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
【《倍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角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学生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抽象运用的编排,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学生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活动引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吗?出示图形,问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运用合作的语言,创设宽松、民主、活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二)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意图:在此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要求,设置悬念,把学生带入到尝试新知的境界,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1、(准备题)出示实物大三角板,红领巾,一本书,在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谁可以上来指一指,说一说,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意图: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尝试题)利用自己喜欢的圆形纸或不规则纸折角,找出哪里是角,摸摸有什么感觉?请找出角的特点。
【意图: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出示有争议的尝试题:
出示折好角的图形这是角吗?
【意图:“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3、尝试练习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小组间讨论)
【意图: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4、解决有争议的尝试题:
【意图: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意图: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结:第一阶段的尝试,学生在想、做、说中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学生对于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第二次尝试:
(1)和(2)两个角一样大吗?请你想想办法。
【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自己尝试一下,从而找出好办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想各种办法,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讲解并归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尝试练习题,钟面的指针间角度的大小在变化,请学生判断角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意图: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是引导探究,深入理解的过程。组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教学难点”让他们在尝试中体味成功。在小小的成就感面前,感受学习的快乐。】
学生自学画角:学生看书后,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讨论、纠正后,再次画角。
【意图:学习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学生画出任意的角,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己最为满意的角。】
(四)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意图: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3、发展题:
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意图: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
①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②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③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
角的标记填里面。
【意图:通过板书,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整体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
一、说课内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认识厘米 2、认识米 3、认识线段 , 量、画线段
二、 本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才有可能利用表象进行一些简单的估测,如估计窗的宽和高约是几米。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
线段的概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无法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 课本上是线段图并配了一句话: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三、本单元学情分析: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两个月的暑假可能让学生在很多时候都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学这个单元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让孩子以一个良好的状态进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进行整体和个别共同关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一年级上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学生容易接受。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五、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2、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六、单元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亲身体验法、讲授法、观察法为主, 学法以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为主。注重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避免课堂教学“一刀切”的现象,分层次向学生提出要求。
七、单元教学准备:
主题图、1角硬币、曲别针、正方体、米尺。
八、课时安排、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1、统一长度单位?(1课时) 2、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1课时) 3、认识米 用米量???(1课时) 4、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1课时)
九、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觉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直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编了教材。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我们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61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情景导入
1:欣赏录像。(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1、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
2、操作,体会特征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天安门、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
们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
板贴: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板贴:完全重合
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请大家把其余的两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点名回答)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贴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3、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4、训练,巩固特征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1)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2)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3)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三、做一做内化新知
(1)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再点名回答,电脑相机演示连线)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轴对称图形。)
五、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啊!那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旗吗?(电脑出示P59第5题)你能在下面一些国家的国旗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轴对称图形你就摇摇手,明白吗?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2)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六、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儿童亦然。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本课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中,两只小企鹅到北京旅游,介绍沿途参观的很多著名景物(这些景物都是对称的),带领学生一起畅游了一番,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赢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点评: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媒介,使教材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几何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图片的颜色,在教具和课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鲜明的颜色,使学生感受到颜色的美,物体的美丽,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体验到在数学中美的教育。)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点评:实践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节课下来,老师说课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的了,学生说的多了,动手操作多了,参与面广了,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发挥特效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
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点评: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较多,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外延伸、丰富情感
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建筑,配上古典的轻音乐,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古建筑又是一种艺术,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既是学习数学的好材料,又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选择切合教学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题材,如本课例中的背景音乐、古建筑、中国剪纸等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点评:古建筑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鲜活体现,让学生再次感受这些对称物体之美,设计别出心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导入虽很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欣赏美,也很自然,但总觉有些平淡。在判断学过的几何平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汇报时处理得过急没有注意到个别差异。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3的乘、除法》。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已经学会用10的乘法以及5.2.4.8.7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3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7的乘法口诀类似,包括例题、练一练。在例题中编出乘法口诀,在练一练中用乘法口诀算乘法。由于学生在已学的乘法口诀时已有编制口诀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教材在这里创设了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实践3的乘法的形成过程,理解3的乘法含义,培养他们的探究和推算的能力。
2、熟练掌握3的乘法,并会用3的乘法口诀求商。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手机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3的乘法意义,编撰乘法口诀,熟练进行3的乘除法运算。
2、会用3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推导3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迁移与感知
1、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
2、通过抢气球抢答口算。
3、情景导入
师:出示幼儿三轮车,一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就是一个3,两辆呢,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呢,就来学习下3的乘、除法。等我们学过后呢,再来帮小兔子解决它的难题。
二、自主探究
建构新知
(一)主动建构3的乘法
1、观察与思考
出示媒体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感知。
2、操作与感悟
(1)学生独立完成:画弧线、填数、写出几个几。
(2)交流描述强化乘法含义。
〖放手让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描述,让学生深深体会3的乘法的产生,充分理解3 的乘法意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3、探寻规律合编口诀
(1)独自推算下列一组算式的积
(2)想一想:这一组乘法题有什么规律?
(3)编一编
a、想一想,编口诀时要注意什么?
b、同桌合编3的乘法口诀。
〖在推算出一组乘法算式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并让学生想一想,编口诀时要注意什么?而后让学生两人合编口诀可以大大降低编撰口诀难度。
(4)说一说
a、指名介绍所编的乘法口诀
b、说说编乘法口诀时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乘法口诀
(5)看看想想:3的乘法口诀中有几句是新学的?
4、自寻方法熟记口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记3的乘法口诀
a、给学生1分钟熟读口诀
b、赛一赛: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c、讲一讲:熟记口诀的方法
5、独立写出交换题。(写后看书校对)
〖自寻方法、熟记口诀,给学生一分钟自由空间,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快读,比赛时请好学生引领,再分小组背,男女生背,学生会兴趣盎然,不要两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二)互动推出3的除法
1、小组合作
找出三六十八的兄弟姐妹。
2、交流核对板书如下
三六十八
36=18 183=6 63=18 186=3 3、
在找三六十八的兄弟姐妹时,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熟悉加减法的兄弟姐妹,将它引进乘除法,学生很容易掌握,并且能加深对乘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有关3的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能做到看清题目,理解题目,能灵活应用3的乘法口诀)
p43 题1、每束花里有3朵郁金香,小亚买了6束花,里面一共有多少朵郁金香?
算式:36=18(朵)
答:里面一共有18朵郁金香。
师:做这个题目时,小朋友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图意,想一想这里有几个几。然后运用相关的口诀就能很快的得出结果。
p43 题2、二(1)班有24个人参加环保活动,每组3人,可分几组?
算式:243=8(组)
答:可分8组。
师:这道题的已知信息时有24个人参加环保活动,每个组3人。要求可分为多少个组,就是把24分成几组才能得到每组三人,求的是组数,用除法计算。
p43 题3、窝外有3只小鸡。窝里的小鸡只数是窝外的3倍,窝里有几只小鸡?
算式:33=9 (只)
答:窝里有9只小鸡。
师:这道题已知的信息是窝外有3只小鸡,而窝里的小鸡是窝外的三倍,就
是求3只小鸡的3倍是多少,求的是窝里小鸡的总数,用乘法计算。
p43 题4 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巩固复习拓展练习
(熟悉并巩固3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应用)
1、拓展
a、12=()3 24=()2
b、3=()()=()()=()()
〖此环节看似多了一点,但在处理上较灵活:题1、题2采用口答,题3、题4直接写答案,在时间上可以快许多。拓展题是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延伸。
五、总结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为什么要对熟记3的乘法口诀?
六、课后作业
练习册3的乘除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认图形》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以这些知识为支撑点,把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按边的数量统一命名为四边形。并在此知识点上通过迁移,让学生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边形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参与对图形的摸、搭、数、折、剪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难点: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4、教具准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为了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本课我借助以下教具辅助教学:
(1)、长方形、正方形纸张;装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信封;小棒等
(2)、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教学时,我采用情景教学、直观教学、活动教学、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然后此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索,认识五边形、六边形,从而形成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的认识,这样处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学法:教学本课时,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看,摸,数,折,剪等活动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特征,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3分钟)
新课开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再现旧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已经认识了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巩固旧知。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认识四边形 (10分钟)
出示地砖图,由体到面,说一说它们的'面分别是什么图形?然后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出边,接着通过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数一数边有几条?亲身经历了发现边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在于不断的自我探究之中。最后归纳出四边形有4条边。为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进行判断后,要求学生分别说一说为什么有的是四边形,有的不是四边形。进一步加深对四边形的理解。
2、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10分钟)
在学生认识了四边形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等形式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通过用小棒搭五边形、六边形的活动,近一步巩固五边形、六边形的特征,并迁移出多边形。今天我们认识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以后还会遇见更多条边围成的图形,它们有个更大的名字,我们统称它们叫做多边形。
接着让学生思考: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怎样做?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数它有几条边。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15分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动脑数一数、折一折、剪一剪来巩固新知,深化思维。
(四)、交流深化拓展延伸(2分钟)
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它应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我通过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本课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创设情景、比赛、动手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体会了图形的联系和变换,发展了空间观念。实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是沪教版新教材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5-66页的《角与直角》,它是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的第一课。在之后的课中学生还要逐步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正方形和长方形,是进一步研究几何的工具性内容,因此安排在第一课进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累计角与直角的认知经验,为之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几何中角的概念。这里对角的描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是建立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中的,没有给角下数学定义,数学中角的定义要在以后的学段才出现,而教材安排的这一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对于角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外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接触观察寻找生活中的角,然后在此基础上认识直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本节课不仅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角与直角》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⑵能辨认、判断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⑴在观察角,寻找角,标示角的过程中认识角的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⑵通过转动三角尺认识直角,在量一量的过程中体验判断直角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找生活实物中的角逐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⑵在探究直角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特征,会判断角。
教学难点:
会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并用它来测量直角。
二、说学情
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孩子的逻辑思维从具象型逐步向抽象型发展,观察、记忆、想象、操作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但同时他们仍然积极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学生熟悉的钟面知识引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安排了较为
丰富的操作实践活动——指一指,找一找,转一转,量一量,来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的特点。
从认知情况来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角的经验,但往往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角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对直角的感觉也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所以教学中只有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活动,获得直接的经验来正确认识和辨别角与直角,形成空间图形感。
教学过程: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说明。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钟知识来读一读钟面,再影去刻度与数字,让学生逐渐注意到钟面上的两根指针组成的图形。这样的导入方式既巩固了原有的钟面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为之后引出角的概念做了准备。
二、观察归纳感悟新知。
探究一认识角
让学生观察放大之后钟面上的角有什么特点,学生能比较容易的发现这些图形他们都是尖尖的,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线,这时我再出示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总结角的特点,这样设计是从生活实物里抽象出角的概念,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他们可以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由于时针分针有长短区别,因此在抽象出钟面上的角时,我将前三个角的边画成一样长,而后两个是一长一短来避免学生产生边有长短的误解。
在紧接着的跟进练习中,先是运用刚刚掌握的角的特点来判断是不是角,这样能让学生对角的特征有更准确更完善的认识,再从一些生活图片中找角画出顶点与边,虽然学生对角的特征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从实物图片中找角对他们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设计正是要学生把学到的与生活事物结合起来,把一些理论的东西(角的概念)应用于实践中(根据概念去寻找角)。这样,不但巩固了知识,还能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符合低年级孩子爱动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加深对角的认识,同时标上角的符号则是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探究二认识直角
直角是一个比较复杂而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直角的形状有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我通过转动三角板让学生发现当一条边水平放置时另一边是竖直的`角就是直角,让学生对于直角的形状有一个简单的感知,能使他们在三角尺中快速的找到直角。并且形成一种空间图形感。
接着通过让学生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引发他们对于三角尺上直角的关注,而让学生相互找一找转动的三角尺上的直角则是为了丰富直角的变式图,有利于学生在变化中体会直角的基本特征,建立起比较丰富的直角表现,而突出学生对于三角尺上的直角认识也以便于他们在下节课中以三角尺来判断比较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因为我的数学科研小课题是研究教师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其中我的一个研究点就是如何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同桌合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和进行规范的示范操作会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是否有序、有效。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所以在让学生找三角尺上的直角时,我先示范转动尺子的方法并让小朋友上来指一指直角,对于指的方法规范与否直接作出评价,这样学生目睹了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在同桌间开展这个活动时就不至于无从下手而且也掌握了评价对方的方法。
我觉得学习数学很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所以在学习判断直角的方法时,我牢牢抓住两把三角尺中直角的素材,引导学生去想如何来验证另一把三角尺中也有一个直角,从而揭示判断直角的一般方法。而之后让学生从生活图片中找直角,则是让学生大胆地猜测、估计,把直角的知识延伸到了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在脑中巩固直角的概念。而小红旗的设计是让他们了解只是目测有时不一定准确,还需要科学的验证。这样把学生充分搬到学习的主动地位,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能够让学生在猜想和验证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一种科学的态度。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数一数是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角的定义来数出角的个数,使他们形成一种有序观察的习惯,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而数直角则要他们经历先目测再验证的过程,不但巩固了使用三角尺测量直角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严谨规范的数学习惯。
最后在周围找直角则是拓展学生思维的一个活动,有利于他们将知识内化迁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角尺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了教学难点:直角的度量。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中,有些活动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也许会碰到一些问题,这时,同组的同学可以对他进行帮助,因为是他的伙伴教会了他,他的记忆会更深刻,同时与人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度量时,我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难点得到了解决。这正是二期课改中的“注重学习体验”的思想。这样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氛围。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结合“花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实践操作活动,体会“倍”的意义。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教材要求学生既学会画图表征,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识地渗透形数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 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四、教学教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 “动手操作法”。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从而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并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倍数问题。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知识智慧共享的园地。
五、教学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现以及探索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
1、(放音乐)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了,森林里许多小动物都高兴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多媒体图画)谁来介绍一下?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构建“倍”的概念。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小猴子和小鸭子的只数关系。比较两个数除了“求和”、“比多少”的关系,还有另外一种关系叫做“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2、构建“倍”的概念。
体会“倍”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3个教学层次,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体会“倍”意,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1)第一层教学:初步体会“倍”含义。
同学们!刚才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猴子有几只?鸭子有几只?如果我们用圆片代替猴子数和鸭子数,猴子摆几个圆片,鸭子呢?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摆。(分2行,第一行摆猴子,第二行摆鸭子)
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老师在黑板把表示3只猴子的圆片画一圈),鸭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分一分)
接着要求全体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鸭子摆一摆、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小鸭的只数有这样的2份,算式是: 6÷3=2,老师引导学生说: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我给学生设疑:鸭子数是小猴子数的2倍,是把什么看作一份?再什么有这样的几份?目的让学生明确如果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以谁为标准,也就是说把谁看作“一份”,再看与它比较的量有多少个这样的一份。
(2)第二层教学:加深对“倍”的认识。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发现“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小鸡数是松鼠数的几倍呢?”(老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并说出理由。
先要求学生画小圆圈表示小鸡数和松鼠数,圈一圈、填一填,数形结合体会“小鸡数是小松鼠数的几倍”,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第三层教学: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下面请同学先算一算,填一填,再说一说
(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让学生初步体会应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升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根据课本的练习编排,我设计了闯三关练习,让学生带着兴趣,玩中学,学生在轻松而又带有竟争性中解决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1、第一关“比速度”。
2、第二关“比高矮”。
3、第三关比记忆。
同学们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还记得最近的天气吗?看图理解,寻求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数据的过程,所以本环节试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老师归纳: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通过讨论交流后,学生自己试着归纳来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回忆了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和研究的成果,这样做更体现了“过程”。整堂课的设计,由生活情境导入,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倍”,再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倍”,解决有关“倍”的知识,最后到生活中寻找倍,层层递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效果预测。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点呢?在教学时,在具体的情况中摆一摆、圈一圈的操作活动中探索新知。在操作活动中突破难点时,我设计了3个层次。
(一)帮助学生理解“倍”含义。
在这个环节上,首先由学生在情境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用小圆片代表小鸭、猴子来摆一摆。这些环节学生们都是可顺利完成的,但在揭示“倍”的含义时,就需要老师来帮一帮。这时我就通过和学生一同摆一摆、圈一圈来到确定如果把代表猴子的3个小圆片看成1份,那么代表小鸭的6个小圆片就可以看成这样2份,从而推导出小鸭数是猴子的2倍。
(二)辅助学生加深对“倍”的认识。
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对“倍”的含义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要求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时,我就引导学生先独立用画小圆圈代表松鼠数和小鸡数,然后圈一圈,与同桌说一说,集体反馈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设计了这样3个层次的教学,对于“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后,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九单元以亲近大海为主题的关于“统计”的知识。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的过程要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节课的统计知识是学生第三次接触统计知识,在一年级上册以“我又换牙了”初步认识了统计。在一年级下册以
“我们的鞋码”为主题学会了用“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形成了简单的统计意识。能够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有了这两部分知识做基础,我们二年级上册的教材设计了以“亲近大海”为主题,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它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从“统计”这两个字眼上我们不难发现,它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去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前两册统计的学习是这样的,那么本节教材的学习更是这样。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并倡导的“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我想本节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经历学习的过程,去品尝学习的乐趣,去享受成功的喜悦上显得更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
知识目标是: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感受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
能力目标是:结合实例,培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法和学法: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学生通过夏天海滨浴场上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对分类统计的学习。
2、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的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与同伴一起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四、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作了以下准备:课件、学生2份题签等。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体验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与一年级统计内容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让学生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加以统计。本节课的统计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那么如何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呢?我们的教材是呈现了一幅夏日海滨浴场这一学生特别喜爱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组织学生提出“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两个重点问题。根据第一个问题,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统计的方法。第二个问题重点就是组织学生巩固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面对教材的这种情况,我有两点自己不同的处理方法:
首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游泳的人数减少了几个,呈现出了一幅比较清晰的画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学生受到人多的干扰,为顺利学习分类统计做好基础。这也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作为实验教师可以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说法。
其次在解决“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这一问题中,我们书上直接给出了两种分类统计的标准:一种是按男女分,一种是按是不是戴游泳帽分。我在设计时感觉根据知识和经验,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探究出分类统计的方法,就把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设计为小组合作探究来学习,而不是直接给出按标准。我认为这样做即使学生探究不出分类的统计方法,在这个探索活动中学生也将得到其他方面的锻炼。而且,只有在他们探究的过程中参与交流,老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原始思维状态,把握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
有了我对教材的认识和我备课的这些想法,以及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拓展应用,巩固深化。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首先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再播放一段美丽的海边录相,引出书上的主题图,再重点提出“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2个问题?在本环节我注意了3点:第一点让学生猜一猜录像中跑向大海的小朋友去干什么?引起学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第二点在学生充分识图后,我注重了从下到上,有顺序的进行了一个小总结。这样做的目的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第三点在学生提完问题后我注重了一个全面性的总结。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通过一幅图提出的问题是多样的,今天就重点来解决2个。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以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学中,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探索按不同分类标准统计“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达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了三个小环节完成:
第一个小环节:讨论解决“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首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启发他们说出不同的分类统计方法,如:可以按性别分类统计,可以按是否戴游泳帽分类统计,可以按是否戴游泳圈分类统计。在交流汇报这个环节中,不怕花大量时间,努力营造一种民主、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方法,让学生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学会倾听同学的观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需要。在完成统计表时,让同位合作选择一种或两种分类方法完成统计表,初步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
我认为在探索活动中,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必不可少。独立思考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但是他们因为受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局限性,有的思考结果可能是不完全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交流能让他们对自己的思维结果积极的进行反思,逐渐走向合理。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交流的一是和能力,但是在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对其合理性的进行判断的意识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局限在表述而非沟通的意识里。交流没有积极的反思与回顾,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努力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采用3人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二个环节:组织学生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多样性。让学生观察3个统计表,通过提出并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分类统计时,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初步感知分类统计的意义。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中在组织学生展示时把评价的大全交给了学生,如:你认为这种方法怎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可以吗?等等培养学生有意识的思考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意见和建议。在思维的碰撞中完善自己的认识,获得思维的发展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第三个环节学生独立解决“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采取的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
3、借助刚才统计的感性材料,比较新旧统计知识的不同,来帮助学生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和方法,在整个环节中都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和展示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兴趣,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
我这样分3个层次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层层递进。
三、拓展应用,巩固深化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是这样的:先由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汇报交流,并说出统计的方法,再有其他人评价补充。这样处理目的是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也体现了“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生数学的重要性。为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学生探索分类统计的方法以后,我告诉学生分类统计能让我们对统计对象了解的更清楚,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要用到分类统计,说一说你想统计什么?准备怎样统计?为学生提供应用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数学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附:板书设计
统 计
1、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2、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
一、 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可见,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们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我们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难点是:正确画角。
三、 教法与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这一思想,采用互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角、体验——摸角、小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做角、尝试探究——画角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 教学流程
为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我们做了如下设计: (一) 引出概念——创设情境,直观感知角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多媒体出示熟悉的校园生活图片。从图片中找角,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角,借助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促使学生从实物图形的认识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 建立概念——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1、
角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首先,启发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角,揭示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设计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探索的喜悦,使他们谈到的是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收获,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又让学生尝试体验摸三角尺的`角,又一次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紧接着设计了判断角和指出身边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对角认识完成了质的飞跃。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2、
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我们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制作角。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自己身边的物体制作出角,这是放手让学生把“想”和“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获得成功体验。在展示角时,让学生操作活动角得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分叉的大小有关,又借助电脑演示角的大小与长短没有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为下面画大小不同的角及以后学习锐角、直角、钝角打下基础。
基于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尝试探究自己画角,教师通过电脑演示形象生动的画角过程突破本课难点,再由学生复述画角的过程及自己画角来再次巩固加深对角的抽象认识。
(三)、丰富概念——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多媒体展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数角,在课堂上拓展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最后又设置一个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课外延伸,改变以往用总结本节课的方法结束课程。
五、 教学预想:
我想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的分步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能充分地活动起来,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大部分学生对角有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并形成角的表象。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0
【教材分析】
“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5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口诀。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图,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设计理念和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使之‘做’数学”的教学理念。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本节的“乘加、乘减”是让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结算出结果。在设计本课中,我力求在“算”与“用”教学的结合点上有所突破。通过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乘加、乘减式题,试想体现以用引算的做法。当得出乘加、乘减式题后,要让学生及时感知算式与实际背景问题的联系,真正理解式题的含义(“几个几多几”或“几个几少几”)。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图与式的结合来探究算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不正确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提高个人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
2、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生谈话:
师:这段时间我们在学习什么?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称号后面的数叫什么?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师: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生答)乘加是什么意思?(生答)乘减呢?(生答)一年级我们学过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说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生答)有小括号又该怎么计算?谁能大胆的来猜测一下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生答)
2、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
过渡: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2、3、4、5的乘法口诀,那我们大家有信心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验证刚才大家的猜测吗?(生答)老师期待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1、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
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
乘法算式:3×4=12(个)
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教学例5
(1) 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
(3) 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4) 引导观察算式。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5)小组讨论: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3、教师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看图列算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三)检测导结
1、练习十二的4题你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人在吗?
此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而且鼓励算法多样化。
2、5×3-5 = 5×3+5= 5×4+5=
5×2 = 5×4= 5×5=
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画的方法,自己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
4、反思总结
师:回过头来看一开始我们的猜测,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大家真了不起!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成了小小数学家,老师真为你们高兴!那你能给大家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3+3+3+2 3×3+2=11(个)
3+3+3+3-1 4×3-1=11(个)
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于是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寻找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中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练习我使学生领会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活经验来做参考,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通过同桌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组间评价、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
1、9的乘法口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8的乘法口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终结。教材情境图呈现的是凯蒂向中国小朋友学剪纸的情境。图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通过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自主编写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已有了28的口诀的理解和编制经验,初步掌握了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许多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具备了自己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
2、学目标、重点和难点。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编口诀,记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总结、概括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9的乘法口诀及其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记忆9的乘法口诀是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二、教法、学法本节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让学生在观察,总结、概括、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形成对9的乘法口诀的完整的认知结构。三、教学过程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上课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的情境图,并简单介绍情境图中同学们的各项手工制作活动,接着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一共可以剪出几个灯笼?”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承接前面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手工制作入手,情境的引入自然、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五个
4、环节。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知识经验不同,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口诀计算出结果,有的学生可能不会算。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这两种情况,我借机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借助表格推算一共可以剪出几个灯笼。”引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同时为进一步理解口诀、编写口诀奠定基础。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先这样引导:“1串灯笼有9个,1个9是9。2串灯笼有几个?2个9是几?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引导学生借助依次顺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再顺势追问:“3个9是几?4个9是几?5个9?6个9呢?想不想自己算一算?拿出表格算一算,填一填。”最后进行班内交流,并小结:“9个9是81,所以一共可以剪出8
5、1个灯笼。”让学生利用连续加9推算得数的方法得到一共有81个灯笼的答案,不仅是验证结果的正确,同时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学习口诀奠定基础。2.借助表格,学习口诀。我引领学生经历了三个层次。(1)编写口诀。在学生利用表格推算出“一共可以剪出81个灯笼。”后,引导学生:“我们就用表格推算出的得数来编写9的乘法口诀”。然后先引领学生一起编写两句口诀:“1个9是9,谁能列出算式?编出口诀?”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编写9的乘法口诀。(2)学习口诀。在学生独立编写口诀后,我引导学生交流:“1个9是9,19=9,一九得九。2个9是18,29=18,二九十八。你也能像老师这样
6、把你编写的口诀介绍给大家吗?”让一名学生按几个9是多少读表,边读边体会“几个9是多少”,学习9的乘法口诀。(3)理解口诀的意义。编写好口诀后,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口诀,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将口诀意义的.理解融入编写过程,放手让学生独立编写口诀,使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3.寻找规律,记忆口诀。我引领学生经历了四个活动。(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理解口诀意义后,我通过问题:“先来竖着观察,读一读,边读边观察,9的口诀藏着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课件出示口诀,将利于学生观察
7、的字圈划出来。(2)全班交流,学习规律。对于规律1:相邻两句口诀相差9的学习,学生容易发现,但是表述不清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规律,在学生回答后,我及时进行点拨,并适时进行追问并小结:“二九表示几个9相加?三九表示几个9相加?三九比二九多了一个9,那么得数就比上一句多了一个9”。最后教师总结:“从上往下看,一句比一句多了1个9,那么得数就比上一句的得数多了1个9,反过来呢?从下往上看,一句比一句少了1个9,那么得数就比下一个得数少了1个9。”对于规律2:“比整十少几”的规律的学习。鉴于这一规律不易发现,我首先引导学生横着观察每一句口诀中藏着什么规律,然后借助课件出示图片。边演示边提问:“一
8、排有10个方格,有几个灯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一排是10个方格,空了1个。从图中就可以看出1个9比10少1是9,所以一九得九。然后课件继续演示,引导学生思考“2排有20个方格,2个9比20少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2个9比20少2是18。“3个9比几十少几?六九用几十减几等于几?如果想知道七九是多少?用几十减几等于几?”通过图片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接着让学生根据规律抽象出算式,并能脱离图片抽象出规律。对于规律3:用手势记忆口诀的学习,我首先演示,边演示边说口诀,然后提问:“谁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手指记忆法怎样记?”学生在老师演示时也会跟着做,慢慢就
9、会发现规律,几九就把第几个手指弯下,弯下手指的左边表示十位,右边表示个位。最终理解掌握手势记忆口诀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规律,进而运用规律记忆口诀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针对每种规律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加深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4.试一试:背口诀在学习规律后,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规律记忆口诀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找规律、用规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口诀,为熟练运用口诀,提高运算能力奠定基础。5.应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在记忆了9的乘法口诀后,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墙上一共挂了多少条鱼?”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
10、,同时以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求几个几”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运用口诀。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我们学过加减法竖式的书写,乘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你能试着写一写吗?”在学生尝试乘法竖式的写法后进行班内交流,然后由教师介绍乘法竖式及各部分的名称。5.回顾反思,梳理建构本环节中,我借助板书,引领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过程进行了回顾,然后进入自主练习,巩固拓展环节。(三)自主练习,巩固拓展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针对性、应用性原则,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1.连一连。我先让学生
11、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道算式用的是哪句口诀计算的。这道题是基础练习,检查了学生对所学9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2.帮妈妈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及时追问: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进行巩固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在用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9的乘法口诀,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我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学习收获,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四、板书设计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条理清楚,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2
一、教材
本单元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学法、教法
(一)学法
1、学生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2、学法指导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观察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汽车,为什么同一辆汽车看到的样子会不一样。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二)教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更好的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设计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好吗?把你们的小凳子放到桌子下面,然后站好,听老师要求。用你的左手指指上面,右手指指下面,左腿踢踢前面,右腿蹬蹬后面,头向左边扭扭,再向右边扭扭”。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我就从“动”字入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的方位与位置的知识,二是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作了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活动结束后,我又从“趣”字入手,用课件演示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学生看完故事后,在欢乐中,我提出问题:
“他们都说对了吗?”
“他们都摸了摸,为什么还说不对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小结:“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那么要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入新课“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路。
(二)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我准备分两个部分来进行:
1.本位观察。
老师拿出一个汽车玩具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辆汽车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面也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形状,体会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换位观察。
大家站起来转一圈看看,你能看到汽车的哪一面?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现在你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不一样?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儿童乐园》选自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二课。本节课是在上一节《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时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乘法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更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课起着关键的承前启后作用。
根据本课的内容及作用,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各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改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情境,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乘法计算的简便性。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够从加数相同连加算式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并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说学情
只有对学生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教师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数学基础,但对乘法及其意义还比较陌生。这个学段的孩子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针对二年级孩子好奇好学的特点,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学到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改指出,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教学过程转化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
课堂伊始,我开门见山,谈话导入:“同学们,王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去儿童乐园玩,那儿有什么好玩的?”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后,教师进一步创设情境,故作神秘地说:“你知道吗?儿童乐园不仅仅有这么多新鲜有趣的游戏,那儿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和秘密呢!”顺势揭题并板书:《儿童乐园》。
2、探索新知
首先,面对繁杂的情境图,我会引导孩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有序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这样做降低了课堂坡度,使我的数学课始终面对全体学生,同时学生注意力在同一焦点,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接着,我请学生针对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充分利用情境图,自然、连贯地向下一个环节过渡。
其次,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中,我选择了“有多少人坐小飞机”这一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得数,在这里,学生会采用数一数或加法的方法,教师同步板书并请学生解释连加算式的含义:即4个2相加。接着,教师提出:除了加法,还有一种算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乘法,先集体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将原有知识进行迁移,引出“乘号”、“乘数”和“积”的概念,并及时补充读法和写法,再对比加法算式,得出“2”是相同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也表示“4个2”相加,学生自己总结出加法、乘法所表示含义相同,结果也相同,这一步骤学生从现实情境走向符号世界,而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就是本课的思维对象——乘法的生长点,通过对比,学生从形式上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接下来,为了突破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我将课本内容适当拓展,小飞机的数量由4架增加至6架、8架,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并在汇报时说清楚各数字的含义,强化乘法意义的认识。接着,我将情境图、连加算式、乘法算式放在同一屏幕上请学生观察,得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表示”,这里我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将图与算式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乘法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当小飞机的数量增加到30架时,学生发出了一阵阵惊叹,教师及时询问:“对你来说,这个问题难点在哪?困惑你的是什么?”孩子直观感受到,数量太多,计算太麻烦了,此时,教师揭开事先写好的连加算式,长长的算式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课堂达到了一个小小**,再请学生试着用乘法解决,汇报时说明乘法的意义。这时黑板上读法、写法、计算均十分复杂的加法算式与简便的乘法算式形成了强烈对比,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简便性,产生新的学习需要。这一系列的学习经历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而体验是为了获得直接经验和感受,增强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升华和发展。
最后,我再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完成后请学生根据同学列的算式猜一猜他解决的是哪一个问题,这样对教材进行了有机处理,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
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课程内容呈现地具有层次性及多样化,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这样的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经历观察、提问、猜测、实验、验证、计算等活动,有效突破了课程重难点。
3、巩固延伸
练习部分我选用教材19页练一练第1、2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评议,在过程中教师注意多元评价,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数学,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如果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也说明他们对乘法的意义有了初步而清晰的认识。
4、总结全课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感受与收获,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个微缩课堂,我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体现了加法、乘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内容。
儿童乐园
——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加法:2+2+2+2=8(人)
乘法:2×4=8(人)
4×2=8(人)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0(人)
2×30=60(人)
六、预说教学效果
本课的教学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活动形式,并充分利用简单实用的课件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相一致,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味”和“儿童味”,真正将陈省身先生提出的“数学好玩”落到实处!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经验,根据课堂的生成性,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而不是忠诚地执行教学预设!
我的说课到此全部结束,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谢谢!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4
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首先关注的是教育,其次才是教学。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我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 理解记忆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2)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3) 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1、 教学重点、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他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其中,亲历并理解口诀的形成过程和口诀的含义、作用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想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法和探究学习法。
1、 密切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需要注重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只有创设了亲切、自然、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学习。本节课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以手为样本,常设情境导入,从而引出5的乘法口诀,犹如练习中,把5的乘法口诀和生活中常见的时钟联系起来,使学生倍感亲切,而且更加容易记忆。
2、 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新课表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堂学习要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在本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看图后自己说出是1个5,算式就是1×5或5×1,自己编出口诀一五得五,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后面的口诀。
3、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个人的学习效果虽然离不开他的智力因素,但非智力因素可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动力性质。因而在学习中,务必重视情感、态度、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归纳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流程
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
● 创设情境,激活原有经验认知结构;
● 合作探究,引导主动进行认知结构;
● 巩固应用,强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 拓展延伸,运用新知结构解决问题。
这样的安排,参照了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并已到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1、 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十个好兄弟,分成两个班,互相团结紧,排山又倒海”——这个关于手的谜语,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并且迅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中,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接着让学生探索新知,说出几个5,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通过计算一个5,到5个5,学生会发现如果把乘法算式写成加法算式,在用加法来帮助计算得出答案,实在太麻烦了,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更好的方法,就是用乘法口诀来帮助计算。这样即使学生体会到了运用乘法口诀的必要新,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到渠成地引出了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根据学生的起点,在教学之前,很多学生对乘法口诀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我让同桌合作交流编完整的5的口诀这一环节的设置,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互相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
3、 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记忆5的乘法口诀,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而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的基本途径。教师只有选择了生动有趣又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目的。
4、 拓展延伸,运用新知结构解决问题。
创设认识表盘,快速说出1分钟是一个五、2分钟是两个五、3分钟是三个五、5分钟是5个五……训练学生的快速反映,将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预想
本节课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得出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习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习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在探究100元钱买三件运动器材够不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出很多方法: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用连减的方法、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老师都应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出现多种方法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4、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生活中的数学,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必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围绕“校园运动会”这一主线展开,由估体育器材单价,到买体育器材,到估计运动员人数,再到运动员献爱心买礼品这些情景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买礼品的具体情境,“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钱?实际要多少钱?你们的钱正好够用吗?剩下的钱怎么办?多余的钱怎么办?”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6-26
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1-08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6-11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2-23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15篇11-14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1-07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4篇06-1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04-27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