己操作练习,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片。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当学生遇到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个层次:改变图片大小

  (这个层次和第三层次是根据课堂随机教授的)学生插入图片以后,请同学们欣赏并评价自己的作品。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说出觉得满意,或是不满意。这时教师适时的说出“你最想修改哪儿?”(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来教授改变图片大小的方法或是设置图片环绕方式。)屏幕广播演示:在所插入的图片上单击鼠标左键,让学生观察图片的四周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到图片的四周出现了小方点。把光标放在小方点上,光标会变成什么样?(双键头)这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拖动双键头,观察图片的变化。(图片的大小改变了)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不是让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解决问题。)

  第三个层次:设置图片环绕方式

  教授完改变图片大小的方法以后,根据学生需要再教授“设置图片环绕方式”的方法。在这里,“图片环绕方式”有多种,教师只教授其中的一种,其余几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小组交流。并给出另一个任务:在不同环绕方式下拖动图片,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这里给学生8-10分钟的时间。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相互讨论、协作解决。学生基本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到前面汇报。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

  (三)巩固新知,作品创作

  在上个环节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经过学习,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并且会改变图片的大小,改变图片的环绕方式,下面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作品,每个小队要推出一位选手进行评比,我们要评出这节课的“配画小能手”!

  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普遍性问题就需要面向全班反馈。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汇报成果,评价交流

  一堂好课,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也很重要。在此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老师发现同学们‘古诗配画’都很美,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在展示时还要解释所选古诗的含义,选取该图画的原因,以及图画在哪些方面表达了古诗的哪些意境。”学生自我展示和自我评价,对创作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评为“配画小能手”。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计算机成果的展示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使他们在友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启迪。通过这样的展评,使学生不断产生创新的火花,构思出更好的作品。教师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准确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五)交流拓展,教师小结

  同学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这样做能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又让他们体会到在Word中插入的小图片有什么大作用。紧扣课题,又一次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再一次引出小博士,由电脑小博士对学生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

  由电脑小博士给学生布置作业:

  拓展空间

  1.选中图片的时候,Word窗口中会出现“图片工具栏”,你知道这些按钮的作用吗?自己试一试。

  2.把校园里课间同学们活动的场面记录下来,写成短文。在短文中插入各种剪贴画(也可以用“画图”程序自己绘制图片),并进行适当的设置。

  教学体会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因为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所以我更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可以完成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掌握了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基本方法,并且体会到了插入的这些小图片在文本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大胆探索、相互协作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的说课稿11-02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1-07

精选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09-28

【精选】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三篇01-28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5篇)12-26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5篇12-1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1-29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8篇01-08

精选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五篇01-12

精选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集合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