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初中化学说课稿

初中化学说课稿

时间:2022-02-14 13:17: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初中化学说课稿模板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初中化学说课稿模板六篇

初中化学说课稿 篇1

  盐的性质:

  1.盐溶液与指示剂反应

  2.盐溶液与某些酸溶液的反应

  3.盐溶液与某些碱溶液的反应

  4.盐溶液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海水制碱》,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 “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

  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是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

  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了解盐类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一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初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微粒观。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分析数据,并从微观角度理解相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体验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纯碱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难点】

  树立元素守恒观、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增强学生对酸及其性质的理解,我采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过渡: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我准备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小结作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边学习边巩固。下面我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从生活常识激趣导入:做馒头的面团发酸了怎么办?学生回答加食用碱。

  [投影]【食用碱说明书】

  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发酸了的面团加入纯碱后蒸出的馒头既没有酸味又疏松多孔?

  学生思考后踊跃回答,教师引入主题。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学完本节课《海水制碱》,我们会对碳酸钠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答案就会揭晓。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常识导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活动一:自主学习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

  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

  设置问题组:

  1.由NaCl到Na2CO3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NaCl制取Na2CO3还需要含有什么元素的物质?

  3.为什么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4.食盐水与氨盐水哪种溶液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自主学习】纯碱的用途。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利用头脑风暴法构建学生思维场。

  活动二:纯碱的性质

  【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海水制碱

  【教师建构模型】

初中化学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说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2、学会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出反应规律,形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会“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的溶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初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感受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深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三、说学情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要求,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如:盐的组成特点及常见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等,学生已经具备。但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再加上我校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本课教学,应采取巩固完善、系统提高、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回忆、比较、归纳等过程中形成有关复分解反应内容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统归纳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采用不同的习题练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条件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是将已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延伸,所以,对基础知识应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交流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评价,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具有一定综合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形成善于争鸣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他们合作交流、合作探究。使各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习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通过flash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环节一,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环节二,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2、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 反应、NaCl与AgNO3、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应,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有这些已知反应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应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3、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的比较,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习,在巩固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五、本课教学设计对我的启示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但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教育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教育反省的过程,在此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努力挖掘自己的“亮点”。

初中化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1、收集有关材料,对有关知识有初步了解。

  2、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

  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总的来说,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可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并以仿照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2、让学生事先收集资料和图片,并根据收集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3、让学生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资料,完成有关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绘制图表。

  我把本课题分为两节课,下面主要讲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

  →→→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

  2、通过抢答,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初中化学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三年制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学生身边很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想象、思维、讨论交流归纳概括出分子的共同特征。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物质世界的微粒观,为后面的学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做好铺垫。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物质,形成物质世界的微粒观。

  其中重点是:“理解分子的特征”。

  难点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了解了物质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质的探究冲动还有待激发。所以,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激起思维,交流碰撞,释放潜能,形成共识。

  2、教法的选择

  我在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概括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努力将一些枯燥和晦涩难懂的问题寓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直观生活情境中。

  三、说学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一般途径,所以我在课的设计中注重指导学生:听――听得明白、思――敢思会思、说――表达完整、观――观察仔细、议――学会交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收获。

  四、说教学过程

  综观本节教学内容,我采用6个环节来进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关系。

  (三)反思归纳分子的性质。

  (四)实验探究能量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五)我思我获。

  (六)课后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未知来源于已知。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直观贴切,新奇适当的问题情境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起点的定位。为此我设计2个情境:1、在讲台上喷洒优质香水,由前向后瞬间教室内弥漫着香水芬芳。2、播放一段视频,冰棱、水滴、雨雪、河流、湖泊、白云等美丽变换的自然景象。闻过、看过之后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交流后师生共同提取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信息。最终归结为水为什么有三态变化。提出了问题,思维有了起点和依据,迈出了探究的第一步。这时教师适当引导告诉学生要想弄清水为什么有三态变化,就要进入微观世界,利用分子观点探讨,出示本节课题。学习内容自然呈现,顺乎学生学习规律,强烈动机下的探究过程由此展开。

  (二)实验探究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关系。

  探究一:“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吗?”

  我为每小组学生准备了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提出问题:如果将两者混合体积是多少?学生猜想,之后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并进行表达交流。经验和实验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在生活经验上看来二者混合后体积应变为100毫升,而事实是小于100毫升,矛盾激发了疑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达成共识。

  探究二:“水分子的间隔能变化吗?”

  我采用这样一套装置为学生演示,点燃酒精灯后缓慢交替推动活塞,并说明注射器中原有40毫升红墨水,加热后体积会如何变?为什么?学生肯定都知道体积增大,液态的水变成了水蒸气,但“为什么”却是一个崭新的疑问。观察思

  考后,学生就会发挥想象力,进行猜想。学生猜想可能有:水分子本身不变或变大了,水分子间隔不变或变大了,水分子数目变多了或不变等等。通过对猜想的表达和交流,形成生生间思维的碰撞和整合,有的观点可能在碰撞中纠正,有的可能在碰撞后得以完善和升华。最后,形成共识:水受热体积变大是由于水分子间间隔变化引起的。

  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直接观察,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为学生准备了以下器材:乒乓球、烧杯和长短不齐的牙签,让学生设计水的固液气三态模型。设计完毕后学生观察对比,同时老师展示自己所设计的模型于学生对比交流,明确构成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分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状态变化的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水分子的数目和水分子体积没有改变。

  学生在动手制作模型过程中将宏观知识微观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实现学生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复合。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模型,思考水的三种状态时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学生小组内交流,形成正确认识。

  在学生制作的模型中,代表分子的模型都是相对静止的,学生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分子也是静止的,有鉴于此及时追问“构成物质的分子也像乒乓球一样静止吗?”学生猜想交流,为此为学生准备了如下器材:氨水、酚酞试液、品红、水等,让学生利用器材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猜想。认知冲突又一次激起,使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做。沿着问题解决的道路,在生动有趣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然后利用课件直观性展示三种状态时分子的运动情况。

  探究三:“认识分子的大小”

  既然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些分子又是不断运动的,那么在空气中也漂浮弥漫着大量的水分子,让学生体验:能感受到、能看到水分子吗?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分析下面的资料:“已知:1滴水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如果将每个水分子比喻成直径为4厘米的乒乓球,这些乒乓球排在一起有多长?能绕地球几圈?”通过计算他们会惊讶的发现:该长度是多么长,从而体会到分子是多么小。

  (三)反思归纳:分子的基本性质。

  完成以上探究后,组织小组内交流。进入第三个环节共享归纳分子基本性质。

  (四)探究四:“探究能量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学生已知道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并且是不断运动的,那么运动速度的快慢和彼此间的间隔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猜想。为了验证猜想同样需要一定的科学实验来验证,为此我为学生准备了以下器材:玻璃片、滴管、酒精灯、火柴、水等。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和对器材的选择应用,体会到能量与分子运动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与此相关的生活现象表达交流从而提升思维和认知水平,生活处处有真知,这一实验只是生活场景的片段提取,但它却是学生在思维动机的驱使下,在团体协作和自我设计中完成的,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了探究的喜悦,也形成了团队意识,提升了科学素养,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然后,通过下面的练习性竞赛让学生自我检验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五)我思我获。

  随着各个探究活动的结束,让学生闭上眼睛,从知识、思维方法、情感方面,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对知识形成过程中使用的思维方法进行新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我思我获”,发展学生智慧,然后交流,畅谈收获!

  (六)课后延伸。

  课堂即生活,生活亦课堂。探究活动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更应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拓展、延伸、检验、应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生活课堂”: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深山溪流中的一个水分子,如何在流淌中跳跃,在阳光下升空,与同伴们时而成水时而成气……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然界中自然循环,思维的大门打开,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是我对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一、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很小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设想,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初中化学说课稿 篇5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

  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鉴于理解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我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教材介绍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这三点化学性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今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做了铺垫;而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而且在运用时需考虑一定的条件;又紧密结合学生对金属的认识、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这个年龄段的特征等因素,我确定本课题的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教材的重点放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设计这些探究过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客观事实中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再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年龄特征,所以我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使学生通过探究过程,了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突出重点。再结合使用一些辅助的教学方法帮助同学们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实际问题,突破难点。多种教学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5学法指导:

  根据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实验是反映化学学科特点,学习化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指引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结论。这样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结合归纳总结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6教学程序

  为使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紧凑、有效,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之后讨论,并在教学程序的最后,通过反馈练习来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温故导新以科学事例创设情境,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在现今考古中,发现从地下出土的文物里,金银器具总是比铁器保存得完整、完好,而且年代比铁器早。你知道为什么吗(设计意图)以科学事例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寓示着本课题的重点。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1、金属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改进);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置换反应:

  设计意图:

  通过三个探究过程: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采用实验——探究的`模式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知识,通过对几种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用途,突破重点。在每个探究后都精心设计问题或列举事例,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加强对金属活动性运用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再紧密结合课后精选的反馈练习,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交流讨论、归纳小结。学生回顾、反思,课堂小结。

  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使学生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四)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协作中获得成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通过反思,总结自身获得的经验和不足,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智慧,启发学生反思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联系实际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总结、反思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发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补救措施。()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不断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小结反思】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协作中获得成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通过反思,总结自身获得的经验和不足,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智慧,启发学生反思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联系实际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总结、反思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发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补救措施。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不断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结论:(1)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可知同种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

  (2)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3、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2Al+3CuSO4 ==== 3Cu+Al2(SO4)3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结论:(1)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Al > Cu > Ag

  (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置换反应

  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A+BC=AC+B

  7:教学理念:

  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加强对金属活动性运用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再紧密结合课后精选的反馈练习,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初中化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酸的通性》是在学生学习稀硫酸、稀盐酸后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 了解酸的涵义。

  2、 了解酸的通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 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及其意义。

  ㈡能力目标:

  1、 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㈢情意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一般规律有其局限性。

  二、教法学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演示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

  ㈠总体思路:

  ⑴导入→⑵回忆已学知识→⑶归纳酸的通性→⑷分析变化的本质→⑸酸的通性的本质→⑹酸的涵义→⑺巩固练习及迁移(编有酸与金属不能发生反应的题目)→⑻质疑→⑼金属与酸反应→⑽金属活动性顺序→⑾本质→⑿巩固迁移

  1、 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思想

  本课的总体设计思想是根据基于现代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和记忆基本模式构建的。

  信息加工理论的内部过程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学习过程可描述如下:

  信息加工理论的内部过程 学习过程(学习事件)

  ①接受器接受刺激 ①引起注意,确保刺激被接受

  ②通过感觉登记器登记信息 ②告知学习目标,建立适当的预期

  ③选择性知觉信息,以便在STM中储存 ③提示从LTM中提取先前学习的内容

  ④通过复述在STM中保持信息 ④以富有特色的方式呈现材料,确保选择性知觉

  ⑤为在LTM中保存对信息进行意义编码 ⑤以适当的语义编码指导学习

  ⑥将LTM中的信息提取到STM中 ⑥引出反应,包括反应生成

  ⑦反应生成并进入效应器 ⑦提供学习结果的反馈

  ⑧学习结果学习者的环境中 ⑧评估作业,包括提供学习结果反馈机会

  ⑨通过执行策略对过程实行控制 ⑨安排多种练习以帮助将来的提取和迁移

  根据本课实际——教学重点(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安排两次上述的学习过程(学习事件)以此达到课堂教学重点突出。即⑴—⑺为第一次学习过程,重点落实酸的通性;⑺—⑿为第二次学习过程,重点突破金属活动性顺序。

  2、 以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过程为基础的设计思想

  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是从外现的、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为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理性认识。因此,在设计中要体现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以便使学生感到学得自然、学得轻松。本课总体设计中的“⑵→⑶→⑷⑸⑹”、“⑼→⑽→⑾”均体现了认识规律(即:现象→规律→本质)。同时设计中的“⑵→⑶⑷⑸⑹→⑺”、“⑼→⑽⑾→⑿”也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自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的思想(即:实践→理论→实践)。

  3、 以整体的连贯性为基础的设计思想

  为了能使整堂课一气呵成,成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体系。首先,将教材中酸的涵义部分移至酸的通性之后,目的是使学习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又使教学内容顺利落实。不把知识强加于学生,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有效学习中获得知识,而不时接受知识;其次,特意在环节⑺中设计了不能发生的酸和金属的反应,以此顺理成章地将学生思维迁移至研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上来。

【初中化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说课稿03-12

初中化学说课稿05-11

初中化学说课稿01-17

【精选】初中化学说课稿3篇01-19

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03-14

初中化学说课稿9篇01-23

初中化学说课稿15篇02-21

精选初中化学说课稿3篇01-13

初中化学说课稿四篇01-27

初中化学说课稿八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