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宫博物院》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课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对比较枯燥。但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易于理解。
二、说学生:
第一,在此之前已经学了三篇说明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说明文的方法;第二,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没看到过故宫,所以空间概念较差。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了解行踪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四、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说明:知识和能力目标是教学的重点,是我们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锻炼思维的重要任务,而“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则是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说明文空间顺序,是理解建筑物类的说明文的重要工具,应是本文掌握的重点。)
五、教法学法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重点点拨讲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
(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
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故宫,大家都不陌生。那是皇帝和他的嫔妃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严禁老百姓进入,因此又叫紫禁城。面对这组充满神秘感的建筑群,大家想不想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说明:因为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所以我决定直接引导学生说出北京有哪些古迹,学生一般都会回答。这样导入让学生有亲切感。)
(二)、检查预习
相信大家在课前已经对本课做了充分的预习,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字词积累
矗立( ) 鳌头( ) 湛蓝( ) 琉璃( ) 鎏( )金
蟠龙( ) 中轴线( ) 金銮殿( ) 击磬( ) 玉玺( )
檀木( ) 攒( )乾清宫( )坤宁宫( ) 诏( )书
肃穆( ) 上谕( ) 额枋( ) 藻井( ) 垂脊( )
矫健( )妃嫔( ) 翊坤宫( )修缮( ) 迥然不同( )
玲珑: 湛蓝: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
(说明: 检查预习是为了夯实学生的语文最起码的基础知识。)
(三)、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回答,其他同学评判,教师纠正、补充)
1、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本文大体是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来介绍的,请你列出路线图来,或完成故宫平面示意图(课后习题一)
明确: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
3、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开头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
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说明: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培养并检验学生的概括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进一步理清文章的线索,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学会理性的解决问题。)
(四)、学生再读课文,想想:(同桌互助或前后桌讨论)(20分钟)
1、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太和殿。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明确: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同时它又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都体现了故宫建筑的风格特点,因此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最具代表性。
3、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归纳:从殿外写到殿内,是从外向内的空间顺序;写殿内设置也按照空间顺序写。
(2)、文章强调中轴线用意是什么?
明确: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3)、在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龙?
明确: 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说明: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本课应突破的重、难点,我设想让学生自主、大胆积极思考,同时也要求他们进行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竞争并合作的意识。“教是为了不教,”注重学生自主的学习并让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五)、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说明: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作业。
1.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2.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最近的路该如何走?请向同学们介绍,欢迎他们到你家做客。
(说明: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完书本知识懂得迁移运用,这才是最重要的素质。)
(说明:板书设计原则力求全面、概括、有条理性,让人一目了然。)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单元说明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也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但是,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而且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它的历史地位已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至于它的建筑风格我们又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理清说明文的顺序后,重点分析文章的5到8段。因为作者在取舍时,也是抓住了太和殿的重要性,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写。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能力目标:
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文章总体结构:总—分—总。
难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总之,学习完这篇课文,学生首先应该惊叹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其次让学生理解说明文中的空间顺序,为学生写作说明文打好基础;第三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说教法:
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本的说明顺序。理解本文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
3、图示法。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4、延伸拓展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对空间顺序这种说明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组理解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探究学习设计了说话训练: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我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1.创设情景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2.诵读训练法:听录音并轻声跟读,使这篇课文就像一部风光片一样呈现在了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设疑法及合作探究法: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故宫博物院,从而让学生熟悉本文的写作思路及空间写作顺序。
4、拓展练习法: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我校并写作,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赏析法:配乐再次欣赏图片,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扩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四、说程序
(一)、课堂结构:导入、讨论,教师点拨,课堂练习布置作文。
(二)、简要过程:
1、导入:教师让学生做导游,介绍本地的北回归线公园,从而导入课文。
2、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3、听录音并轻声跟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下面设疑及探究铺垫。
4、速读课文,合作探究作者行踪,并根据小组代表回答板书: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5、小组深入合作:看作者到各处后重点介绍的内容及特征是什么?然后根据作者的行踪及介绍的内容和特征进行导游比赛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比赛作总结并板书:
外形: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太和殿内景:庄严富丽
位置:中轴线上
用途:重大典礼地
概貌:轮廓优美宏伟壮丽
前朝中和殿
用途:休息地方建筑精美
保和殿:用途殿试地方布局统一
乾清宫:用途处理政务
内廷交泰宫、坤宁宫皇帝结婚地
御花园:园林特色
6、根据板书,师生总结:
(1)结构:总—分—总。
(2)顺序:由“前—后”“外—内”“南—北”的空间顺序。
(3)详略:详写太和殿,略写其它。
7、拓展: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熟悉的景点或我校构建特点并写作。
8、配乐再次欣赏图片,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扩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3
《故宫博物院》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十四课,是考查的重点篇目,文章原是一篇导游词,按照参观故宫的顺序开展讲解,详略得当的讲解让人印象深刻。
一、说教材
《故宫博物院》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故宫。本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主要的建筑及其布局和功能。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布局的基本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去参观故宫的热情,感受传统建筑艺术的对称之美。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说明文并不陌生,之前也积累了许多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但是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概念不是很强,有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去过故宫,所以在理解这篇文章时还是存在一些难度,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过学习本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描写复杂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故宫建筑的布局和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详略得当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并体会故宫的建筑之美。
五、说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将运用视频导入,播放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于故宫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通过“文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是什么?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通读全文,并找出答案。这时学生可以得出“本文主要是由南向北依次去写故宫的”(板书:南到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思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的这一句“从天安门往里走,沿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和这一句“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通过这两句中的.“笔直”和“中心”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在写作时,始终是在围绕着“中轴线”去写故宫的,(板书:中轴线)。
那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为下面的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我会提问学生“如果你去故宫你会选择那些宫殿去参观呢?”学生纷纷得出答案:大多是:太和殿、御花园等等,这时我会用质疑的语气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所选择的参观地点都是文中大段描写的部分?”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文中发现:作者并不是详细介绍每一个宫殿的,而是有详有略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去体会“详略得当”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什么?这时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对于太和殿和御花园的印象比较深。我顺势给出引导:在描写这样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那么肯定是无法写出亮点来抓住读者眼球的。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太和殿描写他们所喜欢的句子,有的学生找到“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体会作者此时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写故宫的呢?这时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是在高处和低处去描写的,同时我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站在远处整体的总写,从近处上详细的分写,将事物的整体和局部充分的展示于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体会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能将复杂的事物并有重点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随即板书:总分结合。
(四)延伸作业
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时我提问学生,故宫是在哪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并适当的为学生补充一些关于故宫的知识,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课下继续搜集关于故宫的一些故事,明天上课的时候请同学上来分享,这样的作业不仅体现了减负的理念,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这篇说明文的写作思路是按照:由南向北,围绕中轴线这一顺序展开,我突出的把这两个特点呈现在板书上,抓住了本文的主要特点;同时在对应的地方加上了文章的写作的特点即:详略得当和总分结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为背越式跳高,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五教学内容,从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背越式跳高属于跳跃类教材,本节课是背越式跳高第一节课,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组成,为了获得必要的速度、高度、更有利地进入腾空过杆阶段,快速有力地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也是教学重点,而弧线助跑起跳技术则是本次课教学的难点。
其动作要领是:直线段助跑加速积极,动作放松;弧线段助跑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最后3~4步节奏快,迈步放脚动作果断,起跳阶段紧腰挺髋,以全脚掌快速滚动落地,摆动腿和两臂积极前上摆,起跳腿充分伸展、脚跟内转,用脚尖蹬离地面,身体半背向横杆。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在运动技能上,初步掌握基础的技术动作,运动能力较强,生理心理趋向成熟,已经不满足一般性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先是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之后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活动,发展学生爆发力,学生能够跳过一定的高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后倒成弓背
2、教学难点:助跑和起跳技术的衔接
五、教法、学法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才用讲解法、示范法、比赛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组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我将本节课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
在开始部分时,我迅速集合整队,点名报数,安排见习生,宣布本课内容并强调安全意识,随后安排见习生,设计意图为: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课堂,防止运动损伤的出现,学生带着目的进行学习,为下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准备部分
在准备部分时,我带领学生进行螺旋跑,在跑的过程中,通过口令的`形式发展学生动作速度能力,随后进行徒手操练习,设计意图为:用螺旋跑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慢跑,学生能够感到新颖,具有趣味性,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练习,从而达到热身的目的
(三)基本部分
在基本部分开始时,我通过问题的方式进行导入,我是这样进行导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跳高运动么?哦都知道,那谁知道跳高最长见的形式是什么么?对,是背跃式跳高”从而导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通过提问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组织学生观看挂图,并分组讨论跳高有哪几个环节构成,设计意图为:通过挂图形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之后,我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并示范讲解技术要点: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组成,直线段助跑加速积极,动作放松;弧线段助跑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最后3~4步节奏快,迈步放脚动作果断,起跳阶段紧腰挺髋,以全脚掌快速滚动落地,摆动腿和两臂积极前上摆,起跳腿充分伸展、脚跟内转,用脚尖蹬离地面,身体半背向横杆。
通过讲解示范,学生对技术动作建立完整的表象。随后我才用三种练习形式。
首先,我进行1—3步助跑练习,在练习中强调步点,学生体会助跑的技术动作
其次我组织学生进行原地挺髋练习和跃起挺髋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强调技术要点,技术要点为:双脚起跳,空中成弓背姿势
通过练习,学生体会膝部放松,挺髋的动作感觉,随后我进行助跑和起跳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起跳点不正确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讲解技术动作并示范,最佳助跑步数为8—10步,随后在地面上画标志物,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当学生快到标志物时,我通过口令提示学生进行起跳练习,通过讲解和辅助练习的方式,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掌握技术动作。
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跳高接力的游戏,我将学生快速分成4组,要求每组人数相同,看哪一组,最先完成跨域哪一组为胜利方,通过游戏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学生对技术动作达到连贯的状态,提高跳跃能力
(四)结束部分
在结束部分时,我带领学生进行身心放松练习,重点放松腿部肌肉,通过放松的形式,消除乳酸堆积,缓解学生紧张心理,随后总结技术要点,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组成,通过总结,学生回顾技术动作
组织学生进行回收器材
本节课预计心率为140次/分
负荷强度为40%
我的说课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指证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5
一、本节课教学的总体设想:
1、本节课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说明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2、教学目标及完成目标的策略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一是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二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能力目标一是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二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德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通过听录音,使这篇课文就像一部风光片一样呈现在了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我为学生准备了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故宫博物院,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自然而然就熟悉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也学会了运用空间顺序写作说明文。学生在欣赏图片的时候,对故宫博物院高超的建筑艺术 不免赞不绝口,本文的`德育目标的完成应该不是大问题。
3、本节课应达到的教学质量
学习完这篇课文,学生首先应该惊叹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其次让学生理解说明文中的空间顺序,为学生写作说明文打好基础;第三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教材分析
1、重点、难点分析
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对于这样庞大、这样特殊、这样雄伟的建筑群,除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外,主要还应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所以本文确立的教学重点一是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二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是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2、教材的取舍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荟萃,它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建筑布局也体现了这一特色和功用。本文又是介绍它的一篇说明文,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它的历史地位已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至于它的建筑风格我们又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理清说明文的顺序后,重点分析了文章的5到8段。因为作者在取舍时,也是抓住了太和殿的重要性,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写。
三、教法学法设计
1、本节课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本的说明顺序。图示法。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延伸拓展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渗透课题研究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继续使用我校语文组推广应用的三单元阅读教学法。在认知阅读阶段,主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完成本节课的德育目标;在理解阅读阶段,主要是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理解本文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拓展阅读主要是训练学生对空间顺序这种说明方法的应用。
3、学习方法的设计、学生技能的培养
本节课主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组理解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探究学习设计了说话训练: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我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和
1、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确立的学习目标可以有重点的进行展示,而且可以实现跳出课本教语文的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多媒体展示的内容,不但形式鲜活,而且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像制作的故宫博物院视频资料、我校的视频资料都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的情景,带领学生走进美的殿堂。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对问题的理解自然深入浅出。
2、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中的作用及长短期意义
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在学生当导游时,让学生对照图片说明,既便于理清学生的思路,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教学特色
1、本节课的主要特点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殿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这堂课上,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上。
2、本节课新颖独到之处
因为本文是一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故宫博物院。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本文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拓展阅读阶段,设计了说话训练——带领他人参观我们的学校。先向学生播放学校专题片,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学校有更全面的认识。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6
第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课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对比较枯燥。但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易于理解。
第二说学生
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第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一下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的能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第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文章总体结构:总—分—总。
难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说教法
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2.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第六说学法
结合新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设计学法。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2.通过讨论协作梳理课文。3.通过做小导游的片段作文练习深入理解课文。
第七说程序
由于这是一篇篇幅很长而又比较重要的文章,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个课时,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具体的课时安排。全文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游踪介绍。重点:说明顺序、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讲解落实重点段落。重点: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说明文按空间顺序说明时该如何寻找立足点。
第三课时:课文知识、能力及其情感培养的拓展以及对课文做小结。重点:学习写作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的说明文、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八,根据以上设计,今天我就来说一说,第一课时的具体安排。总的安排了九个教学步骤,如下:
(一)导入:以一系列珍藏于故宫博物馆的珍品图片激起学生对故宫的好奇,从而引出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检查生字词读音。
(三)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齐读课文1-2自然段。2.学生自主介绍通过朗读课文1-2自然段所了解到的故宫。3.演示课件,总体介绍故宫及简略介绍故宫四大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四)师生一起理清课文说明顺序1.根据图片及课文填写课后练习一中的图表。2. 利用多媒体课件,重寻作者行踪,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故宫。理清参观顺序:天安门—端门 —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五)完成课堂活动:根据图片和课文(5—8自然段),写一段导游词,介绍太和殿。
(六)理请课文结构1.在第一部分中找出与课文最后一句“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相照应的句子。2.课文首尾照应,都是对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描写,而中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博物院各大建筑的具体描绘,由此可见,课文的总体结构为:总-分-总。
(七)朗读课文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八)小结:文章基本上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推进,又辅以左右(东西)两旁建筑加以介绍,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
(九)布置作业:从以下作业中任选2题
1.试着由北向南,从神武门进入,介绍一下故宫博物院。
2.从文中摘抄10个形容词,写一段课外练笔。
3.以空间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间。最后我们来说板书设计,很容易看出,我们朗读的部分分别是课文总说的两部分,而具体分析的则是课文分说的部分。分说部分则又是按作者的游踪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来说明的,而且我们做活动的部分正是课文写得最详细的故宫最主要的建筑—太和殿。通过对课文的梳理,我们很容易得出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以及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如若能够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达到以上设计,那就为后两课时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也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对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的说明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来说明具体事务的写作能力。当然也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7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语文组的xxx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故宫博物院》,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观赏一张图片(“鸟巢”体育馆)。同学们,谁能说出它的名字?
师:没错,就是“鸟巢”,大家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吗?
师:是的,“鸟巢”是奥运会的体育馆,以其现代化的先进手段,超凡脱俗的造型受到了海内外友人的高度赞誉,的确不同凡响。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500多年前,我国北京就已经有了一组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建筑群,它就是故宫,全称是故宫博物院。
师: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同学们,故宫如此备受世人瞩目,你们想不想去参观呀?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故宫,了解故宫。
二、结合资料,初步了解故宫
师:昨天我布置了让大家搜集故宫的资料的课下作业,下面我们以“我心目中的故宫”为话题,说说你所知道的故宫,好吗?
师:A同学说故宫有9999个房间,可能是为了图个吉利。玖即久,是长长久久之意,你猜得很对。
师:B同学说故宫古时候是皇宫,是中国古代皇帝的住处,是禁地,不许百姓靠近。没错,皇宫非寻常百姓可进入之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师:大家查找了这么多的资料,又谈了这么多感悟,你们真棒。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生字的读音并试着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轴、磬、攒、禧、嫔。
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合作解决下列问题:本文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本文的结构方式是什么?
师:是的,说明对象就是C同学所说的故宫博物院,因为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就是事物本身。那么,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呢?
师:D同学解释得非常详细。作者是按照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的路线,采用空间顺序来介绍故宫的。各段都有明显的方位词作标志。同学们能找出来吗?
师:很好。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以后我们学习空间说明文要注意找方位词。那么,本文的结构方式是什么呢?
师:E同学回答完全正确,本文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先总体概括故宫的总特征,然后分说内部结构,最后总结归纳。最后,我想问一个问题:中华文化艺术宝库是取之不竭的,大家还知道哪些令世人瞩目的瑰宝?
师:老师听到了长城、兵马俑、莫高窟、天坛、九寨沟,同学们说得太棒了。
四、课堂小结
师:巍巍的古长城,涛涛的黄河水,莽莽的黄山松。饱经忧患的神州大地孕育出世上最美丽的景观,最壮阔的人文,最奇丽的艺术。同学们,你们难道不应该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而感到骄傲自豪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为“爱我国家,兴我中华”而拼搏吧!今天,我们的作业是: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在作文本上。①我们的校园;②我的教室;③我的寝室。请采用空间顺序,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进行说明介绍。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参加这次的说课比赛。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故宫博物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解说我对这一课书的教学设计。
第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课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对比较枯燥。但课文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易于理解。
第二说学生:
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第三,根据对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一下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的能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第四,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文章总体结构:总—分—总。
难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第六,结合新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设计学法。
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
2、通过讨论协作梳理课文。
3、通过做小导游的片段作文练习深入理解课文。
第七,由于这是一篇篇幅很长而又比较重要的文章,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个课时,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具体的课时安排。
全文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游踪介绍
重点:说明顺序,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讲解落实重点段落
重点: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说明文按空间顺序说明时该如何寻找立足点。
第三课时:课文知识,能力及其情感培养的拓展以及对课文做小结
重点:学习写作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的说明文,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八,根据以上设计,今天我就来说一说,第一课时的具体安排。总的安排了九个教学步骤,如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朗读并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四)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五)完成课堂活动
(六)理清课文结构
(七)朗读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八)小结
(九)布置作业
(一)导入
以一系列珍藏于故宫博物馆的珍品图片激起学生对故宫的好奇,从而引出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生字词读音。
(三)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学生自主介绍通过朗读课文1—2自然段所了解到的故宫。
3、演示课件,总体
介绍故宫及简略介绍故宫四大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四)师生一起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1、根据图片及课文填写课后练习一中的图表。2。利用多媒体课件,重寻作者行踪,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故宫。
参观顺序: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五)完成课堂活动
根据图片和课文(5—8自然段),写一段导游词,介绍太和殿。
(六)理请课文结构
1、在第一部分中找出与课文最后一句"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相照应的句子。
明确: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课文首尾照应,都是对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描写,而中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博物院各大建筑的具体描绘,由此可见,课文的总体结构为:总—分—总。
(七)朗读课文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八)小结
文章基本上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推进,又辅以左右(东西)两旁建筑加以介绍,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
(九)布置作业
从以下作业中任选2题
1、试着由北向南,从神武门进入,介绍一下故宫博物院。
2、从文中摘抄10个形容词,写一段课外练笔。
3、以空间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间。
4、故宫的设计贯穿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建筑中的,说说你的理解。
最后我们来说板书设计,很容易看出,我们朗读的部分分别是课文总说的两部分,而具体分析的则是课文分说的部分。分说部分则又是按作者的游踪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来说明的,而且我们做活动的部分正是课文写得最详细的故宫最主要的建筑——太和殿。通过对课文的梳理,我们很容易得出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以及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如若能够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达到以上设计,那就为后两课时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也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对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的说明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来说明具体事务的写作能力。当然也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9
这是一篇比较典范的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对于这样庞大、这样特殊、这样雄伟的一座建筑艺术,除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外,主要还应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鉴于八年级学生空间概念不是很强,特别是农村学生没有见过故宫等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一下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事物说明文空间顺序的能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为了逐步实现这些目标,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特别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让学生当导游,给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上的机会,培养学生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和欣赏故宫博物院建筑结构及布局美的能力。为此,我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熟知的曲阜三孔景观图片,带领学生领略相聚万仞宫墙、谈笑悠悠杏坛、漫步六艺城中、聆听先哲、修习六艺、体味民俗、不亦乐乎的一处处完美的图画,让学生对建筑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激发对祖国、对家乡伟大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把故宫博物院这样一部风光片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让学生惊叹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然后发问:你对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了解多少?(学生自由发言)
二、整体感知
带着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进入到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课文,设置三个步骤。一是自由朗读2分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思考回答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印象,说明有哪些特征?三是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画出参观故宫的行踪路线,并通过让学生当导游的方式在多媒体上演示,从而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故宫的布局。
三、局部探究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设置了局部探究三个问题。一是你认为哪个景点应重点参观?为什么?这样写对说明事物有什么好处?全班讨论后明确: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重点介绍。二是文中哪些段落是向我们介绍太和殿的?为加深理解,要求学生齐读58自然段。三是课文是怎样介绍太和殿的情况的?采取小组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作答,并明确在介绍太和殿时,作者寻找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作为立足点,按照空间顺序进行介绍的。
四、拓展训练
当学生正陶醉在太和殿流连忘返的时候,教师对故宫进行总结。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时学生不免对故宫博物院高超的建筑艺术赞不绝口,教师借此设置2个问题。一是通过思考交流让学生用精妙的语言来赞美故宫;二是设计说话拓展训练,让学生带领大家参观学校,同时发动学生为自己的学校设计校徽图案,激发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设计,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注重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并能在教师有效指导下主动学习,基本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支持者额达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双方都能在自己明确的工作坐标中实现双边互动。但不足是由于教师过多的点拨,导致课堂上仍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痕迹。今后还应注意精心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0
1、说教材
《爱吃的水果》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课。本课是通过实物或挂图及投影片,让孩子们运用普通话,说说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让同学们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1)你最爱吃什么水果?把它的样子、颜色、味道讲给同学们听。
(2)评出一两种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水果。
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以及儿童的生活实际来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说话兴趣和与人交流的勇气。根据孩子们的识事经历来确立本课口语交际的难点;怎样来激发孩子们能围绕“水果”积极地参与讨论,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通过本节课要达到以下数学目的:进行听和说的训练,培养孩子们听话和说话的能力。
2、说教法
合理运用快乐教学法,以投影仪、挂图、实物图演示,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孩子们语言的兴趣,调动孩子们说话的积极性,启迪孩子们的思维,挖掘孩子们口语交际的潜能。
老师是孩子们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引导者、点拨者、鼓励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要突出孩子们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看一看”中学会辨别事物特征;在“想一想”中学会善于思考问题;在“听一听”中学习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在“尝一尝”中学会判断水果的味道,并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在“比一比”中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演一演”中培养孩子们创造性和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内容与孩子们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孩子们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孩子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逐步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说教学过程
能力的获取过程比知识获取的结果更重要,因此,我根据孩子们初识事物的特点,为本课设计了五个教学活动场面。
“看一看”:出示投影:
(1)内容是一盘水果。这是创设生活情景,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引出问题,启迪孩子们的思维,培养孩子们从小学会思考问题的习惯。先让孩子们看一看盘子里有哪些水果,平时看到过吗?吃到过吗?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让孩子们去说,要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同学们能听得懂即可,不能要求过高。把孩子们说话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孩子们想说要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2)是一个水果店。让孩子们看一看,然后,引出问题。这些水果你平时看到过吗?吃到过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把水果店里的水果一一辨认出来,如果有困难,大家在一起讨论,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想一想”:联系实际让孩子们想一想,我们平时吃过哪些水果?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如果有叫不出名称,说出水果的特征,就让大家来帮助你解决。在培养孩子们说话时,要注意那些平时不大爱说话的孩子们,要多激发他们的说话兴趣。另外还要注重说话要有条理。让孩子们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例如按“名称--样子--颜色--味道”来说,即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说。在这个环节教学中尽量引导孩子们能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言,说出生活感受,做生活的有心人,努力营造口语交际的环境。
“尝一尝”:出示准备好的水果实物,让孩子们亲口尝尝其味道,鼓励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再“评一评”在这些水果中,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水果是什么?因同学们的口味不同,说法不一,少数服从多数。同时教育孩子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们平时要能做到注意卫生。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孩子们尝一尝,培养孩子们的辨味能力。
“比一比”:选同学位最爱吃的水果,按照一定顺序,说说它的特征。比一比看谁说得最清楚、最具体。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推荐代表上讲台讲演。同时从各组里抽一名孩子们当评委,老师给予引导,提出比赛规则,评一评谁说得最好。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孩子们相互作学习,取长补短。鼓励孩子们善于表现自己,锻炼自我。从而学会怎样把事说明白,说清楚,说具体。并能做到表达自如。懂得听话时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述,边听边想,有不同意看法要用“我认为”、“我觉得”的语气向对方表达出来,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言交际习惯和能力。
“演一演”:组织孩子们开展演示活动,并在演示的过程中及时反馈,相机纠错,以充分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手、口、脑、眼的作用,充分发挥孩子们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充分发掘孩子们口语交际的潜力。先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引导孩子们想一想,这些小弟弟小妹妹到大姐姐来作客,大姐姐揣出一盘水果放在桌上,用手指着会说些什么呢?先同桌说,再请孩子们表演。在表演中注意礼貌用语,如“谢谢、请”等。
我还用投影片设计了两个图景让孩子们上讲台演示。投影(1):“有个人挑着一担水果在街上叫卖。”让一孩子们扮演卖水果的,再让几个孩子们扮演买水果的。想一想,卖水果的可能会说些什么?买水果的可能会说些什么?先让同桌孩子们说说,再请上讲台表演,看谁表演得像,大家给予鼓掌,老师给予肯定。投影(2):“小姑娘拎着一些水果来看望一个病着的老人。”通过老人的表情和小姑娘的动作,想一想,他们各自会说些什么呢?先同桌表演试试,让孩子们看画面上的情景去想象,再指几个孩子们上讲台扮演一下,看谁表演得好。我用这种方法来指导孩子们通过图片来发挥想象,活跃孩子们的思维,将口语交际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培养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们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创新,发展孩子们的个性,发掘其口语交际的潜力。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故宫博物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编者编纂此文意在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的同时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作者创作此文旨在使读者对故宫博物院的规模布局以及相关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意图的设计上,教师应当通过明确作者观赏路线使学生把握实物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体会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由于该文侧重故宫布局及空间的描写,结合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里特征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一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确定作者的观赏路线使学生掌握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阔眼界,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法与学法
1、直观展示法: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意在使学生化抽象的逻辑思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课文。
2、创设情景法:由学生当导游,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故宫博物院,在形成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理清课文行文思路,活跃课堂气氛。
3、点拨法:
4、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出文章中的一些表示方位的词语,了解参观故宫的路线,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并通过描述学会运用。
四、说课时:本文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设计为一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
1.说导入:
相信同学们对北京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先考考大家,请你们看图片说说这些地方都是哪?出示图片提问,引导学生靠近本课,发问:你对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了解多少?
为了避免学生对于说明文的厌烦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入方式,通过展示北京不同的古代人文景观,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开拓思维,继而引入本课。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对于这篇文章,我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情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材料,可以提升学生搜集材料筛选信息的能力,更有效的预习课文。而在课堂上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有助于课文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训练。
3.梳理思路
带着学生丰富多彩的展示,进入到第三个环节整体感知课文,
(1.首先让学生认读文中的生字词,打好阅读课文的基础,
(2.之后让学生是自由朗读两分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是思考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么特点?
(4..是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画出参观故宫的行踪路线
天安门——端门 ——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空间顺序
(5.学生当导游,带领由学生充当的游客跟随作者的行踪路线对故宫进行一次游览,同时在多媒体上演示,从而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故宫的布局。
4.合作探究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我设置了局部探究三个问题。
一是你认为哪个景点应重点参观?为什么?这样写对说明事物有什么好处? 全班讨论后明确: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二是课文是怎样介绍太和殿的情况的?采取小组交流探究的方式,然后结合图片,由各小组代表讲解,明确在介绍太和殿时,作者寻找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作为立足点,按照空间顺序进行介绍的。
三、针对文章介绍太和殿的几段文字讲解说明方法,然后让学生在文中其他段落找出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5.点拨升华
作者为什么以 “故宫博物院”为题,而不是称“紫禁城”呢? 以故宫博物院为题,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故宫”说明了他的来历和它原来的性质——封建皇帝的宫殿,是封建时代的禁地,“博物院”说明了它现在的性质和用途——供广大人民参观学习,是欣赏古代文化艺术的场所。 《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正好这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去了这篇稿件,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号上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由于《故宫博物院》最初是为广播写的,所以从听觉的角度和广播特点方面考虑较多,对说明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如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适宜等,比起书面文章来要求就更严一些。 使学生从本文的来由了解作者详略得当、主线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6.拓展训练
当学生正陶醉在太和殿流连忘返的时候,教师对故宫进行总结。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时学生不免对故宫博物院高超的建筑艺术赞不绝口,教师借此设置2个问题。
一是通过思考交流让学生用精妙的语言来赞美故宫;
二是设计说话拓展训练,让学生带领大家参观学校,同时发动学生为自己的学校设计校徽图案,激发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6.布置练习
以空间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间。
这样使学生练习并学会运用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说板书:略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相关文章: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02-15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04-10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8篇11-08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9篇12-30
《故宫博物院》教案02-12
故宫博物院教案02-16
《故宫博物院》教案08-26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03-07
《故宫博物院》的优秀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