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陶罐和铁罐》,它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讲的是:在国王德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山,海水覆盖厚厚的尘土,许多年过去人们发现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净,陶罐就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当陶罐让人帮忙找铁罐时,人们翻来覆去连铁罐影子都没有见到。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学情:
小学三年级处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度阶段,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认读“陶,御,谦,吵,素”等八个生子,会写“御厨,奚落,懦弱,相提并论,倒塌”等几个词语。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了解文章大意。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个故事学会尊重别人,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不能骄傲,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读书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掌握重点字词,会叙述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重点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深刻体会故事所表现出来的道理。
为了认清教材的重难点,是学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于是我选择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会让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为什么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会不一样,然后我还会启发同学,在我的进一步领导下让同学们努力思考后,感悟出尊重别人和谐相处的文章主题。
学法:
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法和情景感悟法。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课堂上我会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学会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情景感悟:让学生细读课文,感受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进行对比,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得出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首先:导入语设计,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我选择激发兴趣导入法,在课一开始,我会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在很早很早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了一些故事,结果最后一个罐子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找答案。因为三年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因此用兴趣引导法会使学生们充满好奇的去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我的课堂提问设计: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我会提出“为什么陶罐和铁罐下场会有这么打的'区别”和“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等几个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三: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也可以让学生们进入课文感受文章气氛,加深理解并有所感悟。
课堂活动二:小组讨论,我提出几个问题,比如“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与他们的结果做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为什么?”和“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和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堂活动三:让学生们吧这个故事演一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最后:结束语设计:同学们这篇文章的学习结束了,但这两个罐子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从他们身上得到启发,在以后的人生当中做一个尊重别人的人,因为只有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想法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往往也就不同。这篇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这三个目标的设置既提高了学生的词汇掌握量,同时也达到了从课文迁移拓展到实际的目的。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其中(2)(3)是本课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①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②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③悬念法——带着问题,深入思考
④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提问法和诵读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三年级学生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完成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大多需要老师的指导。因而我采用提问导入,适时点拨的方法,一步一步展开教学。“万法读为宗”,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将在本课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说学法
我班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少数是外来务工子女,因此学生良莠不齐,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圈点生字词和勾画重要句词。这些都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一)讲述故事,情境导入。
1、屏幕展示国王的御厨,让孩子走进文中的童话故事。(御厨富丽堂皇,陈列着精美的瓷盘、锃亮的炊具)
2、请生自由表达自己看到御厨后的感受。
3、老师借助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并同时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铁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老师对故事生动地讲述,以及在讲述中与学生的互动,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童话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挖掘词语,读准字音。
(1)出示题目:我要把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2)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4)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生再读这三个词,并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请生做个轻蔑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文中描写铁罐的三个词语含义并不深奥,但却用得准确、传神。我通过让学生找词语、读词语,谈例子、表演来发现、琢磨、比较这几个词语,感受陶罐的傲慢无礼,使学生义会词意、增强语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人物的解读。)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A、师傲慢地说:“我来找一找!哪个是傲慢的铁罐?”(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这一句,师给予指导。
B、师:“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师带着轻蔑的语气问:“轻蔑的铁罐在哪里?”(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指导一名学生一边表现出轻蔑的样子一边带着讥笑的语气朗读。
C、师:“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师恼羞成怒地问:“谁又是那个恼怒的铁罐?”
(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请几名学生分别来演绎这个恼怒的铁罐,感受铁罐此时的愤怒。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生每读一个句子,师都及时点评指导,要求学生读到位。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请生读辞海中关于“懦弱”的解释,理解“懦弱”。
4、师抛砖引玉提出疑惑,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可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抓住词语“懦弱”,给学生卖了个关子:正话反问。师两次看似糊涂的问话,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对,激起了学生大胆辩驳,并畅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辩驳中领悟了陶罐的种种表现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谦让的美德,学生对两只罐子截然不同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师:“今天就要请你们来当一回配音演员。文中正好有四组对话,第一组同学配第一组对话,照此类推。排练时要记住把台词背下来,还得配上神态、动作。”
2、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3、小组推荐配音演员:师:“有请配音演员!”(每组各请一桌同学)
4、生配音,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演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六、迁移拓展,深化感悟。
1、完成板书,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1)师:“哦!许多年后,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看板书!”(板书:启发 )
师:“这又该填什么呢?”
(2)生根据自己所填的板书,谈自己学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启发,感悟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2、总结:看来这个故事已走进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它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大家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3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这是篇童话故事,主要以对话形式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我以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准备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三)、抓住对话,深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骄傲
谦虚
傲慢
宽容
恼怒
不再理会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1、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让学生说说奚落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四)、延伸文本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板书:
陶罐
和
铁罐
谦虚
骄傲
宽容
傲慢
不再理会
轻蔑
轻蔑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本节课的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二:说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下面我就依据这五步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这样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读时注意: 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评一评,教一教对方。
( 这“评”与“教”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教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能力。同时,检查了生字和课文的朗读。)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陶罐和铁罐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四人小组讨论,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拨。这样,组内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 我想对陶罐说:
(2) 我想对铁罐说:
(3) 我想对自己说:
(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谦虚 傲慢
↓ 许多年后 ↓
光洁如新 无踪无影
板书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交流的情况和老师引导的情况完成的。抓住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感悟,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可谓“一石三鸟”。
以上是本人对这节课的初步的教学思路,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与课前预设的完全一样,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只有把握学情,教服务于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5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介绍说课的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4课《陶罐和铁罐》,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二、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同时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文章特色:从课文的插图、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课文中新词较多,如“奚落、懦弱、轻蔑、相提并论”等,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对话,感悟寓意。此外,对话部分应该是本篇课文的最明显的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通过对铁罐和陶罐神情和语言的描写,把一个骄傲者和一个谦虚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是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和表演的好材料。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流逝、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通过多种渠道,搭建语文实践平台,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库存,让学生在运用中发展语言。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6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三)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先由学生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板块: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学生自由读10至17自然段,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而铁罐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四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 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边握后,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四、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7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不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三、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四、说教程: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第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三)、抓住对话,深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1、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让学生说说“奚落”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四)、延伸文本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8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教材第七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认识六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涵的道理。
其中,教学重点是能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寓意。
熟悉了教材,把握了教学重难点,我有了这样的设计理念: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制作课件辅助教学,“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为体现这一思想,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四、对话交流,领悟道理
五、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六、总结全篇,拓展延伸
下面我就依据这六步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上课开始,我就播放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课件,并配以课文的范读,让学生对本文的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这样,既为全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师生谈谈刚才观看课件的感受,对陶罐和铁罐特点形成共识,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这样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课文,听后评一评,教一教对方,也可以同桌开展朗读比赛来检查读的情况。
这“评”与“教”,“比”与“赛”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教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能力。同时,检查了生字和课文的朗读。
3、 再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学生读后交流,明确:介绍了两件事:
(1)铁罐看不起陶罐。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1、通过初读,明白了本文讲的事情是铁罐看不起陶罐以及他们各自的命运,那么铁罐是怎样看不起陶罐的?他们各自的命运又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我就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明确分工:小组长负责掌握小组讨论的全局,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记录小组学习的结果;“报告员”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的结果;“检察员”检查小组成员学习的情况。这样组内成员都能“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尽所能”。让他们在组内充分读书,重点讨论这两个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拨。
这样,组内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
2、讨论后,分组汇报结果,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或纠正,老师相机引导、归纳或组织评价。
例如,在汇报1)铁罐是怎样看不起陶罐时,学生可能会抓住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以及写他俩神态的词语来说,这时,我就在他们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应用什么语气读好对话,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出铁罐的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要读出轻蔑的神气;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要读出铁罐的恼怒;“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要读出铁罐的怒不可遏。而陶罐始终是谦虚和自尊的,如:“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2)各自的命运:
学生可能会抓住课文第15小节:“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要指导学生读出人们惊讶、兴奋的语气。
而铁罐的命运则体现在第17小节,即最后一句:“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早已无踪无影了。”
第四环节:对话交流,领悟道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我这样安排这一步的.教学: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旁处。
这种边读边作批注的方式是落实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有效形式。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这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2、把自己的感受在全班交流,也可以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珍视他们独特的见解和体验,允许提出不同意见,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的倾听者和对话者,与学生同悲同乐。
这样,在对话的场景中,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1、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写一写。
2、分角色朗读课文,分组表演课本剧。
第六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紧急仅仅以本为本,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所以,有必要依托教材,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因此,总结全文后,我又布置学生课下收集寓言故事,开个交流会。
这样,又把学生从阅读教学的小课堂引向了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板书设计:
19、陶 罐 和 铁 罐
谦 虚 傲 慢
↓ 许多年后 ↓
光洁如新 无踪无影
板书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交流的情况和老师引导的情况完成的。抓住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感悟,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可谓“一石三鸟”。
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与课前预设的完全一样,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只有把握学情,教服务于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9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课文1—9自然段,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初步感悟文章寓意,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揭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2——9自然段
第四板块:小练笔
第五板块:存疑结束
除了以上五个板块的教学设计外,我还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出示课题,动画激趣。自由读读课文。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通过出示读课文要求,让学生看书本自由读文,词语闯关,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强调两个多音字。
通过一定的句式概括课文内容,渗透铁罐氧化作用。用问题“如果你可以变
化,你愿意变成陶罐还是铁罐呢?理由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感受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再读读2—9自然段,圈圈描写神态语气的词语,同桌交流,再读体会,从而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2——9自然段,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1、抓住描写神态的重点词语“傲慢、谦虚、轻蔑、恼怒”等,读悟体会2——9自然段对话。让学生展开想象,情境表演,读读评评,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第一组对话:直接让学生做表情,分角色朗读,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第二组对话:让学生上台做轻蔑表情,做做,读读,品品,理解感悟。
第三组对话:通过给“恼怒”找近义词,以“为什么生气,争辩什么,省略号的作用,允许争辩吗”等地连接性的问题,及重点词“住嘴”的朗读指导等,让学生进一步进入文本,品读理解感悟。
第四组对话: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2、 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读中加深感悟。
第四板块:小练笔
通过写话,我想对————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五板块:存疑结束,为下文作好铺垫。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0
一、介绍说课的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4课《陶罐和铁罐》,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二、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同时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
文章特色:从课文的插图、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课文中新词较多,如“奚落、懦弱、轻蔑、相提并论”等,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对话,感悟寓意。此外,对话部分应该是本篇课文的最明显的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通过对铁罐和陶罐神情和语言的描写,把一个骄傲者和一个谦虚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是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和表演的好材料。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流逝、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通过多种渠道,搭建语文实践平台,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库存,让学生在运用中发展语言。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1
《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追求的目标。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2、不要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假如你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他们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
第二板块: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1---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首先使学生了解“这9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而后抓住重点词“奚落”进行挖掘,“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让学生找一找、划一划,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下来,课件两次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抓住重点句子(1、2)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抓住最后一段,知道铁罐并不刑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②、“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第四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边握后,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附:板书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
朴素
美观
不复存在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2
一、介绍优秀说课的内容:
今天我优秀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4课《陶罐和铁罐》,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二、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同时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
文章特色:从课文的插图、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课文中新词较多,如“奚落、懦弱、轻蔑、相提并论”等,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对话,感悟寓意。此外,对话部分应该是本篇课文的最明显的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通过对铁罐和陶罐神情和语言的描写,把一个骄傲者和一个谦虚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是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和表演的好材料。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流逝、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朴素”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例文理念: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通过多种渠道,搭建语文实践平台,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库存,让学生在运用中发展语言。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3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
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订正。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陶罐和铁罐》。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来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板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这个版块主要检查孩子们字词预习的情况,能认识并正确读出“骄傲、 傲慢、谦虚、争辩、恼怒、奚落、荒凉、轻蔑、朴素、价值、懦弱、陶罐、闭嘴、羞耻、相提并论、流逝、御厨、和睦相处”等词语,并说出哪一组是描写铁罐,哪一组是描写陶罐的,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让学生根据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 ,铁罐仗着自己 常常 。若干年后,陶罐 ,铁罐 。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奚落”一词,“奚”是一个生词,让学生说说如何去记住这个字。询问“奚落”的意思,并说说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是怎样奚落的,由此引导进入第四板块。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教师直接引入结尾,并引导学生:
1.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想说出来:
陶罐,我想对你说……
铁罐,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3.送给学生几句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故事吧!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用语言体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适当加上神态、动作的描写,续写这个故事。
四、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课文的插图,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三年级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考虑,站在“每堂课务必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角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陶、谦、辩、恼、……”等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嘴、恼、怒、”等14个生字理解“奚落、谦虚”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说教学法
为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显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铁罐的高傲和陶罐的谦虚,拉近学生跟文本的心灵距离。
2、质疑探究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揣摩,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师的教,重点还要看学生如何学,在课堂上,我会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渗透“划、找、读、思、议、悟”等学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说教程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五大板块: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学习字词 梳理脉络
这个板块我将用3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第二个环节:学习字词
我分为三个层次逐一出示,先出示:奚落 争辩 价值 流逝 朴素 挖掘
指名学生读准这些字词,再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自发找出:覆灭、遗落、荒凉、惊讶等词语,积累并列式的词语。
接着我出示:傲慢谦虚 轻蔑 恼怒
让学生读了词语后,猜猜:老师为什么会把这些词集中出示,引导孩子得出这些词都是形容人物的神态。
最后出示两个四字词语: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两个词语的初步理解。
第三个环节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写了陶罐和铁罐的事,孩子们都知道,可是什么时候呢?都发生了什么事呢?先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沉浸在文中中。我先问学生:课文写了那几个时间?相信孩子会找出“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许多年代过去了。”找出这两句话,我们就可以把课文的时间归结为:许多年以前和许多年以后。我再问:许多年以前,陶罐和铁罐在什么地方,许多年之后他们又在什么地方?分别出示“国王的御厨“和“荒凉的'场地”,那么在御厨发生什么事?在荒地有发生什么事?如“剥笋”般,孩子们渐渐明白了,原来课文写了:许多年以前,铁罐在国王的御厨里奚落陶罐;许多年之后,人们在荒地上发现很有价值的陶罐,而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第三板块: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理解“奚落”的意思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受“奚落”的心情。
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抓“争辩”感悟陶罐“不懦弱”。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此板块,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重点读好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等句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
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第四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第五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我想对陶罐说:
(2) 我想对铁罐说:
(3) 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我想对自己说……”目的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相关文章:
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08-29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08-24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07-15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优秀11-20
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说课稿06-13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9篇)07-06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5篇)07-29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合集15篇)05-21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汇编15篇)10-19
《陶罐和铁罐》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