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考试>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2022-05-26 19:20:18 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2篇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

  一、选择题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2篇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的社会看上去很有序,但社会体制却是僵化的,人被僵化的体制 ,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切都是设定好的、 的。这种“有序”社会是没有活力的社会,当然也是难以向前发展的社会。

  A.死气沉沉 束缚 墨守成规 B.死水一潭 束缚 按部就班

  C.死水一潭 制约 按部就班 D.死气沉沉 制约 墨守成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都与古典小说、戏曲或传说有关,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我“七十二变”,爱漂亮没有终点,麻雀也能飞上青天。(《西游记》)

  B.又没有“红娘”式的人物,要理解对方的心思是多么困难啊!(《西厢记》)

  C.老听人家夸赞你,我还以为你是一个“三头六臂”的女英雄呢。(《水浒传》)

  D.你看看你,开了水龙头不记得关,家里都“水漫金山”了。(《白蛇传》)

  填入下面唐诗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是一项

  寒窗灯尽月斜晖,佩马朝天独掩扉。 ,白云空长越山薇。

  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A.细水浮花归别浦 B.淡烟浮照明星楼

  C.清露已凋秦塞柳 D.绣户夜攒红烛市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意、情三种不同的活动。 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①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

  ②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

  ③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

  ④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

  ⑤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

  A.③⑤②④① B.①⑤②④③

  C.③⑤④②① D.①⑤④②③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起源于春秋时期。

  B.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多使用敬辞,其中陛下、殿下、膝下、足下、在下,都是敬称用语。

  C.“南阳高士吟梁父,西蜀才人赋子虚”,前句说的是诸葛亮,后句说的是司马相如。

  D.“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黛玉因母亲名字有“敏”字,所以写“敏”字时常用它字代替或曲笔,即为“避讳”之举。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以致其严。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当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①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

  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衋然:伤痛的样子。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以致其严 严:敬意 B.而不本乎理 本:探究

  C.意奸而外淑 淑:善良 D.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传:传播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铭与史不同,墓志铭应写贤者,而史则善恶皆书。

  B.文中的庙指宗庙,而不是寺庙,是祭祖的房屋,铭文可置于其中。

  C.公卿大夫在文中泛指为官做宰的人,他们都有墓志铭,但流传下来的却很少。

  D.欧阳修在给作者的信中厘清了曾氏家族世系,作者表示会对世系增加充实扩展。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于是乎铭始不实。

  (2)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

  4.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曾巩认为墓志铭少有流传的原因。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清】谭献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髯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1.词的上阕前三句是如何刻画主人公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试简要分析。

  四、句子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子无良媒。(《诗经.氓》)

  (2)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黄芦苦竹绕宅生。(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_________,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江底之夜

  艾芜

  走下十里多路的山坡,阻挡在面前的,正是一条水势汹汹的江流和排立在江边的一列街屋,都在暮色中渐渐朦胧起来。街口吐出一大群回到远山去的村人,荷着土洋炮和带着红缨子的长矛,倘不看见另一只手还提有竹筐及布口袋,那会把他们这些赶街的人疑为土匪的。

  “真是幸运!”这样想着。因为一个人,又没带武器,却安然地走到了一个可以暂时住宿的地方。

  这儿叫江底,我住在一家临江的马店。兼做店老板和小伙计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粗女人,衣衫已经补了好些块不配色的疤,三个高矮不齐的孩子和一个尚未满岁的婴儿,时常吵闹着她。

  我的装有书和衣衫的包袱,就由她拿去放着。等我和大孩子小猪一块坐在火堆旁边用心烧吃包谷时,她便走进她那间小屋子,把房门紧关,她的第二个孩子,在屋门口急嚷着“妈妈”。

  “这一包烧黄的,先给你。”

  我一面把刚从火堆里取出来的包谷,撕去一层层的皮,一面招呼着那个快哭的孩子,便听见里面有几本书那样的东西“突地”跌落在地上。我猜疑她在检查我的包袱。该没有东西使她看上吧?她那样健壮,不会把我从后门掀下江去吗?她的丈夫呢?一面胡猜乱想着,一面问小猪:

  “你爸爸呢?”

  他嘟起小嘴巴说道:“没有爸爸,只有个叔叔!”

  “叔叔呢?”

  “叔叔没有住在这里,半夜才……。呵哟,烧焦了!”他赶忙用铁火钳拨开火堆,将一块冒着烟的包谷挟了出来。

  门呀的一声,女主人生气地出现在门口,“看你一刻也离不开,鬼东西!”一边大声叱骂站在门前的二儿子,一边迅速地瞥视我一下。

  “哇——”,她先前抱进屋的孩子在里面哭起来,背在背上的婴儿也跟着哭了起来。她跑进屋里去,把哭着的第三个小孩子提了出来,给他一个耳光之后,随即把大孩子手中啃了一半的包谷抢去,硬塞在小儿子的嘴上,将那张发出哭声的嘴洞,莽撞地堵住。

  这第三的孩子真的不哭了,但背上那个却更加哭得凶横了。小猪躲在黑角落里小声地抽噎,不敢哭出来。

  睡的时候,我被引进店后一间小屋子,里面发出久无人住的霉气。蜘蛛网像吊着许多流苏一样地,现在屋顶下边和四只角上。两条长凳上横放着三四块松木板子,没有草席,没有棉枝。

  “这样怎么好睡呢?老板娘。”

  “真没法呵,将就点吧,客人!”女主人板着面孔。

  “怎么能够将就?谁愿意出钱睡这样的客店?”

  “到了我们这地方,是要受点委屈的哪。”接着冷冷地笑着。

  “难道这地方会穷到这样子吗?”

  见我稍露讥刺,她便吊下两只嘴角,气愤地说道:

  “哪里穷?这样好的地方!那些天杀的东西接二连三来抢,还有你们那些保商队……哼,过一回,光一回……”

  我早已非常疲倦:“算了,算了,就这样睡吧。”

  光板的床上不好睡,壁板缝里又钻入江风,约到半夜以后就醒了,听着江涛打岸。

  “笃笃笃……”店外响起敲门的声音,起初小而低沉,渐渐便大起来:“砰砰砰……”女主人喂喂地急应着去开门。

  “睡死了!老子晚上走这样远来!”

  “呵呵!这是你们山上种的南瓜吗?……小声点,小声点,今晚有过路的人。”

  “包袱大吗?”

  男子突然很小声,女人的回答却低微到听不见。我轻坐起来,带着些微的恐怖。壁板缝里望江上,月色正好,黑油油的江水,碰在江中突出的大石上,溅射出无数灿然的银花。一个旅人,晚上来到这儿息宿,半夜被人推下江去,谁也不会察觉。呵,可怖的地方!我不安地躺着,直到天微明才昏迷迷地睡去。天光大亮醒来,觉得自己还在着,便非常喜悦地做着早上要吃的东西。

  那男子已不见了。女主人将一个壮大黄圆的南瓜连皮切在瓦罐内,三个高矮不齐的孩子围在她身边,睁大贪食的眼睛,舐着带有唾液的嘴唇。

  忽然看见壁上挂着一张小小的像片,就着窗外透进的鲜朗晨光,能从薄尘中分辨出两个年轻军人的雄健姿影。倒边隐约有字,细看始明白:

  “民国八年与徐排长摄于四川之泸州,后徐君阵亡于成都龙泉驿一役,即将此仅存之遗影,敬赠君之夫人惠存。

  陈长元谨赠”

  字迹粗劣,大概是一个排老二之之流写的罢。回头去看见孩子们和母亲还在那里热心地弄煮着南瓜,心里便禁不住黯然起来。

  (选自《漂泊杂记》,有删改)

  1.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试推断文章划线句中女主人生气的原因。

  3.简要概括女主人家庭的生存状况。

  4.请探究文章结尾划线句“心里便禁不住黯然起来”的意蕴。

  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使我们变笨了吗?

  几年前,畅销书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出版了《浅薄》,副标题是“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显然,他认为两络使我们变笨了。因为我们在网络时代被信息包裹得喘不过气、选择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做深度思考?

  那么,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来聊一聊戴维·温伯格的《知识的边界》。

  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网络时代知识的处境。但戴维·温伯格拒绝技术决定论,他在这本书里所做的更多是在梳理知识网络化的过程和现状。

  如果我们把网络时代和印刷术时代做一个区分,可以看到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都有很大不同。

  纸是有限的,而网络是无限的;纸上信息是固定的,而网络上的信息是流动的。

  纸是有限的.这一点很重要。首先,纸的固定形式,决定了思考的形式,它必须有开头,有论证,有结尾,它是线性的。其次,也正是因为纸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印刷术时代,我们拥有一套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能够被出版。但在网络时代,过去的过滤机制失效了,我们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

  纸上的信息是固定的也很重要,正因为此,它获得了一种庄重感和权威感,当然还有确定感,它的潜台词是,我们是可以理解这本书的。而网络是流动的,一切都在快速地更新和变化之中,它解放了知识,但没有办法重新收纳它,或者说,它已经没法收纳了。

  这背后,潜藏着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印刷术时代,人们将知识分门别类,相信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认识整个世界。因为知识在印刷术时代是被控制的,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总能走到最后。但是网络时代显现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不可能全部理解,这一点,无疑让印刷术时代过来的人感到恐慌。

  这种种不同,在戴维·温伯格看来各有利弊。比如说,网络时代很容易生成“回音室”,人们容易只靠近和他一致的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排斥,这无疑会加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

  另一方面,知识的网络化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东西,比如说维基百科,它调动了许许多多个节点,让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用戴维.温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知识变得网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不是站在讲台前给我们讲课的人,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集体智慧,而是房间本身。

  但是,戴维·温伯格始终没有回答另一个问题:个人,在网络中该怎么自处?

  所以,那个问题又回来了,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

  我和戴维·温伯格一样不倾向于技术决定论,重要的永远是人,也就是你自己。网络有诸多好处,也有诸多弊端,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自己的求知欲望和行动。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所以,木心的那句话在这里又可以用上了,我们只能“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摘自《冒犯经典》魏小河著,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文中说知识在印刷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有很大不同,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划线句中“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内涵。

  六、材料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好人必有好报;也有人说,好人未必有好报。但人们选择做好人善事,是因为回报,还是因为那是对的事情呢?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退之、子厚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选自王安石《上人书》,有改动)

  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

  2.退之、子厚分别是指韩愈和_______,他们同为中唐_______的倡导者。

  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材料的主要内容

  八、选择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哈姆莱特》中,波洛涅斯被误杀后,克劳狄斯才觉察到哈姆莱特的精神错乱不像是为了恋爱,也不像是疯狂,心里害怕哈姆莱特会产生危险的后果,决定让他去英国。

  B.老舍先生的《茶馆》以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共分三幕,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C.《边城》中,老船夫下葬后三天,船总顺顺亲自来碧溪岨商量接翠翠过家里去住,翠翠却想看守祖父的坟山,不愿即刻进城。

  D.《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叫人将自己一直珍藏的金饰熔掉,加上夏尔还给她的八千法郎,铸了一个圣体显供台,送给了她曾为夏尔祈祷过无数次的教堂。

  E.《社戏》中,一群少年在看戏回去的路上偷了八公公田里的豆,第二天,纯朴、大度的八公公不但没有严厉责备,还送了好些罗汉豆给迅哥儿母子吃。

  九、名著阅读

  简答题

  (1)《红楼梦》中,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莺儿所说的“姑娘”是谁,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说的。

  (2)请简要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失荆州走麦城的原因。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是文明栽体,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汉字教育是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如果汉字消亡了,国家和民族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但自清末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也对汉字质疑:“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汉字落后”论者甚至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认为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主张放弃汉字教育。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时下,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可以改变命运的言论甚嚣尘上。中学阶段,在汉语与英语之间,学生更重视英语,一进大学,越发专注于英语的四级六级甚至八级,忙托福、雅思,顾了媳妇忘了娘。随着信息、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汉字也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教育,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适合用拼音的方法,汉字教学引进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其弊端日渐明显。近年来,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节选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有删改)

  1.怎样理解文中“顾了媳妇忘了娘”的意思?

  2.为什么“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3.从材料看,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汉字教育?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2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的法典蕴含着重德礼、慎刑罚;遵伦常、讲忠孝;重和谐、求和睦的民族精神。由此,思想家提出“明刑”(彰明刑罚)可以“弼教”(辅助教育),也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民了解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明法律非以刑人为目的,而以使民远恶迁善为目的,以期实现以刑弼教、以刑辅教。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使民知法既可以远离犯罪又可以借法保护其自身的权益。正是由于法具有止恶劝善的功能,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因此守法者如沐春风,违法者如履薄冰。。

  历史上,明刑弼教的内容因朝代不同而略有变化。汉儒传承了以礼乐主宰刑罚的传统,确立了德主刑辅的指导原则,即朝廷以道德感动民众,刑法只作为辅助手段。例如,董仲舒借助阴阳五行之说,大力宣传“大德小刑”,以德化民教民,使民不敢为非、不触法禁。唐代法典《唐律疏议》开宗明义便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阐明了教化为先,刑焉其后,明刑弼教的真谏。韩愈也曾经说过:“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要达到天下大治,应效仿圣王,以德化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为矫正元末法纪败坏、人不畏法、肆意为恶的积弊,以严刑治国。他手订的《大诰》收集了严刑惩治犯罪的案例,意在教民“趋吉避凶”之道。《大明律》旨在运用法律打击奸顽,惩治犯罪,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纲纪。明太祖还有意识地对某些案件重法又重情,借以表达明刑弼教之意。例如,“有子犯法,父贿求免者,御史欲并论父。太祖日:‘子论死,父救之,情也。但论其子,赦其父。”清代在承袭明代的立法思想的同时,对政刑与礼教的目的做了经典阐述,并指出立法的精义在于“明刑弼教”。《清史稿.刑法志》篇首开宗明义:“中国自书契以来,以礼教治天下,匡之直之而刑生焉。’

  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明礼导民,明刑弼教是贯穿中国古代两千余年的一个传统。它产生于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是人本主义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实施则国兴,慢而废弃则国亡。这是一条历史规律。“以德化民”的“化”与“明刑弼教”的“教”二者具有相通性,目的都在于“导民向善”,使民远离犯罪。以德化民与以法治国是互相连接、互补互用的,国家治理不可忽视的二柄。法与德的结合减少了法律的滥用,柔化了法条严酷的外貌,便于民众接受。以德化民使民心向善,通制了犯罪的动机,有利于避免法繁刑酷的虐政。德法互补互用,使道德法律化,遵守法律的义义务和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相一致,既止恶,而又劝盖,使“明刑弼教”的“ 教” 落到了实处。同时,德法互补又使法律道德化,使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节选自张晋藩《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心》,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彰明刑罚辅助教育,使人民了解教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明法律不是要以惩罚人为目的。

  B. 儿子犯罪被判死刑,父亲行贿为儿子求情,最后判子赦父,这一事例反映明太祖到来重法律也重私情。

  C. 因为“明刑弼教”的“教”与“以德化民”的“化”二者之间存在相通性,所以都能使百廷姓“向善”。

  D. 以德化民与以法治国互补互用,能止恶劝善,可以使得法律道德化并且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董仲舒大力宣传“大德小刑”的事例来论证汉代儒家德主刑辅的主张。

  B. 文章从德化民、以法治国两方面,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国家的治理问题。

  C. 文中用韩愈言论、朱元璋修订法律等事例,论证教化先行、刑罚居后的分论点。

  D. 对明刑弼教,文章先解释,接着列举一些朝代的事例进行分析,最后作出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法律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因而守法者受到感化,违法者则会谨慎而存有戒心。

  B. 清代的立法思想承袭明代,对政刑与礼教的目的有阐述,《清史稿.刑法志》对“刑生”的原因有解释。

  C.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过程中,德、礼、刑综合使用,基础是以人为本,认真实施者国家就会兴盛。

  D. 为了减少法律的滥用、柔化法条严酷的外貌、遏制犯罪的动机等,必须以德化民,使民心向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牛蓝铃

  沈石溪

  也许是血腥味太浓了,也许是分娩时的叫声太响了,母牛蓝铃刚刚产下小牛犊,流沙河对岸的树丛里就突然蹿出一只华南虎。它踩着齐腰深的河水冲过来,在河堤上吃草的几头黄牛立即惊慌地逃跑。

  母牛蓝铃虽然虚弱得连站都站不起来,但仍然尽力跪在地上,把一对紫酱色的牛角对着华南虎,竭力想阻止华南虎靠近小牛犊。

  华南虎敏捷地扭身一跳,绕到母牛蓝铃身后,一口叼起像糯米团一样柔软的小牛犊,尾巴一甩,朝河对岸跑去。

  母牛蓝铃哀号着,挣扎着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追赶华南虎,流沙河飞溅出一朵朵硕大的水花。华南虎很快就蹚过四五十米宽的水面,河岸上横亘着一道两米高的堤坝,陡峭难攀。要是没叼猎物,矫健的华南虎纵身一跃,就能登上堤坝。但由于叼着一只小牛犊,它的蹿高能力大受影响,不得不在堤坝前停下来。它的后肢踩在水里,前肢趴在堤壁上,仰头用嘴顶着小牛犊,往上拱举,不知是堤坝太高,还是站立的位置不太理想,它举了两次,都未能顺利地将小牛犊拱上堤坝。

  这时,母牛蓝铃已经越过河心,离华南虎只有十多米远了。华南虎背对着河水,身体竖直,贴在堤壁上,被河水浸湿的斑斓虎皮在阳光下变幻着奇异的色彩。此时是母牛蓝铃发起攻击的最佳时机,它那两只尖利细长的牛角可以从华南虎背后深深地扎进它的身体里,像钉子一样把它死死地钉在堤壁上。

  母牛蓝铃低下脑袋,撅起两只紫酱色的牛角,角尖瞄准华南虎的后心窝,冲了上去。

  小牛犊虽然被老虎咬伤了,但还没有死,四条小腿在空中挣扎着,嘴里发出微弱的叫声。

  华南虎调整了一下站立的姿势,再次把口中的小牛犊往堤坝上拱举。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牛犊身上,竟没发觉那两只尖利的牛角离它只有七八米了。

  华南虎终于把小牛犊送上了堤坝,与此同时,母牛蓝铃的牛角離虎背只有一步之遥了。眼看它就要虎口夺子了,突然,牛蹄滑了一下,身子一歪,摔倒在地上。产后虚弱的母牛蓝铃实在没有力气在布满鹅卵石的河流里站稳并奔跑,一步之差,功亏一篑。

  华南虎吃惊地扭头看了一眼,纵身一跃,跳上堤坝,在母牛蓝铃悲愤的叫声中叼起小牛犊扬长而去。

  从这一天开始,母牛蓝铃就日夜守候在它生下小牛犊的那个地方,布满血丝的牛眼直愣愣地凝望着河对岸华南虎趴过的那块堤壁。每隔一两个小时,它就会大叫一声,跳进河里,飞快地奔到河对岸,把两只牛角深深地扎进华南虎曾经趴过的那块堤壁里。

  这是一种演练,一种准备,它渴望复仇,期待着与华南虎决一死战。

  人们试图把它拉回牛栏里,但是,任凭怎样哄骗,怎样用食物引诱,怎样用鞭子驱赶,它都犟着脖子不肯回去。

  第二年春天,牛发情的季节,人们把一头毛色金黄、身强体壮的公牛牵到流沙河边,指望它能和母牛蓝铃结为伉俪。好心的村民们希望母牛蓝铃能再生一个小牛犊,从丧子的悲痛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生活。

  当时,母牛蓝铃芳龄三岁半,皮毛光滑,体态匀称,脸上有一块蓝色的斑纹,算得上是一头美丽的母牛。那头公牛激动地瞪大眼睛,朝母牛蓝铃走过去。母牛蓝铃石破天惊地狂吼一声,牛尾平举,低头亮角,摆出一副格斗的姿态……公牛胆怯了,打了个响鼻,讪讪地离去。

  现在它已经在流沙河边坚守了整整八年。它肩峰塌陷,体毛斑驳,颈部褶皱纵横,几乎变成一头老牛了,唯有那双眼睛仍然像八年前一样血丝密布,闪烁着复仇的火焰。

  它过河的本领已经练得炉火纯青,那对牛角也被沙土磨砺得寒光闪耀,锋利无比。所有的人都相信,要是那只该死的华南虎再次出现,绝对逃脱不了被刺个透心凉钉死在堤壁上的结局。遗憾的是,那只华南虎再也没有出现过。

  男人们在流沙河边搭了一间草棚,让母牛遮风挡雨。女人们经过河边时,总会叹息一声,扔下一把青草。

  又过了两年,一天早晨,人们发现母牛蓝铃站在华南虎曾经趴过的`那块堤壁前,身体前倾,两只牛角深深地扎进坚硬的土层,一动也不动。摸摸它的口鼻,冰凉冰凉的,没有一丝气息,只有两只牛眼仍圆睁着,凝固着哀怨和凄凉。

  村民们破天荒地将一头牲畜葬在人的墓地里。

  (选自《绝妙小小说》20xx年第11期,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用了较多的篇幅来描述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牛虎争夺战,其中细节描写相当精彩。

  B. “四五十米”“十多米”“七八米”“一步之遥”,距离的逼近既让胜利的希望越来越大,也使得“功亏一篑”的遗憾更加深刻。

  C. 小说善于运用外貌描写来刻画形象,母牛蓝铃的两次外貌描写对比鲜明,有力地凸显了它的衰弱与可怜。

  D. 小说后半部分多次写村民们对母牛同情、怜惜和感佩,有力衬托了母牛蓝铃的形象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2.小说中为什么不厌其烦地称“母牛蓝铃”,而不是简称“母牛”或“蓝铃”

  3.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改成母牛再遇华南虎并战而胜之会更好。你同意吗 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俄新社莫斯科9月29日电借助“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中国与奥地利的科学家首次实现洲际量子保密视频通话。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说:“我们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1200公里距离的量子密钥分发、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完成了量子保密视频通话的第一组实验。得益于此,我们将通信质量提到光纤通信的20倍。”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密钥分发、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量子通信所涉及的三大领域全面领先世界。

  材料二:

  量子通信,是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量子具有可叠加、非定域和不可克隆三大特性。正是基于此,科学家们解决了通信的绝对安全等经典通信所存在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使量子通信取得了绝对优势。

  量子通信,按其所传输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分为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分发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包括量子纠缠的分发)。量子密钥的分发传输,以量子态为信息载体,通过量子信道使通信收发双方共享密钥,并结合经典信道实现经典信息的安全传递。量子隐形传态,利用分散量子缠结与一些物理讯息的转换来传送量子态至任意距离的位置,传输的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

  与经典通信方式比,量子通信具有明显的优势。任何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的操作,都会改变量子状态,理论上有“无条件安全性”。在信息传输通道方面,经典光通信利用光束携带经典信息在光纤线路中传输;量子通信,尤其量子隐形传态,作为信息载体的物理量子本身并未被传递,所传送的只是量子的态,不需要任何线路媒质,传递过程不会为任何障碍所阻隔,有超强扰干扰能力。根据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一个n维量子态含有2n个态信息,而量子并行性使得量子计算机可以同时对2n个数进行运算,因此使用量子计算机对n维量子态进行传输,效率极高。

  材料三:

  20xx-2020年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注:市场渗透率是当前市场需求和潜在市场需求的一种比较,即某一产品或服务预期可增加的市场需求量与当前的市场需求量的比例,能反映该产品或服务的发展趋势。

  (图中数据来源于《20xx-2020中国量子通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报告》

  材料四:

  量子通信技术虽然发展迅猛,实际应用却并不普遍。对此,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认为眼下技术已不是制约,关键在于成本和需求。他坦言,目前量子通信应用成本较高。假设一个人只有几十万块钱的存款,让他每年花几万块钱保证这笔钱“安全”他肯定不乐意。但如果每年只花几百块钱,就能保证上网、打电话、移动支付都是安全的,相信有不少人会考虑使用。此外,从需求的迫切性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人类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将大大提升,量子通信现实应用也会更加广泛。潘建伟推测,对军队、银行、政府机关等保密性较高的单位来说,量子通信广泛应用预计5-10年可实现。但如果是进入寻常百姓家,也许10年,也许20年,具体还要看智能社会的到来有多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得益于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量子保密视频通话实验的成功实现,我国科学家将光纤通信的通信质量提高20倍

  B. 由材料三可知,专网、公众网、云安全及特殊应用等三大领域是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的主要市场,且其在三大领域中的市场规模都在逐年扩大。

  C. 从材料三看,量子通信产业,20xx年以前在专网领域的市场渗透率最高,20xx年后,在公众网和云安全及特殊应用领域,市场潜在需求会越来越大。

  D. 量子通信技术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三个方面,而量子密钥分发,是使收发双方能共享密钥从而使信息安全。

  E. 四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同,谈论的角度和重点各有侧重但都对中国量子通信发展的情况以及当前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了深入分析。

  2.从材料看,量子通信要能普遍应用需要哪些条件?请分条作答。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也。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江左。父元直,仕梁。迁哲少修立,有识度,慷慨善谋画,起家文德主帅,转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其父为衡州,留迁哲本乡,临统部曲事。时年二十,抚驭群下,甚得其情。及侯景篡逆,诸王争帝,迁哲外御边寇,自守而已。

  大统十七年,太祖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迁哲率其所部拒战,军败,遂降于武。然犹意气自若。武乃执送京师。太祖谓之曰:“何不早归国家,乃劳师旅?今为俘虏,不亦愧乎?” 答曰:“世荷梁恩,未有报效,又不能死节,实以此为愧耳。”太祖深嘉之。

  魏恭帝初,直州人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连结为乱。太祖遣鴈门公田弘出梁汉,开府贺若敦趣直谷。炽闻官军至,乃烧绝栈道,据守直谷,敦众不得前。太祖以迁哲信着山南,乃令与敦同往经略。炽等或降或获,寻并平荡。仍与贺若敦南出狥地。军次鹿城,城主遣使请降。迁哲谓其众曰:“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遂不许之。梁人果于道左设伏以邀迁哲,迁哲进击,破之。自此巴、濮之民,降款相继。

  迁哲每率骁勇为前锋,所在攻战,无不身先士卒,凡下十八州,拓地三千余里。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迁哲入据白帝。贺若敦等复至,遂共追击五子王等,破之。信州先无仓储,军粮匮乏。迁哲乃收葛根造粉,兼米以给之。迁哲亦自取供食。时有异膳,即分赐兵士。有疾患者,又亲加医药。以此军中感之,人思效命。

  建德二年,进爵安康郡公。三年,卒于襄州,时年六十四。赠金州总管。谥曰壮武。

  (节选自《周公》卷四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B. 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C. 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至/狼狈遁走

  D. 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左,又称“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斜流,古人以东为左而得名。

  B. 转,指职务调动,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调”“徒”等,而”迁”一般指官职提升。

  C. 大统是年号,年号是帝王为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起算之年称为“改元”。

  D. 爵是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设置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代因时改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迁哲少年英雄,有所作为。二十岁时,其父担任衡州刺史留他镇守本乡,他能安抚驾驭部下,很得军心。

  B. 李迁哲沉稳从容,耿直信义。兵败被俘,面对太祖的质问,仍慷慨陈词,不卑不亢,以气度和真诚赢得太祖的敬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荷梁恩,未有报效,又不能死节,实以此为愧耳。

  (2)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端犹高,得无诈也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见萤火

  杜甫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

  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栏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巫山秋夜,萤火纷飞,有的巧穿疏帘,,落在诗人衣上。

  B. 颔联“琴书冷”写屋内清寂,秋夜微凉,“星宿稀”写星空寥落,星光模糊。

  C. 颈联写萤火绕井群飞,映水成双,闪过花间,与花互映,生出耀眼的光辉。

  D. 尾联“沧江”与“白发”,“来岁”与“如今”,为句中自对,,属于正面写“愁”。

  E. 诗中使用“屋里”“弄辉辉”等口语、叠词,语出自然,增添了流利清新之美。

  2.题目中的“见”字有何作用?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并赞美当地古老乡风民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达到“无所待”的境界。

  五、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信排鼓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鼓乐,起源于明代,是民间娱乐产物,世代口耳相传,对传承者的要求格外高。

  ②由于语文素养的差异,面对同一个作文题,同学一挥而就,写得富丽堂皇;有的同学提笔忘词,写得平淡无奇。

  ③稀土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我国的稀土管理体系,严防稀土资源的流失。

  ④20xx年12月27日,新的交通法规出台,这将有效杜绝一些司机张冠李戴,使用他人的机动车驾驶证销分现象的发生。

  ⑤面对发生争执的学生,老师都不宜先入为主,师心自用,而是要在听取当事人的辩解及其他同学的看法后再进行评判。

  ⑥我班来了一名新同学,个高力,大羽毛球打得棒极了,为虎添翼,这次我们班在校羽毛球

  赛上夺冠的把握更大了。

  A. ②③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CIPS系统的建成和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

  B. 被告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人出售,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当被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C. 目前,市民吴先生通过新闻热线投诉,邻居私自占用消防通道,不仅埋下了安全隐患还给大家的进出带来很多不便。

  D. G20峰会要探讨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完成有包容性的、关联紧密的经济部署以及应对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等问题。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参加斯诺克英格兰公开赛的中国选手曹宇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特鲁姆普,他的综合实力比我强,希望他明天能够承让。”

  B. 尊敬的赵市长,十月一日,我校将举行建校一百周年庆典活动,虽然知道领导公务繁忙,但还是想请您拨冗光临。

  C. 过去本刊发行量一直不高,但自从小李忝任发行部主任以来,他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发行量逐月递增,,业绩喜人。

  D. 令郎留学归来,学的又是金融专业,各项条件均符合公司的招聘要求,如果愿意到我在下面公司工作,我一定玉成此事。

  六、语言应用

  下面文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移动支付在给户带来便利的同时,①___。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②___,比如有人随意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点开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等等;二是运营方监管不力,他们往往事先不能从技术上堵死安全漏洞,③____,在事后补救上缺是有效措施,导致用户被骗而无法挽回经济损失。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例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自助式抱团养老是近年来被人们热棒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一不靠儿女,二不靠政府,退休前做出合理的养老规划,就能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彼此熟悉的老人们在一起生活,心情自然就舒畅。心情舒桶舒畅了,老人们就能健康长寿。

  例:①退休前做出合理的养老规划,不一定就能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

  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安求写作。

  20xx年10月30日,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xx年11月11日,第十届中国美丽乡村安吉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包括无人机、健康绿色旅游等17个项目落户安吉,授资总额超130亿元,预计年产值135亿元。安吉12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了创新融合、绿色发展的新路。

  20xx年12月21日,“汉语盘点20xx”在京揭晓,“智”“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当选年度国际字、词。

  针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至少选择其中两个方面,联系现实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