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时间:2022-07-01 20:45: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及民族分布而展开。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第二节众多人口的延伸和扩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 , 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二、说学情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了一定积累,但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另外,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视频、活动探究等教学来吸引学生。

  三、说教法

  讲授法、活动探究法、知识竞赛法。

  四、说学法

  1.收集资料法。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

  2.相互讨论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分布特点。”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

  (一)导入:

  上课之前,师生共同欣赏视频音乐《爱我中华》。听完歌曲,请同学们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歌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繁衍、共同支撑。并且提出问题,这首歌的主唱是哪个民族的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进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学习新课

  &1 56个民族

  1、展示课件(20xx年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

  指导学生计算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和汉族众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例。同时归纳出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2、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汉族和少数民族除了人数上的区别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分组讨论:文字、风俗习惯等。

  3、活动探究:

  指导学生观察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的文字

  承转:我国民族不仅构成有特点,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下面通过小组竞赛来考察同学们对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了解多少。

  4、活动探究

  将学生分成四大组,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 ,分别派出代表人员来诉说所代表的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5、开展活动课

  指导角色扮演活动: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民族构成特点,明确不同国家民族构成的不同。

  6、组织学生讨论

  结合与身边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经验,说一说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

  (让学生明确应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7、介绍我国宪法相关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 民族的分布

  1、展示课件: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图

  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合作讨论,最后我做归纳总结,这样既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可得知问题答案,教师进行归纳总结:(1)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2)各少数民族组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分布;(3)内蒙、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4)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师生互动

  指导学生阅读图“我国民族的分布”,来进行知识抢答

  (三)新课小结

  指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谈感受、进行总结。并且回答课前问的《爱我中华》的主唱者的民族归属问题。

  (四)结束新课

  播放《大中国》来结束新课,首尾呼应。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民族分布而展开。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第二节众多人口的延伸和扩展,又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民族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 , 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二、说学情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了一定积累,但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直观方法。

  三、说教法

  1.读图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读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读图方法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对于地理原理和教学重难点,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

  2.自主探究合作。教材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像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训练、信息查询、阅读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说学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分布特点。”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三大问题情景、两次合作讨论来完成。

  (一)导入

  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导入,即,我国共有五个自治区,有哪五个自治区呢?为什么要在设置这些自治区呢?然后播放影片《爱我中华》,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激起他们急于探求结果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1.56个民族

  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围绕我国各民族人口数量图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读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汉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55个少数民族约占8%)

  (2)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民族?通过读图,是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家乡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在讨论中、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完主要内容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课本活动题1:联系世界地理学过的知识比较我国和日本、美国民族构成的异同?这样处理可使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结合现实生活,增强了直观效果,还可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展示资料的能力。

  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体育活动,大多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民族的文字,是学生能够认识一些民族的文字的字样,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看了课本17页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活动。再结合图片对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解说,这是蒙古族集体舞,这是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习惯,这是瑶族长鼓舞,这是蒙古族的`摔交,这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让同学们相互讨论然后补充说明。这样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地课堂气氛,大大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这些民族文化瑰宝,它们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民族的分布

  结合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图,先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合作讨论,最后我做归纳总结,这样既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梯度问题如下: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哪些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

  (4)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这样处理的作用有二:一是突出重点,层层设问,各个击破,学生容易理解记忆。二是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可得知问题答案,教师进行归纳总结:(1)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2)各少数民族组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分布;(3)内蒙、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4)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接下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9页的表格并设置问题组织学生抢答。问题如下:

  (1)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什么民族?人口各为多少?

  (2)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各地?

  (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在哪里?

  在抢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歌谣总结答案:蒙回藏维苗,土满彝记牢。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

  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

  通过阅读图表进行抢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培养阅读使用地理图表、获取信息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渗透学法指导,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学习我国的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3.民族政策

  让学生思考相关问题:1.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为汉族人口众多,是否可以要求其它55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遵从汉族?然后我再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民族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得益于我国开放的民族政策。这样结合现实社会,了解民族政策,学生容易理解记忆。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三)巩固练习

  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本班级中哪些同学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祖籍在哪里?并请他们介绍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变化。

  讨论:以“我国民族"大杂居 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为题展开讨论。

  通过以上的自主活动和讨论达到巩固练习、拓展深化本节所学知识的目的。

  (四)小结

  为了回顾知识,强化记忆,我通过设置梯度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如下:

  1.你学了什么?

  2.你的体验是什么?

  3.你掌握了什么?

  六、说板书设计

  1.收集资料法。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

  2.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我认为说课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巴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民族分布而展开。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第二节众多人口的延伸和扩展,又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民族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本节课的难点是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我确定的依据是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形式多样,不容易理解记忆。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详讲的内容是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及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利用图形影片演示的'直观教学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分布特点。”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三大问题情景、两次合作讨论来完成。

  激趣设悬,采用多种直观手段,有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设置悬念即我国共有五个自治区,有哪五个自治区呢?为什么要在设置这些自治区呢?然后播放影片《爱我中华》,导入新课。这种直观的导入法有两个优点:一是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激起他们急于探求结果的好奇心。二是使用直观的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第一部分内容是我国民族的构成,我将结合多媒体课件,围绕我国各民族人口数量图进行讲解。通过读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汉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55个少数民族约占8%)2、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民族?3、你家乡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这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解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4、完成课本活动题1:联系世界地理学过的知识比较我国和日本、美国民族构成的异同?这样处理可使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结合现实生活,增强了直观效果,还可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展示资料的能力。

  然后承转,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体育活动,大多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先让学生看动画,认识一些民族的文字的字样,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们看一组图片,猜一猜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活动?再结合图片对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解说,这是蒙古族集体舞,这是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习惯,这是瑶族长鼓舞,这是蒙古族的摔交,这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呢?让同学们相互讨论然后补充说明。这样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地课堂气氛,大大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从感性上去了解这些民族文化瑰宝,它们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祖国民族的构成及一些民族的文化特征解决了,在处理下一个难点——民族的分布上,我采用结合地图,先设疑问,再让学生合作讨论,我再做归纳总结的方法解决,这样既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哪些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4、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大杂居,小聚居”)这样处理的作用有二:一是突出重点,层层设问,各个击破,学生容易理解记忆。二是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最后一个问题是民族政策,我先让学生思考相关问题:1、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为汉族人口众多,是否可以要求其它55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遵从汉族?然后我再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民族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得宜于我国开放的民族政策。这样结合现实社会,了解民族政策,学生容易理解记忆。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一是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填图题,考查学生用图、填图的能力。这两类练习题,起到了巩固本节内容,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这些练习题确定的原则是:遵守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量适中。

  对于课后总结这一环节,我的理解是,总结不应该仅仅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3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1、你学了什么?2、你的体验是什么?3、你掌握了什么?因而其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强化记忆。

  本节课的板书我是如下设计的:

  这种网络式的板书设计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完整。

  布置作业:以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那些好处?结合社会实际,搜集相关材料,上交一篇作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有效的手段学习并积极参与。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相关文章: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09-20

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教学反思04-01

民族大家庭教案04-09

大班社会民族大家庭教案03-24

民族大家庭教案(通用5篇)07-26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变阻器》说课稿02-12

《白鹅》说课稿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