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小学>小学数学> 提高小学数学的5个学习方法

提高小学数学的5个学习方法

时间:2022-03-30 11:42:54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高小学数学的5个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打基础阶段。一定要打好根基,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提高小学数学的5个学习方法的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提高小学数学的5个学习方法

  提高小学数学的5个学习方法

  1、回到教科书,巩固基础

  教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它们被用作例子和练习,以巩固学习每个知识点的原因和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这样做。同时,你必须学会逆推,这样知识点才会更好。此外,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梳理,明确每个单元的重点,学会分析每个单元考试的类型,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小学数学问题一般分为概念问题、计算问题、实际应用问题和操作问题。)

  2、要查缺补缺

  数学学习中,要查缺补缺,多研究过去的错误问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列举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并加以滥用。通过找出错误的原因,你可以开正确的药,这样你犯的错误就不会再发生,你要做的问题就不会再错了。

  3、养成观察的习惯

  粗心和马虎是数学考试的通病。有些学生被从试题中扣除。大多数问题都不是标准化的,也不能打分。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注意检查,找到并纠正“常规部分”的标准答案,做好工作,效果会更有效。为此,建议多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1)检查列是否正确。阅读问题,看看是否应该通过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来增加;

  (2)列正确后,看公式中的数字是否有误,是否与问题中给我们的数字相同;

  (3)用估算法验算数字,如259+487,我们必须至少等于600或700一眼,如果数字大于400,或大于300等,那么计算肯定是错的;

  (4)再次精确计算得到正确的结果。尽可能多地注意计算。五年级以后,十进位的计算就很容易了。

  (5)注重汇票的使用。草稿要整洁一些。极客数学老师发现很多学生在使用草稿时乱涂乱画,导致草稿混乱,导致抄错结果。向上

  (6)检查单元和结果是否完整;

  (7)操作时,用铅笔、尺子、三角图等切割不可信的手。画完后,记得要注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符合标题要求。

  4、复习计划

  对于较好的审查,我们不能混乱。“三天钓鱼,两天晒网”是许多学生的现状。数学思维很容易变得不那么灵活流畅。这必须改变,加上期末考试。有很多科目,所以复习应该有一个计划,有条理。

  5、诱导测试技巧

  熟悉数学方法,以便改变。一般来说,同一种方法不能用于同一份试卷。同时,数学的主要方法基本上可以用在试卷上。

  因此,如果你遇到一个你无法解决的问题,你应该考虑如何处理你以前遇到过的类似问题。在已经回答的问题中使用了哪些方法,哪些是无用的常用方法。能否用它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平时分析一下,就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需要提醒的是:数学学习通常需要更多的实践,而实践才能使其完美。因此,在复习阶段,你可以策略性地做更多有针对性的问题,学习掌握一类问题的解答,做同样的事情,做数学问题。没有什么只是一些固定的类型。祝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会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有些家长头疼孩子上课效率很差;这其中很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做好预习;自然也就做不到有的放矢;

  二、听课不要仅仅是听,重要的是要思考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解“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

  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

  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

  所以说,在课堂上,老师最大的作用是:启发;孩子在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靠着老师的引导,去思考解题的思路;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

  (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

  (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

  (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

  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孩子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这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以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

  教师启发学生,提问:“修完它的20%用5天,还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3)5×(1-20%)÷20%=20(天)。

  如果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再启发学生,能否用比例知识解答?

  学生又会想出:(6)20%∶(1-20%)=5∶X(设剩下的用X天修完)。这样启发学生多思,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变换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充分发挥错题本的作用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实际的学习中,要经常查看这个本子,做到心中有数。

  有很多学霸都是因为积极使用了错题本,而考取了高分;

  六、“1×5”学习法

  做一道题要有做一道题的收获。反对搞题海战术。

  做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我是如何想到的。

  ④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

  ⑤一题多变看看它有几种变化的形式,把自己当作一个出题者,领会出题人的意图,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解题思路怎么样。

  七、关于写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求速的心理状态,审题时走马观花,粗心大意,对于做错的题目上,引导学生形成错题分析法,而分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由于不正确的阅读导致的解题错误,从而形成“我要正确阅读”的内部动机,引导学生仔细审题,真正弄懂题意。

【提高小学数学的5个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11-07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心得体会02-16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5篇11-08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5篇)11-08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心得体会6篇02-16

小学数学作文02-20

小学数学的教案03-29

数学小学作文06-30

小学数学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