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原子结构说课稿

原子结构说课稿

时间:2022-12-15 18:33: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原子结构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原子结构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子结构说课稿

原子结构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虞城高中的化学老师,我叫李杰松。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

  本节选自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本节共包含六大内容: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本节共分三课时,我今天主要讲解的是第一课时:原子的诞生、能层和能级、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2,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原子结构,因而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学习新课时,一定要注意与必修二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联系,注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中来。

  新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并且在原子的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长见得化学现象。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师生互动由必修二知识引入能层和能级

  和学生一起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认识能级交错现象。

  通过练习教师解说让学生总结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能自己动手写出1-----36号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

  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的简化排布式

  情感目标:发现生产、生活中有趣的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5,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能层和能级的认识

  构造原理和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二、 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

  根据本节特点和理论基础,可采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知识由旧------新联系起来。

  2,目标导学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有方向,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的探索发现。

  3,多媒体教学

  本节教学是微观粒子的结构和理论,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电脑动画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这些方法都立足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三、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必修二相关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 K2 8 8 1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和方向,

  从原子的发展史引入原子结构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本总结规律从而得出:

  (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能层和能级。(本节重点)

  师生互动写出钾的影子结构示意图引学生思考进而于老师一起学习:

  (2)根据能层和能级引出构造原理。(本节重点和难点)

  (3)由构造原-----------能量最低原理----------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学生活动写出1---10号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排布式

  (4)由构造原理学会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并且学会1----36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师生互动-----------课堂学生演练

  4,回顾小结本节重点,并且提出设疑为下节课做铺垫。

  四、反馈练习

  五、布置作业 :课本12页1----7题

  板书设计

  一、能层和能级

  1,能层

  2,能级

  二、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1, 构造原理

  2, 电子排布式

原子结构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材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

  我按以下五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

  一、说教学分析(两个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策略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评价

  首先,我说教学分析。

  一、教学分析:

  (一)分析教材

  本节课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分子结构奠定了基础。尽管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困难,但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学生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等知识,为学习本节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学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根据以上两个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结构决定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同时把自己融入科学活动和科学思维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认知的规律性,在认识上和思想方法上都得到提升。

  根据以上两个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策略,下面说教学策略的设计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采用“复习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其中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三)教学流程图

  创境情景、温故导新-活动探究、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自我小结、体验成功-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教学策略是有针对性的,必须把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要想使一堂课优化,只有把有效的教学策略恰当地运用到优化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下面,我重点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1.创设情景:展示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和不同形式排列的几种元素周期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知识面。

  2.温故导新:通过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参与活动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尤其是微观领域的学习产生渴望之情,我将本节课的知识设计到3个活动探究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学到知识。

  活动探究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展示碱金属与稀有气体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总结出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每一周期中各有多少种元素及金属元素的数目。教师帮助分析,学生总结得元素周期系的周期不是单调的。教师把元素周期系的周期发展形象地比喻成螺壳上的螺旋,便于学生记忆。

  活动探究2: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首先介绍价电子层和价电子的定义,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

  提出问题: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价电子总数是否相等?

  学生活动:观察周期表,分组讨论;由学生代表进行回答(可由多个学生回来,教师注意总结其中的优缺点)教师帮助整理得出正确结论。

  活动探究3:周期表的分区

  首先给学生介绍按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分为五个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为什么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除H外)都是金属?

  这样设计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观察分析,相互评价暴露错误,获得真知的方法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三)自我小结,体验成功

  最后让学想一想全面回顾本节知识内容,总结本节课中的收获及体会。

  (四)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加强训练,来巩固难点,通过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中“科学探究”栏目的难点,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体现新课标教科书重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五)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面向全体学生)完成教材P24的习题中的第1、2、5、6、9,达到熟练判断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知识综合运用:(面向中等学生)思考:(1)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3、能力提高:(面向学有所长学生)探究:(1)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2)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为什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为了知道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内容全部结束后,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必须设计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下面,说教学评价的设计

  五、教学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本节课,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不断地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观察、交流、归纳,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了新知,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重视创建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我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也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学会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二)终结性评价

  1、通过小组交流后,谈收获、体会、思想

  2、留课后作业(紧扣教学目标、分类型、分层次)

  以上是我的说课。

  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加指导。

  谢谢各位!

原子结构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

  本节选自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本节内容包括了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元素周期律,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第二课时为元素周期律,我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原子结构,因而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学习新课时,一定要注意与初中化学中物质构成奥秘的联系,注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中来。

  3、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范畴,而物质结构既是本书的重点,又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并能在原子的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

  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懂得质量数和ZX的含义。

  2、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在原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是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方法上重点、难点是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本节教学是微观粒子的结构和理论,许多知识比较抽象,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电脑动画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五、教学过程

  先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原子的'结构进行想象,再借助电脑动画手段重现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并鼓励学生就原子结构的相关问题提出质疑。然后,教师引出本节核心问题:原子核的构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并将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让学生亲自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中找出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质量数间关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并补充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关系。

  六、板书设计

  一、原子的结构及其微粒间关系

  原子的构成

  构成原子微粒间的关系

  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关系

  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原子结构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变阻器》说课稿02-12

《白鹅》说课稿02-04

跳水的说课稿02-04

《荷花》说课稿02-16

《送行》说课稿02-16

识字说课稿02-16

《比尾巴》说课稿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