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义务教肓均衡发展手抄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以下是义务教肓均衡发展手抄报,欢迎阅读。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目前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解决适龄儿童“上好学”问题,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
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
五、推进基本均衡的七个路径
1、均衡配置办学资源。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保障教育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2、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班班通”全覆盖。
3、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向薄弱学校倾斜。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优先配齐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补贴,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新建教师周转房。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4、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重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关心扶助需要特别照顾的学生。
5、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6、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范招生办法,切实缓解“择校热”。规范财务管理,规范收费行为,规范办学行为。
7、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评估。各级政府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责任机制。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工作,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状况和校际在相应方面的差距进行重点评估。对地方政府在入学机会保障、投入保障、教师队伍保障以及缓解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将县域公众满意度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六、泾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
2012年初,教育部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根据《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泾县应于2016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级复评和省级评估,并报请教育部进行国家认定。
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要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对象和范围:县级政府及其教育、编制、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内容和标准:评估内容简单地说,就是“1、2、1”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1个门槛、2个重要方面、1个重要参考。1个门槛为县域内义务教育所有公办学校(不含教学点)达到省定办学基本标准。2个重要方面分别为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即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分别小于0.65、0.55)和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总分100分,评估得分须达85分以上)。1个重要参考是公众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公众满意度须达到85%以上。
拓展阅读
社会背景
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中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工作成效
截至2017年底,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累计达到2379个,占全国总数的81%。其中东部地区819个,中部地区782个,西部地区778个。全国各地新建改扩建学校约26万所 ,增加学位2725万个,补充教师172万人,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243万人次。制约义务教育的体制障碍有所突破,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扩大,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2020年,教育部对2013-2019年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2764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开展了年度监测复查。2019年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431、0.322,处于较好水平。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及运动场馆配置继续改善,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3.7%、1.8%。教学装备条件明显改善,2764个县2019年小学、初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9.6%、9.1%,小学和初中计算机台数、图书册数和教学仪器设备值三项指标差异系数在0.232至0.447之间,保持在较好水平,教学装备均衡程度达到国家标准的县占86%以上。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764个县2019年小学专任教师数量比上年增长2.9%。
【义务教肓均衡发展手抄报】相关文章:
公民的义务说课稿06-22
公民的义务教学反思07-01
教舞蹈教案06-24
道德与义务_高中议论文02-16
公民的义务教学反思6篇08-28
公民的义务教学反思实用3篇04-07
川教版教案10-28
儿童早教故事07-17
歌曲教唱说课稿01-13
鲁教版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