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蒹葭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蒹葭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蒹葭说课稿1
析教材:《蒹葭》选自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经》两首,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执著之意,感情淳朴、真挚。文字很简单,但却有种美丽至极,百读不厌之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境界。主人公形象也耐人寻味。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尽了情致。双声叠韵,四言句式,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更是让诗歌宛如一曲天籁,有余音绕梁之感。
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于是编者将这被誉为“《诗经》中境界最美的篇章”选编进了教材,作为初中阶段最后一册书最后一个文言诗文单元的最后一课,既想以此作为初中古典诗词学习的完美收官,又想通过《蒹葭》开启通往《诗经》的艺术大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鉴赏《诗经》等其他古典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
析学情: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诗中主人公对伊人的热烈、执著的追寻对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情感体验,他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诗歌。再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背诵,乐于背诵。这些,都为学生学习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蒹葭》一诗场景朦胧,意境含蓄,学生要真正领会,实属不易。再加上出于中考复习备考的需要,学生已经学过此篇,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学生再学此篇的热情恐怕已经大打折扣。这些也是《蒹葭》“二度”的教与学的不利因素。
有的放矢“标”导航——定目标,定重难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诵读古诗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基于对课标和单元要求的把握以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定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体会诗歌的音韵美。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析、探究和交流,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感情,探究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歌主人公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定重难
重点: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情感。
难点:探究“伊人”丰富内涵。
精心设计“法”增效——说方法,说过程
说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
情境渲染法:一段介绍《诗经》的视频资料,一幅契合诗歌意境的画面,一曲与诗歌风格相吻合的背景音乐,将这些搬进课堂,旨在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既温习旧知,又获得新鲜的视听美感,消除因熟悉带来的懈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歌的美。
诵读品读法:“诗非读不能品也”,“好诗不厌百回读”,文言诗文的教学应该始终扣住一
个“读”字,学生诵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我认为,教师朗读教学的指导也绝不应该停留在“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语气”、“读出感情”等浅而空的层面,而应该立足文本,精选角度,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的指导。《蒹葭》的音韵美体现在用韵换韵,体现在双声叠韵,体现在重章叠句,于是,我指导学生读好韵脚、叠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又紧扣一个“从”字,追本溯源,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分析“伊人”和追寻者的形象,感受诗歌缠绵悱恻、含蓄蕴藉的情感美。
探究研讨法: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感受了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美之后,我引导学生个性解读诗歌,探究“伊人”的丰富内涵,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合作交流,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文化积淀、精神启迪上都有所收获。
说过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定位成一次寻美之旅。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上下求索,矢志不渝,只为追寻心中之美——秋水伊人;诗歌外,我和学生一道,深情诵读,细腻品读,个性解读,追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内涵美”。
先是以一段介绍《诗经》的视频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然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诗经》的“美”上来,先温故,以期“知新”。
然后指导学生诵读诗歌,通过比读、换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的方式读好韵脚,读好叠词,感受四言句式的节奏,重章叠句的形式,从而领略《蒹葭》的音韵美。接着紧扣一个“从”字,追本溯源,引导学生细腻品读重点词句,如“在水一方”、“在水之涘”、“在水之湄”等感受伊人美丽朦胧、可望难即的特点,“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又道出了追寻者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及生命不息追寻不止的坚定执着。
最后引导学生探究“伊人”形象的丰富内涵。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各抒己见,进一步理解“伊人”形象。学生不仅会发现“伊人”其实就是我们心中追求的目标,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还会感受到我们所熟识的先贤圣哲甚至我们自己都是追寻者,心中的“伊人”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无论成败与否,只要有追求,我们的生命就因此诗意而精彩。寻美至此,学生已经完全走进了诗歌,与两千五百年前的华夏先民产生了情感共鸣,此时再来读诗,学生定能用声音演绎出那回环往复的音韵美与朦胧含蓄蕴藉的意境美。
朗朗的读书声贯穿了课堂始终,而板书也清晰地勾勒出了我们寻美的历程。(见PPT) 我期待,下课铃声的响起不是我和学生寻美历程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通过学习《蒹葭》,学生能打开一扇通往《诗经》等古典诗词的艺术大门,能够去“发现美”、“追寻美”、“创造美”。正如新课标所强调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正如我自己期待的,我的语文课,能多一点点温度和深度,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情感,启迪精神。这,也正是我心中的“伊人”,我追寻的“美”。
以上就是我对《蒹葭》一课教学的思考。恳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蒹葭说课稿2
1教学目标
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准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感悟《蒹葭》的意境美解读《蒹葭》的深层内涵。
3、在朗读中感受诗经反复咏叹的语言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的古诗文积累,已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难,重点体会诗歌的'表现技巧和诗经的一咏三叹的美。
3重点难点
1、感悟《蒹葭》的意境美解读《蒹葭》的深层内涵
2、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韵味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4教学过程
4.1一、激情导入
如果说《诗经》的美如高山流水,千古绝唱;《关雎》的美则恰似春江花月,温柔浪漫。那么《蒹葭》的美又如什么呢?让我们走入《蒹葭》,感悟《蒹葭》之美。
二、聆听《蒹葭》
1、听配乐朗诵,感悟《蒹葭》的意境美
2、生朗诵《蒹葭》,感悟《蒹葭》的音韵美。
三、理解《蒹葭》
1、朗读《蒹葭》的现代诗歌版,理解诗中的意思。
2、问:诗中讲诉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呢?
3、问:如果关雎用思念两字来诠释的话,那么《蒹葭》又可以用哪两字来诠释呢?(追求)
四、感悟《蒹葭》
1、问:诗中男子如何苦苦追求的呢?追求之艰难: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追求之执着: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求之可望而不可及: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2、问:诗中的“伊人”让你联想到什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3、问:由此会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闻一多:“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小结:《蒹葭》如一曲《梅花三弄》凄婉缠绵)
五、诠释《蒹葭》
1、教师做下水诗歌《在水一方》
2、学生课堂习作
3、出示学生示例习作
六、作业
请把《蒹葭》改写成一篇小散文教学活动
【蒹葭说课稿】相关文章:
蒹葭的教案04-26
《蒹葭》的教案09-12
蒹葭的教案03-07
《蒹葭》教案02-20
蒹葭课堂教案08-25
《蒹葭》教学反思03-29
《蒹葭》教案3篇01-31
《蒹葭》教案4篇02-28
《蒹葭》教案15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