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通用1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 。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难点是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而是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侧重以下几方面教的:
1、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教师精讲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展开教学,品悟理解内容。
3、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同记叙文相比,语言比较枯燥,形象性不强。 我借助课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
三、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学生读文后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2、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太阳的特点和我们的关系的。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词句 , 体会说明事物怎样运用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比喻等多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给人的感觉是准确、简炼、明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3、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育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这就是说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因此,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这么一个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实,这只是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一个有关太阳的神话。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探索到了宇宙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7课,去探索太阳的奥秘。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首先,我给学生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本课课文思路清晰,这样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
2、学生自由读书后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字词教学仍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我利用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自己读,指名读,老师相机指正多角度评价鼓励学生,最后齐读,加深记忆。
3、指名学生交流课文讲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教师相机板书:远 大 热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了解太阳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我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请学生默读有关段落,体会一下文章是通过哪些词句写出太阳的远、大、热的呢?并画出有关词句,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集体交流 深入品读
引导学习太阳的"远":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的?
指一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其实,……箭哪能射得到呢?"
2、师强调:对,这几句话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让我们都来读一读,看看哪些词句突出了太阳离我们远。
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通过读书很容易能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很远,这里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陶行知说:"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1)学生谈到数字,教师相机总结:大家看,文章列举了几个具体的数字就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再鼓励学生谈对步行和坐飞机两个例子的体会。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明太阳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这样引导学生接触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突破难点。
(2)学生谈完后教师小结:对,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相机出示课件。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追问:为什么用反问句呢?(反问句更能突出太阳离我们远。)
3、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教师及时的点评,或者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增强自信,体验成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4、教师小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朗读的'方法,学习了太阳的远,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自学太阳的"大"和"热"。
(五)学生自学太阳的"大"和"热"。
这一环节,我意在指导学生怎样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的权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困生进行学习,以防他们无所适从。逐步培养学困生的能力。
2、集体交流。
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描写太阳大的段落。(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
3、让学生谈体会,学生谈到"130万个地球"和"一个太阳"时,师相机提问:这样比较有什么好处?
众所周之,合理的语言文字练习设计和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是相统一的,我在学生理解课文中有机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按照先展示读然后谈体会再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学习太阳的热。
5、教师小结过渡到课文的第二大部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系密切
(六)半扶半放学习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
教师引导:通过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因为课文较长,这一问题具有辐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更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1、学生读完相关部分后全班交流,师相机评价。很自然的过渡到课文的最后一段:是呀,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出示课件)指一两名学生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学生带着体会有感情朗读这一段,指名配乐读,齐读。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感情得到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标准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体验,有所领悟和思考。我在这环节中就遵循了这一原则。
3、指导背诵本段。
(七)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太阳的特点,并且还体会到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面对着每天早晨升起、傍晚落下的太阳,你想说点什么?
2、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其实,太阳的奥秘还远不止这些,宇宙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等待我们不断探索,希望大家课下进一步去收集有关资料,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更大!
五、说板书设计: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通过作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二、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几遍课文,读一读生字新词。)收集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或文字。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伴随着歌曲,我们走进了课堂,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吗?
2、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二)、检查生字词,读通课文。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
2、读准了生字词,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质疑:
1、读了课文,你对文中有哪些词不太理解?
词:贸易、粤菜、佳肴、金融、亚太地区、五洲四海、举世闻名
夜幕降临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光彩夺目、璀璨无比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
2、你认为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同学交流,互相请教,借助字典,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找同义词)
3、左边的词语在学习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现在我们来交流右边的词语。
4、联系课文内容,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把香港成为“东方之珠”?为什么要用“她”?香港面积不大,为什么还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
5、你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香港的?(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四)、重点研究(美食天堂)。
1、你对香港的什么最感兴趣?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部分。
2、默读这段课文,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特点的词语。
3、交流,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特点的词语?(一应俱全)
4、“一应俱全”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来读这句话,联系句子的意思来理解。
5、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大饱口福?(课件演示)边看可以边交流自己的感受。
看了这些美食,你有什么感受?怪不得人们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为什么把这儿称为“美食天堂”?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赞扬、喜欢)
6、朗读:这么多的美食,这么好的地方,你能通过读来展现吗?想想该怎样读?
7、小结:刚才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了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了课文,现在你能不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其余的部分?
(五)、边读边体会万国市场、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1、除了对美食天堂感兴趣,你还对什么感兴趣?喜欢哪个部分就读哪个部分,把它读美,读好。边读边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2、你读的是哪个方面?联系上下文你体会到哪些词句的意思?(解决开始的.质疑)你能把它读美吗?
关于这个方面,谁还来补充?
老师收集了一组香港夜景的图片,我们来欣赏欣赏。
夜景美,文章更美,谁来美美地读这段文字,把它记在脑子里。
(六)、总结、
1、小节:学了课文优美的文字,听了同学们动听的朗读,我情不自禁地也想跟作者一起说(猜猜我会说什么呢?)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2、课文第1段对香港给我们作了总的介绍,齐读。
3、学习了课文,现在你们该知道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了吗?现在你知道“璀璨无比”、“她”的意思了吗?
(七)、作业、积累。
1、回顾课文内容,用“香港________,我多想________。”的句式说说你此刻的感受。选一句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语文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我今天讲的是第二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教学评价、资源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主要讲课堂上,教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的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且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1、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处处以我为中心,也许他们从书本上知道要关心他人,关心父母,但是缺乏付诸真心的行动。因此,本课是引导孩子们用行动来回报爱的一个很好的`教本。
2、根据课改的要求,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清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3、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沉默的可贵。
三、说教法、学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做到听、说、读、写想结合的特点,根据以上教学思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中去;同时渗透学生自学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为:创设情境、质疑导入——初读感知——研读探究——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从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日歌引入,激发孩子们说话的欲望:再以题目为切入点提问:读了课题你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然会想知道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在沉默?等一系列问题。
(三)初读感知
学生带着质疑读课文,更具针对性,结合插图很快的浏览课文,找到和两幅图片相关的文段默读。
(四)研读探究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引导学生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这么热闹?哪些地地方引起了你的共鸣?(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把读文和思考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爱。板书感受爱)
接着出示课文的第二幅图提问:是什么让兴奋的孩子们霎时沉默了呢?孩子们沉默中想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入怀入境,深入思考)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精读的基础上我出示句子:我想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问: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又出示: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问:为什么学生犯了错还说他们可爱呢?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反思自己的表现,知道要回报父母的爱。(板书回报爱)原来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就是回报父母,这也正是沉默的可贵之处。(这些问题的设置紧扣主题,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采用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赛读)的方法加深体会。
(五)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开放化,生活化,为了将课堂融入生活我设计了“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歌曲《天之大》中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渲泄,主题得以升华,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课读写结合的宗旨。
(六)作业设计
本课的作业是把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大声读给他们听,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爱,将课文所感所学融入生活。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中间的红色爱心,一看就知道是爱的教育,便于学生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六、说反思
《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对孩子来说,它是一篇“爱”的教育。爱有许多方面,让学生学会爱与被爱,可以说贯穿了教育的整个过程。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在思想上受到了触动,深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爱的同时也要回报这种爱了,不仅有很多话要对父母说,更想把这种爱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我很欣慰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很贴近,在我的教学中,通过分析孩子们神情变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孩子们的心理想法,然后再把心中的感受融入课文中,有感情的朗读。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以上是我在设计《可贵的沉默》一课中的几点想法,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石榴》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二、说学生情况
《石榴》一课分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学生能初步理解生词在文中的含义;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了课文的思路,了解了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说一段话(机动)。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如: 嫩绿 郁郁葱葱 (叶)
火红 热闹 (花)
咧嘴 张望 (果)
红白相见 晶莹透亮 (子儿)
虽然生字词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但字词句教学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本课时的一开始引导学生认读生词,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为本课时阅读课文打好基础。
二、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图片,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出石榴生机勃勃的劲儿。
在这一环节中,除了运用朗读、想象、适当的表演等形式,最重要的运用了多媒体,出示了一些石榴叶、石榴花的图片。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展现美丽的石榴生长的画面,以景激情,使学生对石榴产生美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个体悟,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对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书中的有关语句。
(二)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看看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模仿了写人的方法,也就是拟人。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用拟人的方法仿写几句话,从而达到对这一写作方法的巩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重点句的理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或读,或悟,或说,教师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这样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渗透了“勤于观察”这一学习习惯的教育。
(三)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品一品石榴,尝尝一下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3、(机动部分)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说一说其他的一种水果,如桔子,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味道和气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
以“看石榴”——“说石榴”——“尝石榴”——“读石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准确,初步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看图找找石榴子儿和玛瑙的相似点引导体会本体、喻体之间的联系,体会其中的比喻手法。
机动部分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实践以后尝试运用。并自然地激发学生养成学会观察的好习惯。这一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使课内学得的观察方法迁移于课外,真正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三、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最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渲染,总结全文,引导学生从部分回归整体,在畅谈感受中激发喜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
16、石榴
叶 嫩绿 郁郁葱葱
可 爱 花 火红 小喇叭
美 果 高兴地笑
(子) 色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掌声》,首先谈一下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在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重点,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下面我将从新课标要求、教育学、心理学等因素来谈《掌声》的设计构思,从主观愿望、客观效果来谈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谈教学设计,最后谈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掌声》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奉献”,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非常重要引领作用。我想:在教学时,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掌声就是爱,同学们都爱小英”这空化了的思想内容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在“爱”的情感世界里,经历情感的洗礼,精神得到唤醒,沉淀为人格了,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为生命奠基”!面对着今天被爱重重包围的学生,我想:感受爱,只是起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爱?才是本课的终极生命意义!
(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根据上述对文本的认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段“能质疑,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要求,我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掌声说课稿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扣住句子体悟情感,扣住情感升华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小英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想像力丰富,而且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殿堂,使学生在激情、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爱、懂得爱、奉献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教法是:
1.启发点拨法:巧妙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多媒体演示法:引入音像视频资料,使课件符合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直观、形象、视觉效果好。
3.创境想象法:创设假如小英就在我们的身边等环境,让学生以想象谈话的形式理解文本。
4.评价激励法: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我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活跃课堂气氛,在讨论中理解、感受爱,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批注记录法:带着疑问读课文时画出相关答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记录读书体会。这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语渲染 启动情感
一堂课的开课,犹如小提琴演奏,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乐曲的音调,开课时我用激情的语言为本课定了情感基调,这样就让我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入学习情景之中。
(二)整体感知 积蓄情感
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我打破了一篇课文从头到尾顺着讲解的教学模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为了消除朗读中的'障碍。我首先把文本中易错、难读的字音利用课件演示进行预习检查、强化。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关键词语的理解,探究小英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边读边悟,随悟随记下自己的感受,也是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潜心品读 升华情感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感悟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词语和掌声的内涵这部分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但我更侧重于在自主阅读中为学生搭建开放阅读的平台,保证了读的时间、读的形式,保持了读的兴趣。这入情入境的朗读足以让关爱之情,感激之心渗入到学生的心里。不仅让他们学会了阅读,更重要的我是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教会孩子们学会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四)联系实际 延伸情感
在学完课文后,为了弹响属于学生自己的那根情感之弦,我让孩子看《掌声响起来》视频课件,为下一步的朗读和仿写放飞思维,积累素材,实现情感、语言和思维同构共生!
(五)课堂总结 内化感受
当不同内涵的视频响起的同时学生为身边人鼓掌,这样呈现出立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说板书设计
其目的在于依据课文内容,突出重、难点,清晰、美观、简洁,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教学反思
回顾本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认识:
1.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选择教学策略,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并向课外拓展学习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2.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授之以渔,点拨方法,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点燃了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当然,我觉得这节课个别环节的精细化处理还有待加强。我为了照顾全体学生,使后面教学时间紧张。有待于加强整体设计的科学性。
我觉得课堂永远没有“完美”二字,但也正是这遗憾成为我探究课堂教学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海探幽无止境,我要用我的教育智慧尽量减少教学遗憾,让我的课堂每一节都精彩!(说课完毕,谢谢评委老师)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翠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漂亮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根据大纲要求,三年级阶段着重进行段的训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使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教学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三、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生实际,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教法:
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用。
2、朗读体会法:教学时根据本课的特点,指导学生在默读中学会思考,在朗读中想象、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对比理解重点词语: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对比句的异同,并说说哪个用得好,好在哪里,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突破难点。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了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三个方面呢?
(指名回答,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4、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5、小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默读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再齐读。
4、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外形?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灵活)嘴(尖、长)
6、重点理解描翠鸟羽毛的三个比喻句。
7、用喜欢、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翠鸟的动作怎样?
2)、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3)、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2、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
1)、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欢怎样的活动?
(指名回答)
2)、比较句子
3)、课文第二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
4)、板书:等鱼:一动不动注视(静)
5)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欣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划出有关词语。
4)、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
5)、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6)汇报讨论情况。
7)、比较句子
8)指导朗读
4、小结:
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3、板书:峭壁上
4、师归纳:
老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尽头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只是希望翠鸟在茂秆上多停留一会儿。5、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喜爱)
(五)总结全文
1、作者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点,分别从静到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喜爱之情。
2、说话练习:
请你学学作者,用最美丽的语言赞赞你所喜欢的动物。
(六)课外延伸
1、欣赏鸟类的图片
2、课外延伸
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自选课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如,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用彩色笔画一幅画。
请你以我喜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六、说板书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又以形式美吸引学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审美情趣。
附板书设计: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雪儿》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且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飞上蓝天的事情,表现了我对鸟类的爱护,也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腿跌伤在家,向往到外面去活动。第二,三自然段写我照料受伤的小白鸽并且希望它快点好起来。第四,五自然段写白鸽展开双翅飞上蓝天,我的心情十分快慰。
本文以我与白鸽的相伴到别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爸爸捡回一只受伤的小白鸽,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了悲伤。小白鸽的狼狈与哀伤让我一下子产生了怜悯之情。相似的遭遇,相似的期盼,使得我似乎理解雪儿的心思,天天和它看蓝天白云,盼望雪儿早日康复,早日重返蓝天。爸爸的介绍让我懂得雪儿是蓝天信使,我让雪儿重返蓝天的愿望更迫切了。终于,雪儿展翅飞上了蓝天。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尽管多日相处结下深厚的友谊,我对雪儿有很多眷恋与不舍,但看到雪儿终于返回蓝天,我十分快慰。在我的眼里,雪儿翱翔于蓝天的样子是那么美丽。我的感情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而变化,纯真的感情,善良的心灵真挚动人。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我拟定一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认识不写。
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关键词句的品味,朗读等品味我和雪儿之前的深情,发挥想象,想象我和雪儿之间在分别时的话,体会我们的.深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读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让学生对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出感情。
在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思路,脉络要清楚。
然后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语。完成描红习字测,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1.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三组词语,这三组词语之间都有规律,指名学生起来读词语,从内容上熟悉,从内容上导入跟课文内容相关的东西,让学生在总体上有个印象。
2.出示关于雪儿的照片,让学生在图片层次了解雪儿,引入雪儿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蓝天信使,然后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能够飞越千山万水,蓝天信使”体会雪儿的品格,并且这里发挥想象,雪儿会遇到哪些困难,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接着让学生试着用“我是一只信鸽,我.......我......”这样的句式来说话。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从图片和文字内容层面了解了雪儿,感知这一形象。
3.通过对雪儿来我家之前和来我家之后对比,凸显我和这只信鸽的相似之处,让学生体会我对它的怜悯同情之情。然后让学生试着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我和爸爸是怎么对待雪儿的,通过抓住敷了药,取名,洗澡等体会我和爸爸对它的爱心关心,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体会感悟这种感情。接着向学生提问,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我和爸爸对雪儿关心,爱心。师生交流总结为两点:
1、我对雪儿说把自己的家当成是它的家。
2、我天天和雪儿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从这里两处体会我和爸爸对雪儿的关心爱心,这里还可以启发学生我和雪儿在看蓝天时分别会想写什么?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通过指导朗读来感悟我对雪儿的关心和爱心,和雪儿之间的深情。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4号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伙伴》。我说课的内容分为六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真情”,《伙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猎人和他的伙伴——猎狗、乌鸦之间的故事。它们互相关心,彼此牵挂,很多细节都令人感动。这个故事会引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处等现实问题,对学生很有人生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课前预习本课,了解了课文大意,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但对重点生字词的理解有所欠缺。对文中“伙伴”一词的内涵理解比较片面。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来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自己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的伙伴”。
四、教学重点:
要让学生体会文中“伙伴”间的关心、帮助与牵挂,珍爱生活中的“伙伴”间的情谊,重新认识自己身边的伙伴。
五、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以朗读促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孩子们已经预习本课,了解大意,通过查字典、问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初步理解它的意思。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知识。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直接出示课题《伙伴》,(板书:伙伴)。
今天我们来学习《伙伴》,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说都有“单人旁”),老师再接着问,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会说与人有关),你们知道什么是伙伴吗?(学生可能会说伙伴就是朋友,就是在一起玩的人)通过这样的交流,既渗透了汉字教学,又了解学生对伙伴的理解程度,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环节:自读课文、深入理解
(1)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内检查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小组合作解释、师生共同理解等等,利用多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2)接着检查认读情况,首先出示3个句子,然后出示8个词,最后出示9个字,分别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学生的认读,为下面的学习扫清障碍。
(3)指名读课文。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篇课文讲了几个人物之间的几件事?”的问题指导学生从两方面把握故事:一是护林人马哈多和猎狗救助乌鸦;二是乌鸦和猎人救助猎狗。(板书:马哈多、猎狗、乌鸦)
这里的问题还隐含了猎人与猎狗、乌鸦之间的平等与真情。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感悟文本,体会真情。
(1)在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对课文主要内容有较好把握的基础上,出示本课中心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是伙伴?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的,先用“——”画一画,并把自己的理解、想法、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我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与小组合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只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保证学生自我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充分体现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2)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引导学生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感悟。(读幻灯片)
比如:通过“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感受三个伙伴在一起和谐幸福的生活。
通过重点语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得了大病”等,来让学生感悟马哈多对猎狗的关心和牵挂,(板书:牵挂)。从“焦急不安”中可以看出他们三个谁也离不开谁,都把自己的伙伴装在心里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挖掘重点词语、句子进行感情渗透,让学生体会伙伴在一起的快乐,及伙伴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
(3)当学生谈到“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时,同时出示:“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的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在这设计了多义词的教学,让学生说一说“究竟”一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可以通过换词的办法,让学生弄清楚第一个究竟是“到底”的意思,第二个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意思,初步感知多义词。
原来,可爱的猎狗掉进枯井,井太深,爬不出来。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体会到乌鸦为救猎狗不辞辛劳地在家与枯井间奔波,正是在乌鸦的关爱下,猎狗才活了下来,也可以说是爱心使猎狗获得了新生,从中可以看出乌鸦对伙伴的关心,爱护。)(板书:关爱)。
(对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通过朗读将理解深化。)
(4)马哈多看着她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全班齐读最后一段,体会马哈多为什么流下泪水?
(是为猎狗失而复得而流下的欣喜的泪,是看到两个好伙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而流下的激动的泪,是为三个伙伴又可以在一起富有诗意的生活而流下的欣慰的泪。)
(5)第一课时结束后,我会布置一个这样的作业:请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将这个故事排演成课本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兴趣,排演课本剧的过程就是对课文内容再理解的过程。
第二课时:
第四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请几个小组展示课本剧,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生生间的评价,更要渗透“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第五环节:结合实际,体验感情
(1)从课文故事引发开去,理解“伙伴”的含义。“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伙伴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学生的理解从学习本课之前“在一起玩就是好朋友”的层面将上升到“伙伴应该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能够和谐相处,在一起很幸福”的层面。(板书:互相帮助)紧接着请学生以“伙伴是”进行写话练习。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板书:彼此关心)
(2)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决不能“就课论课”,而应该站到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的高度。所以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朋友,你为你的伙伴做过些什么?”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学会和伙伴和睦相处,彼此关心,互相帮助。
交朋友是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雨果曾说过“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但有句名言说的好“伪装的朋友要比凶恶的敌人更坏”,所以文章学到这,为了升华主题引起孩子们的思索,我会给学生出示《农夫与蛇》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后再来谈一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出示图片)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文本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升华文本内涵,使学生学会思辨,懂得人与人之间既有像马哈多、猎狗、乌鸦一样真心关怀对方的真情,但如果交友不慎也会遇到像蛇一样对帮助自己的人反咬一口的人。所以交朋友应该睁大明亮的眼睛,交益友而非损友。)
第六环节:巩固练习
本课出现了多义词,了解多义词能帮助我们更准确的理解文章和表达情感,所以在此环节我设计了两个练习。首先出示两组句子,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感受“讲究”、“麻烦”两个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接着加大难度请学生用“骄傲”的不同意思各说一句话。这个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完成,让孩子们的思维在与同伴们的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第七环节: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在识记生字时,重点指导“巡”“逻”两个字,我会问学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会说都有走之旁)再问走之旁与什么有关?(走之旁是由“走”字变化而来的,因此与行走有关)。接着问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学生会说半包围结构)因此在书写时要先里后外,再指导笔顺笔画。
以上就是我对《伙伴》这篇文章的说课。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所以,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提出宝贵建议,因为我渴望有像您一样的良师益友。
谢谢!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9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童心灿烂 诗意飞扬”——习作课仿写儿童诗《夏天好》。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向大家展示这节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我们小学语文的教材里,有很多情趣盎然的儿童诗,《夏天好》就是其中的一首,它是小学语文版教材第六册的课文,这首诗表现了孩子们在夏天里缤纷多彩的快乐生活,诗句简浅易懂,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首诗的作者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他的诗就像他写的歌词一样,没有涂脂抹粉的句子,都是直来直去的大白话。我选择这首诗让孩子仿写,恰恰看中的就是这简单的语言中所蕴涵的趣味和魅力,能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共鸣和快乐。
二、学情分析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而我们的母语教学中,诗教太少太少!这节习作课就是以孩子喜欢的诗歌为“火种”,唤醒孩子的“童心”,点燃他们的“诗心”,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学生的习作就是一个从仿到创的过程,我设计仿写《夏天好》就是以“简单有趣”为切入点,降低习作的门槛,吸引孩子迈进诗歌创作的大门。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会欣赏诗歌,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结构美、画面美。激发仿写诗歌的兴趣。
2、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快乐画面,仿照诗歌的语言写一写,学会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习作。
3、在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设计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赏诗韵、想画面
要想会写诗,首先得学会欣赏诗。我设计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1、读中欣赏。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体现了朗读的重要性。我出示全诗,让孩子有感情得读、有节奏地朗读,读后说说诗和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读后有什么感受?再给诗句找找韵脚,感受诗歌朗朗上口的特点。
2、游戏欣赏。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我设计了一个“押韵接龙”的游戏。老师快速的读出诗句中押韵的词组,学生接读,如夏天好、半山腰、一声叫等,说完诗中的词组,我又启发学生动脑筋编押韵的词组进行接龙,如吃水饺、放鞭炮、随风飘等。这一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押韵写法的乐趣,锻炼孩子的动脑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同时又为仿写诗歌提供了语言素材。
3、唱中欣赏。自古以来,诗大多为歌而作,诗和歌是分不开的。我找到一首学生熟悉的曲子,带着他们把诗歌唱出来。这么一唱,学生对诗歌韵律的感受更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4、画面欣赏。我让学生联系诗的内容发挥想象,把简短的诗句又还原成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这一设计让孩子体会到诗是这样的贴近生活,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写成诗,这样,孩子还会觉得写诗难吗?
第二环节:说童趣、激诗兴
每个季节,孩子的生活都留下了快乐的画面,你喜欢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快乐的回忆呢?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自由地说一说。然后以大家都喜欢的冬天堆雪人的画面为例子,师生合作,仿编出一节诗歌。如有的学生会这样说冬天:北风呼呼地吹,下起了鹅毛大雪,地上全白了,我们在雪地上堆雪人真快乐……我引导学生你能仿照诗的语言把刚才的景色说得更有诗意吗?比如说成“冬天好/北风吹来雪花飘”是不是又押韵,又简练呢?你还可以用上拟人的手法写的有趣些呀,比如 “北风唱歌雪舞蹈/大地爷爷穿白袄”。经过老师的引导和示范,学生有了创作的'灵感,一个个跃跃欲试。你一句,我一句,一节童趣盎然的小诗就诞生了。如 -----这时,学生会感受到写诗原来并不难呀,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创作的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我趁热打铁,开始了第三个环节。
第三环节:忆生活、写童心
这是学生动笔仿写诗歌的环节,我出示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带着写诗的兴趣,带着美好的回忆,进行仿写诗歌的创作。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生写作情况。
第四环节:评童诗、品诗味
孩子们一篇篇稚嫩的作品完成了,他们翘首期盼的就是老师和同学的欣赏和肯定。也许他们的作品不会很完美,诗意也不是那么浓,但这正如婴儿的蹒跚学步,需要充满鼓励的扶持和小心翼翼地呵护。我会充分尊重他们的语言感受,坚持“多就少改”的原则,以欣赏为主,适当修改。让孩子纯真的童心在一行行稚嫩的小诗中尽情绽放,让诗意的种子在一行行稚嫩的小诗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欣赏完后,老师即兴作一首诗,目的在于激励全体学生,让课堂在浓浓的诗意气氛中结束。如:今天好/远方的客人来我校/同学们写诗兴趣高……
总之,以上四个环节由赏到说,由说到写,由写到评,环环紧扣,循序渐进。力求创造一节扎实而又富有诗意的习作课。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说课,尽管不够完美,但是也算是一个大胆尝试。我相信,热爱诗歌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成为这样的人。更希望能得到在座各位评委和老师的宝贵意见,让我在诗教的路上走得更远。谢谢!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0
[说教材]
《石榴》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说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4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二 说教法、学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三、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说说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听读想象,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说说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四、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五 布置作业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1
一、教材分析
《荷花》一课,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再现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变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三年级阶段着重进行段的训练以及第二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围绕教材和单元的特点,《荷花》第一教时可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目标:
1、欣赏、体会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重点:学习荷花的形态美,感受荷花的形态美,从中读出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难点:从形态美中,感悟到荷花的内在美感以及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三、教程设计及指导思想
(一)激趣导入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荷花》一课的导入,我用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并用幻灯片出示荷花图片,让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在学生中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前奏。
(二)初读课文,理情思路
初读课文,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1.自读课文,读准字印,读通句子。
2.通过对最后一自然段的初步理解,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初步感受荷花的美。
(三)深读悟情,在读中感悟荷花的美
1.第二段课文。
a.过渡:作者是怎样直接具体写荷花的美的呢,。
b.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写得美的句子。
c.通过找出美的句子来学习写荷花的.美,然后逐个分析美在哪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荷花的静态美。“阅读是一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作用。”这是认知心理学家雷斯尼克对阅读所下的精辟定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根据自己的个性理解,建构不同的言语图式,我在设计教学“冒”字时,让学生去换词,填词(即怎么样冒出来)以及想象(冒出来想干什么),在这些过程中渗透学生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这个“冒”字的深刻含义,体会到这个“冒”字所赋予白荷花的生命力。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火花,攻克了难点。个性化的言语也在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d、在句子分析中结合语言说话、朗读训练等。
(四)第三段课文。
a.过渡:由荷花的形态美而导入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b、以对大自然的敬佩语气感情朗读这一段。
(五)第四段课文
过渡:由重新回到最后自然段来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
学生体会荷花在风来时翩翩起舞的动态美。
让学生体会风过时,荷花的美内在美感。
由小动物的加入而展开联想练习。
重新回归到荷花的静态美,让学生品读。
(六)总结课文,课外练笔。
1、让学生说一说对荷花的赞美,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和发泄。
2、布置相关的课外小练笔。
教学设计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抓住作者写荷花荷叶的精妙之笔,咬字嚼句,反复品味,不仅让学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落笔的生动准确,而且通过迁移学习,训练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多法品读,内化语言。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抓好读的训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因为文章的“美”是学生通过多种读法品味出来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式,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2
一、说教材:
《检阅》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报告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到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校阅阅兵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校阅阅兵步队得到了各人的同等喝采。
二、说教学目的:
基于对课本的明白,将本课教学目的定为: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准确读写“校阅阅兵、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3)明白课文内容,感觉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恭敬和敬服,以及博莱克自负自强的本性品格,领会队员们优美的心灵。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资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在阅读中领会人物生理的变革,并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关键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三、说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引导法、探究法。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
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3)角色转换法。让学生把自己当做文中人物:博莱克或那些儿童队员们,体验人物的心情,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4)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我将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将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情境回顾,导入质疑
1、播放儿童队员参加检阅时的情景的课件,教师配合进行叙说:七月,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了隆重的国庆检阅,在参加检阅的所有队伍中,有一群儿童队员得到了观众的一致称赞。观众是怎样称赞的?
2、在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课文的两个关键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接着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用夸赞的语气读读这两句话。
3、学生读后,教师紧接着提出疑问和读书要求:这个小伙子是谁?观众为什么会称赞博莱克很棒呢?请同学们赶快读课文,找出能表现博莱克很棒的段落。
(二)走进故事,研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博莱克参加检阅时表现的段落,教师出示该段落和相关的图片,问:这段话中的他是指谁?看看图,再读这段话,你们从哪儿看出博莱克很棒?
2、引导学生联合博莱克自身身材特点逐句逐条理的读悟,起首接纳脚色比拟法:将博莱克与正常儿童比拟,与本身以往到场校阅阅兵的履历比拟,再开导想象:想象他在平常是怎样降服困难,对峙训练步调的。接着举行脚色转换:将本身看成博莱克本人,担当老师访问校阅阅兵时的心情想法,从中感觉博莱克确实了不得,感觉他的自负自强、大胆自大的本性品格,以次来促进明白“这个小伙子真棒!”这句话。在领会的基础上,接纳了师生互助读,指名读,齐读等方法的朗读,朗读时,老师举行或肯定或点拨、或鼓励或提示的评价,以评促读,读中感悟。
(三)深入文本,感悟“这些小伙子真棒!”
1、教师小结过渡:博莱克以他的自信自强、勇敢坚强赢得了观众们的称赞,其他的儿童队员们为什么得到了观众们的称赞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2至9自然段,看看儿童队员们在一起干什么。
2、体会队员讨论时为难的心情。
重点抓住第六段,采取角色转换法,让学生来充当文中的主人公,老师把检阅要不要博莱克参加,把他放在哪个位置这个棘手的问题叫给学生们处理。老师做如下引导,来让学生亲身感受矛盾心理:队员们想到的三个办法,你愿意跟博莱克说哪个?学生如答:都不愿意,就追问为什么都不愿意说?如果学生愿意说其中某种办法,就追问他准备怎么跟他说?在问博莱克:你听到队员们这样说,你心情怎样?你想了什么?以次激起矛盾心理,并同时感受孩子们善良心灵,他们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品质。
3、学习儿童队长坚定的决定,指导朗读他的话,体会他的善良与公平对待每个人的品质。
4、指导朗读队员们赞同队长决定的话,感受队员们心情的变化,体会他们同样的善良。
5、小结: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一定不是一堂好课。通过不断反复朗读“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两句话,并且每次都是在不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朗读。同时结合其它句子的朗读,有默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走出文本,升华认识。
1、读完课文,老师这样延伸:实在,生存中有很多像博莱克这样的残疾人,也有很多像这些儿童队员一样的人们,接着出示种种残疾人自强不断的照片,对学生举行意志品格的教诲:身残志不残,万事都不难,有一个康健的身材,更要有一颗善良优美的心灵。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看着步队中的博莱克和队员们,我想对他们说:“……”
(2)波兰华沙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博莱克,面临镜头,他这样说:“……”
(3)博莱克回抵家里,他冲动的心情无法清静下来。他在日志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志写下来。)
3、交换小练笔,评价修改。
(发掘课文的空缺点,在同等对话的基础上变更学生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去想象思索,从而得到情绪的共鸣。建立情境,让学生在的真情实感在笔尖流淌,读写联合,在写中积淀语言,在写中升华情绪。)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3
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西湖秀丽的景色,可谓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细细读来,仿佛聆听悦耳动听的音乐,又如观赏秀美典雅的画面,身临其境之感随之而来,了解西湖的愿望、热爱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孩子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读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磁带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创设法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画和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入境的“场”,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
二、朗读体验法
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朗读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我通过个别读、比赛读、想象读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而西湖就是——
师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这么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这一环节是对前一堂课学习的第一段的复习,让他们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11-09
三年级语文《太阳》说课稿03-12
三年级语文荷花说课稿03-12
三年级语文掌声说课稿03-12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04-26
三年级语文《翠鸟》说课稿12-17
三年级语文《掌声》说课稿12-17
三年级语文《掌声》说课稿02-23
语文春酒说课稿03-16
语文说课稿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