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元素》说课稿

《元素》说课稿

时间:2022-07-06 20:17: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元素》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元素》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素》说课稿15篇

《元素》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材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

  我按以下五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

  一、说教学分析(两个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策略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评价

  首先,我说教学分析。

  一、教学分析:

  (一)分析教材

  本节课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分子结构奠定了基础。尽管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困难,但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学生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等知识,为学习本节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学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根据以上两个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结构决定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同时把自己融入科学活动和科学思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认知的规律性,在认识上和思想方法上都得到提升。

  根据以上两个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策略,下面说教学策略的设计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采用“复习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其中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三)教学流程图

  创境情景、温故导新-活动探究、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自我小结、体验成功-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教学策略是有针对性的,必须把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要想使一堂课优化,只有把有效的教学策略恰当地运用到优化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下面,我重点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1.创设情景:展示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和不同形式排列的几种元素周期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知识面。

  2.温故导新:通过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参与活动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尤其是微观领域的学习产生渴望之情,我将本节课的知识设计到3个活动探究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学到知识。

  活动探究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展示碱金属与稀有气体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总结出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每一周期中各有多少种元素及金属元素的数目。教师帮助分析,学生总结得元素周期系的周期不是单调的。教师把元素周期系的周期发展形象地比喻成螺壳上的螺旋,便于学生记忆。

  活动探究2: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首先介绍价电子层和价电子的定义,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

  提出问题: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价电子总数是否相等?

  学生活动:观察周期表,分组讨论;由学生代表进行回答(可由多个学生回来,教师注意总结其中的优缺点)教师帮助整理得出正确结论。

  活动探究3:周期表的分区

  首先给学生介绍按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分为五个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为什么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除H外)都是金属?

  这样设计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观察分析,相互评价暴露错误,获得真知的方法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三)自我小结,体验成功

  最后让学想一想全面回顾本节知识内容,总结本节课中的收获及体会。

  (四)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加强训练,来巩固难点,通过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中“科学探究”栏目的难点,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体现新课标教科书重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五)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面向全体学生)完成教材P24的习题中的第1、2、5、6、9,达到熟练判断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知识综合运用:(面向中等学生)思考:(1)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3、能力提高:(面向学有所长学生)探究:(1)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2)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为什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为了知道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内容全部结束后,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必须设计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下面,说教学评价的设计

  五、教学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本节课,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不断地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观察、交流、归纳,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了新知,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重视创建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我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也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学会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二)终结性评价

  1、通过小组交流后,谈收获、体会、思想

  2、留课后作业(紧扣教学目标、分类型、分层次)

  以上是我的说课。

  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加指导。

  谢谢各位!

《元素》说课稿2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元素周期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只有在了解周期表的结构之后,才有基础来学习周期律。本节我打算用4个课时来讲解。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知识技能目标:

  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②.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③.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②.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概念,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③.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元素周期律,能使学生初步树立“由量变到质变”、“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习化学史知识,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教材的重、难点:重点、难点

  基于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第I主族,卤族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难点:元素的性质、在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说学法指导以发现、探究为重点,致力于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 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升能力。本节课的基本结论较多,要始终让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发现和探索,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的.研究者。

  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主要是:

  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景。目前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应如何排列?为解决这一问题,哪位科学家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引出元素周期表)

  2、设疑诱思,自主探究。请同学们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同学注意分析,原子结构和原子系数有什么关系?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位置有什么必然关系?然后引导同学们总结出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

  3、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第4~5页后,归纳总结周期和族的相关概念。特别强调如何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法等等。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元素周期表,让学生动手数、用眼看、动脑记、形成印象。

  第二部分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课本以碱金属元素、卤族为代表、主要是以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和图表引导学生对比实验、分析推断总结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化学观点。

  卤族元素:1、新课的引入。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关于碱金属元素在性质上表现出来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提出一个疑问“是不是同族非金属元素之间也会表现出类似的特征?”

  2、结合第7页的学与问根据卤素原子结构讨论推测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性与递变性。3、卤素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决定了卤素单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熟悉的氯气来引导学生推测其他卤素所具有的性质,然后通过课本第八页的卤素与氢气、实验1-1来总结得出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第三部分介绍核素,首先先复习初中所学的原子结构,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种微粒?【引出】质量数的概念及算法: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进而引出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A ZX的表示方法然后以H的三种原子为例,让学生归纳总结异同,引出核素及同位素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用集合的图形形象的表示出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能更清晰的辨析这几个概念,最后通过有关同位素应用的素材,帮助学生了解核素的概念。

  以上是我对《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课堂教学的基本构想和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元素》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并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基础理论知识范畴,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在教材安排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对学过的碱金属‘卤素等主族元素作了规律性的总结,也为即将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后元素的学习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才真正打开了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元素及其性质的科学大门。

  3教材目标

  (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情感目标:热爱、理解对规律探讨的科学家

  (二)能力目标: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观点教育:量变引起质变。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德育目标: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难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二.教学方法:

  1方法: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采用探索发现和迁移类比。思考讨论,分析讲解,探索规律,总结归纳,理解实质。结合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2.教具:投影仪、胶片。

  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镁带、砂布、铝片、蒸馏水、酚酞试液、1mol/L盐酸、1mol/LAlCl3溶液、3mol/L硫酸、6mol/LNaOH溶液、培养皿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具有基础理论知识的特点,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多,且较为抽象,理论性‘联系性较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能条理清晰,有逻辑的予以掌握。另一方面,本节课所使用的资料及实验等比较多。本节课因为有演示实验,也是本章的第一次实验,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授此课并不会显得十分枯燥,但本节内容的目的是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的。若教师引导不好,往往易使实验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其既动手练习,又动脑思考,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认识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并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安排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指导他们删繁就简,学会举一反三,更轻松有效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1.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的学习;运用生动的比喻-时钟记时引出周期性的概念: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就称为周期性。原子序数的学习则通过学习自学,归纳得出。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学习。通过投影,展示表格等直观材料引导学生依次思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半径;

  (3)最高正价和负价;呈现怎样规律性的变化?请学生总结并得出结论,教师予以纠正和补充。最后小结得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

  (1)通过复习碱金属元素与卤素,引导学生回忆并得到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演示实验A组钠、镁与水的反应。实验B组镁、铝与盐酸的反应镁铝6mol/L盐酸学生做实验。根据判断依据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Na>Mg>Al再推广展开到横行纵列行与行之间,最终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元素非金属性则通过对表5-8的分析,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3)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的类比引出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可由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类比引出。

  4.思考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并小结。得出结论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五学生学习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推理归纳法。

  六反馈练习(投影)

《元素》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六章《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的第一节,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氧族元素,这部分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它处于学生刚刚学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因此完全有可能有条件,也应该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教材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依据,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表,采取讨论的方式来安排氧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学习。

  第二部分是臭氧,介绍了臭氧的初步知识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教材从正反两方面介绍臭氧,使学生全面地看问题,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第三部分是过氧化氢,对这部分内容现行大纲只要求做常识性介绍,教材也只是侧重于从用途的角度做了简单的介绍。

  在全节的最后,还安排了关于硫化氢的选学材料。

  (二)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安排在第六章的第一节,紧接在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之后,是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为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个元素族,因此,对氧族元素的学习可以说是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初步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同时又是对学生思维、分析、推测能力的训练,因此本节教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单质和化合物性质递变的关系。

  (2) 使学生对臭氧和过氧化氢有大致了解。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加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运用所学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巩固元素周期表中族的概念,初步学会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方法,加深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理解,因此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但是由于本节是学生首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因此这两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氧族元素之前已学习过碱金属元素与卤族元素,他们对同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性质变化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刚刚学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因此完全可以也应该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关于氧族元素的教学(第一课时)

  这一部分教材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为依据,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图6-1氧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表6-1氧族元素的性质,从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所受作用力的大小,非金属性和金属性等几个方面来讨论氧、硫、硒、碲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对于单质性质的变化,主要集中于物理性质方面,而化学性质则结合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以及氢化物的性质加以讨论。由于学生已有了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因此除了讨论同一族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外,还比较了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

  这是教材中的内容安排。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认为可以首先组织学生根据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运用元素周期律理论,对元素性质变化规律进行推测,推测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然后分析课本中所列相关数据以及相关的反应事实,最终验证理论推测的正确性,得出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包括以下几点:

  1、性质相似点

  ① 元素化合价相同,在化学反应中,主要显-2,+4,+6价(氧例外)

  ② 都能形成H2R型气态氢化物(Te不能与氢气直接化合)。

  ③ 都能与氧结合生成RO2和RO3型两种氧化物(O除外),其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2RO3和H2RO4型两种酸。

  2、性质不同点

  ① 物理性质的递变性(结合教材表6-1中氧族元素的单质物理性质的内容讲解)。

  ② 从O到Te,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③ 从O到Te,单质与氢气化合能力逐渐减弱;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④ 从S到Te,所对应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

  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更好地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推测能力。

  由于学生在卤素一章曾比较详细地讨论过F、Cl、Br、I与H2反应的难易及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又学习了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稳定性的关系,因此本节只是对以上知识的扩展和应用。

  3、氧族元素与同周期卤族元素非金属性的比较

  可以用O、F和S、Cl为例,让学生在已有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基础上,推断出氧族元素比同周期的卤族元素非金属性弱的结论。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如果能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反应事实,如S、Cl2分别与变价金属Fe、Cu的反应为例作分析比较,得出氧族元素比同周期卤族元素非金属性弱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用原子结构知识进行解释,效果将会更好,能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并培养学生利用已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于臭氧的教学(第二课时)

  在这部分中,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学生在初中虽然已学过金刚石和石墨,但那时没有专门介绍这个概念。在本节中,以O2和O3为例介绍这一概念,并联系初中学过的金刚石和石墨,进一步扩展到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除同素异形体外,这部分主要还介绍臭氧的初步知识,包括:

  1、 O3和O2 物理性质的对比

  2、 O3 的化学性质:极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 O3的用途

  这部分的教学中,应注意使知识的学习与思想教育的渗透有机地结合。例如,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臭氧多与少、远与近对人类及地球生命作用不同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辩证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三)关于过氧化氢的教学

  这部分内容,现行大纲只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分寸,不宜扩展及加深,教师可侧重于从用途角度作简单介绍,并将H2O2 与H2O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有条件教师可补充一个演示实验。

  在这个课时当中,知识方面,臭氧这部分应紧抓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与同位素概念作比较,使学生真正从本质上区别它们。能力方面,过氧化氢这部分可结合H2O2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让学生比较它与KClO3分解制氧气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本节的学习位于元素周期律之后,强调知识的网络化,因此应注意从O3与O2 ,H2O2 与H2O的对比展开教学。

  最后是选学材料这一部分,硫化氢作为选学材料,教学特意补进这一节,原因有:

  1、 本章知识主要是硫和硫的化合物,硫是典型的具有变价特征的元素,教学中主要围绕-2→0→+4→+6价硫这条线展开学习,重中之重是相应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因此必须掌握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为充实这条线,特补充这节内容。

  2、 通过硫化氢的教学,可加强学生对含有最低价态非金属元素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教学中除了介绍H2S的物理性质,实验室制法外,重点落在H2S的化学性质上,包括可燃性、还原性、不稳定性,其中以还原性为重中之重。

  二、 反馈练习(见投影)

  三、 布置作业(见投影)

  作业:[第一课时] 课本习题一、三 1、2

  [第二课时] 课本习题二、四

  选学材料:整理本节内容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六、板书设计(见投影),(氧族元素)说课方案

《元素》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第一课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内容作出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元素》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课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水的组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领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同时元素作为“双基” 知识 ,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十分重要 。

  本节内容是后面章节《离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发现史的教育,体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探究元素之间规律性联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于化学知识以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已经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还没有太深入的认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讲解法、谈话法、指导发现法。

  四、说学法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

  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 “自学辅导,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以学为主,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我确立了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充分体现我校教学模式:1、3、6教学模式,即一个教学理念:创设有效课堂;三个案:预习案、教学案、巩固案;六个教学环节: 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个环节。

  (一)预习案版块

  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以便检查学生预习效果。以此完成以下预习目标:

  1、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法及目标;

  2、引导学生完成预习思考题

  3、鼓励学生提出预习中产生的疑问

  教师应了解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哪些问题并期待教师解决。

  (二)教学案版块

  具体流程包括: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个环节。

  自学质疑:指导学生围绕预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预习、自学中的学习问题。

  比较学生熟悉的几种物质,O2、O3、H2O、H2O2等物质中都含有化学符号O这种成分,引导学生认识它们都含有氧原子,但是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由此引出对元素的概念的质疑。

  交流展示:课堂讨论,交流解决学习问题共享成果,教师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具有类似原子和元素的例子,帮组理解元素的概念。如可以组合无数英文单词的26个英文字母、由有限的几个积件可以搭建很多不同形式建筑的儿童玩具积木,等等,由此说明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由此引出目前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丰富多彩、形态万千的物质世界。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图4-4“地壳中的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得出结论: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或多或少,差异很大,氧、硅、铝、铁含量相对较多,而与生物关系密切的氢、氮、钾等相对较少。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记忆位于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并指出跟生物关系密切的元素不足,有必要适当施加化学肥料,以提高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

  互动探究: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对比观察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将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材 P71讨论题。引导学生分析

  得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发生变化,而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通过此种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元素概念的了解。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课本75页、76页资料,引入元素符号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议一议:为什么要采用元素符号?它的书写规则是什么?由此让学生体会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练习、记忆元素符号的书写,并强调元素符号书写时的注意事项,为进一步学习化学式做准备。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有层次性;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少而精,突出主问题设计;问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聚合性、批判性、深刻性。

  精讲点拨: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及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精讲点拨,要注意解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范式和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由超市中物品的分类引出元素周期表,学生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表中各个数字的意义、了解化学家门捷列夫的贡献,了解化学周期表对于化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完成课本76页的活动1来练习使用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科学探究史,通过呈现补充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还要应讲究科学诚信。

  矫正反馈:矫正学习存在问题,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训练方法多样,学生大面积参与。

  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元素》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教材以1——18号元素为例,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阐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前,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之上。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碱金属、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其他规律的基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知识;初步接触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三、教学方法。

  为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本节教材可分五步进行: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仿照表5—5的形式,取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三项,依次在黑板上列出。然后向学生提问: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学过的碱金属和卤素按上述规律应排入表格的什么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在小结时指出:如果对质子数大于18的元素继续研究,同样可以发现,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象Na到Cl一样从1个递增到7个,最后到8个电子的现象,从而揭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内正负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次减小。然后对照教材表5—5,对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表5—5,验证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完成教材表5—8。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1)借鉴已学碱金属、卤素的知识,介绍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组织学生回忆分析,从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而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推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出: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或2),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因而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实验验证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建议增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镁、铝与盐酸的反应为边讲边做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按钠、镁、铝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的结论与上面的推论是一致的。教学中,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指出铝虽是金属,但已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归纳教材表5—9。

  在研究硅、磷、硫、氯等元素的性质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以及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归纳出表5—10,从而得出从硅到氯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结论。

  还应当指出,对其他元素进行研究,如从钾到溴,从铷到碘,也会出现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5、概括元素周期律。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四、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实验5—1]可以用镁带跟水反应,不要用表面已氧化的镁粉跟水反应。反应前要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反应时要加热试管至水沸腾。镁跟冷水的反应相当缓慢,这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不如钾、钠活泼,并且镁跟水反应时在镁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难溶的氢氧化镁薄膜,阻碍内部金属继续跟水反应。因此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看到反应迅速地进行。

  镁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量较少,不易点燃。为清楚看到氢气泡,而不是加热时由于水沸腾而产生的气泡,应该在停止加热,水不沸腾是立即观察。

  [实验5—3]制取Al(OH)3沉淀时,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量要恰当。如果NaOH的量不足,试管中残留有AlCl3,当Al(OH)3跟NaOH溶液作用时,将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如果NaOH过量,试管中有部分Al(OH)3沉淀溶解,生成了NaAlO2Al(OH)3跟H2SO4作用时,也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上述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因此原则上AlCl3跟NaOH最好能完全作用,即所用3mol/LNaOH溶液和1mol/LAlCl3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建议学生思考:如果将1mol/LAlCl3溶液逐滴滴加到3mol/LNaOH溶液中,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01页第一、三大题。

《元素》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苯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的内容。初中化学简单介绍了解甲烷、乙醇、乙酸等有机化合物,在高一也刚刚重点学习了饱和烃代表物甲烷和不饱和烃烯烃的代表物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可以说苯是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由链烃向环烃的的转折,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有机化合物烃的知识将较为完整。苯分子结构的研究发现是科学史上的重要一页,是进行科学探究很好的素材因而在整个教学中我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首先在15分钟的课堂中,有两个基本方面需要学生掌握。1、苯的物理性质和组成。2、苯的结构特点。 通过这两个基本要求以及探究时的有趣教学,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理解苯独特的分子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以科学假说的方法研究苯分子的结构,了解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体会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以科学事实为依据,逐步养成严谨求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之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三、学情分析

  我所教班级是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已经简单地了解少数有机物的部分性质、存在和用途,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并且在初步学习了甲烷和乙烯的性质之后,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能力。可以根据分子式的特点,推断出可能的结构简式;并能够根据实验验证结构简式的正误。由学生自己推断、实验、验证等。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还使他们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但是对于苯以及与苯相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学生知之甚少,因为苯的主要用途在于它是基础化工原料,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和了解苯和苯的化合物的机会不多。

  二、教法分析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本堂课的重要内容在于探究苯分子的结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多个科学探究系列活动,让学生不断地走进苯的世界。首先将苯的发现之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和欲,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然后,借鉴建构主义理论,按照“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应用”,引导学生以类似科学家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大胆推测,围绕苯的物理

  性质、苯的组成、苯分子的结构设计问题的情景,从多方面探究苯,学习苯。在突破苯分子的结构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试图将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设计成学生课堂上能够完成的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究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使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激发学生并且促使其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建构知识,了解科学家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和同学们一样也会犯错误;通过探究活动实现观念转变,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力求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具体做法如下:

  在本节课中采用了以下学法指导:

  (1)观察分析:通过药品和模型展示,使学生对苯的性质、结构有直观印象。

  (2)初步推断: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初步推断苯的可能结构,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对新知识进行了探索。

  (3)实验验证:在初步推断出苯的可能结构之后,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结构是否正确,这样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获得了新知识。

  (4) 总结归纳:在探索出苯的分子结构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归纳出苯分子的结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苯分子结构真正理解并为苯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具体看看,我是如何实施的。

  四、教学流程

  首先我会以一个谜语作为课题导入

  (猜字谜)

  “有人说它笨,其实不是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豪”。打一字

  【设计意图】

  引出本节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苯到底什么样?在化工生产中有什么重要用途?同时提醒学生苯的写法。

  (苯的发现简介)

  19世纪初,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城市的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当时伦敦为了生产照明用的气体(也称煤气),通常用鲸鱼和鳕鱼的油滴到已经加温的炉子里以产生煤气,然后再将这种气体压缩在桶里贮运。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了兴趣,——苯。

  英国化学家法拉第(Machael Faraday,1791—1867)对这种油状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用蒸馏的方法在80℃左右将这种油状液体进行分离,提取这种液体,当时法拉第将此称为“碳氢化合物”。

  1834年法国化学家米希尔里希(E.F. Mitscherlich,1816-1856)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法拉第所制液体相同的一种液体,并命名为苯。

  [探究活动一] 认识苯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纯净的苯。

  [分组实验](二人一组):

  1.观察苯的色、态,并小心闻味。

  (友情提醒:对于未知性质或已知有毒的液体、气体,在闻其气味时,要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少量的分子飘进鼻孔——招气入鼻)

  2.将2mL液态苯放入试管,然后将试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冷却。

  3.试管中盛2mL苯,然后加入4mL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及苯层位置。

  4.试管中盛4mL苯,加入少量碘晶体振荡,观察溶解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知苯,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学会

  归纳,整理。

  [探究活动二] 确定苯的分子组成

  法拉第发现苯以后,法国化学家热拉尔等人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们发现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1%.

  (1)试确定苯的实验式

  (2)苯蒸气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C2H2)气体密度的3倍,试确定苯的分子式。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对有机物分子组成的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探究活动三] 探究苯分子可能的结构

  苯分子的结构如何,这在十九世纪是个很大的化学之谜。英国的《Nature》杂志曾评选出了科技史上的四大梦中发现,“凯库勒和苯分子的结构”名列其中。下面就让我们沿着化学家的足迹去探索苯的奥秘吧!

  苯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1%,分子式C6H6,碳氢比值如此之大,使化学家们感到惊讶。根据饱和烃的通式,与相同碳原子的烷烃(C6H12)比较,你认为它属于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试猜想苯可能的结构简式。

  [分类展示]

  科学家曾经预测的苯分子的结构及学生写出的结构。

  [科学史话]

  苯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呢?19世纪科学家做了许多关于苯的性质实验,力图从性质出发推导出苯的结构。但上述这些链状结构又被实验一一推翻了,直到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终于发现了苯的结构。凯库勒是一位极富想象力的学者。他在苯分子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的“建筑学”特长和“灵感”之验。他是这样描述他的发现的:有次在书房中打瞌睡,梦见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个抓住自己的尾巴,这幅图像在眼前嘲弄般地旋转不已。这就是著名的“苯环结构”:苯分子中的六个碳连成环状,碳碳之间以单、双键交替结构,每个碳与一个氢相连,这样既满足了碳四价,又符合分子式C6H6.。凯库勒发现苯分子是环状结构的过程,富有传奇色彩。凯库勒能够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地提出结构学说,并不是偶然的,这与他本人具有广博而精深的化学知识、勤奋钻研的品质和执着追求的科学态度是分不开的。正如他说的:到达知识高峰的人,往往是以渴求知识为动力,用毕生精力进行探索的人,而不是那些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人。

  [探究活动四]探究苯分子结构

  问题提出:根据苯分子凯库勒式,苯分子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

  1.提出假设:

  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推测苯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 (发生加成反应)

  2.实验探究:

  (1)2mL苯中加入1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2)2mL苯中加入1mL溴水,观察现象。

  [思考交流]

  1865年距今约有多少年?同学们站在化学家的肩膀上应该看得更远。对照刚才的实验现象,关于苯的分子结构与现有实验事实是否完全吻合?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苯分子结构中应该没有碳碳双键。

  3.得出结论:

  凯库勒式有局限。

  ①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的双键跟烯烃双键不同。苯的化学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其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不具有一般的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

  分析事实:根据苯的凯库勒式,假如苯分子结构是一个正六边形的碳环,碳碳原子间以单、双键交替的形式连接,那么,请同学们预测:苯的一氯代物种类? 苯的邻—二氯代物种类?

  研究发现:苯的一氯代物是一种;苯的邻—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而不是三种。1935年,詹斯用x射线衍射法证实苯环是平面的正六边形,测得苯的碳碳键长都相等。

  问题出现:苯的分子结构与现有实验事实矛盾。

  ②经科学测定,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结构特点:

  a、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6个碳原子和6个H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上。键角为120°

  b、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为1.40×10-10m,介于单键(1.54×10-10m )和双键(1.33×10-10m )之间。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4.应用:

  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特点,结构式常用 表

  子结构是不太确切的,但为了纪念凯库勒, 仍

  【设计意图】

  今天我们已经能应用现代物理技术测定苯分子的结构。但在19世纪,化学家只能大胆假设,然后反复进行实验验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出现矛盾,再重新假设??。让学生感受科学创造过程的艰辛,教育学生科学研究应不畏艰辛,品味科学中的灵感美,激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体会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过渡]

  苯的化学性质如何?根据讨论,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推测:苯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示。用凯库勒式表示苯分 会沿用。

  [探究活动五] 苯的化学性质

  [讨论]在化学反应中苯分子的化学键可以断开的方式有几种可能?

  三种可能 1、苯分子中碳氢键断开

  2、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断开,成链状结构

  3、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完全断开,六碳环仍存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反应可能的产物。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1.苯的取代反应:

  (1) 卤代反应:

  (2) 硝化反应:

  动画演示---苯的硝化反应

  2.苯的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演示实验:用粉笔蘸取少量苯,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产生明亮带有浓烟的火焰。

  结论:说明苯分子中含碳量很高。

  [归纳]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但可燃)。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模拟化学反应时苯分子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苯分子的认识,理解反应类型与化学键的关系,突出结构决定性质。

  [总结]研究苯分子结构的方法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搜索事实或文献,提出假设(可以多种),实验验证假设 ,形成理论,发展理论。

  判断:1.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2.苯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的性质与烯烃相同

  3.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4.从苯的分子组成来看远没有达到饱和,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5.由于苯分子组成的含碳量高,所以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明亮并带浓烟的火焰

  6.苯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7.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③邻二氯苯只有一种;

  ④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元素》说课稿8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七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了解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已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因此本课题就从微观的角度对它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认识统一起来。由于学生没有同位素的知识,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实际应用中容易将其与原子混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序言中,我们曾经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介绍,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元素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掌握元素与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相关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掌握原子的基础上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对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通过趣味、有效的记忆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从不同角度看待物质的思维方式。

  2.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中获得成功的乐趣。

  3.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

  四、教学理念设计

  针对本节课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设计上采取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方式。概念教学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路进行设计,从而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教学模式采取和谐教学模式来设计,主要包括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自学指导,整体感知、检查点拨,探寻规律、深入探究,回归系统。和谐教学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它把教学内容也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自学教材,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元素?

  2、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何?

  4、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

  5、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1、学生讨论: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为什么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教师总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讲成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3、学生讨论: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 四)、深入探究,回归系统

  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包括教师的点拨),初步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运用这一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结合本节课特点,我通过默记、朗读、背诵、限时练习,抢答、讨论等形式安排练习,使学生对知识应用延伸。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元 素

  一、元素

  1. 定义

  2. 与原子比较

  3. 地壳中的含量

  二、元素符号

  1. 书写

  2. 表示意义

  六、教学反思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也反应了《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只能对元素概念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但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元素》说课稿9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该课题进行解读。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唯一系统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章。从教材体系来看本节是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是继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硅之后又一典型、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同时又是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学习的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氯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资源丰富。氯气的学习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生活中经常接触、需要了解的知识。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每年都考,研究它具有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清楚氯气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2)能熟练写出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的反应方程式;

  (3)会用氧化还原知识分析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从“思、疑、释、练”过程中学习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元素与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并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2)体会师生在“思、疑、释、练”学习过程中的和谐与快乐。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实质及反应产物的判断和检验。

  二、 学法分析

  通过初中及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绝大多数学生经历了课程改革,但他们学习方式仍然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缺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校“思、疑、释、练”教学模式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实惠。

  (1)“思”、 “疑”:课前教师紧紧围绕着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给学生布置导学案,让学生带着教师设计好的`提纲问题进行阅读,对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自学、思考。针对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出“我的疑问”。这样课前学生的思维就处于寻求知识的活跃状态,产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心理冲动,为进一步学习做好精神准备。

  (2)“释”: 带着课前预习中存在的困惑,课上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小组探讨、实验操作,再经生生互释、教师精释达到最终解决疑问的目的。“释”是教学环节的升华,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更加感性理解本节知识,深化掌握重点内容,还能使学生学会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3)“练”:随堂练习,及时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巩固基础知识,突出重点难点,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有学生都做演员,不做观众。

  三、教法分析

  课前对学生导学案认真批阅,对学生疑问归纳整理,个性问题给予解答,共性问题课堂展示解决。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视频实验、演示实验等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认识氯气及性质;利用非金属硅的学习方法做理论指导,使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自主归纳总结氯气的相关性质;利用我校的特色教学模式“思、疑、释、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小卷(5分钟)

  本环节设计三个小题:

  (1)完成金属钠与氯气,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方程式,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并用双线桥法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氧化还原知识的复习为Cl2性质的学习做铺垫。

  (2)对比完成硅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对硅、氯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对比,加深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为氯气化学性质的活泼性做铺垫。

  (3)氯气的物理性质。为了加深学生对氯气的感性认识,又由于有毒,所以进行视频观看。本节的教学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

  2、引入新课,并展示本节的知识目标,使学生清晰本节要学习的内容。(1分钟)

  3、导学案总结(1分钟)

  表扬导学案完成好、提出较好问题的同学,鼓励同学认真预习、积极思考并质疑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4、学生疑问展示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5分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5、生生互释、教师精释(10分钟)

  在学生互释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氯气的性质;通过生活常识,使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方程式书写,提高学生动笔能力。本环节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

  6、教师问题展示

  教师的问题是对学生问题的补充和升华,也是本节的难点。本环节依然是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4分钟)。再经学生实验、生生互释、教师精释对问题进行解决(8分钟)。该过程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共同突破难点。

  7、课堂小结(2分钟)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清晰重难点所在,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此处给学生布置一个问题: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那么氯气会不会与碱液反应呢?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是怎样的?留作课后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8、随堂练习

  5道小题对本节学习内容进行限时检测(5分钟),然后学生核对答案、讨论、汇报答案,并对部分问题予以解释讲解(4分钟)。达到即时训练、巩固基础、突出重点、能力提升的目的。

  9、布置作业

  总之,本节课是寻求人人有准备、人人都参与的课堂;是寻求讲练结合、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是功在课前、效在课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把我校的“思、疑、释、练”教学模式真正落到了实处。

《元素》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依据考纲要求和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它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又由于卤素知识与现代生产、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科学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联系,所以卤素与实际相联系的知识仍然是以后高考命题热点之一。

  本节内容复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完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后,发现学生对本节内容知识和理论不能较好综合应用。依据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特征“接受快—遗忘快—再接受—再遗忘慢”,所以我们继结束新课后,对以往知识点进行统摄整理和归纳总结,使之网络化。同时这节内容既是对化学反应及物质的量等知识复习的延伸,又为后面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作准备,更能对其它非金属元素知识系统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⑴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⑵某些卤素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课时安排:一课时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卤族元素的性质,理解其相似性和递变性,掌握卤素单质间反应及其氧化性强弱和相应X—的还原性强弱比较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练习,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复习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开拓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总体构思:以学生为主要活动中心,通过他们动手、动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会诊”,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卤族元素的复习。

  2、主要教学方法

  ①提问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②实验法——————————增强学生复习的兴趣,感觉复习课并不是枯燥无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③多媒体教学法—可增大本节复习课容量,也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三、学法指导

  ⑴学情分析:针对平时学生易错点、遗漏点、混淆点展开复习。结合“尖子少,中间多,尾巴大”情况,复习时做到“两兼顾”。

  ⑵学法指导: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有计划地完成复习任务。

  四、教学思路的设计

  ⑴教学步骤:引入任务—落实任务—检验任务完成情况

  ⑵知识网络:

  五、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体现和重难点的突破)

  ⑴㈠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

  问题①“氯原子的结构有哪些特征?”——————直接导入

  ⑵㈡卤素单质的性质

  1、问题②“卤素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指导学生看书,复习相关内容。

  设计实验1,模拟“分液实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物理性质的复习及单质的特性复习。

  2、学生回答,教师自然引出问题③“回忆cl2的性质,卤素单质有哪些化学性质?请大家写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投影学生书写情况,结合学生易错点、遗漏点、混淆点,投影知识网络,围绕圈内物质,师生共同补充归纳,展开本节课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复习。

  3、例1的讲评:使学生认识到知识间的'联系性

  ⑶㈢某些卤化物的性质

  围绕知识网络圈外的物质,师生展开复习。

  1、HX稳定性的比较、HX酸性强弱的比较

  (请学生运用物质结构有关知识解释HX气体稳定性的问题)

  2、X—的还原性

  3、X—的检验及AgX的溶解规律和见光分解的规律

  (要求学生根据用品只用一支试管一次完成X—检验,教师进行评价)

  这一阶段学生经历了“轻松—————紧张—————再轻松—————再紧张—————再轻松”这样一个情绪变化,有一种成就感。

  ⑷归纳⑵⑶复习卤族元素的性质(体现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

  ⑸结合物质的性质,谈谈卤化物的用途。(卤素知识与现代生产、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科学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联系)

  ⑹评讲例2,完成思考题。(突破难点)

  ①作为选择题,如何快速完成?

  例2评讲—————

  ②从考查内容去判断,要运用哪些知识?

  思考题————————注意:所学知识如何灵活运用?(设计的顺序由易到难)

  思考题①题:考虑X2的腐蚀性。

  ②题:结合学生易遗漏点,要注意酸性条件。如果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结合学生易错点,酸性强弱要考虑。

  ③题:考查的cl2氧化性和fe2+、I—、Br—的还原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等问题,还涉及物质的量的计算问题。

  ⑺总结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一)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二)卤族元素单质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色、态、溶)

  ⑵化学性质

  (三)卤族元素性质

  相似性 递变性

  (四)部分化合物的性质(HX、X—等)

  (五)常见卤化物的用途。

  七实验安排、例题和思考题选取

  实验⑴指纹实验:用品(I2、白纸、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

  操作者(一胖一瘦两学生)

  ⑵X—检验实验:用品(胶头滴管、试管、1mol/LNacl溶液、1mol/LKI溶液、1mol/LAgNo3溶液、稀HNo3)

  操作者(学生)教师引导下注意量的问题

  实验设计:向稀HNo3酸化的(1—2ml)Nacl溶液依次加入几滴AgNo3溶液、3—4mlKI溶液,现象如何?

  例题⑴归纳总结能使溴水褪色有哪些物质或发生哪些反应?

  ⑵向NaBr、NaI、Na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①NaclNa2so4②NaclNa2so4NaBr

  ③NaclNa2so4I2④NaclNaINa2so4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思考题⑴为什么盛装I2、Br2的试剂瓶的瓶塞均是玻璃塞?

  ⑵如何利用KI

  淀粉试纸和厨房化学,检验食盐中KIo3?

  ⑶向含有amolfeBr2、bmolfeI2溶液中至少通入多少cl2时开始有Br2生成?

《元素》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教材版本

  教材《平面设计基础》是全国商业美术设计平面设计专业考试培训教材,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2、教材内容

  本课选材于教材第九章包装设计第三节包装设计的视觉化表现。

  3、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在包装设计形式表现最主要最直接的元素是视觉元素。

  把消费者对商品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视觉化、理想化地表现在包装上,使商品成为消费者人格的象征物,促使消费者喜爱并最终促使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完成,便成了包装的重要职能。

  包装是内在产品的外在反映。产品包装在保护产品、装饰产品的过程中,借助一些影像、图案、文字等给消费者创造一个美的视觉形象,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和宣传产品的特点和功用,帮助消费者认识产品,刺激人们的视觉感观,以便赢得更多的购物者和消费者,从而使消费者很轻松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

  本节课对学生把前面所学的包装设计知识链接起来成为一个视觉整体起到重要作用。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丰富的文字、图像表现手法可以给消费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能力目标:掌握包装设计视觉要素的编排组合,活跃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强化参与意识,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5、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包装设计视觉要素的编排组合。

  难点:形成包装设计的立体感与整体观。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我们本校的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品位稍差,基于这些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应多给学生欣赏国内外获奖或各类优秀产品包装的欣赏,把课本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设计理念:通过项目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教学方法: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并就项目完成结果进行师生互动交流。 4、学习指导

  5、反馈调控措施:用电脑进行作品交互展示,师生共同感受视觉表现效果,并让设计者讲述设计的理据。

  三、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设计一个包装盒视觉表现项目。

  (2)收集项目相关的素材资料。

  ①文字信息(包括牌号、品名、资料、说明文字、广告文字等)

  ②图形素材(包括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

  (3)利用一个自开发的教学辅助软件。

  2、新课导入(1分钟)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近段时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款包装。请学生描述觉得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设计元素,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包装设计视觉元素。

  3、布置设计项目(3分钟)

  为一品牌果汁饮料进行包装盒视觉要素组合设计,要能体现该果汁饮料天然纯正、美味可口的`特点。

  4、通过一体化教室电子平台发送设计资料与展示软件包(2分钟)。

  5、学生动手进行设计(20分钟)

  6、设计结束,学生通过一体化教室电子平台提交设计方案(2分钟)

  7、老师展示部分同学的典型设计方案,师生就设计方案共同讨论,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四方面(10分钟):

  (1)方案中包含哪些视觉要素

  (2)请设计者说说设计的依据。

  (3)由平面到立体的转换(可借助立体展示软件来体会)

  (4)整体感如何在货架展示时体现(可借助组合展示软件来体会)

  8、知识总结(由项目设计特殊性推广到一般设计的普遍性)(5分钟)

  (1)包装设计有四个视觉要素:文字、图形、色彩和编排规则。

  (2)包装设计的四个视觉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有机组合,构成一个统一的视觉立体,并在货架陈列中表现出强大的张力。

  (3)我们不仅要会设计,而且要会得给客户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包装设计视觉要素的立体感和整体观。

  9、作业布置:课本P213以食品、调味品类为主题做一套包装盒设计(2分钟)

  四、小结

  本节课通过项目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视觉要素进行包装设计的能力,并应用信息化手段来帮助学生形成立体感与整体观,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相信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元素》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水的组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领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同时元素作为“双基”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十分重要。

  2、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由于元素的概念较抽象,易跟原子混淆,我确定元素的概念为本节的学习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初三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⒈知识与技能

  ⑴初步掌握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⑵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⒉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知识,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

  ⑵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三、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自学辅导,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以学为主,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我确立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四、教学过程

  流程设计:先是简单导入、认定目标,接下来我把本部分内容分成两个模块进行学习:第一模块是元素的概念,第二模块是元素符号的书写、记忆和意义。每个模块一个小循环,每个小循环都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巩固应用四个环节进行的,最后是达标测试,反思小结。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2分钟)

  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多媒体展示一杯水,水中有许多水分子,你能根据图示,说出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吗?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过渡:水中这许许多多的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许许多多的氧原子都属于氧元素,那么,什么是元素?从而导入本节课题。这样从学生熟知的'水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入课题,贴近学生生活,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元素知识的强烈愿望,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认定目标(2分钟)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默读。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三)课堂达标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模块的学习。

  模块一:元素概念

  1、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教材73、74页元素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记忆、圈划,按要求试着解决屏幕上自学讨论所提出的问题,不明白的组内交流、讨论。

  ⑴什么是元素?找出元素定义中的关键词,并在树上圈划。

  ⑵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7的原子和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6的原子是同种元素吗?

  ⑶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结构中的部分,与中子数有无关系?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⑷读课本73页图4-4,了解不同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情况。在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素,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少,作物生长大量需要的元素是,所以作物要施肥。

  设计意图:这个自学讨论经过了精心设计:问题典型,能切中元素概念的要点,有讨论价值,渗透了学法指导。

  2、自主学习:学生带着自学讨论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思考讨论。这样设计便于以问题为载体,思考元素的本质,克服元素概念的理解这一难点。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品质和能力。

  3、精讲点拨:教师根据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重点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讲解过程中,尽量得多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点拨:

  ⑴定义中的关键词:相同核电荷数同一类原子。

  ⑵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结构中的哪一部分?

  ⑶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⑷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为方便记忆,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八国联军进中国时,抢走了中国的许多金银财宝,所以说“洋鬼子扛着铝和铁”,﹙投影出示﹚学生在会意的笑声中根据谐音记忆法记住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的名称。

  [分组讨论]:课本P73,学生讨论活动。

  通过讨论使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4、巩固练习:通过两个选择题,及时巩固元素概念的理解。

  模块二:元素符号

  1、自学指导:(多媒体出示)

  速读课本74页下边至76页上方的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⑴、为什么采用国际统一的元素符号?

  ⑵、读小字部分资料,国际上采用什么方法表示元素?

  ⑶、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什么?

  ⑷、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

  ⑸充分运用心、脑、眼、口、手各种感官,眼看、脑想、手写、口读各种方式快速记忆71页表中27种元素的名称及符号﹙可寻找规律,分类记忆,如:如H开头的元素有什么?C开头的元素:原先记住的元素可暂不管它,记不住的重点记忆﹚

  ⑶盖住符号,根据名称回忆,不熟的动手写一写。

  ⑷同桌互相听写,对照课本互相批阅。

  2、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探究

  3、精讲点拨:点播元素符号的意义、指导元素符号的记忆表扬自学效果好的学生。

  (四)达标测试:我用了四个小题进行达标测试,便于了解学情,及时纠正辅导。

  (五)反思收获:引导学生对全课内容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元素、元素符号这一重点,以及元素概念的理解之一难点,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

  ⒈从生物学或科普刊物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2.熟记课本P75,常见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

  五.关于教学设计的两点说明

  1、效果分析

  2、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总结归纳学习内容。

《元素》说课稿13

一、 说教材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内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 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 好动、好奇、好表现,老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知道了细胞是生命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这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知识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生物知识并提高生物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检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学得本实验的实验方法。

  (2)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述法、小组讨论法、PPT演示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

  1、导入新课:(3—5分钟)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对于生命体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地球上的环境千变万化,但都是有一定的物质组成,比如地壳表面的水、岩石以及空气,那么这些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呢?生物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这些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那么这些生物又由哪些元素组成?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导入新课之后,便是新课教学环节,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组成细胞的元素: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结合P17两个饼形,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量元素(C、H、O、N、P、S、K、Ca、Mg)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

  (缺锌导致DNA复制和RNA合成不能正常进行,胰岛素里有两个锌;缺铁会贫血;碘、硒甲状腺激素不可少)。提出问题:在两个统计图中显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的?可以简单解释一下碳在生命物质中的地位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指导学生完成讨论题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问题引导:你的实验材料选择了什么?你模拟题你的实验材料含有什么有机物比较多?你选择的试验仪器和试剂是什么?

  3、巩固提高(3—5分钟)

  幻灯片展示本课的要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C、H、O、N);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检测糖类等物质的方法(包括试剂、操作、反应结果)

  4、小结作业

  在上完整节课的所有内容以后,我会带领着学生跟着我一起来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对于重点的部分,我会再次强调。小结之后,我会布置练习上面的两道题作为本节课的课后作业,第一题为选作题,第二题为题。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巩固。体现因材施教的新课改理念。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七、板书设计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三、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辛苦了,请问需要擦黑板吗?

《元素》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属于高一课本第五章第二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对以往知识的规律性总结和学习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的指导,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同时,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较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元素周期律属于知识教学要求的c层次,即懂得“为什么”。该层次要求学生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本节教材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与初中知识有交叉的内容,如核外电子排布、半径大小的比较虽说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原初中的实际教学多数已达高中时的要求。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采取综合列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并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

  (2)元素周期律的导出以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得出,不仅有理论推导,还通过比较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而且,理论推导也从陈述式改为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的方式进行。至此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其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

  为了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元素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十分有利。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

  本节教学重点:

  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1、2两点为本节课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

  1、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出新概念,从而使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本质。

  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分析、讨论、总结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离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元素性质的内涵

  原子半径

  微观性质化合价

  元素的性质电子得失能力

  金属性

  宏观性质

  非金属性

  3、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具体的数据为判断依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4、重难点突破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既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元素的性质的内涵,使学生明白,结构决定性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也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同时,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点上,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从而完成本堂课的另外一个情感目标、

  原子结构的决定元素性质的归纳出元素周期律

  周期性变化反映周期性变化反映

  内内内

  容容容

  原子的最外层原子半径元素性质随

  电子数从1个主要化合价原子序数的

  增加到饱和原子得失电子能力递增而呈现

  (2个或8个)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

  的稳定结构

  三、学法方面

  (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2)本节第二课时,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四、教学程序

  从时钟转一圈,地球的自转、公转引出周期,从而引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周期呢?

  <一>、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从感性上理解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已经学习了卤素、碱金属2个主族元素族。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理解元素周期律时,以这些知识为材料,将已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新学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又能进一步认识元素化合物。例如,元素周期律指出元素的原子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如何变化?请看VIIA族元素卤素从f到At,原子结构如下:

  随着原子序数从9到8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2层到5层,呈递增趋势(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个。

  作为金属族的代表物碱金属族也有相同的规律。原子结构如下:

  从3号Li到55号cs,随着原子序数从3到55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递增,从2层到6层。原子的半径也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是1个电子。

  由此可见,用丰富的实际知识去理解一个新学的理论规律,便于掌握这一理论,从而也巩固了已学的实际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表5—5的相关数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表5—6,引导学生得出规律

  表1

  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1122

  3~102188

  11~18318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核内正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再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表5—5的相

  关数据,验证规律是否与推测的相一致。

  表2

  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

  3~10逐渐减小

  11~17逐渐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表3

  原子序数化合价的变化

  1~2+10

  3~10+1+5

  —4—10

  11~18+1+7

  —4—10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

  性变化。

  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落实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二>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给出元素周期律的的内容,分析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补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完成我们的情感目标、

  <三>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依据

  最高价氧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和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判断

  <四>补充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课堂练习:1、比较微粒间半径的大小

  (1)Na、mg、Al、si、P、s、cl

  (2)Na与Na+;cl与cl—

  (3)o2—f—NeNa+mg2+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微粒半径的方法:

  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核电荷数、三看电子数。

  特别强调: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2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相关问题

  课堂练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Ro3n—+6I—+6H+=R—+3I2+3H2o

  ⑴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⑵R元素的原于最外层的电子数是、

  答案:⑴+5;⑵7、

  解析:该题第二问易误填为5个。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

  以及|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

  课堂练习: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AH3Ro3BH2Ro4cHRo3DH3Ro4

  3有关半径的判断

  课堂练习: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答案:c

  解析:对于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的区别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与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问题。

  其中,1、2、3、4点均为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因此,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是很理想,可以临时增加一些习题。

《元素》说课稿15

各位领导 、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二章第1节内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的元素是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特有的。但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内容。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能力目标:学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1)通过对C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中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学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讲述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地球上的环境千变万化,但都是有一定的物质组成,比如地壳表面的水、岩石以及空气,那么这些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呢?生物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这些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那么这些生物又由哪些元素组成?

  2、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组成细胞的元素: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结合p17两个饼形,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量元素(C、H、O、N、P、S、K、Ca、Mg)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缺锌导致DNA复制和RNA合成不能正常进行,胰岛素里有两个锌;缺铁会贫血;碘、硒甲状腺激素不可少)。提出问题:在两个统计图中显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的?可以简单解释一下碳在生命物质中的地位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指导学生完成讨论题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问题引导:你的实验材料选择了什么?你预测你的实验材料还有什么有机物比较多?你选择的试验仪器和试剂是什么?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幻灯片展示本课的要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C、H、O、N);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检测糖类等物质的方法(包括试剂、操作、反应结果)

  4、板书设计(略)

  5、布置作业。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元素》说课稿】相关文章:

《元素》说课稿02-15

《元素》说课稿01-16

化学元素说课稿03-08

《元素》说课稿14篇07-07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11-07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说课稿06-28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说课稿01-12

组成物质的元素的教案08-27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