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模板(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模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动物儿歌》是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课文,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识字教学,我今天教学的是第二个单元,也就是教材的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识字5动物儿歌》。本课主要讲的是各种昆虫,而且每种小动物的名字都带虫字旁。了解每种小动物的习性,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懂得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特性,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规范地学习和运用,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能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
3.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能体验小动物生活的情趣,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诵儿歌。
难点:
了解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五、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夏天马上要来了,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名说)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2.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许多欢乐,可是他们都藏起来了,想和你们玩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3.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4.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学写“间、网”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去掉拼音认读词语,调换词语位置认读。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2.出示:蜘蛛藏迷网(先让学生猜字的读音,然后逐个点击出现拼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3.观察会写字,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间、网”,说说它是怎样写的。
“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
(三)朗读韵文,积累语言。
1.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中纠正字音)
2.这首儿歌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不过和老师一起读要有一个要求:听清老师的口令,把老师的问题要读得响亮一些。师生接读:
什么半空展翅飞?(课件出示挖空段落,开火车读……)
蜻蜓哪里展翅飞?(开火车读)
蜻蜓半空干什么?(开火车读)
3.合着节拍,拍手一起读。
4.读着读着,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背了。你们发现这首儿歌又有什么规律吗?红色的是?蓝色的是?紫色的是?(“谁____在____干什么”的句式)
5.我们也来当个小诗人,来写一写好吗?(课件出示蜜蜂和知了图,句式仿写,交流)
(四)实践活动,拓展提升。
1.今天我们学了很多带“虫”的生字,课外去收集带“虫”的字,记录在自己的展示本上。比比谁认识的多。
2.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编一编属于我们自己的动物儿歌。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2
说教材: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而且,《动物儿歌》是一首用画一样的语言描绘小动物在夏天快乐景象的、充满了童趣的儿歌。句句字数相对,结构相同,传递着一种信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偶句押韵,朗朗上口,课文插图色彩丰富,语言趣味盎然,是学生喜爱的课文。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用多样、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课文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蜻蜓、蚂蚁、蜘蛛等都是形声字,是培养学生运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的好材料,适合引导学生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
说设计理念:
本课属于整体识字课型,识字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又有所侧重地让学生在儿童的情境中去识字。基于本课生字特点,设计多层次的识字学习活动中,从发现到学会再到运用,让学生切实掌握形声字的识字方法,同时引导多种识字方法融通运用。趣味化是低年级课堂的调味剂,本课通过活化文本插图,设计学习活动,融合识字、理解、发现于一体,丰富学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积累学生语言,达到趣味化和实效性的和谐共振。
说学习目标
1. 会认“蜻、蜓、蜘、蛛”等生字以及一些虫子旁的生字,会写“迷、运”两个生字。
2. 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识记形声字的方法。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说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动物儿歌》;
2、《新主题阅读》:《我家的大花园》。
说重难点:
学习运用形声字特点认识生字。
说过程设计:
一、课前导入环节
小小模仿秀
可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唱着儿歌走进动物乐园吧!(板书课题,观察左右结构书写的要领)
【设计意图:动物模仿情境导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一主”教材自主识字环节
1、识字攀登晋级表,初测。
2、指名读课文(读的特别好的学生,当小老师)
3、我读你指读(老师范读课文)
伸出你的小手指,老师读到哪儿,你就指到哪儿
4、出示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隐藏的小动物。
5、名称重重读
6、师生承接读。(有拼音)
师:什么半空展翅飞?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7、我问你答读。(加大难度,无拼音)
问:蜻蜓哪里干什么?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8、滚雪球读
读:飞
诵:飞 飞 展翅飞
读蜻蜓半空展翅飞......
9、师生问答读
10、填补空白读
11、开火车 读词语
蜻蜓 捉迷藏 造宫殿 运食粮 蚂蚁 蜘蛛 结网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增加生字出现频率,加深印象,达到识记目的,而且让学生了解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特点,积累语言,体会小动物们的和谐生活】
三、部首识字环节
1、观察动物名称字体的特点(虫字旁)
2、观察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左形右声)
3、运用构字特点拓展识记虫子旁的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分析,重点使学生发现、认识、运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四、学习书写生字“运、迷”
1、观察生字构字规律和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再次理解形声字的特点,联系经验,回忆走之的字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更好掌握走之儿旁的字的写法。】
五、“以文带文 拓展识字”环节
1、自学提示:
借助拼音自由读《新主题阅读》45页的《我家的大花园》,注意不认识的生字,把它圈起来。
2、开火车读词语
3、你读我诵,我问你答读
【设计意图:在短文中进一步识记虫子旁的生字,巩固形声字的识记方法】
六、“识字晋级攀登我能行” 再测
七、课后作业
给家长说一说今天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虫: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走之旁:迷 运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3
一、说教材《动物儿歌》
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二年级汉语下册第三课,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汉语教材编写组编写,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小学二年级学生使用,本教材在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法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熟练的朗读课文,能够听懂课文内容。认读本课词语,理解意思。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小动物们快乐的生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意思。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用朗读、启发、讨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听说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小动物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本课教学内容为中心,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划分如下: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读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图片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秉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朗读、讲授、启发式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比较低,二年级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在教师的引导下,因材施教开展学习,以阅读、讨论、问答的方式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听说能力和汉语水平。
四、说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礼貌,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上课前师生相互问好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尊重老师的同时,更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尊重,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在课堂上配合得更加默契。
(二)复习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说说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五、朗读课文“
本课时主要是学习课文的内容,学会朗读课文是理解内容的前提,熟读课文是学好本课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能够正确的、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其他学生认真领会。
教师:现在老师来示范朗读一遍课文,大家在下面认真听,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学生: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并试着模仿老师朗读。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熟读课文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学好本课的指标之一就是要能够熟读课文,并能回答相关的问题,所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1)、说说平时看到的蜻蜓、蝴蝶飞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说说自己见过的小蝌蚪和蜘蛛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边读边理解,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4、老师通过一问一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六、认读词语,理解意思,并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七、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八、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设计:第三课动物儿歌
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
设计板书是为了突出主题,直观的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呈现出来,有助于加深课文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动物儿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第5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动物生活美好快乐的画面。本次主要是完成第一课时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初读课文,的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学会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方法与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小朋友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对利用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也对借助图片认读比较感兴趣的`特点的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儿歌,识记本课生字,会写“迷”字。
教学难点:归类认识带有虫子旁的生字,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本课的PPT,生字卡,动物图片。
二、说教法
在识字课堂教学设计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选择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下作简略介绍。
1、讲授法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授知识,描述场景,解释概念,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2、讨论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思维性。在一年级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直观法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昆虫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因材施教开展学习,以朗读、讨论、问答的方式获得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2、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一读二圈三再读。
1、一读
大声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共有几句话。
2、二圈
①自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间相互指读。
②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③检查学习成果。
④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记字方法。
⑤检查学习成果。
⑥讲解形声字。
3、再读
①朗读课文,想一想儿歌中写了哪几种小动物?
②一问一答的形式读儿歌。
③男女生赛读,读的过程中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三)掌握方法学写生字
1、出示写字要求:一看二写三对照。
2、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特点。
3、师范写,学生描红并仿写。
4、同桌相互评议。
(四)课堂小结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动物的雨伞》,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活动目标和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五个方面阐述本次活动。首先说说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雨伞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动物的雨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分别描绘了小鸟、蚂蚁、青蛙这些小动物在遇到下雨时,开动脑筋想出的各种躲雨的好办法。这些小动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欢乐与生机。这首诗语言质朴、清新,句式工整,韵律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让幼儿在欢快活泼的氛围中去感受寻伞的趣味性,进而萌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学情分析:诗歌内容简单明晰,适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中班幼儿较小班相比,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较完整、连贯地讲述一件事情,根据《纲要》精神和年龄班语言领域特点,该诗歌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水平。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纲要》中指出"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结合所执教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分别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本次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诗歌,知道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雨伞
2、能力目标:尝试合作探讨,能用动作、语言等方式大胆地表现诗歌内容
3、情感目标:萌发对不同种类雨伞的喜爱之情,体验文学活动的快乐。
本次活动的重点:《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将活动重点放在"欣赏诗歌,知道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雨伞"上。
本次活动的难点:语言教学应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其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能用动作、语言等方式大胆地表现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我将分别从物质和经验两方面着手:
1、物质准备:实物伞、Flash课件、幼儿学具(小动物头饰、教学图谱各一套、小电脑、图书、图片)雨声录音
2、经验准备:幼儿在活动之前了解过生活中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对于下雨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
三、说教法学法
洛克说过: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她前进。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原则,同时结合本次活动的具体实施方式,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法:游戏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本次活动,我最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自主学习法,让幼儿自己去了解诗歌,去观察动物角色和感受其生动的语言。这不仅与生态课堂所提倡的"自主化、生活化"学习相吻合,也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活动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四、说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发兴趣
本环节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旨在让幼儿在观察交谈的过程中去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1、教师出示雨伞:小朋友,瞧,这是什么呀?这是一把什么样的雨伞呀?雨伞有什么用处呢?
2、出示小动物头饰:今天呀,有三个小动物要出去玩,他们是谁呀?我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猜想)
(导入旨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活动一开始,教师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以诗歌的主体雨伞导入,通过提问同雨伞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让幼儿在加深对雨伞作用认识的同时,又对接下来部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结尾的设疑,也萌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自主探索,了解内容
本环节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自主学习法,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探索知识,从而初步了解内容。
(一)、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幼儿能感受到下雨的情境。并提问:天怎么样了呀?那小动物们会怎么去找什么伞躲雨呢?请你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看看吧。
(二)、幼儿分组自主选择方式合作探讨诗歌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给幼儿提供三组不同的材料,分别是:小电脑、图书、图片,让幼儿自由选择以何种方式学习探索。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深入到幼儿中去,去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适当地参与到幼儿的交流过程中去。
(三)、分享交流
教师请不同组别的幼儿来交流内容
1、师:你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躲雨的呀?(了解完后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这一句诗歌)哦,燕子飞到大树上,她找到的是什么伞呀?(大树伞)那她心情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哈哈!大树伞!"(重点学习"飞"这一动作)
2、师:还有谁也去躲雨了呀,它找到的又是什么伞呢?(请剩余两组幼儿来交流一下。方法同上)
(四)、出示乌龟和松鼠的图片(着急样的)
1、教师让幼儿猜想这两个小动物没找到伞,心情如何?并让幼儿想想哪样东西适合他们用来当做雨伞。
2、简单总结:呀,小动物们都找到了雨伞,他们还谢谢我们小朋友呢。
(本环节,我采用了师幼商量的方法,教师以图谱进行整理,在学习时,重点关注"飞"字和"哈哈"的情感词汇,通过语言表达、动作感受让幼儿理解之余,感受其情趣所在。而第二句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幼儿,这一句幼儿完全有能力在教师引导下集体创作,因为有了前两句的学习,第三句教师便发挥幼儿主体性,由幼儿来设计,这样不仅体现了幼儿为本的理念,教师也能够在为幼儿提供学习框架的同时,以引导者身份介入。这样的学习简单有效,符合生态课堂的理念。)
三、完整欣赏,学习诗歌
本环节主要采用了交流法,旨在考验幼儿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幼儿仔细倾听
(小动物们都找到了雨伞,真开心,老师还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这首儿歌的名字呀就叫做《动物的雨伞》)
2、图谱展示诗歌内容:你听到了什么好听的话?它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任何事物都要帮助幼儿有一个整体印象,才能便于其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理解。因此,教师在之前分段理解的经验上,完整朗诵诗歌,同时结合图谱这一形式,既清晰明了,又直观呈现。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多元朗诵,巩固练习
1、玩藏图游戏(教师将图谱中某一地方的卡片拿掉,让幼儿完整朗诵)
2、玩"躲雨"游戏:教师当燕子,其余幼儿当剩下来的小动物
3、幼儿自主选择头饰,表现诗歌内容。(播放雨声录音)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最主要的活动,因此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知识经验,而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也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学习内容,从而真正达到巩固的目的,也使幼儿的兴趣点再一次得到提升。)
五、情感提升,结束活动
1、教师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什么呀?你们喜欢吗?你最喜欢哪一把雨伞呢?
2、进行简单仿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在雨天寻找伞呢?他们又会去哪里找呢?开动你们的小脑筋,谁来说说看?注意也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句式来说哦!
3、最后的结尾:小动物们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帮他们找到了伞,老师这里有一顶大伞,那我们也撑着这顶伞回家吧!
(《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最后一环节,教师不忘进行情感的提升,寓情于语,而简单的仿编也能帮助幼儿拓展其思维和想象能力。至末,教师也首尾呼应,既贴合主题,又不忘回归到主题,让幼儿在伞中将快乐延续……)
六、说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是活动内容的延续,我将从领域渗透和家园共育两方面进行。
1、领域渗透:在美工区中准备白纸和画笔,让幼儿在课余时间将诗歌内容画下来
2、家园共育:与家长配合,请家长继续帮助幼儿巩固诗歌内容,有条件的话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动物的特点和与其相适应的栖息地。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分析、理解和说明。本次活动我觉得我的亮点在于能够在体现"生态课堂"的这一理念下,又不忘使教师处于主导,去带领幼儿朝着活动目标的方向学习和探索。如有不到之处,请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本次说课将从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四部分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本次活动内容选自:福建省幼儿园领域活动指导大班下册。纲要指出:“引导孩子接促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孩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诗歌《摇篮》是在大班上册学习了《风在哪里》、《好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毕业诗》做好铺垫。可以看出本课在诗歌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材处理:(下面我来说说教材的处理)诗歌摇篮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构思独特,想象丰富,富有儿童情趣,形象的把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绘出了小宝宝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觉的那种宁静、温馨的画面。能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情感。非常适合孩子的学习。大班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具有一定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这一教材符合大班孩子学习特点。根据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教育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精神。我巧妙的将语言与艺术、社会相整合。(在欣赏诗歌摇篮的同时,结合游戏《送宝宝回家》、情境表演加深孩子对诗歌摇篮的理解和体验。)我将单纯的语言活动《摇篮》处理成游戏式、互动式、表演式的活动。本活动原教材安排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让孩子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初步学习仿编。第二课时是巩固仿编,并把它画成画册,制作成图画书。本次活动是第一课时。
3、说目标:(接着说活动目标)
大家都知道,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点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欣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温馨、宁静的优美意境。
(二)能力目标: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使用“飘”、“翻”、“吹”,引导孩子大胆进行想像,学习初步仿编
(三)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孩子要感受诗歌语言的丰富和优美,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我把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感受诗歌意境美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孩子要仿编散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且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大班孩子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想象力比较薄弱,因此如何引导孩子如何根据摇篮的句式,进行仿编也就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5、活动准备:
为了帮助孩子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一) 经验准备:课前我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影视活动引导孩子观察诗歌所提到的景物:天空、花园、大海,让孩子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摇篮》教学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二) 物质准备:将诗歌《摇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整首播放也能分段播放。还制作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背景图、和各宝宝的贴绒教具,以及歌曲《摇篮曲》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针对活动内容的特点和孩子的生活经验,本次活动所采用的教法有:(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提问法、分段教学法等主要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学习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情境。针对孩子对文学作品难以感受、理解的特点,我积极创设情境,在活动始,我创设了《摇篮曲》温馨、宁静的情境,导入新课;在活动中,我创设了《送宝宝回家》的游戏情境。帮助孩子理解内容。通过情境化教学,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孩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多媒体演示法:现代教育学研究认为,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针对孩子动作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活动中我将诗歌《摇篮》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音像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形象,增强孩子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
分段教学法:孩子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从整体入手,分段教学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教法之一。在活动中,在让孩子完整欣赏的基础上,根据诗歌《摇篮》内容中结构的不同变化分成三段,按“扶—半扶半放——放”的认知序,进行分段教学,从而加深孩子对作品理解和感受。)
此外,我还应用了表扬激励法、归小结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本次活动我预设了以下几种学法帮助孩子学习:
1.游戏体验法:学前教学学家陈鹤琴指出,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符合孩子爱玩的天性,应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有活动中,我组织孩子玩“送宝宝回家”的游戏,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多感官参与法:有一句世界教育名言是这么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在活动中让孩子看一看《摇篮》的课件、做一做“轻轻飘”、“轻轻翻”动作帮助孩子理解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3.合作讨论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合作讨论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有利于通过同伴互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摇篮》仿编中,我让孩子合作讨论:小朋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做摇篮?它的宝宝是谁?谁摇宝宝睡觉?让孩子在合作讨论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突出了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把教育融入到生活、游戏中,因此,我遵循“以人为本,层层深入”的原则,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律动引入,激发兴趣。
2、完整欣赏,初步感知。
3、分句感知,加深理解。
4、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5、引导仿编、体验创造。
第一部分:律动引入,激发兴趣。
环节目标是:激发孩子参与活动兴趣,让孩子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启发提问法。
我设计了2个环节:
1、表演体验:活动一开始,我播放《摇篮曲》创设温馨、宁静舒服的情境,让孩子学小宝宝走进入活动室。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2、谈话引题:播放“摇篮”的画面,提出问题:小朋友,这是什么?你知道摇篮是干什么用的吗?通过提问让孩子对摇篮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引出活动内容和活动课题。
第二部分:完整欣赏,初步感知
环节目标是:完整欣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启发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
本环节我设计了2个环节:
第1环节是教师配乐有表情完整朗诵散文一遍。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通过提问,帮助孩子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第2环节是教师播放课件,完整欣赏儿歌第二遍。提问:小朋友,诗歌里讲了什么?你听完这散文有什么感受?通过这概括性的提问,让孩子有了想象和自由讲述的空间,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孩子用好听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温馨、宁静、舒服。
第三部分:分段感知,加深理解
环节目标是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演示法、多感官参与法、启发提问法。本部分是重点环节,
我设计了3个小环节。
1.教师精导,教学第一段
先播放课件1,提问: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怎么摇?星宝宝怎么样啦?通过提问帮助孩子理解第一段内容,在回答的过程中我结合动作帮助孩子学习和理解“轻轻飘”,然后老师小结,教师结合动作完整朗诵诗歌第一段。
2.师幼互动学习第二、三段
播放课件,师幼表演再现二、三段内容,提出问题: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怎么摇?鱼宝宝、花宝宝怎么样了?帮助孩子理解二、三段内容,结合动作帮助孩子理解“轻轻翻”、“轻轻吹”。
3.孩子互动学习第四段
出示第四段画面,让孩子自由交流讨论第四段内容,然后请全班孩子想动作来表现第四段内容。孩子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并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如:“星宝宝睡着了”,要用轻柔的声音来朗读。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学习,根据扶-半扶半放-放的认知顺序进行教学,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内容层层深入,从而解决了重点问题,达到环节目标。
第四部分: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环节目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容
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游戏法、启发提问法
教师和孩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合动作,完整朗诵诗歌一遍,然后提出问题:小朋友,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小朋友听一听。给孩子提供一个说的机会。为什么说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这个问题是难点,我将用“送宝宝回家”的游戏帮助孩子理解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我准备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背景图,请小朋友将各宝宝的图片贴在相应的背景图上。教师进行小结,帮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对孩子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第五部分 引导创编、体验创造
环节目标:通过仿编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采用的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启发提问法
我设计了2个环节
1、 让孩子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孩子朗诵儿歌,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引导孩子纵向观察:
第一排,什么是摇篮?第二排,摇着什么宝宝?第三排,怎么摇?第四排,什么宝宝睡着了?
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演示,孩子应该会很快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
2 、孩子自由仿编,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仿编。对能力弱的孩子,我将示范仿编或提供前半部分图片让孩子编后半部分,或提供后半部分图片孩子编前半部分。对编得好的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对仿编较困难的孩子,鼓励他积极参与仿编活动。最后将仿编好的诗歌进行朗诵,体验创造的快乐。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7
一、说幼儿:
1、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
无意记忆较多,较少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记忆。能根据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加以表现。
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发展,能够比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已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
2、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想象的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达与创造的空间幼儿具体形象性的思维,需要具体的活动情境与活动形式。幼儿进一步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动性,需要宽松、安全的探索环境。
二、说教材:
《布娃娃》,是一节语言活动。孩子与布娃娃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他们为伍。他们聆听故事,触目所见。孩子们对布娃娃的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布娃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布娃娃是幼儿所熟悉喜爱的,而且有着鲜明的外形特征,较易引发幼儿的多种联想。纲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大班语言活动《布娃娃》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生活,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每个人各有优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情境,成为他们观察的对象,游戏、表达、表现的主角。孩子不但熟悉布娃娃,亲近布娃娃,而且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了解布娃娃走进布娃娃的生活世界。
三、说目标《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指导小朋友正确朗诵儿歌。
2、引导小朋友认识布娃娃的优点。
四、材料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内容,我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图片 音乐
五、教学方法设计
1、谈话、游戏引出主题
2、观察、讨论法提高幼儿理解儿歌的能力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既给予孩子技法上的帮助,又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活动中我始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根据对本次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教学程序的设计,估计活动的重难点将会得到突破。但是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在活动中还将根据孩子的基础和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8
一、说教材分析
《家》这首儿歌文字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叠音,读起来琅琅上口,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都是孩子熟悉的,除了儿歌中所提到的小鸟、青蛙、小羊、蜜蜂等小动物,孩子还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认知水平说出许多相关的东西,易于为孩子喜爱和接受。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孩子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孩子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知识目标:
在猜猜、想想、玩玩中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会儿歌,并尝试创编儿歌
能力目标:
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说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猜猜、想想、玩玩中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会儿歌
活动难点:尝试创编儿歌
四、说教学准备
活动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法
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猜测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操作探索等活动,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使儿歌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让孩子快快乐乐学儿歌,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六、说教学程序
(一)以全体孩子背诵儿歌《我爱我的.家》导入主题。(加深孩子对家的印象)
(二)出示背景图,引导孩子学习儿歌。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不同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不仅做到了学科整合,还让孩子感受到这首儿歌并不是老师枯燥无味地教给他们的,而是他们在玩中独立获取的。他们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不仅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还突出了重点。
(三)互动学习
1、游戏接龙
2、集体复述儿歌
这里我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回忆操作探索时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整体朗诵,前后半句接龙,轮流等趣味性方式组织孩子学习朗诵,使孩子感受到儿歌的内在语言韵律,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师用一种小动物示范创编儿歌,然后孩子发挥想象力,自由创编儿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由于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学习仿编,感到比较难,因此我通过对话、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孩子创编,突破难点,发展孩子创造性思维。
(五)以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结束活动。让孩子感受家、爸爸妈妈所带来的爱。
七、活动延伸
让孩子回家为父母做一些事 如(为父母洗一次脚等等)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9
一、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
燕子是春天来临的象征,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熟悉的一种动物。大班孩子已经认识过燕子外形特征,对他们来讲燕子区别其他鸟类的标志是像剪刀一样的尾巴。他们还了解了燕子是益鸟、喜欢捉小虫,喜欢在屋檐下做窝,燕子颜色很漂亮,是黑白两色的……孩子们通过科学活动获得了有关于燕子特征的认知经验。而儿歌《小燕子》则是从语言领域的角度引领幼儿感知、认识燕子,以儿歌语言特有的规律和节奏,向幼儿描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因为大班孩子已经有的一定的认知经验,所以将这个活动放入大班教学就比较合适。
儿歌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对燕子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动态的描述,以燕子的剪刀尾巴将整首儿歌串起,仔细品味就能够发现前面两句写出了燕子轻巧的体态和标志性的特征;中间两句使用方位词“上”和“下”写出了燕子飞翔时的情景;后两句中“茅草当枕头”和“泥巴搭窝窝”则是对燕子做窝的说明,就六句儿歌将小燕子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念诵而歌后,还发现和押韵,儿歌每“巧”和“刀”、“朵”和“云”、“头”和“窝”,读起来琅琅上口。儿歌的中间两句把燕子活泼、俏皮表现得非常到位,使人不由自主地喜欢燕子,同时对大自然发生浓厚的兴趣。
儿歌是属于语言领域的范畴,但儿歌中的内容有一些科学领域的东西,所以这首儿歌是一个很好的教材,既能让孩子学些儿歌,又能通过儿歌帮助孩子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体现了现代幼儿教育的相互渗透教育理念。
前面我已提到过大班,因为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对新的东西有着很强的学习欲望,在他们的头脑中总有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而且他们还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喜欢解决问题后带给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会因此而快乐、因此而满足。所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解读,我把此儿歌的教学对象定位在大班,因为儿歌《小燕子》不仅需要孩子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助于引导幼儿扩展孩子的思维。我们给孩子安排的学习内容如果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迎合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
2、说目标
“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是在新纲要明确指出的,也是要求我们在目标的设立上要考虑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目标的制定中要考虑全面一些,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提高。要通过能力培养,提升孩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我将目标制定如下:
2.1、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并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2.2、培养幼儿喜欢燕子、愿意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为什么这样定目标呢?因为目标1渗透了认知和能力内容,这是整个活动的主心骨,重在帮助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来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儿歌。目标2是情感目标,在学习诗歌的基础上,激发孩子爱燕子、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3、说重、难点
我将此次的活动重点定位为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
活动的难点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难点的突破主要是先前的知识准备,和对诗歌的结构分析来突破的。
2.4、说活动准备:
包括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知识准备主要是请孩子在家长帮助下收集燕子的图片和资料,加深对燕子的了解。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根据儿歌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助于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我在此次的教学中主要采取了观察法、视听结合法、提问法及相互交流的方法进行教学。运用形象的多媒体教具帮助孩子直观感受并理解作品内容。在相互的谈体会中获得交流,使得一个人的经验融集成为大家共同的经验。同时通过教师及孩子的问题,启发幼儿观察事物及积极思维,培养幼儿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使孩子发展成独立学习能力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孩子学习的规律和年龄特点,以激发兴趣为基点,让孩子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活动气氛中理解儿歌的内容,幼儿在相互的'讨论、谈话中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同时在相互的交流中并理解活动中的重难点。
三、说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导入、理解、创编儿歌三部分,下面作简单的说明:
第一部分的导入主要是通过燕子的谜面来感知、复习燕子的外形特点,并以此为导入,请孩子谈谈我所知道的燕子。主要是通过此环节为下面的儿歌学习做准备,这也是课前给孩子布置的一个任务——收集所需资料。学习自我的资料收集及养成这种习惯,对孩子可持续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理解儿歌是通过直接播放课件,通过孩子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教师在孩子讲述的基础上帮助孩子用儿歌的语言进行概述、根据孩子的情况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用儿歌的语言说。教师的完整朗诵帮助孩子欣赏,感受诗歌中燕子的形象和儿歌的韵律美。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在商榷中共同解决。
第三部分主要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收集的资料,按照儿歌的形式仿编儿歌。这个活动有点难,正是有点难才对孩子有吸引力,才能让孩子体验突破的快乐。
四、说效果
儿歌《小燕子》的教学活动其是教育的一个载体,我们的幼儿教育主要是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勤于思考、敢于发问、乐于与同伴交流的学习态度,所以我在儿歌的设计中就很注重孩子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目标的制定中就考虑了能力因素,在之前的知识准备中我就鼓励孩子自己找资料,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将孩子的需求放到首位,让孩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敢于发问,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有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反思、探索,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小花狗与大石头》是一首有趣的儿歌。儿歌中用简短、朗朗上口的语言描述了小花狗出门遇到的事情。“碰到大石头”、“跌个大跟头”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有趣的事,“骨碌骨碌碌……”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有趣的声音,所以本节活动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纲要》中指出:“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及我班孩子的特点,我就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如下:
1、积极愉快的学习朗诵儿歌,丰富相应的词汇:"出门"、"跌"。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通过玩手指游戏、集体表演,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从两条目标来看,第一条是认知目标也是能力目标,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的.看法,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就在这一目标中体现。第二条是能力目标也是情感目标,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通过手指游戏、集体表演、大胆的朗颂儿歌,从而能进一步的感受儿歌的趣味性,体现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所在。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积极愉快的朗诵儿歌。
难点是:边表演手指游戏边说儿歌。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活动的目标,我为活动准备有:
1、根据儿歌内容编出相应的手指动作。
2、教师用手偶小狗一只。幼儿用指偶小狗,人手一只。用布和棉花做的道具大石头一块。
五、说教法、学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为其自主自动的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我选择的教法有:
1、提问法、
2、游戏法、
3、完整跟读法,在幼儿自由积极的获取知识的同时,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幼儿大胆地朗读儿歌。
在整个活动中遵循《纲要》理念,以幼儿为主,让幼儿在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的学法主要有:猜测法、游戏表演法、动手操作法、生生互动法。
六、说活动过程
我会将以上的教学方法渗透到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儿歌中的角色。
1、教师神秘的出示手偶,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这是谁呀?它出门去干什么?"
此环节为幼儿提供猜测、充分说的机会。
(二)、教师借助手偶,示范朗诵儿歌。
引导幼儿感知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趣味性,幼儿十分喜欢这首儿歌。
(三)、师生互动,学习儿歌。
1、在手偶表演的提示下,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诵儿歌。
2、用接念的方式朗诵儿歌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
在这一环节中采取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和教师进行一问一答的表演儿歌,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歌曲的内容。
(四)、表演儿歌,复习巩固。
1、幼儿右手食指套上小狗的指偶,边念儿歌,边表演手指游戏。
2、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集体进行形体表演。(出现道具:石头)幼儿和教师一起扮演小花狗,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表演。最后,幼儿进行形体动作表演,有的幼儿虽然动作不是很协调,但是十分可爱。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1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动物儿歌》。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动物活动时的美好快乐的画面。课文语言生动有趣,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学生诵读和记忆。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于新鲜的事物和有趣的学习内容充满兴趣。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汉字和拼音,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于儿歌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蜻、蜓”等 12 个生字,会写“间、迷”等 7 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 教学难点: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五、说教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朗读、思考、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七、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动物儿歌》。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
3. 识字教学
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形声字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让学生轻松识字。同时,通过开火车、摘苹果等游戏巩固识字。
4. 朗读感悟
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读出节奏和韵律。同时,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5. 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间、迷”等字的书写,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教师范写,学生临写,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6. 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仿照儿歌的句式创编儿歌。
7. 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次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和有趣。
8. 布置作业
(1)背诵儿歌。
(2)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的生活习性讲给家人听。
八、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左边是生字,右边是儿歌的主要内容,中间用箭头连接,体现了生字与儿歌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 1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物儿歌》。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本单元是围绕“识字”这一主题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识字能力。
这首儿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活动场景,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同时,儿歌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能够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识字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和朗读技巧,但对于形声字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朗读水平。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蜻、蜓”等 12 个生字,会写“网”字。了解形声字的特点,能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了解形声字的特点,背诵儿歌。
2. 教学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 教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2.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动物世界的视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动物儿歌》。
2. 初读儿歌,识字正音
让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检查生字读音,重点指导易错字音。
3. 精读儿歌,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句:蜻蜓半空展翅飞。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理解“蜻蜓”“展翅飞”的意思,同时认识“蜻、蜓、展”三个生字,了解“虫”字旁的字大多与昆虫有关。
(2)学习第二句:蝴蝶花间捉迷藏。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理解“捉迷藏”的意思,认识“迷、藏”两个生字。
(3)按照同样的方法,学习后面几句儿歌,认识“造、蚂、蚁、食、粮、蜘、蛛、网”等生字。
(4)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4. 朗读儿歌,感受韵律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边听边感受儿歌的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读出节奏和韵律。
(3)分组朗读、男女生对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和记忆。
5. 指导书写,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书写“网”字,强调书写笔顺和笔画占位。
(2)让学生仿照儿歌的句式,说一说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布置作业:背诵儿歌,观察一种小动物的活动,画一幅画或者写一段话。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左边是生字,右边是儿歌内容,中间用箭头连接,体现了生字与儿歌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动物儿歌全国获奖说课稿】相关文章:
动物儿歌获奖说课稿模板(精选6篇)09-29
《动物儿歌》说课稿02-21
动物儿歌说课稿02-09
动物儿歌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09-28
动物儿歌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09-29
动物儿歌教研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09-28
动物儿歌写字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09-28
动物儿歌公开课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09-28
《动物儿歌》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