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3-01-08 16:48:3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笋芽儿》,我将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笋芽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热爱春天热爱自然为主题。这篇童话故事则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写出了笋芽儿克服寒冷、石块挡路等种种困难,趁着大好春光,破土而出的过程。

  二、说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特点鲜明,贴近儿童生活,特别适合诵读。我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思想,遵循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要求,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为第二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并通过活动中读、表演中说、想象中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笋芽破土而出的过程,感受笋芽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了解笋芽儿破土而出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奋发向上,才能茁壮成长。

  教学重点:是识字、练习朗读。

  难点: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并从中体会到笋芽儿在出土过程中受到的关心和爱护,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

  2、根据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法

  1、倡导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2、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思想教育。

  五、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上课伊始,我就问大家: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老师给大家说个谜语猜一猜好不好?

  "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谜底:笋)接着,你见过竹笋吗?(接着出示"笋芽儿"图片),让学生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的。随机板书课题(笋芽儿)提醒课题的读法,让学生带着自己对笋芽的喜爱读题,读出笋芽儿的可爱。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文本角色。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动画朗读,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相正音。最后,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卡片,小组之间,进行趣味识字比赛(好的,教师及时表扬,)

  (三)多元阅读,以读代讲。

  1、学生自读。

  2、带问题读。

  "在笋芽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谁帮助了它?"学生读后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板书"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

  3、有感情地朗读。以描写春雨姑娘的自然段为例:我用课件出示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把自己当作文中的角色进行体验朗读,同时老师及时做好必要的指导和示范。"孩子们,轻一点儿,再轻一点,别吓着梦中的笋芽。来,咱们一起轻轻地呼唤笋芽吧:"沙沙沙,沙沙沙,笋芽儿,快醒醒,春天来了。"通过这样人性化的引导,我想孩子们就会入情入境,读出春雨姑娘的"轻柔"来。这样进行了一个自然段的朗读指导之后,让孩子们按照这一种方法自己进行以下各段的朗读练习。

  4、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5、回归整体,感悟主题。

  在读完全文后我出示了以下填空练习

  (1)、此时笋芽又给你了怎样的感觉?再用()的笋芽说一说。

  (2)、笋芽儿钻出地面,是因为有------、------、--------的帮助,更是因为笋芽有--------------精神。

  (四)、小练笔

  课后让同学们走出教室 ,走向田野看看笋芽儿看到的明亮美丽世界是什么样的 ?写下来

  (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

  略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画风》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动脑筋,把无形的风生动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人物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合作,多动脑筋,敢于创新。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①会认丹、艺等6个生字②指导学生朗读。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2、创设情景,联系实际3、自主合作,让学生参与其中4、以读为本,加强读本实践。

  三、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直观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主要任务,听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源于文中,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的核心。因此本课应“以读为本”,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学过程:

  ㈠猜谜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它的身子,摸不着它的影子,有时它抖动树枝,有时它推倒房子。谜底是风。2、风看不见,摸不着,能画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15课《画风》3、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猜谜语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质疑课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㈡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给不认识的字注音。2、老师读后问老师读的怎么样?敢跟老师比一比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老师把这课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认识吗?4、出示宋、涛、陈、丹、赵、艺、显,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了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和老师赛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本课的.生字大多是人名。我问学生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让学生联系实际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㈢精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他们三人是怎么画风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随机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3、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4、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5、(不范读、赛读)想分角色读课文吗?

  新课标要求二年级学生要喜欢阅读,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环节我克服了乏味的串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中解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画出简笔画,这样图文并茂,再加上老师的鼓励,通过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㈣拓展延伸

  三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风能以诗的形式吟诵出来吗?大家背的古诗可真不少,如果让你来画风,你打算怎么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动手画吧!只要大家开动脑筋,敢于创新,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此环节让学生背有关风的诗,让学生画风,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想象的空间,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筋、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㈤板书设计:

  这样板书图文并茂、直观有趣,让人一目了然,符合低年级的特点。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小马过河》是第三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们可以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

  这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说一段话。依据大纲要求,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说出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 学习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想,从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理清,一段话的先后顺序,按顺序复述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的情况是本问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

  1)多媒体直观法。我利用笔记本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合作、探究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本组课文的训练要求,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以读促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

  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读自悟法。

  三、说教学流程。

  1、图片导入,激趣引趣。

  巧妙的开场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本课我用主人公小马的图片来提问,让学生马上进入角色。

  揭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小马过河》。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里我安排了一次听课文录音,“听说读写”最首要的是听,学生学会听是非常重要的。边听边思考:故事里都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听完之后和同桌讨论。在这里安排讨论是因为问题较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农村的学生较少用到讨论,还不太习惯这种学习方法,所以简单的问题他们比较会发表想法。

  在讨论结束后,我安排他们自由读课文,朗读时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几次来到河边?小马过去了吗?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初步知道故事情节。

  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已经了解了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几次来到河边。接着我按课文顺序分段进行教学。第一自然段主要训练用用“什么地方”“住着”“谁”说一句话。第二自然段主要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小马的话。三至五自然段对话较多,我注意指导学生以不同的语气去读不同“人物”的话。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伯伯、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说话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切。小马天真、有礼貌,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指导朗读时,这些都要向学生说清楚。根据事物出现的先后,用课件展示事物,边展示边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第七段主要是小马与老马之间的对话,注意不同角色的不同感觉,。第八段主要训练用”既不像……也不像”说话。在细读课文时,我主要用不同朗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齐读、指名读、自由读、默读等。

  4、课堂小结,突出主题。

  四、说板书。

  略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1课,属于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里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更是惹人喜爱,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结束全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仅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上课注意力还很难完全集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本单元的主题————爱祖国,爱家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能与能力:认识并会写本课份、坡、客等8个字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团结的正确认识。

  五、说学法教法

  1、阅读是体会作者情感的最直接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示范读、学生领读、齐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领会作者对葡萄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我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以培养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走进葡萄沟

  兴趣是的老师,在上课之初,我将采用问题导入法,问学生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在孩子们畅所欲言后,老师巧妙过渡: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看你通过看图片能不能猜出这是哪里?是哪个民族?(多媒体出示)板书课题,指导“葡萄”的读音,再写沟字,指导区分葡萄和葡萄沟的不同。

  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走进葡萄沟,看看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习字:学习字词,感受葡萄沟

  1、学习:份、坡、梯、客、收、城、市、利。字的读法、写法(包括笔顺)以及组词造句和运用。

  2、认识:沟、产、梨、种、搭、棚、淡、够、好、收、城、市、留、钉、利、分、味。等字。

  3、区分:多音字

  好地方干活分开钉子

  好客葡萄干水分钉着

  (三)学文:细读课文,欣赏葡萄沟。

  学生在读准了生字字音后,就扫清了读文的障碍,此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交流则水到渠成。而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不仅是对葡萄沟的赞美,更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从这句话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读、思、悟、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与文本进行融合,真正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安排学生浏览课文,找到这篇课文的点睛之笔。对孩子来说,这非常容易。

  此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读、划、思、交流,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看法,此时,顺学而导,引领孩子依次走进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并用“因为......,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作为总结,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彰显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老师无非就是一个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引领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哪个月份有什么水果成熟呀?

  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各种水果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吐鲁番葡萄沟瓜果的种类繁多。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葡萄沟以葡萄而闻名,那这里的葡萄种在哪里,长得怎么样呢?请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

  在这段的学习中,我把读作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积累词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但同时对课文的理解又提升了孩子读的水平和层次。特别是第二句和第三句。

  第二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指导学生理解“茂密”“凉棚”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在这个句子的鉴赏中,我采用了朗读、品味、换词的方法引导孩子体会葡萄的多、美,着重体会葡萄的颜色多样。接着出示图片,让孩子用学到的语言描述图片上的葡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做到了学以致用。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要有疑问老师才能解惑。在本段的学习中,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质疑上。读了这一段,你对哪些内容不不懂,可以提出来,同学之间能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老师帮助。实际上,学生不了解的就是“制作葡萄干”的过程、“阴房、样子像碉堡”这些距离我们表较远的事物,我采用了多媒体播放制作葡萄干的过程以及图示的方法帮助孩子解除困惑。

  体会连词“有的……有的……”所表达的“多”的意思

  4、学习第四自然段

  简要分析这就句话的作用是什么,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总结:迁移延伸,走出葡萄沟。

  葡萄沟多么美丽啊!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回家以后把葡萄沟的美景讲给家人或朋友听,并收集家乡的风景、特产、人物等,介绍自己的家乡。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不在多而在精,我设计的板书不仅概括的课文内容而且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5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描写了丹顶鹤美丽的色彩、修长的体形和高雅的姿态。文字优美,将丹顶鹤写得栩栩如生,适合朗读、欣赏。在本文的教学中,王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既重视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又不乏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这是一节非常扎实的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总结为以下几点:

  1、低年级读写能力的培养。课前复习生字词,读的方面重点指导了儿化音和轻声的朗读,写的方面重点指导了新偏旁和重点生字的书写。课前十分钟显得稳稳当当,扎扎实实,没有轻浮之气。

  2、找出关键词,富有语文味。王老师很善于引导学生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词来理解文意,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找出并点明这个词上,而是每次都能在一个词上深挖,通过话语和图片的引导理解词义,通过指导朗读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对文意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第一自然段找到了“遥远”和“嘹亮”让学生知道了丹顶鹤来自于遥远的北方,第二自然段通过“洁白”“黑”颜色的对比,突出了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尤其是“鲜红鲜红”这样ABAB型词语的学习,不只让学生知道了这种词语形式,而且通过朗读和图片观察让学生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同时做了更深入的拓展。学生不光知道这种词语,而且会说会用,在课堂当中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3、注重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学习丹顶鹤的姿态一自然段,王老师不是停留在对丹顶鹤姿态的欣赏和理解上,最后还设计了说话环节,让学生在观察图片后用自己的.话补充句子,在此环节学生变成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培养了学生的说话和学习能力。才有了后面学生在课堂上熟练成诵的效果。

  4、课文最后的立意很好。王老师把本文的立意最后立在了保护野生动物上,通过丹顶鹤,又出示了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图片,告诉孩子们这些珍稀动物的情况,让孩子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

尊敬的专家、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流动的画》。它是一首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诗中,“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大地,美丽的“画”是流动的,“我”的情感也随之灵动!——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流动的画,热爱祖国。诗歌文质兼美,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儿童欣赏和朗读。

  我从三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过程。

  一、教学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其字里行间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我把引导学生审美作为重点,把这节语文课上成一堂美的欣赏课。“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这就是我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我的想法是:

  1、落实“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2、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为学生创设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置教学目标:

  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美课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培养语感。

  3、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

  ●教学重点

  通过落实“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整堂课中,力求做到:

  (课件显示: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

  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

  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究;

  朗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评价;

  诗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悟。)

  三、教学过程

  1、读出诗歌的形,披文入境发现美(课件显示)

  “读出形”即让学生通过读,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描绘的形象,发现诗歌的美。这个环节通过3步来实施:●“猜谜激趣,读题质疑”;●“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观画说景,感自然美”。

  上课一开始,我用了一首优美的关于“画”的谜语诗。(课件演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学习、探究。

  接着,让学生通过三次自读(课件显示:一读,自主解决课题质疑;二读,自主合作学习生字;三读,合作探究新的质疑),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

  利用课件“活化”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车窗外不断变换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再结合诗歌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在头脑中唤起诗歌描绘的形象,读出诗歌的“形”。

  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初步读懂诗歌。

  2、读出诗歌的情,情理交融欣赏美

  “读出情”即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蕴涵的情感,由发现美进而到欣赏美,提高了审美的层次。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主动走向教材。

  ●首先,让学生“尽情品读,赏自然美”。即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中写景的六个句子。(课件演示)通过对比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配乐读等方式,(课件出示:品读:对比读、自主读、指名读、评价读、挑战读、示范读、配乐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获得美的享受。

  ●紧接着,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内化文本,说自然美”。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猜猜看,流动的画中还会有什么美景?二年级学生的生活感受毕竟有限,我用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课件出示:田野、果园图)指导他们模仿课文的句子进行描绘,让“大家都来说流动的画”。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进行口语训练。

  ●“略读课文,悟人文美”。通过“三读三说”学习诗歌的第二小节,(出示课件:三读三说——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分角色读,说说没读懂什么;集体读,说自己的感想。)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感悟到诗歌中蕴藏的人文美,懂得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此时,学生的理解已经层层深入,能明确地领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蕴美了。

  3、读出诗歌的神,导之以行创造美

  这个环节里,我再次借助多媒体,通过两个方面和学生一起来感受、学习,引导学生读出语言包含的精髓和言外之意,达到审美的更高境界。

  ●“广泛阅读,拓展知识”。(出示课件:模拟网站)我试着让学生自主上网,广泛阅读课外资料,更多地了解祖国的壮美山河。通过泛读拓展,“读出神”。

  ●“感官阅读,延伸情感”。让学生通过课件“饱览祖国美丽河山”,(课件演示:一张中国地图,图上演示从长沙出发的铁轨图,链接着名风景点的美景)又一次让学生从感官上来“阅读“祖国的画,延伸情感。从课内知识自然地拓展到课外生活,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爱,来创造美!

  在迷人的风景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戛然而止,“课已尽而意无穷”。

  总之,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自主完成对诗歌的探究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力求在诗歌的教学上有所创新,“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领导、专家批评指导。谢谢!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蜜蜂引路》处于本组教材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无数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38个生字,会些39个生字。

  2、培养学生多动脑,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决。

  3、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课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及一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

  (三)说教学重点: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难点:

  了解"蜜蜂怎么会引路"的道理。

  三、说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四、说教法:读书指导、谈话、讨论、讲授、演示

  五、说学法:预习、读书、阅读、质疑问难、听课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平时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该怎么办?

  2、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么会引路呢?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多种情况检查识字情况。

  3、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自悟一、二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播释疑。

  2、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A列宁的住处在哪儿?

  B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

  C那么,园子在哪儿?

  D养蜂人的小房子呢?

  E房子旁边还有什么?

  (2)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一说?

  (3)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A(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B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

  C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D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下面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谁会看图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3、学习第四段。

  小朋友,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呢?

  (1)请一位小朋友读读第四段课文。

  (2)请你们看书上的图,再图文对照,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说话?

  (3)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

  (4)指导读一读这句话。那么谁能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说的话?

  (5)小朋友,什么叫向导?(向导就是带路的人。)列宁指的向导是谁呢?(齐)蜜蜂。

  (6)但是你们想一想,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点课题)不能。

  (7)列宁是*什么找到养蜂人的呢?

  四、课堂小结:列宁是*动脑,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说板书设计:

  蜜蜂(向导)——园子

  蜜蜂引路观察思考

  列宁——小房子(养蜂人)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狮子大王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每个动物轮流当一星期,谁做得,谁就是新首领。第一个上任的是神气的猫头鹰,他让大家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小动物们叫苦连天。第二个上任的是激动的袋鼠,他要大家跳着走路,小动物们听着直摇头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苦练跳的本领。第三个星期,轮到可爱的小猴子了,他让大家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得到了大家的拥戴,成为森林里的新“万兽”!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理清课文条理。

  2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尊重别人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体现。

  3技能目标:能仿照例子说词组,并能通过课本剧的表演表达出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关于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和确定的: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懂得尊重别人是本课的重点。如何通过朗读来帮助体会角色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节课,我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和语文课要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辨证统一的特点,在教师讲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获取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教学中主要选用“讲授法、观察探究、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在课前我让学生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让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自己动手制作了最喜欢的小动物的胸牌,能用几句话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上课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请戴着自己亲手制作小动物胸牌的同学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惯,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孩子充满欢畅的交流中不知不觉的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乐学氛围。

  2融入情感,引起共鸣

  苏霍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时,我采用“扶”“放”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中,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为小组合作学习后面两段做好铺垫。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读一读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想一想第一个上任的猫头鹰是怎样当“万兽”的?

  (3)演一演你能学学猫头鹰当“万兽”时的神气样子吗?

  (4)议一议你觉得猫头鹰是合格的'新首领吗?为什么?

  学习完这一段后教师通过小结,引起学生的共鸣。师小结:每个动物,包括我们人类,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都有自己的规律,老师现在让你们都睡觉,睡得着吗?晚上不准你们睡,都必须写字,能写得好吗?肯定要打瞌睡,同样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规律,猫头鹰大王却不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自以为是,所以小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课文三、四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后,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学习,做到抓住重点词句,仔细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从小动物们对猫头鹰、袋鼠的命令叫苦连天,对小猴子的命令却会立刻欢呼起来。学生在学习中融入了自我的情感体会,明白了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这样也就能更好的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了。

  3读中品味,积累词语

  感受课文的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整体认识后,应进一步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对课文的美读中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抓住关键词语认真品读。2、品读时参考提示,展开创造性想象。如写猫头鹰神气极了,他神气时是怎样,睁大眼睛、挥动翅膀,在读中通过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来。针对学生的朗读评选出“最威严的狮子”,“最神气的猫头鹰”,“最激动的袋鼠”,“最可爱的小猴子”。

  在朗读课文时还要注意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如:议论纷纷、叫苦连天、荡来荡去、郑重等,这样通过日积月累能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演中感悟,创造想象

  孩子都有展现自己的_,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和教师一起把充满情趣的童话故事表演出来,一定是孩子们兴的事。

  当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课本剧。可以表演课文内容,可以通过想象表演猫头鹰和袋鼠第二次上任会怎样做,还可以想象你成为万兽会怎样做。

  这样安排教学程序有三点理由:

  (1)创造情景教学,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特点,让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

  (2)分步落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自探自悟,合作学习。能抓住重点,找准难点。

  (3)能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板书设计

  21从现在开始日积月累

  猫头鹰白天休息、夜里做事(不管他人)叫苦连天

  袋鼠跳着走路(只顾自己)议论纷纷

  万兽猴子习惯的方式(尊重人)荡来荡去

  我的板书设计是先用彩色卡纸剪出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形状,和一顶漂亮的_,再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进行板书。此板书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七、进行激励性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亲的话语,和蔼的笑容,丰富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加上贯穿课堂的对学生的夸奖与鼓励,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为学生树立起榜样,潜移默化中又对学生进行了健全人格的培养。

  语文是一个包容性较强的学科,朗读、想象、创作的完成,能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课堂_。使人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课带给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

  一、说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瀑布声音、样子的句子。

  3、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壮美。

  二、说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在读中感悟瀑布壮观的景色。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特点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

  三、说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想象,感受感受瀑布的壮美。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和教学挂图或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瀑布的资料,有条件的准备在瀑布前的留影。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引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也收集到了瀑布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音像资料。)

  3、请学生谈感受。

  4、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位于贵州省的,我国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板书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就随着京京同学一起到贵州去看看这壮美的黄果树瀑布。(齐读课文题目。)谈话导入

  5、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壮美。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出示自学提示一:小组内赶快读一读这篇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并圈出生字娃娃,多读几遍。小组内说识记方法。

  2、小组内学习。

  3、反馈评价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这些生字娃娃就是今天大家要认识的'新朋友,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小声地拼读几遍,注意把生字娃娃叫准。

  2)、你认为哪些生字娃娃容易读错,给大家提个醒,再教教大家。

  教师注意指导读准翘舌音“驶”、“湿”、“衫”、“扇”等字。

  3)、教师:调皮的生字娃娃呀,摘掉了它们的拼音小帽,跑到了你们的生字卡片上,看看还认识它们吗?

  (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生字卡片采用抢读、轮流读等方式认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检验识字效果。(玩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的两头各有8个生字,分两组对读或男女生对读。)

  5、教师:怎样才能记住生字娃娃的样子呢?谁愿意把自己好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呢?

  6、反馈识记方法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学提示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或齐读、或同桌互读,或小组内互读、或自己朗读),找出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反馈评价

  指生回答,师生评议。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读一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2、要写好这些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3、教师重点指导“迎”、“挺”、“旅”3个字的书写。

  4、学生描红,书写,相互评议。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一)文本解读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20课,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故事讲了小松鼠和小熊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又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吵架,最后两人互相体谅,互相宽容,又和好如初。另外本篇文章有两大特色:首先这是一篇童话色彩浓郁的文章,生动有趣的场景和通俗浅显的语言易于让学生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其次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如:“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通过对此类语言的学习,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更好地沟通。

  (二)文章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作用

  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写的。从识字五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本篇课文是本组教材中的第四篇课文,通过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与人沟通。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这8个要认识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会写8个字,这8个要会写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词语“快乐、幸福、飘荡、漂流、难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之情。

  3、抓住“松鼠高兴得哭了”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从而使学生明白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四)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这8个要认识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会写8个字,这8个要会写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词语“快乐、幸福、飘荡、漂流、难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

  教学难点:抓住“松鼠高兴得哭了”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从而使学生明白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令人吃惊,老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学生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法和学法

  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谈话法。

  四、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2、为学生创设多种语文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美性服务。

  五、教学设计

  (一)实物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1、教师一手拿折好的纸船,一手拿着风筝:“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板贴实物纸船和风筝。

  2、板书课题:20.纸船和风筝

  3、指导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纸船和风筝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三)读文识词,通读理解

  1、学习1—6自然段

  (1)自读1—6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

  (2)指名交流。师随机板书:快乐、幸福

  (3)指导朗读“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当小松鼠和小熊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上这两句话的时候,心情会怎样呢?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

  (4)指名读,小老师读,齐读。

  (5)齐读1—6自然段。

  2、学习7—11自然段

  (1)自由读7—11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2)指名交流,随机板书:飘荡、漂流,分别写在纸船和风筝的实物下方。

  (3)联系实物,比较识字“飘、漂”,你是怎么记这两个字的?

  (4)用“飘荡、漂流”造句。

  (5)指导朗读,读出小松鼠和小熊难过得心情。

  (6)指名读,齐读。

  (7)最后他们和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指名读,小组读。

  (8)齐读7—11自然段。

  (四)解决难点,深入理解

  1、指名读11节,既然小熊愿意和小松鼠和好,小松鼠应该很高兴,为什么还要哭呢?而且是高兴得哭了,他又在高兴什么,哭什么呢?

  2、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齐读11节。

  3、如果你是小松鼠,现在你会在纸船里写点什么呢?生试写1到2句话。

  4、汇报交流。

  5、齐读课文

  (五)巩固生字词

  1、指导学生把词卡贴在黑板的大树上,摘下来领读、齐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读。

  (六)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2、小组合作,互相评价。在生字中找你认为写得好的字,冲它笑一笑,或再高兴地读一遍。

  (七)作业

  1、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好朋友听,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心意。(把学到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好友听,这也是对语言运用的绝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会得到同步的发展,给学生创设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2、每篇积累

  让学生从本课中找到喜欢的词句,并记住它。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1

  [说教材]

  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鹰学飞》。《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该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生动有趣,富有动作性,激发儿童进入角色,动手动口。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仔细观察,起行合理想象。

  [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说话。

  3、启发学生想象,提高说话能力,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4、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难点:启发想象,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本文可以分三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主要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

  [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识知规律,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1、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和言语交际经验。通过情境导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但发挥在知识的传授中,而且发挥在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并采用多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2、品词析句法,朗读训练时,教师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比较、读、悟、表演使学生体会到文中语言运用精当之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采用的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一系列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悟意,从而逐步掌握此类课文的读书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学生在齐读课题后,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然后谈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都知道了些什么。自然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充分品读,读中感悟。

  在学习1-2自然段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老鹰和小鹰的话多读一读,结合板画,让学生看到小鹰已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引导学生想小鹰这时会怎么想呢。再结合文字“高兴”、“喊”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出来,体会小鹰自以为飞到了大树的.上面,飞行的本领就已经学会了,自然地读出它此时的高兴、满足的心情。

  这时候,老鹰是怎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老鹰不满意。学生通过读,指出“摇摇头”,“还不算”,明白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点出母亲对孩子的爱。鼓励学生读出亲切、和谒的语气。孩子是最喜欢动起来的,通过看板书,从自己编动作到指名学生上台表演,鼓动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让这一段的教学“活”起来。这一阶段的教学利用文中重点词,让学生的读读、演演来调动他们全员参与,从动口、动手、动脑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的读、说、演正渗透着学法的指导,为结构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作好铺垫。由于第四自然段中,老鹰在评价小鹰是否会飞时,用了和第二自然段一样的评价“还不算会飞。”同样的句子,读法是否相同呢?为了让学生有所感悟,我首先让学生熟读了含有这两句评价的1—4自然段,弄清老鹰分别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接着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读后的感受:第一个“还不算会飞”强调的是什么?第二个“还不算会飞”又是强调的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小鹰只比打树飞得高,根本不能算会飞,因此,老鹰的意思是说小鹰根本不能算会飞,朗读重音应落在“不算”上面。而第二次小鹰已经飞得比大山还高了,可以算得上会飞了,只是距离搏击长空得本领还差很远,所以老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鹰还不能算真正会飞,是在前一句话的基础上的评价,因此,朗读重音应在“还”这个字上。

  一番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体会到了句子虽然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是截然不同的,朗读的语气也应不同。带着对句子的理解,学生再次投入到朗读中去,读出了自己的感悟,读出了老鹰语重心长的语调。

  经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而且掌握了如何读准语气语调的方法,那就是,边读边悟,以悟促读。

  最后,我设计了“小鹰已经飞了两次,这时它又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在众说纷纭中,将自己的想法与小朋友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大胆想象,促进理解

  在学习五、六自然段时,教师适度放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不但描述了小鹰使出全身力气刻苦练习飞行的样子,而且说明越往高处越难飞,“飞呀,飞呀”是说小鹰在反复地练飞。“急促地喘着气”是说小鹰由于刻苦练习而显得很累“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学生加大了动作的力度,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飞得更高,你会怎么做?学生通过表演,悟出“鼓起劲”与“拼命飞”的含义,这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爬上山顶”,“爬上高楼”“跑了好几圈”都会急促地喘气。学生的话语闪烁着个性与创新的光彩,而且还情不自禁地喘起气来。这时,老师巧妙地过渡,指导学生朗读“急促地喘着气”这句话,这里用调动生活经验的手段,使感情朗读有了扎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使朗读富于变化和层次感,我设计了回过头来纵向比较小鹰在三个高度说的话——“我已经会飞啦”,“我真的会飞啦”,“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要指导学生抓住“已经”、“真的”、“总算”等关键词,体会小鹰的不同心情,读出小鹰的不同语气来,特别是最后小鹰不肯定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虚心了。接着引读第六自然段,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里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思考:“孩子,你往上看!”老鹰是想告诉小鹰什么?小鹰看到比它飞得还要高的鹰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老鹰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是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小鹰通过老鹰的教育和自己的实践,终于明白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永远前进。总结出关于这个道理的成语,多读读加深理解。

  四、学习生字

  一年级写铅笔字的要求是写正确,二年级要写美观了。因此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字的间架特点,笔画变化,来把字写美观。

  [说板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利用板画,让学生看清楚小鹰三次飞行的高度。本课时的设计,意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利用媒体再现情境,渲染气氛,在情境中感情朗读,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当地村民吃水难的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主席一心为人民服务,为民着想的好思想,好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认识“主”、“席”等12个生字,会写“士”、“忘”等8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主”、“席”等12个生字,会写“士”、“忘”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感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四、说教学教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生生评读师生评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

  2、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课伊始,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形象、生动的[视频]课件,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扣住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始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和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五、说教学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激趣引入课文

  同学们看过这幅图么?里面画的'是什么?

  那碑里还有字呢!是什么字呀?

  看来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其实这幅图有

  一个非常难忘的故事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语

  在低年级的阶段,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过根据汉语拼音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具备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第一次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对读通顺,把

  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划出来学习。在学习完后通过标拼音,开火车读词语的方式进一步巩固生字词语的学习成果。

  3、再读课文,感悟文章

  一堂成功的语言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在解决基本的生字词之后,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这里,我采用分组朗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4、拓展小结

  打好自主学习语言的基础,《语言课程标准》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延伸中,我设计了2个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1)思考:“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明白“吃水

  不忘挖井人”的意思么?说说你的理解

  (2)小朋友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事,说一说你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概括,反应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对于低端学生,板书要尽求简明扼要,既体现文章思想感情,又不失文章条理。

  七、作业设计

  (1)抄写“士”、“忘”等八个生字各一排,并组词。

  (2)给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写一句话。

  (3)课外时间搜集关于毛主席的故事。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一个专题第三课《笋芽儿》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和资源开发七个方面展开来说。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共有八个专题,分别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和走近科学世界。而《笋芽儿》一课就出自于第一单元春天里的发现。

  第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一篇语文园地,内容都跟春天有关。《找春天》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通过学习课文,带领学生去感悟春天之美。《古诗两首》分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是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学生通过学习,领悟到为他人创造幸福的时候自己也会收获幸福和快乐。《笋芽儿》这本单元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的描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结合课标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认读4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的情趣,愿意观察,有所发现。这三个目标的设定,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巩固认识“笋、唤”等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读法,感悟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3、喜爱读童话故事,积累好词好句。教学重点:体会重点词句的读法,感悟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难点:积累好词佳句,明白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周围人的关心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我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第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们学习了《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和《春晓》、《村居》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已有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在本学年段中还有更高的阅读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随时积累好词好句。所以针对本班学生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文章的特点,我在设计阅读教学时,侧重于引导,让孩子多读,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品味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第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从电视上、网络上和书本中对竹笋有浅显的理解。所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播放竹子的生长过程,从视觉上,让学生对竹子有个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理解课文,当堂背诵,以达到积累的目的,为升入下一学段铺好基石。

  三、教学模式

  我校在“和谐教学五环节模式”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研讨了语文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为: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交流;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5、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在落实模式的过程中注重抓住“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课堂三要素,并力图在教学环节中体现我校“三真、三实、一及时”的教学策略。三真即真思考、真合作、真理解;三实是指设计实、反馈实、检测实;一及时是指评价要及时。

  四、 教学设计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并根据我校语文新授课的模式要求,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入,复习旧知(4分钟);初读课文,理清文脉(4分钟);指导朗读,细读品味(23分钟);展开想象,拓展提高(6分钟);课堂小结,感情升华(3分钟)。其中指导朗读、细读品味和展开想象、拓展提高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环节。下面具体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竹子是生长在南方的热带植物,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本节课《笋芽儿》学习的是竹子整个成长的过程。所以在课前播放一段竹子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孩子们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竹笋长成竹子的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探究兴趣,形象生动的为学生学好这一节课做好了铺垫。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而且对于教学对象是八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过的生字,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检测、落实本课的教学重点,真正做到人人清。体现了我校真实课堂真理解和检测实的教学策略。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在读文之前,我给学生们出示读文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词,试着说说本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主线,理清整篇课文的脉络。知道《笋芽儿》一课讲的是笋芽儿在春雨姑娘的滋润下、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呵护下和太阳公公的温暖中奋发成长的。这样做是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通过抓关键词和关键人物,从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三)指导朗读,细读品味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所以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力求从学生角度、文本角度、教师角度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展示来解决问题,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创设真实有效的高效课堂。例如,出示小问号:笋芽儿终于勇敢地钻出地面,她看到了什么?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在整体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中做批注。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所以在这里,鼓励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体现了我校设计实这一教学策略。再如,这道题:想象一下,当笋芽儿钻出地面后,她还可能看到了或者听到了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四)展开想象,拓展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一道思考题:笋芽儿长大后,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了!”如果此时是你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你想说些什么呢?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学生想象、表达的基础上,把春天的美景再现。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人文因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使学生感受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的人的关心,突出了教学重点。

  (五)课堂小结,感情升华

  在这一环节中,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归主题——奋发向上。通过总结知识、回归主题,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这样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能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设计紧紧抓住了课文的关键事物和关键词,因为课件是动态的,所以我把课文的脉络腾现在黑板上,用静态的板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看板书复述课文的能力。

  六、说评价

  新《课标》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一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评价。通过课前生字检测的游戏来评价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其次,我注重恰当地评价学生基本技能。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演出笋芽儿的自豪劲儿,一方面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理解课文、吃透文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第三,学生自评与师生互评相结合。在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同组同学可以互相给予评价;当学生会说完整的话,对某一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时要给出恰当积极的评价。

  七、说开发

  针对《笋芽儿》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充分的利用了课本资源、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

  其中在课本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发挥了课本插图和课本练习材料的作用,例如课文的插页、单元导语和课后的相关练习。

  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发挥了百度、人民教育出版社、土豆视频等网站的作用,

  在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力争用好多媒体,发挥音像资料在带动孩子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例如图片资源,配合着美丽的图片,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声音资源,在学习“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这句话时,配上燕子飞翔的图片和清脆的鸟叫声,让孩子身临其境,在理解课文雷公公和春雨姑娘叫醒沉睡的笋芽儿时的情景,配合着图片和打雷下雨的声音,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春雨姑娘的“轻轻呼唤”和雷公公的“粗重的嗓音”;视频资源,通过播放竹子成长过程的视频,填补了北方学生对竹子成长方面的知识的短板,并且在课堂初始播放该段视频也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

  以上是我所有的说课内容,有不足之处,还恳请给位专家评委予以批评指教,谢谢!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4

  根据学习内容我指定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文言文。

  2、利用课下注释、工具书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3、了解寓意,懂得做事不能存在着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要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突破难点,在教法上我选择了激趣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在学法上我设计了自主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本节课我通过以下的五个环节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2、质疑问难自主探究

  3、同伴互助学习新知

  4、角色互换了解寓意

  5、创设情境输出展示进行来教学。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文言文离学生生活较远,学起来易于枯燥,这一环节,我和孩子利用白板生动的展示,(白板加图片)猜故事、讲故事把游戏与旧知完好的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使学生兴趣昂然的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来,而这探究更缘于疑。所以我预设了下面的环节。

  2、质疑问难主动探究

  思源于疑,学生通过朗读,针对自己不懂得地方质疑。在这一环节(图片)我及时的进行标注,并捕获图片。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后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的学习效果的检测。

  3、同伴互助学习新知

  这个环节需要读通课文和读懂内容。我和学生利用方便的标注功能轻而易举的正音,断句。之后采用多种读的`方式。并利用白板的拖动复制的功能方便快捷的对各个小组进行朗读评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读落到了实处(图)在读懂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借助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书理解内容。根据上一个环节学生提出的困难。我检测重点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时学生走上台前,做起小老师,他们运用白板的勾画,擦除功能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出示这样的问题,深入到文章重点句的理解。我让分别用自己的话和文言文来交流,两者交*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插视频)另外(插视频)另外(插视频)利用白板的移动选择功能,让学生利用图片,找出相应的文言文。这样既增强了趣味性,也是对内容理解的检验。轻松的突破了重点。

  4、角色扮演了解寓意

  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为孩子创设情境,让学生走入种田人内心,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使学生展开想象得翅膀。并通过采访的形式,表达自己(也就是种田人)的内心想法和感受。通过两幅图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劳与不劳的不同结果。再通过学生扮演邻居、朋友等对种田人劝导,并在设定好聚光灯的白板上写下自己对种田人的忠告。当取消聚光灯,学生惊奇的发现自己写下的就是寓意。通过上面的环节。学生自然轻松氛围中的突破难点。

  5、展示输出指导言行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讲故事、演故事、背故事等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我并抓住恰当的时机引导他们说出自己了解的道理,和在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这样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渗透。

  课后,我有以下的反思:

  1、通过白板现场演示,帮助学生同伴互助,在互动中生成新知。

  2、交互式白板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效帮助全员全过程认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让教学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雨后》,本课是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中一首优美的叙事诗。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诗作。这首诗主要描写一对小兄妹在雨后踩水嬉戏的情景和心理,文笔明快,语言幽默,洋溢着动人的童真与童趣。细细咀嚼、品味,就会感到其中更深遂丰富的内涵。这首诗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后玩耍时的快乐。

  在这首诗中,冰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中国儿童幸福生活的欢乐图。她寓情于景,寓理于境,通过几个小小的画面,创造出了一个既能捉摸,又可感知的生动欢快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会认绿线中的4个二类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出孩子们在广场上快乐玩耍的情景。感受文中孩子们玩水的快乐,体验自己成长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按照老师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体会小哥哥、小妹妹的愉悦心情,读出感情。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表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法,在教学中让识字、理解与想象、朗读、表演互相穿插,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的活力的学习氛围,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四、教学分析:

  由于本文语言浅显,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还应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就是以读为本,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读课文。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识字、理解与想象穿插其中。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步: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景色]: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

  屏幕出现几个词语:雨后广场糟糕……糟糕!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的词语,想象一段夏天里发生的故事。

  [设计意图]先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大门,引起学习兴趣,如果有的.学生读过这首诗歌,按照本诗的内容去讲故事,那也很好,顺势引导。我主要是想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以及对课文的一个初步了解。

  2、在学生说完以后,教师进行一个简短的小结: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见了孩子们踩水玩耍的情景,觉得非常有趣,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叫《雨后》。这时,教师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

  第二步: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活动:自由朗读儿歌,自学不认识的字。

  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和其他采取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启示,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更适合自己。

  2、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给大家讲讲吧!

  [操作方式]找同学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讲给大家听,教师用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生词,点同学读,纠正字音,指出要注意的地方。相机点拨,有重点地指导几个比较难认的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强,特别是已经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非常高,因此,完全不必老师扶持,该放手时就放手。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想锻炼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步:勇闯三关,朗读课文。

  1、勇闯朗读第一关,朗读要求:正确

  学生活动:自由参赛朗读,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读得特别好的同学往往会独立朗读,不太自信的同学可能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朗读,自由的朗读形式可调动每个学生的朗读兴趣。

  [操作方式]学生互评时的标准围绕“准确”展开:读音是否准确,有无丢字落字。

  2、再闯第二关,朗读要求:流利

  喜欢读这首儿歌吗?为什么喜欢呀?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把诗歌读熟了,读流利了,就更喜欢了。

  屏幕出示儿歌,学生跟着读,老师也跟着读。

  [操作方式]一节一节的出现,如果一遍读的不熟练,就再读一遍,第二遍要求大声朗读。

  四步:运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1、课文都读熟了,想想都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畅所欲言的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快乐”。

  2、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小节,就把这一节好好地读一读吧!

  3、在学生读完后,教师和学生重点交流:

  (一)首先感受小哥哥玩水的快乐。

  1、这时,如果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玩呢?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自由读第2小节,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哥哥”。

  2、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这节内容我想让同学们来演一演,要想演的好,就一定得把这节内容读熟,而且,还要想一想可以怎么演?下面我们再好好读几遍,好吗?

  3、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教师请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上台表演。表演完后,请学生评一评,你觉得他们哪儿演得最有趣?

  4、你们能把这种有趣读出来吗?学生自由练习读,点学生读,最后男生一齐读。

  5、读完后,教师相机采访表演的孩子:“小哥哥,你刚才滑了一跤,觉得怎么样?心里怎么想的?”学生肯定会说玩水玩得非常高兴。

  6、这时,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觉得奇怪,滑了一跤的小男孩,一边嘴里说着糟糕糟糕,一边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再次体验孩子们的快乐。

  7、在学生谈完体会后,把2、3小节连起来读,通过表情朗读来体验小哥哥的快乐。

  (二)接着再来体会小妹妹的快乐。

  1、小哥哥玩得这么开心,大家看(出示课件),小妹妹也不甘示弱,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4小节,其他学生思考:小妹妹在干什么?在想什么?

  2、小妹妹在跑的时候,有几个动作写得特别传神,仔细在文中找,你发现了吗?

  3、在学生找出动词以后,请同桌两个同学一个人旁白一个人表演小妹妹,学生自由表演完以后,教师请一位学生演一演小妹妹,教师相机采访小妹妹:小妹妹,你一边跑一边在想什么呀?学生肯定会回答:我也想痛痛快快地摔一跤。这时,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小妹妹为什么也想摔一跤呢?

  4、你曾经有过小妹妹这样的想法吗?你们能把小妹妹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学生自由读完后,点多个学生读,然后全班女生齐读。

  [设计意图]我主要是想通过小组表演,同桌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五步:朗读第三关,要求:有感情朗读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一段儿歌。

  其他同学评价老师的朗读。

  2、学生活动:每小组选取其中的一段儿歌,合作表演小品,要求:生动有趣。小组表演哪一段,其他同学就朗读哪一段。

  [设计意图]学生的表演把课文的情景再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调动起来,再来朗读,更加有感染力。

  3、附加关:背诵

  刚才那么精彩的朗读,让许多同学都手舞足蹈,如果能背诵儿歌,相信你们一定表现的更棒!试试看吧!

  学生活动:背诵儿歌,老师和学生一起试着背诵儿歌,互相鼓励。

  [设计意图]是学生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第六步:总结全文。

  1、现在咱们把课文连起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谁最能读出孩子们的快乐?

  2、在学生读完后,进行一个拓展练习:下雨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让学生自由发言:如捉鱼虾,打伞在雨中跑来跑去,看美丽的彩虹等等。

  第七步:指导写字。

  写字一直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一直非常注重对学生写字的指导,希望通过两年的练习,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铅笔字。因为有了一年级写字的基础,所以在二年级我主要采用的是“半扶半放”的方法。

  首先请学生观察一下田字格中的生字,哪个字最难写,最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

  学生提出最难写的“劲”、“妹”、“粗”,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的写法,指导学生在书上描红。

  第八步:实践作业。

  如果在水中滑倒的是你,你的爸爸妈妈会怎样做呢?

  回家后有声有色的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或许他们会有一些让你们意想不到的变化……

  板书设计:

  一群孩子

  雨后---快乐小哥哥

  小妹妹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12-13

二年级语文《称赞》说课稿12-24

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03-12

二年级语文《泉水》说课稿03-14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04-26

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04-27

小学语文二年级说课稿04-27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02-17

《语文》说课稿11-09

二年级语文上册北京说课稿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