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

时间:2023-01-11 16:28:0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5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辽师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六课灿烂的文化中,第一子课题——《古代先人思想的光辉》。本课一共有三个课题:1古代先人思想的光辉、2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3绚丽的艺术之花。本课是在前两课教学了解我国民族和历史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了解、感受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以及为世界闻名的发展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古代先人思想的光辉》教学要点:第一,教材介绍了我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深远,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精髓,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广泛的影响。第二,教材介绍了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使学生了解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不但在过去的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现在的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不是教学的唯一载体。教材中关于孔子和孙武的思想内容介绍简单,缺少直观的文字、数字、实例和图片;而学习内容则范围较广,较繁杂。因此我将本课设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了解孔子的思想,第二课时为认识孙武《孙子兵法》的影响。本课为第一课时,课题改为《孔子思想的光辉》。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经验也在丰富。特别是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在进一步提高,具有初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是五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有局限性,对问题的理解只能形成较为实际的形象,认识问题主要是直观、感性的方式。

  三、说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标准中:“我是中国人”第三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指导,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孔子生平和教育方法,理解孔子的仁爱思想。

  2、方法与过程:通过小组交流、思考探究、讲故事、表演等方式,感悟孔子的教育方法和仁爱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孔子思想与人为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的教育方法和仁爱思想。

  教学难点:感悟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仁爱思想的意义和作用。

  四、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预设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游刃有余从容施教。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所以我设计了:交流谈话、直观感知、探究思考等教学方法,并且使用了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出学习内容及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交流和了解的愿望,调动学生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活动。

  (二)说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目标,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道德情感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的学法有:举例子、表演、讲故事、小组交流、自主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做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状态,为学生正确运用相关知识与能力做好铺垫,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从而我安排了如下教学程序:一、格言引出孔子,直接导入新课。二、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孔子的思想光辉。三、总结延伸,深化孔子思想主题。

  (一)格言引出孔子,直接导入新课。

  高年级学生对社会和知识的了解不断扩大,课前学生也收集了有关资料,所以教师以一句孔子的格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引出孔子,也为本课师生互学互动奠定了基础。通过师生交流谈话导入新课。师生交流,了解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有关情况,同时创设师生互学、师生换位教学的情境。

  (二)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孔子的思想光辉。

  自主学习是高年品德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要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本课教学教师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简单学的状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实现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2、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有哪些?3、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师及时评价表扬学生。学生在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时候,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用表演、讲故事、举例子、讲解等方法给老师讲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思想。这时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教老师?学生总结自己所用的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再来讲一讲孔子的思想。学生通过思考汇报——总结方法——用方法再来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筋思考、分析问题、理解和解决问题,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体和主人,是学生在教老师,是学生在用知道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进而使学生的情感受到陶冶和熏陶感受孔子思想的光辉。

  (三)总结延伸,深化孔子思想主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深化主题之后,启发学生继续研究孔子思想的其他有关内容,既是让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也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六、说板书设计

  教学中除了课题《孔子思想的光辉》之外,主要展现孔子是春秋时期我国古代教育教、思想家,儒家思想创始人。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2

  说教材

  本课是鄂教版的品德与社会第八课中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许多名胜古迹的国家,从多角度展现祖国的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学生家庭生活的不断丰富,有很多孩子会在假期和家人一起去享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享受大自然的赋予时,他们也感受着祖国和身边的变化。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对于祖国的秀丽河山了解的比较少,大都是从新闻、各种媒体中也获得了的信息。

  针对本课的特点,我设置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许多名胜古迹的国家,从多角度展现祖国的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2)了解有关名胜古迹的知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图片,视频短片,领略祖国的河山美。(2)通过活动用不同的形式歌颂祖国,赞美祖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学习重难点

  由于学生对很多名胜、河山不熟悉,需要借助多媒体来了解、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所以我把通过欣赏名胜古迹感爱祖国的壮丽与美好,激发爱国之情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引导他们在游览观察、小组合作探究、自主体验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最后通过学生搜集资料以不同形式赞颂祖国好河山,使感情得到升华。

  说教学流程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在引入课题后,我以祖国秀丽的风光图片展示让学生猜猜是哪的风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都踊跃举手。学生们的学习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我顺势利导引人课题,我播放

  《桂林山水》的风光,学生被美丽的桂林山水吸引、陶醉。课堂气氛立马活了起来。大家都纷纷举手表达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我又设计了你还知道哪些名山、大川的环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让学生对这些名山有了了解,然后我过渡到五岳这个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名山的认知、热爱。

  了解了祖国的山水之后我提出了问题:我国不仅有风光秀美的名山大川,还有许多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呢!你知道哪些我国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直接过渡到下个环节的教学: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首先对学生进行调查,你去过哪些名胜,把你的见闻告诉大家。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分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名胜古迹的照片、感受。随机播放长城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此时的课堂,闹中有静,静中有思,思中有获。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长城是我国的骄傲,是民族的象征。

  最后我设计了诗词歌赋话神州的环节,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把课堂推向了高潮,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在《我爱你,中国》优美的歌声中结束。

  本节课的板书简单清晰,重点板书了祖国的山水和祖国的名胜古迹符合本节内容。具体板书如下:

  游览祖国好河山

  祖国山水

  五岳:嵩山、衡山、泰山、华山、恒山

  桂林:

  山

  水

  祖国名胜

  万里长城、故宫……

  交流感知,分享感悟

  ——品德与社会《日行千里不是梦》导学案

  教材分析:

  《日行千里不是梦》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具有承前启后、开拓学生的生活面、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的作用。本课安排了三个内容:“交通工具的演变”“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汽车多了的烦恼”。教材的安排呈现出由浅入深、由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中心延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使儿童能相对系统有效地感受交通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有责任地关心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教材图文并茂,兼顾了学生对于交通工具的深入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从呱呱落地时就进入了交通生活领域,对各种交通工具都有一定的认知。平时,学生也能通过自我学习,观察,比较,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但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建立辩证认识事物发生与发展的利与弊这一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教他们实事求是、较全面地认识交通工具的演变、发展及其带来的问题是本课的关键。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交通发展的状况,知道交通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能够通过收集、计算、对比等方法比较交通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了解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

  设计理念:采用二五五课堂教学模式及六推六让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我展示及小组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知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及情感。

  学习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交通工具演变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学生课前收集各种有关人类飞天梦想的故事。

  3、查找中国现代航天事业发展的信息。

  学习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导入:500公里/天,猜一成语。

  2、日行千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不是梦,对于古时候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个梦,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七课:

  日行千里不是梦。随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古时候,人们就有日行千里的梦想,但因交通工具不发达,只能把这种梦想寄托在神话故事中。播放《西游记》片头曲。你认识他吗?他有什么本领?

  4: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中外日行千里的传奇故事?给大家讲讲。生自由回答

  二、交流展示、感受交通工具的变化

  过渡: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古人们把日行千里的梦想寄托在一个个神话故事中。那么,从古到今,人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日行千里的梦想呢?

  1、老师先做个调查:请说说你们全家外出是时选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生1:我们一家人到襄樊会坐公交车。

  生2:我们全家去北京会坐火车。

  生3:如果全家去青岛的话还可以坐船。

  2、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能很快很方便的把我们安全的送到目的地,如果是在古代人们出行会有这么方便吗?那时候的交通工具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交通工具的演变。

  3、自由看教材p41页,交流展示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

  生:我收集的是船的演变的资料。

  生:我找到的是关于车的图片。

  4、出示课件,展示船、车的演变过程。

  船:独木舟——帆船——蒸汽船——内燃机船

  车:(汽车)独轮车——马车——蒸汽车——内燃机车——电动车

  (火车)蒸汽机火车——内燃机火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

  5、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古人们日行千里的`梦终于圆了。但是善于追求的人类又有了一个新的梦想,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嫦娥那样翱翔太空。

  提问:如果你是古时候的人,你会想出哪些飞天的办法?

  生1:我想像鸟那样拥有一对大翅膀。

  生2:我想把自己绑在许多大灯笼上,借助灯笼的力量把自己带上天。

  生3:……

  (过渡)尽管实现梦想要经历一番曲折的过程,但是不屈不挠的人类经过千百年来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他们的飞天梦想。

  6、有谁能告诉大家飞机的演变过程。

  7、课件介绍飞机的演变过程。顺便介绍第一架飞机的发明人(美国人莱特兄弟)

  (过渡):人类凭借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并且又借助航天飞机把人类送到了浩瀚的太空,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目前只有3个国家能发射飞船到太空,我们国家就是其中之一。在20xx年10月15日成功的发射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机神舟五号,在20xx年10月12日发射了第二艘载人航天飞机神舟六号,20xx年神舟8号上天,20xx年神舟9号上天。(课件可以出示一些航空航天的信息)

  (插入神舟5号上天的视频)神舟5号

  03.10.15

  杨利伟

  神舟6号

  05.10.12

  聂海胜

  费俊龙

  神舟7号

  08.9.25

  翟志刚

  景海鹏

  刘柏明

  神舟8号

  20xx.11.5

  升华情感:当大家看到我们国家自己研制的系列飞船登上了太空,作为一名中国人,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很骄傲和自豪。我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而感到骄傲。

  三、计算比较,体验便利。

  我们了解了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那么现代交通工具到底比过去的交通工具快捷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算感受一下。

  四、总结深化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交通工具的发展不仅大大缩短了我们的旅行时间,还带给了我们愉悦的旅行享受,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很多事物都是既有利也有弊的,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下课以后,希望同学们能调查一下交通工具的发展引发了哪些环境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7、日行千里不是梦

  船

  独木舟——帆船——蒸汽船——内燃机船

  车

  独轮车——马车——蒸汽汽车——内燃机车——电动车

  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机车——磁悬浮

  飞机

  风筝——螺旋桨式——喷气式——超音速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多对生活笑一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第二课《拥有好心情》中的第三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如意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二、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以及新课标理念,整堂课我设计了快乐传递、敞开心扉、选择快乐、创造快乐等几个环节。通过师生交流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学会乐观地对待生活。

  三、 教学目标

  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2、让学生认识到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因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学会乐观地对待生活。

  引导学生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 说教法

  1、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去分析、交流。

  2、通过情景熏陶法、游戏激趣法、师生互动法、故事引入法等方法,最终让学生学会笑对烦恼、笑对人生。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快乐传递

  通过游戏——击鼓传递快乐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快乐的氛围中,享受快乐情绪,理解情绪的多变性。

  环节二、敞开心扉

  这一环节,我首先敞开自己的心扉,把一周的“心情晴雨表”作为重要的资源来学习,研究,让学生发现老师的快乐来自于什么?再让同学们将他们这一周来的心情分小组交流并填写“心情晴雨表”,然后将有代表性的记录表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在大家畅所欲言中感受到快乐原本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环节三、选择快乐

  让学生先听故事《哭婆婆变成了笑婆婆》后进行交流并体会到换个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轻松起来,快乐起来。

  随后,(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以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瓶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为例,让学生明白心情自己主宰,快乐可以选择。

  环节四、创造快乐

  这一环节,先播入录像,让学生感受到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会更快乐。接着通过事例引导学生领悟到要乐观地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并以愉快地心情去做一件枯燥的事。

  环节五、播放音乐,结合板书进行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通过一张笑脸,形象的表达遇到烦恼,如果选择乐观的人生态度,每天都将有着成功、欢乐、自信陪伴,启发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我的说课内容可能有许多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4

  我说课的课题是《传媒家族》。说课内容由六部分组成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理念、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粤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信息与传媒”单元。本课教材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传媒家族的成员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现代传媒的魅力,学习如何正确对待和利用各种传媒。

  二、说教学理念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设身处地的感受;师生沟通互动,明理得体验。

  三、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的孩子对于传媒家族有一定了解,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各种传媒,也感受着传媒带来的好处。但是,孩子们对于传媒的危害性的认识还很不够。

  四、说教学目标:

  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了解现代媒体的主要类别和形式。

  2、感受各种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正确选择和识别各种传媒,获取有益的信息。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教学方法有三个即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体验感悟法。

  六、说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传媒家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教学过程:

  教学中,“沟通互动”是很有民主性和人文性的教学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此环节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担当起学习的主人而设计的。通过“沟通互动”不仅能让学生的心门尽量打开、又能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尽情流露,还能让老师的语言尽显魅力。通过“沟通互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珍爱生命、环保意识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根据本课内容以及班情学情,我设计了五大板块的沟通互动:

  沟通互动一:新闻发布会

  活动准备:不知发布会现场,确定主持人,各同学课前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活动过程:

  1、每位同学逐个上台发布自己的新闻,主持人一一询问新闻来源,并问为什么选择此媒体,讲明喜爱的原因,把媒体写在黑板上。

  2、主持人统计同学们获取新闻的媒体种类,看哪种最受同学们的喜爱,适时补充。

  沟通互动二:小调查

  1、学生在家调查家人最喜爱的传媒类型,做好相应的记录,做好调查表格。

  2、同学们将调查结果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将结果发布。

  沟通互动三:看电视好还是看书报好

  1、自由选择分组

  2、各组收集自己主张的理由,选出辩手,进行辩论,其他人可用举手补充发言。

  3、陈列双方理由在黑板上,请双方主辩手进行最后的陈述。

  4、教师对双方的辩论情况进行总结。

  沟通互动四:当家人不让我们看电视

  1、小品表演:当家人不让我们看电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2、讨论为什么家人不让我们看电视?你的心情?怎样解决问题?

  3、回家和家长沟通,指定协议,自觉遵守。

  情景再现,学生触景生情,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抓住这个教育时机点组织学生小组内展开合作探讨。之后在全班汇报,老师点评。】

  沟通互动五:制作:我们的媒体指南“小手册

  1、学生自主推荐喜爱的各种媒体,说出推荐理由和指数。

  2、将同学们按种类分成小组,交流自己喜爱的各种媒体。组长进行统计。

  【设计意图是:通过畅谈看法、合作探究问题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解自然万物的紧密联系、了解自然万物对人类的馈赠。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出班级小报

  1、学生自由分组

  2、同学们分工合作,采访班级新闻进行写作,

  3、张贴各小组班级小报,评选最喜爱的班级小报。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活动的延伸,有利于学生主体亲历,积极参与,进一步了解传媒家族及合理使用各种传媒。】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5

  想一想“为什么称张骞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通过“读一读”明确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通过“算一算”感受丝绸之路的古老,同时板书:古老;通过“想一想”理解张骞是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6、在读故事后,组织一个学生动手的小组体验活动。我给每组学生一些丝绸之路上传递物品的小图片,让学生们从这些图片中挑出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的是哪些?传递到西域的物品有哪些?出示图12

  请几位同学将物品分类,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将物品拖到相应的圈里。

  7、思考交流:传递的这些物品给西域各国和中原地区带来了什么好处?

  在活动后,教师总结到:“在这条路上传递的众多物品中,以丝绸的影响最大,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第一次把中国中原地区经过新疆到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成SILROAD,丝绸之路由此得名。”

  8、继续补充介绍“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的商人们来到我国做买卖,这是人们之间的贸易交流;一些佛教僧人来我国传播佛法,这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随着交往的深入,佛教逐渐在我国传播开来。

  9、讲故事,主要是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课前了解到的玄奘西游的经历,从而认识丝绸之路上的另一位友好使者玄奘。图13

  在本环节的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为什么称张骞、玄奘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提升学生对张骞、玄奘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的友好作用的认识。

  (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几个活动中,认识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使学生体会丝绸之路在中西各国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友好往来带来的好处,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第四个环节,是通过看图片、听介绍,了解丝绸之路的兴衰。

  以看“现在的丝绸之路的图片”、听“老师讲丝绸之路的兴衰”, 来了解丝绸之路的'20xx多年来的发展变化过程,感受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和我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丝绸之路的路线也随着发生变化,到最繁盛的时期甚至形成了道路网。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为过度使用水等自然资源,再加上战争等原因,丝绸之路也一度衰落。现代的丝绸之路,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它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同时在原丝绸之路基础上修建的亚欧大陆桥,更是欧亚大陆东西最便捷的通道。)

  第五个环节,想一想,说一说。

  想:“这节课,你是怎么样学习的?”,说“通过什么,学习了什么?”从而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课是通过读图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通过学习故事,知道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和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既回忆了本课的学习过程,明确总结出本课的学习方法,总结了全课,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准备。这也是体现本课的教学特色之处。

  板书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它能够更直观的体现出本次教学的重点,利用板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回忆本次教学的思路,直观的板书使得学生在视觉上回顾本次教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的教学手段是交互式白板教学,通过一节课的努力,较好的达到预期效果。首先,白板教学操作比较它很灵活、简单,不用每次老师在电脑和屏幕之间跑来跑去,就是一支笔就可以搞定一切,学生也更熟悉,教师也更自然,师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教、学。当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想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张骞的路线,要是用普通的多媒体PPT做的话,要设置路线,一段一段的弄,弄不好就出现偏差,就得从头再来。而利用白板教学,只要选中图片,然后右键里边选择“拖动复制”就可以拖拽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图片,然后按着路线走,那样随意性比较大,也适合本次的教学。其次,交互式白板的动态效果没有演示文稿绚丽,但是它比较神奇,你可以讲文字进行拖拽,还有可以用遮挡功能将文字盖住,让人们感觉没有任何东西,其实你自己知道其中的奥秘,当给学生展示的时候,他们觉得很神奇、好奇,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还特别主动要表现,使他们主动地来学习,来展示自己。最后,普通的多媒体教学,只是让学生看、听,但是白板教学不一样,利用它可以让学生走到白板前,自己去画线、自己去做题、去选择、连线等,学生对于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交互,其实白板就是把普通多媒体的功能和黑板的作用放在里一起,集合于一身了,即可以当多媒体给学生出示图片、视频、试题,也可以像黑板一样,效果更好。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蔚蓝色的地球》。我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以和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的。下面我分别从这五个方面爱进行一下说课:

  一、教材分析:

  《蔚蓝色的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课。本课题旨在让同学明白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人们是怎样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并感受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对之发生敬重精神的同时,激发同学认识和探究地球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关于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探索,基本上分为两个层面:

  (1)首先,围绕地球是什么,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大小、我们人类眼中的地球等方面让同学明白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人们是怎样来认识地球的。

  (2)关于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教材通过从古到今,从人们早期的想象和人们的直觉到人类曾经漂洋过海的亲身实践,再到人类在太空上的科学探索,让同学感受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是漫长的。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

  2、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激发同学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等常识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激发同学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四、教法和学法。

  1、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2、积极倡议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同学通过自主学习、讨论等方法,培养同学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充沛开展探究活动,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同学进行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分了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一节课胜利的标志。在开始上课时,我设计了猜谜语活动,先让同学互猜谜语,然后我课件出示谜语,在同学猜出谜底是地球时,我相机导入新课。通过师生互猜谜语,激发了同学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第一局部“从太空看地球”

  我从同学都照过像这一现象入手,让同学进行设想:假如我们给地球照相,应该怎么照。在同学自由畅谈给地球照相的方法后,我请同学展示收集的地球照片。然后我又课件出示了同学还没有搜集到的地球照片,让同学来领略地的美丽与神奇。再组织同学根据欣赏的照片进行讨论交流:地球上的蓝色、黄色和白色各是什么,让同学对地球有更充沛的认识。最后,让同学阅读教材内容和观看从太空看地球的视频录象,让同学了解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看地球全貌的人以和古希腊人对地球的丈量,从而让同学了解地球基本情况:即地球的形状是圆的以和地球的大小。

  (三)学习第二局部:“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在导入后,我让同学阅读教材94页的内容,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讨论,从古到今,人类是怎样对地球进行探索的。在同学回答后,让同学自由阅读教材95页了望台的内容,并组织同学互相交流自身收集的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资料。交流结束后,让同学上台展示自身和课本内容不一样的资料,再组织同学看航行路线图和麦哲伦一起做一次寰球旅行,让同学了解人类在探索地球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时感受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对之发生敬重的精神,以此来激发同学认识和探究地球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四)设计了活动 “知识抢答”,通过同学的抢答,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课题。

  最后,我向同学介绍了三本书籍,并课件出示了三本书籍的作者和内容简介情况,引导同学通过阅读科学书籍,来进一步激发同学认识和探究地球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7

  教学理念:在指导学生了解社会知识、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本课有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是“从太空看地球”。这部分内容就是指导学生跳出地球来认识地球,从而能够从整体上获得对地球“外貌”的初步认识。在此以前,学生可能从电视科教片、挂图、课文、亲人朋友、老师那儿得到一点儿零星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老师补充点拨,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地球,人类的母亲,是那么美丽,又是那么容易破碎,感悟到我们应当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在教学时,先引入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导出在哪里看地球比较适合的问题(可用鸡蛋的结构来比喻:“蛋黄”是地球,“蛋清”是大气层,蛋壳外面是“太空”。),然后是组织学生自己看这部分内容,再由学生发言知道地球哪方面的知识,是从哪儿知道的这些知识。引导学生感悟到学会从多渠道收集资料,学会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其中,在谈到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情况(“神五”“神六”“长娥一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计算体验,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大”;补充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感悟地球在“变小”,体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培养信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感情。

  第二部分内容是“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大概过程:从受很大局限性的感知认识“天圆地方”,到航海技术的发展,大大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再到现在人们对地球的“有组织的全面研究”。从中体会到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入的过程,不要满足于眼下的一知半解,而要活到老学到老。其中,在讨论“天圆地方说”时,可提一提古印度人的“龟象说”,丰富学生的视野。在学“麦哲伦环球航行”故事时,可补充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的'价值,使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对世界文明的促进作用,激发爱国热情。学习“三叶虫化石”和“中国北极黄河站”,主要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现在人们研究地球在时间上的“纵深”和在空间上的“广泛”,激发学生产生了解地球的兴趣。学习“在南极考察的日子里”这两篇日记,主要是了解我国对地球科学研究的情况,以及体会到科学研究工作是辛苦而危险的,感悟到科学家的伟大、奉献精神。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8

  【说教材】

  《游子回家》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同有一个家》的第二个主题活动《炎黄子孙的心愿》当中的第一个课题。

  本单元通过两个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首先,以“走进民族大家庭”这一主题开始,展开我国各民族绚丽的画卷,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其次,以“炎黄子孙的心愿”为主题,介绍了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和我国的宝岛台湾,并打开了了解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窗口,使学生知道港、澳回归,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骄傲、自豪。

  【说教学目标】

  品德教育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游子回家》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态度目标:增进爱国主义的情感、态度和民族自豪感。

  2、能力目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增进对于祖国的责任感。

  3、知识目标: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知道“一国两制”的重要政策。

  教学重难点:这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到被割让和被占领是由于国家的落后与政府的腐败软弱,回归则是国家的发达与强盛。

  【说教学学法】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应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渗透,教法与学法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体验中培养探究的习惯,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探究体验活动之中,力求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理念。课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上网、去图书馆、观看电视、调查访问、旅游参观等多种途径搜集与香港有关的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资料,对香港有了较深的认识,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课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汇报、讨论、交流、体验、设计等活动;课后通过行为实践,全方位地关注学生情感的生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在动态的体验过程中生成和发展。

  【说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齐唱《大中国》

  利用课前播放的歌曲《大中国》资源,让学生在听、看、唱、想等多感观的刺激,感受祖国母亲大好河山的风光景色。

  第一环节:创设意境激情揭题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配合简明言语直接点题:

  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有着不可分割的每一寸土地,更有着割舍不断的血溶于水的赤子之情。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吗?1997年7月1日,这是一个让13亿炎黄子孙和海外游子为之振奋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香港这个游子终于回家了,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出示课题《游子回家》

  第二环节:汇报交流明理激情

  师:课前,各小组的同学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许多有关香港的资料。下面,请拿出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并推荐一位代表准备汇报。

  ㈠小组内资料交流

  ㈡小组代表汇报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小组汇报)

  香港地处我国的南部沿海,位于珠江口东岸,深圳市之南,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以及周围200多个岛屿,总面积1000平方千米,虽然面积不大,但位置却很重要,不但是我国海上航路的重要港口,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资料交流,了解到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知道香港区域的范畴,使学生初步对香港有了大概的感知,此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香港,让学生对香港充满探究的愿望。】

  2、回顾历史

  ①交流“香港是怎样从祖国分割出去的?”的资料

  ②观看香港被英军侵占的历史画面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租包括九龙、新界等整个香港地区。)

  师:同学们,看到这种场面,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师小结: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警钟依然长鸣,作为中国人,让我们铭记这段屈辱的过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设计意图:由于香港的历史时间跨度大,过程复杂,特别是要弄清香港是怎样从祖国分割出去的?对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让他们理解到被割让和被占领是由于国家的落后与政府的腐败软弱造成,并且通过收集材料、交流材料,让学生获得初步感知,再精选香港被英军侵占的历史画面,引领孩子走近那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历史情境,还原历史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并让学生畅谈感受,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起到共鸣的效果。】

  3、重温回归

  ①交流香港回归的资料:

  播放录像“中英两国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7年6月30日晚,无数个家庭守在电视机旁,兴奋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是啊,100多年的屈辱将在今夜被洗刷干净。香港,这块镌刻着中华民族耻辱的土地,这个被称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港湾,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这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呢!灯火通明的天安门广场、波光粼粼的维多利亚港湾准时在午夜爆发出了如潮的欢呼——香港回归祖国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②学生畅谈感受

  师:看到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

  师小结:香港回归以后,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归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在那里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

  4、了解区旗和区徽的含义

  ①师:谁来说说香港的区旗和区徽的含义呢?(小组汇报、交流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五星花蕊的动态紫荆花红旗。红色底色,旗中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洋紫荆花是香港区花,代表香港。红色底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一样,代表祖国,象征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花中的五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区旗用红白两色作主色象征香港实践一国两制,故洋紫荆图案被改成白色。

  整个区徽意思是指香港在祖国的环抱下,更加开花结果,繁荣昌盛。

  ②学生动手制作区旗和区徽,以便更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重温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在一幅幅的画面中充分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激发学生心中爱国之情的自豪感。进而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并认识到香港的顺利回归是由于祖国的强大,是得益于“一国两制”的重要政策。】

  第三环节:香港之旅升华情感

  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香港去看一看,去领略这魅力之都的风采吧!

  播放“香港风光”录像:

  1、太平山顶看夜景,火树银花不夜天。

  2、夜色中的维多利亚港湾。

  3、登上太平山顶,香港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4、夜晚中的美丽港湾

  5、白天的维多利亚港

  【设计意图:教师在此创设“香港之旅”,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回归后的香港的繁荣兴旺,这是祖国强大的体现,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意识。】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今年20xx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播放录像)这一时刻,轰鸣的礼炮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地宣告:今日的中国不再是东亚病夫,而是东方雄狮,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满怀信心地期望,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随着祖国母亲的日益强大,宝岛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通过上网、去图书馆、观看电视、调查访问、旅游参观等多种途径搜集到了许许多多关于香港的资料,对香港有了较深的认识,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希望你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继续探究澳门、台湾。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活动虽已结束,但是探究的脚步依然在延续,此环节为探究澳门、台湾埋下伏笔。】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在追求简洁明了的同时,力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炎黄子孙的

  游子回家

  香港割让落后

  一国两制回归强大

  风采发展

  以上是我对《游子回家》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说明,敬请各位评委、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3《祖国迈开新步伐》中的内容。在《春天的故事》和《金色的海岸》两个二级主题学习中,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本节课《西部晨曲》的学习,了解西部的能源资源及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启发学生认识西部大开发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西部景色的熏陶,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西部的大致范围、地理人文特色、经济发展状况。

  2、能力目标:启发学生认识西部大开发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支援西部建设发展的热潮,培养爱国情感。

  二、说教法

  1 讨论式教学 :针对学生对西部城市的模糊认识,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典型城市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去过西部城市旅游的感受。

  3 情境式教学 :对于了解西部资源这个问题,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法,播放一些有关西部资源的图片以及视频。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三、说学法

  新课程提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怎样在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情感的激发。依据这一要求,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又在表演中发现新知、得出结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理解学习内容,提高道德认识,强化品德能力。

  四、说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引发对西部城市的向往

  创设情景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上课伊始,老师播放一段音乐,接着提问“我们欣赏的歌曲描绘的是祖国的什么地方?”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判断发言之后,老师归纳揭题:西部晨曲

  (二)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多角度了解西部

  品德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将通过四项学生探究活动突破本课重难点。

  1、“体验园”——感受西部城市的魅力

  课堂中,教师让学生评价,感知西部景色的美丽,让学生以小组派代表发言的方式交流所得,从而鼓励学生对疑问采取多种渠道探究的精神,并使学生对西部产生初步兴趣。

  2、小组交流——探究、交流西部变化,理解开发目的

  这一环节设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自己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讨论现实中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进而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己的意识。

  3、走进“资料卡”——知道有关西部的资料

  课程是要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探究性的学习中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环节。教师让学生获得与之关系密切的相关法律规定,通过阅读,理解开发西部的.意义。

  4、现场模拟——促进评价的教育作用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评价,促进正面评价对人的导向作用。因而,我通过学生观看视频作为评价和检验的活动形式,加深学生对西部开发的理解,感受祖国的美丽风景。

  5、巩固与分享——情感升华,畅想西部未来

  畅想未来:这只是西部山区里的一个变化,十年后,你们会把西部建成什么样?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来描绘西部的未来。大家要分好工,有画画的同学,也有为西部人民写祝福语的同学,祝福语先写在心愿卡上,再贴在画好的画上。

  品德教育是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它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又感觉不到有人在教育他”的这种如春雨无声润万物的意境。在本节课中,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深化者,学生在活动探究中愉悦地领悟和解决问题,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生命多么可贵》的第一课时《感激生命》。本课引导学生感受来自亲人、学校、社会的关爱,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树立“生命至高无上”的观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追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唤醒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平凡与伟大;

  三是让学生体会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各方面的关爱,懂得如何感激在生命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真正明白自己生命的重要意义,珍惜眼前这美好、温馨、幸福的生活。

  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习惯了家长对他们的溺爱,加之小学阶段生命教育比较缺失,不少孩子不懂得生命的宝贵,不懂得感激与感恩。所以,我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教学资源内容、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

  我将本课教学内容设计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景,揭示主题。第二、第三、第四个环节分别是爱在温馨的家里、爱在温暖的集体里、爱在社会的真情里。第五个环节是社会调查,体验珍爱。

  下面,我具体的为大家介绍教学过程:

  生命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为了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我运用了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视频,(点击万花筒),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引入情景之中。之后,充满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诗歌,提出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最美的画面,帮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神奇和美好。

  通过问题:自然的过渡到生命。于是我采用课件《妈妈日记》(点击课件),向学生介绍生命的诞生过程,并配上照片来认识生命的降临给予母亲的幸福,体会生命的存在对于家人的非比寻常的意义。

  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家人的呵护,通过课件“温馨时刻”,让学生体会那温暖的瞬间,引发学生的'思考。

  接着,“小镜头”(点击课件)让学生倾听父母爱的表白,帮助学生回忆和感受家庭生活细节,通过采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各抒己见来寻找生活中的爱,使学生认识到对于关爱自己的亲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然后,我利用课件设计了一个活动,提出问题:从出生到现在,父母和我们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这么多年来,父母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父母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父母语重心长教育你好好学习健康生活的话有多少句?这么多年来,我们与父母相处中有多少个感人的故事?你能算出父母的爱有多重?当学生门动笔去计算时,就会发现这根本是一个无法计算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考父爱母爱的伟大,意识到作为爱的回报,他们也有责任照顾自己,爱惜自己,接受爱的同时,还应该懂得回报,利用课件“问题讨论”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这样就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通过课件“校园关爱”(点击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做引子,然后通过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去捕捉,去收获,让他们深切的体会到学校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关爱,充分感受到应该努力学习,以此来作为爱的回报。

  爱在社会的真情里。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比较少。首先,我用书中的图片揭示社会对少年儿童的爱;然后用问题让学生去自己寻找。这方面的事例很多,充分利用课件,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对他的关爱。同时,国家也制定了法律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我也设计了课件出示出来,让学生有所了解。

  最后,通过活动“小调查”(点击课件),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那些生动的情境、平凡的细节,切身体验到社会的关爱,使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都承载着来自社会的共同关心。

  总的来说,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资源,精心营造轻松体验、自由探究的氛围,巧妙地引导他们体验家庭、体验学校、体验社会给予他们的爱。通过学习,学生们不仅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亲人、学校、社会对于他们的关爱,还通过若干个生活细节,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唤醒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懂得对周围的人要充满感恩,随之情感进一步深化,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谢谢大家!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中主题三“我们的国粹”中的一个分主题“引人入胜的京剧”。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从伟大的先人、我国的国宝和我们的国粹这三个内容层面,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与发展,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高速传播的今天,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又走到了哪里?为此我选择以我们的国粹京剧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当前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甚浅,对京剧没有什么兴趣,要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手段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本节课前先让学生查找搜集资料,以学生为自我展示为主,感受京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再用大量的图片、影片、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选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京剧相关资料信息。

  2、教师收集一些经典的京剧视频片段和京剧人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2、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3、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4、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一)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1、播放“星光大道”选手李玉刚表演的京剧选段《贵妃醉酒》。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京剧素材,营造了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他表演的是中国的哪种传统艺术?(京剧)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经典曲目,男旦扮相,唱、作、舞等京剧效果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们的国粹——京剧,感受它的精彩。(板书)

  4、了解什么是“国粹”(国之精髓),京剧为什么被称为是我们的国粹。看书中的小资料和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寻找答案。

  (1)二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板书:历史悠久)

  (2)京剧虽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但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剧种。京剧的剧目很多,有上千出戏,有些已经失传了,现在演出的有三四百出呢。(板书:最大剧种)

  (3)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这说明京剧已经名扬世界了。(板书:名扬世界)

  设计意图: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京剧各方面的资料。学生的热情很高,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初步了解了关于京剧的一些知识以及被称为国粹的原因,让学生对“国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刺激了好奇心,为后面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A、感受京剧

  1、课件展示人们在社区唱京剧、讲京剧中的故事和在家通过电视看京剧的几个画面,说说你生活周围的戏迷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京剧。

  2.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过京剧表演?看过外国人演京剧吗?

  设计意图:这里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到生活中观察人们和京剧的关系,与今天的学习形成联系,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京剧,表演京

  剧等文化现象,让学生明白京剧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也让学生感受京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

  B、了解京剧

  对儿童来讲,京剧是比较陌生的,如果直接从唱腔入手,孩子们不容易听懂,效果自然不会很好,为了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粹,我在课前收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片段,让学生来欣赏,给学生视听结合,通过图象和声音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感官,为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打好基础。所以在了解京剧这一环节我又设计如下:

  1、欣赏《雁荡山》、《三岔口》两个京剧片段,并让学生模仿剧中人的动作,以此体验京剧舞蹈的优美,激发学习热情。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加深对京剧的了解,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突出重点,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倾听、发言的能力。

  4、播放多媒体图片,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京剧的来历。

  (清朝的时候,四大徽班进京给乾隆皇帝祝寿,后来就形成了京剧。)

  6、京剧伴奏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唢呐等,其中最重要的乐器是──京胡。

  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

  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弦子。

  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京剧包含的知识很多,为学生理解京剧提供了知识基础。

  (三)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1、播放京剧歌曲《说唱脸谱》,让学生听一听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历史人物。

  2、将人物的名字与脸谱连线,欣赏各个脸谱。

  3、猜一猜,这些脸谱分别表现什么样的人?

  红色赤胆忠心 、黑色耿直刚烈、白色奸诈自负、蓝绿黄勇猛暴躁。

  4、欣赏包公脸谱——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写意的绘画技法;孙悟空脸谱——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工笔的绘画技法。展现了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板书:民族特色)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媒体,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件中选取的都是张飞、关羽、曹操、等大家所熟悉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脸谱,让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认识到脸谱色彩与人物的关系。老师再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提炼,并补充展示相关的文字说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脸谱,对其内涵有了深刻了解。

  5、学唱《说唱脸谱》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京剧并不是很难听懂,所以把更能贴进学生生活的《说唱脸谱》拿来,调动其积极性和演唱欲望,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模仿所听的音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了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前也深入的研究了这首歌,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听了你们极具京腔京韵的演唱,老师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唱上几句。(唱)”俯下身来与学生一同学习,教师的演唱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学唱京剧的兴趣和自信。

  (四)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1、如今,京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了中国的国粹,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我们一起感悟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我们国粹——京剧的魅力。今后让我们多听、多看、多了解京剧,做一个喜欢京剧的中国人。

  3、最后,让我们将赞美送给我们的国粹——京剧。(出示文字)

  设计意图:“没有终点,只有永远。”走近京剧,这节课仅仅是一个起点,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学、多唱、多演,甚至是酷爱京剧才是此次教学的最终目的。

  板书设计:

  我们的国粹——京剧

  最大剧种历史悠久

  名扬世界民族特色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2

  我说课的课题是《缤纷的网络世界》。说课内容由六部分组成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理念、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粤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信息与传媒”单元,整课可分为“运用网络”和“保护自己”两部分内容。本课教材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网络世界的魅力,学习如何正确对待和利用网络,构筑起应对网络危害的心理防线。本课直接指向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和“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目标要求。同时,本课对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理念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设身处地的感受;师生沟通互动,明理得体验。

  三、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的孩子对于计算机网络有一定了解,已经在教育在线注册,每周发帖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博客,如易网、新浪博客等;常网上购书,经常利用网络授索资源等等,但是,孩子们对于网络危害性的认识还很不够,有个别同学常上网玩游戏等。

  四、说教学目标:

  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网络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好处及其危害性。

  2、激发对网络世界的兴趣、懂得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构筑起防范网络危害的心理防线。

  3、初步学习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正确应对网络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

  重点:了解网络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好处及其危害性,学生能利用网络,让网络成为学习和生活上的得力助手,而不是被网络控制。

  难点:认识网络的虚拟性,对网络的危害有正确的判断。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教学方法有三个即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感悟法。

  六、说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把适合学生阅读浏览的优质网站、视频链接到老师自己的博客和班级博客。

  2、布置学生了解:网络与现代人的生活的关系。调查:家人和身边的人常利用网络解决哪些问题?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上,(课件出示网络标识图“e”,生自由发言,师随机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导入新课在一堂课中起着引领导向作用。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图片欣赏和谈话这两种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氛围,获得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进入活跃的学习状态中。】

  第二环节:分享缤纷的网络世界给自己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中,“沟通互动”是很有民主性和人文性的教学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此环节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担当起学习的主人而设计的。通过“沟通互动”不仅能让学生的心门尽量打开、又能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尽情流露,还能让老师的语言尽显魅力。通过“沟通互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珍爱生命、环保意识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根据本课内容以及班情学情,我设计了四大板块的沟通互动:

  沟通互动一:初步了解网络

  1、首先,教师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网络做什么?

  2、接着,学生就自己对网络的了解,自由发言、小组里讨论交流。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作用:如上网查资料;可以上网看一些视频或电影;可以网上购物如买书;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就是通过网络学习每日一数的;网络写作,在教育在线班级主题帖发帖子,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博文等;还可以通过QQ聊天。)

  沟通互动二:了解网络对学习、生活的帮助

  1、首先课件出示课本35页插图,学生图文结合谈谈看法。

  (设计意图:在了解网络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对我们学习的帮助,能初步区分网络的益处。)

  2、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汇报展示:

  如:“百度”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大型网站。有什么疑问,只要打上去,轻轻一按“百度一下”,结果就出来啦。百度还可以搜索图片、资料、新闻等等,可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好帮手。

  3、你还知道网络有哪些好处?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如通过网络找到适合的骨髓而挽救了生命等。

  4、用一句话概括,网络是个怎样的世界?

  【设计意图是:通过畅谈看法、合作探究问题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网络,了解网络对我们的好处。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沟通互动三:了解网络陷阱

  首先,课件出示课本36页插图,师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看法。

  其次,请一个学生上台讲一个真实的交友遇陷阱的故事。

  【情景再现,学生触景生情,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网络是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学生谈论汇报,初步认知网络危害。】

  【然后,老师抓住这个教育时机点组织学生小组内展开合作探讨。之后在全班汇报,老师点评。】

  沟通互动四:“金盾行动”

  (课件显示“蓝盾”,介绍瑞星网络防火墙)

  首先师导入:你曾遇到过哪些网络问题?(生四人小组为单位探讨书本37页的问题)

  其次,观看老师博客转载的一个视频:一个学生因沉迷网络、玩游戏,整天不出门,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的视频。(你想对刚才视频上的少年说句什么?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同学说什么?)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归纳引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这互动四的设计意图是:采用情景再现,谈感受和交流探讨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是—个神奇的世界,只有能好好利用它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彩纷呈。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网络助我们成长,而不是被网络控制。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创建文明城市,一起来,更精彩!

  齐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结束新课。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3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我们的地球村中》的第二个小话题《经线、纬线和赤道》,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课后说课:第一,说教学达标情况;第二,说教法运用情况;第三,说学生活动情况;第四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

  下面,我先说第一个方面:教学达标情况。

  1.屏幕展示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经线、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2)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搜集材料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感受地球有关知识的趣味性,激发起孩子对相关知识的渴求。

  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较好,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区分经线、纬线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也基本能够掌握。孩子的观察和合作能力在本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欠缺的地方在于第三个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不是很好,由于时间关系,教学中有一个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经纬线作用的环节没有应用的上。

  2. 说教法运用情况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合作交流法与启发式目标教学法,围绕目标,通过教师诱导、学生观察思考,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培养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讲授法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老师会适时对学生不懂的.知识进行补充和讲解。演示法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地球仪的同时对地球有了了解,也能够切实地区分经线纬线,了解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合作交流法作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相互探讨、学习中自己总结知识,共同进步。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降低了学习坡度,激发了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在书中找到知识点,学会观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学得主动,有兴趣,知识点感到易学易懂。

  3. 说学生活动情况

  (1)教学中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2)教学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学生都对地球仪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记忆。亲自动手绘制经线、纬线,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小游戏的设置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对南北半球的划分记得更加牢固。

  4. 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

  (1)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程序是顺理成章的。没有遇到学生思维的障碍,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基本上都能完成当堂目标测评。

  (2)在具体的课堂操纵中,老师还是没有做到彻底放手让学生去学,个人认为,老师的话比较多,没有真正地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3)本节课结束后,发现板书没有预想的美观,我想提前做好恰当的布局效果会更好。

  《经线、纬线和赤道》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是可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感觉是比较顺手的,学生表现反映是满意的。下次讲授这节课时,大体上可以不动,仅需在几个方面稍加注意改进:①教师语言要简练确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学生自己概括出来的知识点,老师没必要再重复。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一个学生概括不好,其他同学补充,老师没必要着急地自己说出答案。

  这就是我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实际情况,拟写的说课稿,期待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4

  一、教材解析

  1、基本简介

  《我是独生女(子)》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的第四课。本课的编写意图在于让学生知道人口无限制增长给地球、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问题,从而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同时让他们明白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能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懂得可以通过努力克服不足,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2、地位与作用

  三年级曾经出现过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亲情为主的教学单元。本册教材这一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家庭的内在深处进发。前三课侧重于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直面家庭矛盾,学习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学会与父母沟通。而第四课《我是独生女(子)》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以家庭为主题但又不局限于家庭的两个突破:

  (1)它由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这一家庭现状出发,伸展到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上,隐含着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体现教材的综合性。

  (2)它从独生子女面临娇生惯养的家庭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正确地认识在当代社会环境和背景下成长的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

  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起着衔接、拓展、深化的重要作用。

  3、教材内容结构

  本课教材分为“不堪重负的地球”和“我会被宠坏吗”两大版块教学内容,我认为可以用2课时来完成,我设计的教学案例是第2课时,以“我会被宠坏吗”这个版块的内容为主。

  二、学生实态分析:

  作为当代的独生子女,他们拥有着很多的优势。社会学者和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比较早就得出结论:独生子女生活在营养多、安抚多、知识多、期望多的环境里,大多比他们的父辈活泼、开朗、自信,感情丰富细腻,兴趣爱好广泛,智力发展水平也较高。

  但正是因为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相当多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关注,造成了为数不少的独生子女任性妄为,以自我为中心,娇气怕吃苦,依赖性强,俨然是家中“小皇帝”。我执教的怀德苑小学五(1)班38个学生中,有36个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数的家庭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典型“421”结构。据我了解,每天早晨为孩子挤好牙膏、倒好洗脸水的家长不在少数,大部分女生的辫子还是家长梳的,甚至还有上下学时为孩子背书包的。而且我们班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条件相当优越,所以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挑食、浪费等问题也相对比较突出。

  五年级的儿童心智已经有很大发展,对很多问题已经有了独立的看法,这是他们“懂”的一面。但在形成自己的主体意识等方面尚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尤其在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这方面认识较为浅显,这又是他们“不懂”的一面。因此,本课就是要从儿童生活中这种“似懂非懂”的基础出发,进而帮助他们学习处理家庭、社会深层次的问题。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资源: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如教材中的“小资料”,是专家经过调查研究的结果,为孩子对独生子女的成长建立了科学的认识,所以应该带领学生好好阅读。

  (2)针对教材不足,补充拓展:如针对本课教材缺乏独生子女自强自立、具有说服力的直观性案例的情况,我补充了一个真实感人的独生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认同感,激发他们挑战自己、磨练自己的信心。

  (3)改变教材,另辟活动:如教材中安排了写独生子女宣言的活动,我认为活动的开展应该对学生的行为更有指导意义,而不是较空洞的宣言,所以摒弃了这

  个活动,另外开展了小组制定行动方案的活动。

  2、关于社区资源:

  我领着班级的部分学生带上摄象机以记者的身份走进怀德苑社区、走进独生子女学生的家庭进行采访,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人们对独生子女的种种评价。

  3、教师资源:

  作为教师的我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所以我把我自己也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这节课就是以我家的独生子女光荣证为话题拉开帷幕的。

  4、学生资源:班级里也有一些独生子女自强自立,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生动鲜活的事例,来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另外,班级里还有两个学生来自非独生子女家庭,虽然本课探讨的话题是关于独生子女的,但也不能冷落他们,可以让他们也来谈谈自己的非独生子女生活,引发其他孩子的思考。

  四、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和学情,我给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对独生子女的评论,从而认识到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既有不利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

  2、通过学习、反思,能够正确看待现在社会环境和背景下成长的自己,并且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3、树立成长的信心,能够正确对待家长的宠爱,并且明白通过努力,可以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

  五、实施过程

  (一)教学结构

  认知

  明理

  导行

  (二)具体实施流程

  1、猜猜荣誉,切入话题

  教师神秘地掏出一个小红本子让学生来猜猜是老师的什么特别荣誉,引出教师的独生子女光荣证,切入“我是独生子女”这个话题。借助这个教学环节,与教材的第一版块内容“不堪重负的地球”做了一个续接,同时使学生感受拥护国家政策的独生子女父母们的社会责任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因为大家共有“独生子女”这个名字,学生就容易打开心扉诉真情、讲真话。

  2、直面生活,反思自己

  (1)倾听评论,畅谈感想

  在听评论之前,先请学生来做一道数学题66000000+34000000=?利用这道数学题,使学生对独生子女这支人口大军有一个更真切的认识,从而为“如果我们被宠坏,这一亿人就将成为社会的负担和问题,所以我们不能被宠坏”这个信念做支撑。

  给学生播放一段人们评论独生子女的录象,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对独生子女的评论褒贬不一,在此基础上听听学生的心声。

  (2)评论照片,反思自己

  承接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导入到下一环节,人们的这些批评不够全面,有些以偏概全,那么是否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呢?请大家来看一组独生子女的生活照片。你看到了这些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学生发现身边的独生子女的确存在不少的问题。

  教师就请来反思自己的生活,找找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这些娇生惯养的问题,也可以谈谈你身边存在这些现象的孩子。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不足之处。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让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3、现场辩论,得出结论

  教师组织学生闭上眼睛,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思考并作出判断:正因为有不少独生子女身上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很多人对我们独生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担忧甚至怀疑,这么多个家庭只有一个独苗,独生子女会不会被宠坏呢?认为不会被宠坏的同学请高举右手,认为会被宠坏的请把右放在桌上不要动。

  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分出赞同与不赞同两个阵营,从而展开辩论。辩论的过程非常激烈,有的学生就列举了班级里有的学生虽是独生子女,但自理能力很强,而非独生子女也很自然地参与近来,讲述他们的生活。教师在辩论中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使学生达成共识: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我们的重视,我们享受父母长辈宠爱的时候没有付出,那么现在是家里的小皇帝,将来可能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我们这一亿独生子女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和难题。如果我们能重视这些问题,从小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就一定不会被宠坏,能够成为生活的强者,能够承担起家庭、社会给予我们的重任。

  4、制定方案,挑战自己

  (1)阅读资料,树立信心

  请同学们读读书上29页的这则小资料,想想它告诉我们什么。这段资料言简意赅,阅读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参悟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虽然有差异,但不存在本质的区别,独生子女不比非独生子女差。

  (2)聆听故事,榜样引领

  伴着抒情的音乐,教师深情地讲述杜瑶瑶的故事,学生专注地聆听着。听完故事,教师请学生谈谈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或想对大家说。

  学生被瑶瑶的故事深深感染,他们的感言发自肺腑,十分精彩。

  生1:我觉得我们也要像杜瑶瑶那样,遇到困难不退缩,做一个顽强的人。

  生2:跟杜瑶瑶相比,我觉得自己实在太幸福了。我们班里许多同学的家庭条件都比杜瑶瑶好,她都能这样懂事,这样优秀,我们没有理由比她差。

  生3:我是妈妈在四十岁时候生的,她为了生我,得了一身的病,可我却从来没有像杜瑶瑶那样照顾过自己的妈妈,我为妈妈做得太少了。(这个学生低声地说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3)直面问题,出谋划策

  接着学生的发言,教师说瑶瑶是一个在风雨中成长起来的顽强的独苗,而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幸福、优越的环境里。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针对独生子女身上已经出现的这些问题,想想对策,我们怎样才能够这些问题的产生,六人小小组交流讨论,并制定克服这些问题的行动方案。

  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制定的行动方案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想到的是多干家务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说明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是缺乏经验,二是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独生子女在生活里的娇生惯养的具体表现联系起来思考,所以就找不到更为具体可行的办法。

  采用的矫正策略:我把之前出示过的关于独生子女的有哪些娇生惯养行为的照片又一次呈现在学生面前,还让他们联系自己在生活里的一些表现来全面制订可行的方案。

  取得的教学效果:从下面各小组的交流意见汇总中不难发现学生在启发之下,思路开阔了,提出的很多行动方案具体可行的,能够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

  生1:我觉得要多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碗、扫地、拖地、星期天还可以当家做小主人,买菜做饭。

  生2:还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女生学会自己梳头,早上自觉起床,不用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催促,自己背着书包上下学,回家功课做完自己收拾书包。

  生3:多结交朋友,建议父母,在假日里多联合几个家庭聚会。

  生4:在与同学相处时多宽容多体谅,学会分享,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要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享,避免总是独享一切。

  生5:我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应该多与家长沟通,有时不是我们不想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他们不给我们机会,总怕我们受伤,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如果过分地宠爱,我们会被充坏的。

  (4)分发奖品,分享谦让

  学生的想法可行也很有价值,而我们这门学科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认知的发展不能代替行为的发展。所以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发微笑徽章的活动,祝愿每个同学能微笑着面对生活的挑战。我请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来分发徽章,但有意少放了几个,看看学生的反应,检验学生是否有分享和谦让意识。由于学生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他们的反映很真实,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小组发生了争执,互不相让;有的小组表面风平浪静,而没拿到的同学则一脸无奈;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有一个小组里有两个孩子都主动让出自己分到的徽章给别的同学,我问其中的一个女孩为什么愿意让给别人,她说:“我可以把这张笑脸挂在心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孩子是否能成为有责任感、心中有他人的独生子女,还需要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培养与指导。

  最后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虽是独生子女,但我们有父母更精心的培育,如果我们也能与他人分享,在生活中自强自立,那么我们的成长之路不但不会比别人差,而且会更精彩。这首《我能行之歌》送给每个同学,祝愿他们早日成为生活的小主人、小能人!

  (三)板书设计:我是独生女(子)

  较自私会分享

  怕吃苦常磨练

  宠坏?依赖多多独立不会!

  不合群学交往

  左边是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问题,右边是相对应的概括性的解决方案。

  六、教学反思

  本课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1、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点重组教材

  本课教材主要是抛砖引玉,基于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动态进行的,本课内容又是以社会现实为背景,因此,在实施本课教学时,我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用照片、录象等方式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尽量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所以,学生在反思自己生活表现的时候,能够真诚地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2、在合作探究中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

  我酌情设计了两次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第一次是辩论,第二次是小组制定成长行动方案。这两次合作都立足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立足于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因此,学生在合作辩论、互相补充、更正中更深切地认识到了独生子女被宠坏的根源,和不会被宠坏的关键因素,他们又在合作探究中找到了指导自己健康成长的有效策略,使课堂教学成为了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部分。

  3、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课如果单以“讨论会”的形式进行,学生可能一开始会饶有兴致,但渐渐将演变为个别学生表现的独角戏,所以我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猜猜荣誉”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评论照片”来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借“现场调查”来鼓励学生的参与性,用“发发奖品”来考验学生的真性情,让“同唱歌曲”增强学生的进取心。

  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1、针对课堂里即时生成的有效资源,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智慧体现得还不够。如学生辩论的时候,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机智,调动、引导学生,我把握得还不到位,所以辩论的层次性体现不强,。

  2、对于课堂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教师评价的针对性不是很强,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判断,并对自己今后的行为作出有效的选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多阅读、多聆听、多操练、多反思,努力在理论的指导、实践的操作、教后的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文明之母——印刷术》选自北师大《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而在“文明之母——印刷术”这个教学内容中,教材主要通过比较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不同,来感受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又一次革命,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教材的第二部分呈现了学生体验活字印刷术的场景以及学生体验之后的感受,旨在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印刷术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二、说学情

  1、美术课上,学生有学过捏橡皮泥并接触过雕刻

  2、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收集和处理资料能力并养成一定的良好习惯。

  3、对于四大发明,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同时又有一些浅显的了解,但毕竟离这些历史有很远的距离,所以并不是十分地清楚这些发明在世界中的影响,而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印刷术是文明之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的骄傲那就更难了。

  三、说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注重学生实践领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我认为,实践与领悟之间需要架起一座桥梁,这便是“乐趣”。将课堂变得趣味无穷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动力,而兴趣将进一步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实践,从而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让他们学会用心思考与领悟。

  基于对《课标》和教材的解读,立足于我校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完成本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时设计为五个教学环节:

  (一)开启话题,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重演历史,亲身实践体验创造乐趣。

  (三)深入思考,师生讨论领悟智慧迁跃。

  (四)扩展视野,感受现代印刷技术革新。

  (五) 总结所学,畅写心情展望更远将来。

  四、说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巨大贡献。

  2、通过讲解,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说评价设计

  1、学生动手实践,讨论交流在做中学、在做中悟,感受印刷术的神奇,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的聪明智慧。

  2、交流资料,互说互评的方法,了解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开启话题,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播放2008奥运开幕式的字模表演。

  2、师: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3、师:2008北京奥运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灿烂文明”,壮观的演出让世界也为之惊叹。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文明之母”——印刷术。(出示课题)

  (二)重演历史,亲身实践体验创造乐趣。

  (一)体验一:雕版印刷

  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谁发明了造纸术?汉朝以后,纸已经得到了普及,不过要得到一本书,还是要靠手抄笔录。大约1400年左右的隋朝,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手抄笔录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了,这时候,雕版印刷就出现了。关于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你们谁有收集到相关内容,来介绍一下吧!

  2、生介绍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

  3、师引导学生小结雕版制作基本步骤。(第一步:制作原稿。第二步:固定原稿。第三步:雕刻字画。第四步:上墨拓印。)

  4、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同桌合作按这几个步骤试着刻出“一二三”,比一比哪两个同学最快。制作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①注意安全,别划伤自己的手。②由于我们只是用橡皮泥模拟,而且雕刻的内容又很简单,所以制作的第一、二步可以省略。直接做第三、四步。

  5、学生活动,教师指导。(音乐伴奏)

  6、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二)体验二:活字印刷

  1、师:好,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刻出“三二一”,比一比哪一组最快。

  2、采访:最快的那组。

  师:说说你们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完成?

  3、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种印刷术的名称——“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板书)

  4、从刚才的活动中,你们能不能说说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在哪?

  5、课件出示:①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在哪?

  6、学生思考交流。

  7、师生共同小结,并出示课件:①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在哪?

  (优越性:第一,省时省力省料,印刷效率更高。第二,易于存放。)

  8、师:那雕版印刷又比手抄笔录好在哪?它又有什么缺点?

  9、师生共同小结,并出示课件:②雕版印刷比手抄笔录好在哪?它又有什么缺点?(优点:印刷量大,反复印同一内容的印刷制品,印刷效率高。 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不易存放。)

  10、师生共同举例说明现代印刷品的制作含有“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术两种技术”。

  (达成评价任务1)

  (三)深入思考,师生讨论领悟智慧迁跃。

  1、生交流课前收集关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资料。

  师:关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相关资料,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2、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结合生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内容:

  ①课件出示P14页《金刚经》

  ②观看视频《活字印刷的过程》

  师:关于活字印刷的制作过程,老师课前也收集到一个视频短片,一起看看吧!

  4、感悟印刷术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的巨大作用。

  ①师:刚才的视频短片中说毕昇的发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那么,这项发明对当时的世界其它国家有什么影响呢?谁来说说。

  ②生交流收集到的材料。

  ③师抓住“沈老抄《三国演义》”这个故事加以引导。

  师:假如你是沈老,不分昼夜地用了整整一年四个月半时间,不但坐坏了一把藤椅,还写坏了十几支笔才抄完的书,你想卖卖多少钱?为什么?

  师:假如没有印刷术,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本就要靠手抄的,那么这本书会是6.5元吗?能抄这么多吗?

  师:同学们,这么昂贵的书买不起,你们能上得起学吗?

  师:上不起学,读不起书,我们的知识又从何而来?

  5、师小结:所以说,有了印刷术,就可以大量地、快速地印刷书籍,书籍也就便宜了。人们可以从书籍中获取知识,这样一来,人类文明的.步伐就加快了。

  (四)扩展视野,感受现代印刷技术革新。

  1、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现代印刷术的足迹。

  师:那么到了现在,这项发明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影响呢?请将你们课前收集的与印刷有关的东西拿上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主要是实物)

  3、欣赏图片。

  师:是呀,印刷术这项发明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印刷术不仅给我们带来实用,而且经我们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组有关印刷的图片。

  4、师引导学生介绍印刷术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相机出示“豆博士”。

  (Holle!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豆博士。知道吗?你们刚才介绍的那些只是目前印刷产品中的一小部分。现在的印刷产品主要有报纸、期刊、书籍、图片、画册、地图、招贴、表格票据、有价证券(如人民币、美元等各国货币)、服饰、包装材料和各种日用印刷品等。印刷依据其印版特点通常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孔版四大类。

  同学们,印刷术从古代发明到现代应用,经历了无数的变化,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它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想:不仅在过去,即使是现在,甚至是未来,印刷术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正因如此,印刷术被誉为“文明之母”。而这样一项伟大的发明就来自于我们中国,做为炎黄子孙,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达成评价任务2)

  (五)总结所学,畅写心情展望更远将来。

  1、生写感受。

  师:是呀!做为一名炎黄子孙,你此时有怎样的感想呢?请写下来。

  2、生贴感想,说感想。

  3、师结合生的所感进行总结。

  七、板书设计

  文明之母——印刷术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相关文章:

品德与社会说课稿12-19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01-11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11-05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12-20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15篇11-05

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15篇12-20

品德与生活说课稿07-08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说课稿07-07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说课稿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