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语文说课稿

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2-17 10:15:4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年级语文上册《d t n l》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肖玲美,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d t n l》,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d t n l》是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部分汉语拼音的第三课。本课配有四幅小图,这四幅小图是配合教学的情境图。左上一幅画的是马儿跑的声音d,可以帮助学生认读d 的音和形;右上一幅画的是雨伞把儿t,伞把突出了t的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读记忆t的音和形;左下一幅图画的是一个门洞n,在这一幅画中,主要是突出了一个大的门洞,可以帮助学生认读记忆n的音和形;右下一幅图画的猴顶棒儿l,可以帮助学生认读记忆l的音和形。4幅插图都以线条表示4个字母的形体,意在强化学生的注意和记忆。

  (2)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教学汉语拼音《d t n l》时,我把引导学生“读准的d t n l四个声母的音,认清字形”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学会“d t n l ”四个声母的音和形,学会声母“n”和单韵母“l”拼读音节的方法。 学会拼读“d t n l ”与“a o i u”组成的音节。会读出带调音节的音为难点。

  (3)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对小学低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课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与单韵母“a、o、i、u”的拼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出带调音节的音。

  下面就第一课时为例,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

  陶行知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于亲”,教师只有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想法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学本课时,我就通过生动优美的看图说话,猜谜语、运用适当的评价语等多种途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三、说学法

  (1)观察法

  本课配有多幅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字母之间的联系,达到认读记忆音和形的目的'。

  (2)自学尝试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完各字母的读音后,我就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b与d的区别,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声母:(字卡游戏)

  1.抽读b、p、m、f四个声母。

  2.抽读单韵母带声调读。

  3、今天肖老师要带大家去拼音王国认识另外四个声母宝宝。

  第二个环节:学习声母d、t、n、l,这一环节中目的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

  (一)学习声母d.

  1.出示教学图片第一幅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在干什么?马儿奔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2.出示声母卡片d,告诉学生:得读得短而轻,就是声母d的发音.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

  4.启发记忆字形.

  引导学生将字形与教学图片或插图进行比较,看看字母d与图上什么地方很相像?回答后自己看图编顺口溜记忆字音:马儿跑得d d d.

  5.指导书空写声母d.

  6.学习 d.的拼音.出示拼音卡:d-a-da

  (二)学习声母t

  1. 出示教学图片第二幅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 老师示范发音.

  3. 师范读,学生仿读.

  4. 看图编顺口溜记忆字形:一把伞柄t t t.

  5. 学习 t.的拼音.出示拼音卡。

  (三)学习声母n.

  1.出示教学图片第三幅问:图里画的是什么

  2.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

  3.启发记忆字形.(让学生编顺口溜)

  提示:①字母与图形比较;②n与m比较.

  顺口溜:两个门洞m m m, 个门洞n n n.

  4.学习n的拼音.出示拼音卡.

  (四)学习声母l.

  1.出示教学图片第四幅问: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l,告诉学生:小孩子赶猪时发出的,le,le,le的音读得轻些,短些就是l的音.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

  4.比较n与l发音的不同.(n带有鼻音,l没有鼻音.)

  ②体验n与l的发音.(用手轻捏鼻梁,发n音,手指头有微颤感,发音则没有.)

  第三个环节:复习巩固.

  1.看图认读字母.

  2.字母卡片认读字母.(个别读,小组读)

  3.猜字游戏.

  马蹄印子是什么声母雨伞柄子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母一根棒子是什么声母

  4、声母、韵母带调拼读游戏。(男生读声母,女生读韵母,组合。)

  第四个环节:指导书写d、t、n、l

  1、这四位声母宝宝的家在四线三格里,看看他们住在那一层?

  2、伸出小手送他们回家吧!(书空练习)

  (最后一环节中,再次利用学生感性的事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小结:(简单的语言进行最简单的总结,但里面一定要有对学生鼓励的语言)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媒体创设,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营造氛围,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刘老师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再现了剑龙勇敢搏斗的场面和霸王龙的凶残,创设真实的情景,让生仿佛身临其境。通过视频的播放,声音的渲染,让学生在感官上有了深层的理解,有助于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二、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语文新课标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刘老师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了解恐龙。如“望而生畏”“庞然大物”通过联系生活和图文结合,让学生进行体会,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这节课读的形式较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不够,如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深入课文语境来读,可能更能让学生读出对恐龙的了解和喜爱。

  三、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学习语文贵在“学”,教师应该“授之以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刘老师的课堂上,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法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指导教学完雷龙后,教师总结学习方法:1.找出特点;2.说明方法;3.读读句子。通过指导,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学其余几种恐龙,并且渗透说明方法的指导,较好的突破了课文的重点,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乐于并且易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四、统领全文,整体把握

  语文教学要体现其工具性,对于课文整体性的把握,也是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刘老师在上课开始,就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二到四段,找出写了哪些恐龙,并且出示表格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类(恐龙和恐龙的亲戚,植食和肉食),通过此文转自斐.斐.园 FF.Net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一下子抓住了恐龙的种类特点和生活习性,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更好的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最后总结全文时,如让学生根据表格自主归纳所学,可能学生对课文印象更加深刻。

  五、积累迁移,练写内化

  小学语文改革的方向是“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用语言文字,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刘老师让学生以“我是某某龙”的句式进行自我介绍,注重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个人以为,如能鼓励学生用个人语言来表述恐龙的形态、习性等特点,似乎更能体现课堂的语文味。

  综上所述,刘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体会很深,我们相信只要不断的探索努力,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展现一片美丽的蓝天。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看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色。编者将这首诗安排在拼音单元教学内容完成之时,可能正是考虑到学生通过之前一个月左右对声母、韵母及特殊拼音规则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拼读能力和较强的拼读兴趣,借机巧设一首绘景美、韵味足、字面浅的五言谜语诗,让学生既能现学现卖尝试独立拼读识字,感受其中乐趣,又能在自己标准的普通话诵读中去感受诗句美。另外本文识、写字考虑到了拼音知识点的点拨、强化,无形中对拼音单元的学习进行了反馈。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我为本课拟订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拼读拼音,读准古诗的每一个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2.随文识字11个,会写4个字。3.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4.生通过师点拨个别字词、图文对照感悟诗情、品读诗韵,在自己的美读去享受诗与画中鸟语花香、山水相衬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拼音,读准古诗的每一个字音。2.会认11个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1.读准诗句中山有色一词

  2.掌握去、来的笔顺及关键笔画

  3.学会通过读好诗句中的反义词读出诗句的美感、韵味。四、教师教法创设赛诗会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启发式、点拨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主拼音识字、实践情感美读诗,在学诗的过程中去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五、学生学法

  让学生通过圈找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识字。用五星勾出翘舌音帮助正音。通过师渗透远近这组反义词,尝试找出其他几组反义词。然后尝试透过图文对照理解诗意、感悟诗画美,自悟读诗韵律感。六、教学程序

  (一)激趣开场、创设情境

  创设赛诗会情境,从学生表演、诵读已学过的诗带动一股爱诗热情,教师借机参与其中吟诵《画》引出本诗的教学。

  (二)自主识字、尝试读诗

  学生自渎《画》,用圈的方式找出生字并用拼一拼的办法认识它。学生尝试读诗,师正音,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字音的检测,激发学生赛读兴趣,让他们都愿意读好、多读。师点拨画五星标注翘舌音的办法强化普通话对字音的讲究。生从读通一句逐渐训练读通全诗。

  (三)点拨字词、自悟韵律

  组织赛诗会在学生评,老师评的过程中随文识字、自渎诗、互比较、自悟读本诗节奏与韵律

  (四)图文对照、读出美感

  图文对照,感受画中的诗,诗中的画,领会几对反义词的意义,体会山水花鸟相衬的美,从而自发的美读古诗。

  (五)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通过翻滚列车、邮差寄信、画中藏宝等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巩固随文识字效果

  (六)静心观察、乐中书写

  在学生在音乐中赏字、陶冶情操、静心学写字

  (七)拓展训练、模拟作诗

  出示三幅山水画,选一幅自己喜欢的画,用上反义词仿写一两句诗。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学生反复地拼读,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学生通过听,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朗读,齐读等不同的训练方法,能够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无形地识字,再通过多种形式读诗及趣味游戏方法巩固生字。通过学生自己找反义词,读反义词,理解反义词,进而达到自己尝试读出韵律感、节奏感,读出自己从诗、画中体会到的真情实感。在音乐中陶冶诗情,让学生不仅喜欢读诗,还愿意写好诗中的字。八、抓关键点的方法本诗的教学我主要以读为主要教学活动,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各种不同的目标引领下让读贯穿学习始终。老师在其中少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机会交予学生,而老师在其中只需借机点拨关键点,让学生能自信、自学、自渎、自赏、自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要给学生一个较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使他们自主学习显现出来的个性能得以张扬。九、板书及习题设计板书:

  画

  远山 有色

  近水 无声

  去花 还在

  来鸟 不惊

语文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多梦的季节》是湘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全诗分为五节,开头和结尾两小节的内容完全一致,首尾互相呼应。整首诗让人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诗歌语言生动,音韵和谐,意境深远,有利于学生学习诗歌语言的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操。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哼、繁、鹰、遨、曾、哗、旋、涡、谜、默”10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繁茂、遨游、旋涡、沉默”等词语的意思。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体会成长的快乐与责任。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沉默”、“多梦”的含义,体会成长的快乐与责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

  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材料、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受到感染与陶冶,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多梦的季节》首尾照应,结构浑然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如果教师讲得太多,诗歌会讲得支离破碎,整体的美会被破坏。只有通过多读,反复读,读中感悟,以读代讲,披文入情,才能使作者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溶为一体,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安排教学环节。

  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会念的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因此我主要让学生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多种形式地读、多层次地读,读中感悟。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出示课件。

  2、谈话引入:同学们,转眼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看着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多梦的季节(板书)。

  3、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引导学生去自主读文,先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快速浏览诗歌,说说这首诗共有几小节。点拔:你知道什么叫浏览吗?注意:不要一字一句地看,而要一段一段地去看。

  3、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三、自主读书,整体建构

  1、了解诗歌的结构。

  自由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吟诵开头与结尾的两小节,体会这两小节表达的情感。

  (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师生评价。“很熟很熟的路”是指哪条路?

  (2)你怎样理解“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这句话?

  (3)小组合作交流。

  (4)学习汇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在长大,在嘴里哼着的小曲中渐渐长大。所以有了“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的诗句。

  (5)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第一小节。

  四、读悟结合,走进文本

  1、教师范读(现在听教师读。教师读的时候你想象,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和读者一同走进童年的梦乡。随着老师的读,你在脑子里浮现课文的画面,会吗?)

  2、刚才是谁把你带到梦境里去的?(对,除了老师的读还有你们自己。是你们用心去想象,才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去的,你们说得对吗?)

  3、小声朗读第2-4小节。(这次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除了用口念,还要用脑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想一想,各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合作学习第2、3小节,提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自由朗读课文第2、3小节。

  (2)用横线画出写景象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写作者心理的语句。(3)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5、集体品读第4小节,体会这节诗歌表达的深刻含义。

  (1)全班朗读第4小节。

  着重理解“沉默”、“多梦”的意思。

  (2)引导学生口语交际:你认为小作者会梦见些什么?

  五、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小组内互相交流。

  2、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3、出示课件,伴着音乐和情境图,美美地把整首诗再读一遍。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了这首诗,我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画了一个梦魇般的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向往和快乐成长的眷恋之情。

  2、每个人的童年生活是互不相同的。学过这首诗后,你是不是觉得这写的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和同学一起,说说自己“一天天长大的童年”吧!

  附:板书设计

  所见小树雏鹰

  多梦的季节所思长大意味着什么

  所行沉默多梦

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设疑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像,想看吗?看着这幅画像,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他是谁?

  生:我想知道他是哪个年代的人?

  师:这个人啊,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是谁呢?老师把他的名字写下来:司马光。(板书)谁来读一下?

  生读。

  师:你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吗?

  生:姓“司”。师:他姓司马,这是个复姓。谁来说说你对司马光有哪些了解呢?

  生:我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请大家翻开课本82页,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师:读完课文了吗?课文里调皮的字宝宝们要出来和我们见面了。瞧!(出示投影片)认识他们吗?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宝宝难记,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有没有好办法。好赶紧读一读,等会老师可要去掉拼音了!

  生自主读生字。

  师: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

  小老师读。

  师:还有谁愿意?这么多同学呀!我们来做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花传到谁那,谁就来当小老师,好吗?

  (击鼓传花)

  师:认识了生字,我们来猜字谜好吗?(出示投影片)。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同)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砸)

  师:还想猜吗?好,出示课件,这里有三个字,假、缸、破,老师来指,一个同学背过脸去猜老师指的是哪个字?你们可以举手给他提示,好吗?

  (做猜字游戏)

  师:还想做识字游戏吗?下面,我们来个组词比赛,出示字:别、慌、吓、叫、块、使、劲、救,这里有8个字,按顺序每排一个字来组词,看哪排给这个字组的词多,哪排就赢了!先自己准备一下。(做组词游戏)

  师:认识了字,同学们再读课文,肯定会有更多收获。

  二、生读课文。

  三、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师:同学们读课文读得很投入。下面,我们来看一幅画。

  课件出示图片。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口大缸。

  生:我看到装满了水的大缸。

  师:大缸在哪儿?

  生:在假山下。

  师:一口很大的装满了水的缸,放在假山下面,而且有小朋友在假山上玩,这就有可能出危险。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想哪些词该重读。生读。

  师:谁来读一下这段?

  师:谁听出来他哪些词重读了?

  生:“大”和“装满”重读了。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重读吗?

  生:……师:正是因为大缸里装满了水,所以才可能发生后面的事情,所以,这里应把这两个词重点强调一下。我们一起试着再读一下这一段。(集体读)

  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呢?请同学们找一找。谁来说?

  生: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大缸里了。

  师: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生:他会大声喊“救命”。生:他会在水里挣扎。

  师:如果你看到了,心情怎样?

  生:害怕、紧张。

  师:你们紧张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读出你紧张的心情来。(指名2-3个同学读)师:你觉得谁读得最好?哪个地方读得好?

  生:我觉得谢培同学读得好。她读得声音响亮、有感情。

  生:我觉得她“一不小心”读得很好。师:因为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所以,“一不小心”要读得略微快些。哪位同学再想试着读一下?如果是你看到了,这时你会怎么办?生:我会跑去找大人。

  师: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看图,谁来说说。

  生:有一个孩子吓哭了,有一个孩子在喊大人,还有一个孩子跑了。

  师:孩子们本来玩得那么高兴,突然发生这种事情都慌了,害怕极了。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的第4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的慌张、急切。师:谁来读?

  指名2-3名同学读。师: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司马光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他想我要救他,否则他就没命了。

  生:他想我要想个办法。

  生:他想跑去找大人来不及了,要赶快救出他。

  师:他是怎么做的?谁来给大家读一下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司马光救小伙伴的表示的词。师:你们画出了哪些动词呢?

  生:我画的是“举起”“使劲砸”。师:从这两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石头很重,司马光很着急。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司马光,用镇定的`语气来读一下这一段。

  指名读。集体读。

  师:缸砸破了,水就流出来了,孩子就得救了。司马光用自己的机智化险为夷了!还紧张吗?不紧张就是什么?用一个词来表达?

  生:放松。

  生:轻松。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松的语气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松的语气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想一想,得救的孩子会对司马光说什么?司马光又会说什么?请同桌俩练习表演一下。

  生表演。

  师:你们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司马光。

  生:司马光你真勇敢。

  生:司马光你真聪明。

  生:司马光我佩服你!

  师:还想对司马光说什么?

  生:我以后要向你学习。

  生:遇到危险,要像司马光那样动脑筋。

  师: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把它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下面,我们先来听叔叔讲一讲这个故事,自己可以跟着小声讲。

  (播放falsh《司马光》)师:课后请同学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喜欢这样的小故事吗?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我们开个小小故事会。

语文说课稿 篇6

  【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学目标,

  第三是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

  首先,我来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有美好的生活。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非常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想让学生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其中如何抓住描写“美丽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也是我在教学中感到颇为为难的地方。通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采用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展示鸭先生小屋前那条美丽的小路(课文图)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美

  吗?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先试着说说这儿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接下来,是识字教学环节,这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文中的生字较多,我主要利用课文的学习,分散到两课时或三课时中识字。识字方法可以多

  样化,让学生选择自己有效的方法识字。我打算选用以下的方法:

  1、可以让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多读几次,读准字音。

  2、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这样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自愿学习。

  3、根据反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的生字。如:“净、生”等。

  4、进行识字方法指导。可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例如:争取的争加两点水变成了干净的净。汽车的车加上两只的两变成了车辆

  的辆。形近字比较法识字,如:堆积的堆和推开的推,千篇一律的千和干净的干。反义词比较法识字,如:后和先,快和慢。同音字比较法

  识字,如:九个的九和永久的久,母鸡的鸡和积极的积。

  5、通过识字游戏巩固汉字。游戏能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巩固生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最后,再把生字放回文中来读。让孩子在语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朗读课文,促进感悟

  接着进入朗读课文,促进感悟的环节。这是学生本课学习中的难点。在童话、故事等内容中,不仅蕴涵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

  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朗读。

  1、比较读:

  老师范读“我会读”里的句子,学生注意听,比较带有问号、句号、感叹号的句子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学生练读,体会这三种

  句子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例如: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兔姑娘和鸭

  先生看到美丽的小路时发出感叹:“啊,多美的小路啊!”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看到一件美丽的物品时是怎样的心情,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从而来体会文中的感情。

  3、表演读:

  在理解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将课文的5~8自然段来演一演。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剧组,先分小组演,再在全班抽小组进行比赛,

  评出表演最成功的同学颁发“最佳表演奖”。课本内容的表演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施展。我觉得这也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更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四、指导写字

  在指导写字的这个环节中,我觉得重点指导的是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例如:明字和净字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起”字和“赶

  ”字的走字旁,笔画要伸长略平些,注意要写得外大里小,捺是平捺,要拖住干字和己字。

  五、欣赏、拓展

  在欣赏、拓展环节中,我安排一个说话训练,让孩子们想象说话。出示多媒体课件,启发想象。几个小朋友在美丽的小路上,一个老爷

  爷正和他们高兴的说着什么?可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话,更鼓励说出与课文不同的句子,鼓励说出跟别人说的不同的句子。这样拓展了学生

  的思维空间,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课外作业

  (点课件)最后,我结合课文,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

  如何为学校“美容”?

  这样既拓展了语文课程资源,把净化校园、环保知识收集宣传引入语文学习的园地,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孩子们提供了学习、展示的舞台。

语文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课程设计作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展现科学美的文章)《科学是美丽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 《飞向太空的航程》

  2.教学目标:

  (1)巩固新闻报道的一般结构,了解本文的层次与脉络。

  (2)提高分析新闻结构的能力,尝试写作一般的新闻报道。

  (3)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

  (2)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3)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学会写作。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

  (1)多媒体

  (2)录音朗读

  2、教学方法

  图片激趣法、信息归纳法和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通过展示神州“五号”到神州“十号”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中国的航天史。回顾远古神话“嫦娥奔月”, “敦煌飞天”壁画反映出先民对神秘天空的探寻欲望,直到明朝“万户”做出飞天尝试,才拉开了人类挑战苍穹的序幕。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这一天就是20xx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的“飞天”历程。

  2、回忆旧知:

  回忆新闻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理解并区分新闻的“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

  3、感知交流:

  先播放配乐朗读,为学生创设意境,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为接下来的感知、探究奠定充分的情感基础。美读之后,教会学生识别生字词,并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思路,找出文中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概括段落大意。

  4、合作探究:

  首先,分析第一部分,找出导语部分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和意义。

  分析第二部分,明白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的内容以及内容的特别之处,并且要求学生找出作者回顾中国航天史上几件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

  其次,当老师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思考四个问题:文章第20自然段中提到“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什么说“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文中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说法有什么作用?文章标题有哪两层含义?

  最后,让学生体会到中国航天人的艰辛和中国航天历程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关注国家科技发展的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5、拓展延伸:

  (1)了解新闻的概念

  (2)了解新闻的四个特点

  (3)了解新闻的结构:倒金字塔

  6、作业布置:

  选取身边的事情,依照新闻的一般结构写一篇新闻报道。

  四、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

  一、学生能在课堂中展示自我,在轻松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现“双向”互动,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学生能在自由的氛围中提高语文能力,又培养了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2)教学启示

  一、应特别注重老师的主导作用,继续努力锻炼自己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争取做到更好。

  二、继续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行学习

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本课为“少年心事”单元中的一篇精彩的自读文章,生动而贴切的描述了“我们”在四合院中快乐的游戏生活,描述了“我们”为了实现愿望而千辛万苦的搜集糖纸,最后受表姑欺骗,希望破灭后的绝望和悲愤,表现出孩子们的活泼、纯真与执著,也充分表现出大人的欺骗对孩子造成的深深伤害。此外,铁凝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文中细腻的语言是值得体悟和学习的,用时一课时。

  二、说学情。

  对于初一的学生,他们已经初步打好一定的预习和概括文本的能力。但仍然对语言的感悟非常重要。因为,语感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内核,而文本解读的过程,应该是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探究情感,习得语感的过程,也是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一千张糖纸》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通过初读、圈划关键语句,理清文脉思路;通过细读品味,感受具体语言所蕴涵的情感,也就走进了文本。关键是尊重这个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起点,给学生阅读思考和探讨交流的时空。

  三、说教法学法。

  1、讨论法。对于文中的疑问和主旨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质疑和阅读能力。

  2、朗读法。文中一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语句值得多次品读,在朗读中悟出感受。

  3、圈划法。培养学生通过字句来深入体会作者意图,真正达到阅读体验。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多次有感情地朗读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能在圈划中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讨论、朗读和圈划中能够读准字音,加深对线索的认识,了解在叙事中夹杂议论和抒情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能够调动个体体验,在讨论中体悟诚信、童心的可贵。

  教学重点:根据线索把握人物前后情感变化经过和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语句研读真正能够体悟到诚信、童心的可贵。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六年级的时候,某一同学的周记里记录了这么一件事。有一次散步时碰到一个盲人行乞者,他央求爸爸给一块钱送给那个乞丐。他爸爸不肯,说那都是骗人的。但是他坚持,后来爸爸勉强给了一元钱。结果返回时看见刚才那个盲人行乞者站了起来,不用任何工具走到马路对面坐下继续行乞。对此,他被爸爸奚落了一顿。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童年往事中一天天成长,渐渐懂得了对与错,是与非。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可是我们的烦恼和心事又有谁知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一千张糖纸》同样也是发生在作者童年的一件往事,而这件往事给她带来了怎样的感触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心路历程去看一看。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简要了解作者。

  2、分工朗读全文,扫清字词和方言文化障碍。

  设计意图:一个好的预习是阅读的开始。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给文章重新拟定一个题目,并简要说说理由。

  预设:欺骗记童年一件事飘散……

  师恰当点评

  设计意图:考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同时也在提炼语言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根据“一千张糖纸”线索,理清文章脉络。(生回答,师适时板书)

  (把握故事情节,加深对线索的掌握。)

  设计意图:深入研读之前了解故事经历,有助于后面的把握主旨。

  (四)深入研读,把握文章主旨。

  1、通过圈划、品读、讨论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来体会“我”前后情感变化。

  (通过前后对比,体会在叙事中夹杂抒情和议论的写作方法,深入把握文章主旨)

  重点品读句子:

  “我初次体味到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的突然加重吧。”

  “毕竟,这个逗着我们玩得人是我的表姑啊。”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叙事中夹抒情,通过研读具体的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来深入把握主旨,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2、一起齐读最后三段,思考这三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形式:学生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考察议论的写作手法对于一篇文章有着“点睛”的作用。同时,学生小组小组讨论,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加深主旨了解。

  3、思考在之前的课文中有哪些成人的做法和表姑有些相近?——《陈太丘与友期》

  设计意图:拓展,视时间而定。

  (五)教师小结。

  童心纯真,不可许以美丽的谎言;童心至善,不可渗以成人的谲诈;童心唯美,不可蒙以世俗的尘埃。

  (六)作业布置

  必做题:“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你认为表姑的话是欺骗吗?你对表姑的做法有何看法?写一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200字左右)

  选做题:

  写一篇350字左右的一件颇有感触的小故事,以抒情或议论文字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