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小学>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11-07 08:27:16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精选9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精选9篇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1

  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笔者结合常年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结合数学教学,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那些内容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砖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新课标还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那么怎样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点做起:

  第一、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教法,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状态。

  倡导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信学习、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第二、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培养这种学习习惯,使学生明确要这样做的意义。

  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算好,怎样做才能做得好;让学生明白要这样做的意义。例如,要求学生做应用题时,必须要先认真审题。这样做不但能从整体上把握好运算顺序,寻找简便计算方法,而且还能避免因看错抄错数据、运算符号而产生错误。学生明白了,就会认真审题,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再如学生写字时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即头要端正,不要歪斜甚至伏在手臂上,眼睛离笔尖一尺左右;腰要正直稍有前倾,不要俯向桌面;双臂要撑开些,保持一定距离,如果两臂缩拢,会书写不灵便;双足放平,脚踏实地,不要一前一后,或交叠一起。对于写字姿势不好的学生随时纠正,同时讲一些危害性。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

  第三、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严格要求,认真检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

  从小抓起,长抓不放。例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老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示范给其他同学看。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同时牵引写的不好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有抄袭作业等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的最漂亮!”,随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以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第四、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见解。教师都应从不同侧面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另外课后练习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勇于探索钻研一题多解,以题简意深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得新颖、独到、变通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五、教师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如教师工整合理的板书,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像老师那样字迹工整地认真书写。

  即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

  第六、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对学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努力地耐心培养。

  同时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合作,寻找最佳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2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听、会想、会说、会记。”

  一、会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要求学生上课时既要听老师讲解,又要仔细听同学们的发言。要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①上课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他们仔细听课;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仔细听课;③运用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保持学生良好的注意。教学中既要运用教具、实物等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又要运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专心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为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

  1.重视听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老师讲解的重要作用。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老师或家长的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或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板书内容,耳朵听老师讲课,头脑思考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的同步。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讲课分成几个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然后进行新课、分析讲解、推理,启发学生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教学中要让学生听得出来,明白老师每一步讲解的目的,并积极配合,达到老师既定的目的。例如,“商不变规律”的教学,复习后教师出示例题:填表。被除数2412024024004800除数42040400800商填表后,提示学生:这个例题的目的在于填表后,要认真观察,得出新的认识。接着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概括。①第2、3、4、5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②第4、3、2、1组同第5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③从上面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时向学生说明:商不变的规律是通过对旧知识的观察、分析得出的新的认识。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习题如果能再深入地研究,从中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对每节课的旧知复习,不要满足于会做,而且要作深一步的观察、思考。通过指点,使学生学会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学习方法。

  4.当堂弄懂。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方法、新技巧,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学公式、法则、性质和定律要知道怎么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要想到哪里,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5.理清思路。学生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弄清楚。知识发展思路,在预习时可能“理”过,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课时就应特别注意,弄清楚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是怎样从上节课内容发展来的,这样理,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

  二、会想——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习数学知识,就其过程而言,实质上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知疑、质疑、释疑的思维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中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要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习惯必须做到两点:

  1.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教师除了对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进行鼓励外,还应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激发全体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疑激趣,如讲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出示例题后,教师发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能否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呢?怎样转化?在完成转化后,暂不作具体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问:如果小数点移动后,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这样一步一步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顺着逻辑思维的路子,得出了计算法则,显然,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还有的教师抓装反例”或判断题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平行线的定义后,出示: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③在不同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让学生抓装直线”、“不相交”、“同一平面”等关键词进行质疑,以便透彻理解概念和性质。

  2.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要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数学中质疑问难的主要方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主要可围绕两个方面进行:①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基本形式。如概念是怎样说明的,怎样表达的,为啥要这样表达?②解例题、习题的方法。解题依据是什么,题目解完后可再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如果把这道例题再改变一下条件或问题,解题方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二是教会学生逐步学会质疑问难的一般方法,质疑问难的方法主要是课本中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释疑解难,并逐步养成习惯。

  三、会说——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过程,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说的训练一般有如下三种:

  1.操作叙述法。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有时感到无话可说,因此,要注意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如,1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1根小棒加上1根是2根小棒,2比1大,2排在1的后面;2根小棒加上1根是3根小棒……”这样使学生有话可说,从小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

  2.直观引导法。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一步,提供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图意,说出阴影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第二步,引导学生看图,从中看出34=68=912。第三步,从左往右观察等式,初步概括为数学语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第四步,从右往左看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第五步,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种训练,能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说话。

  3.说理论证法。要求学生作出判断,并充分说理。如,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要求学生说出: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工作效率一定,就是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此外,要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教师还必须做到:①沟通情感,让学生乐于说;②打消顾虑,让学生大胆说;③酌请提问,让学生踊跃说;④当堂记分,让学生争着说。

  四、会记——养成勤于记笔记的习惯

  笔记,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手段,如果上课时既听了时既能理解又会作笔记,学生讲,又动了笔,既动了脑,又动了手,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记笔记要进行具体的指导:一种是直接在课本上记下一些要点、注解,如当老师讲到某个问题对自己有启发时,或某个问题不懂、或有什么好的想法时,可以在课本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解决,防止关键地方漏掉;另一种是记下扼要的提纲式的听课笔记,尤其高年级的同学要养成听课记笔记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3

  在二十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发现小学生身上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学习时间不固定、课堂上思想开小差、不懂装懂,懒于思考,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学习抱有应付差事的心理,作业字迹潦草、马虎、粗心等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例如:不少学生在低年级时学习成绩很优秀而到了高年级后成绩开始下滑,一般来说这与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说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关系。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说过“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使小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使其终身受益,而且能使教师减轻教学负担,使家长省去为孩子学习不主动而产生烦恼和痛苦等等。

  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作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把怎样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一般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习惯,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积极思考、讨论,提问习惯,学会手脑结合,注重实践习惯等等。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与遗传无关,而是与周围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的,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下才形成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执行的教学任务,也是父母培养孩子要履行的职责。

  (一)家庭教育

  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属于溺爱型、有的属于放纵型,在学习上更是放松对他们的要求,以至于孩子根本不知道刻苦努力为何事,还有的家长自己知识水平较低,所以对孩子也采取无所谓态度,认为“混个毕业证书就行”、“自己的孩子就不是那块料”等等,这都可能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作为家长要极力配合教师工作,多和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去关心孩子。

  首先,要保证家庭和睦,让孩子有一个充满温馨的生活环境。

  其次,家长可以多陪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不仅能增进关系,还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例如:家长可以把孩子学习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写在纸条上,和孩子一起竞赛答题,最后比一比谁答的多且准确,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游戏过程中不要显得过于聪明,有时糊涂一点,向孩子请教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树立他们的信心。

  (二)学校教育

  小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么作为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活动是一节课的开始,老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准备的模式:把上节课的课本收起,把下节课的书本放在桌子的正中,文具放进铅笔盒放在左上角,预备铃一响就安静下来,小小休息会儿,教师对学生的怎样坐,回答问题怎样站等都要给出明确要求。这些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期内就能达到的,需要老师的督促。因此,刚开始时,老师要尽可能每节课前早到教室,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做的好的及时表扬,做得不够好的要求他们向别人学习,尽量不要点名批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强化这种习惯养成,同时,老师应慢慢地将这种被动行为转变成主动行为,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并鼓励学生与以前的自己赛一赛,与同学赛一赛。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定能够养成课前准备习惯。

  2.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

  课堂纪律的好坏、学生的听课状态的认真与否,直接影响到任课老师上课的心情和教学质量。

  实习时,刚进一年级的教室,小学生们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五花八门,有的趴在课桌上,有的靠在椅背上,有的歪着脑袋、抖着大腿,更有甚者爬到课桌上。这样的课堂秩序一点也不利于教学的进行,看到这样的情景,刚站上讲台的我有点被震住了,过了会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比赛。我在黑板上写上“一、二、三、四”代表四个小组,哪一组表现好的就在下面画上一个小动物,由于小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看到我使出的这一招立即安静下来了。有的还提醒同桌注意,所以课堂纪律维持的很好,因此说,老师在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课堂秩序。

  有的小学生虽然坐的端正,但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究其原因,有一部分出在老师身上,如:课上的松松跨跨、无精打采,这就导致了学生思想开小差,耽误了听课。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3)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4

  在三年的教育生活中我深切的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培养呢?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我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听课习惯

  我们常常引导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课堂上,精力要集中,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看老师演示、板书和表情、动作,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如表扬某个小朋友坐得端正,听得认真等,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二是注意听同学们的发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活动。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表达”的习惯。

  二、思维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所以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如:老师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请大家折一折,试一试,你能找到哪些方法?”学生很快找到了对折、斜折等三种方法: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看看还能否找到其它的分法,学生经过努力,又找到了新的分法。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像加满了油的发动机一直不停的进行运转;第二,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这样类似的问法去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课前学具准备习惯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课桌上只摆放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这样做可以避免在课堂上出现铅笔盒掉地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进而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阅读习惯

  教学以书为本,我们应该借助教科书这个工具,在数学课中,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首先,培养学生读课本例题的习惯。按照书上的例题,从上往下一步一步地去看。先看题里说的是什么,接着看书中插图是什么意思,再看看是怎么算的,旁注是怎么写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说说为什么,老师再补充讲讲。

  二看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

  三思过程,回顾整个解题过程是否合理正确。好的读题习惯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数学的习惯一定能养成。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让我们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给他们一份创造美丽人生的力量。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5

  一、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

  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

  ③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与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换而言之,一个背离了“主动学习原则”的学生是不会取得优异成绩的,这就是问题的结症所在。

  在很多学生的意识中,学习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家长的期望。所以,他们的学习依赖于家长的外在压力和监督,自己彻底放弃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必须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开始,对他们进行自主习惯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就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我们数学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㈠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

  抽象的数学同文学艺术一样,源于生活,来自具体,在生活中产生了数学,而最终又用于生活。我们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进行了这样的一番谈话: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令人佩服,我班又有那些同学爱好体育运动呢?说说你爱好那些项目?怎样知道班内爱好哪个项目的人数最多?引导学生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把学生带到生活中,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

  ㈡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参与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例如,在“千克的认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一袋1000克的盐或其它物品,让他们用手掂一掂,拎一拎,感觉一下1000克的重量,再让学生把盐放到台秤上称一称,然后再请学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大米等),猜一猜多少只苹果重一千克,多少只香蕉重一千克等等,再放到台秤上称一称。这样学生在充分的操作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1千克到底有多重。又如,在学习“可能性”时,在三个口袋里分别放了“红球”、“绿球和黄球”、“红球和黄球”,让学生从不同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讨论“摸出的球一定是红球吗?”从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这些操作实践活动同学生的生活和所学知识紧密结合,需要学生人人参与,在操作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体验相关的数学知识,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又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㈢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孔子也曾有过如此教诲:“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例如,我们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这一课时,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摸分别装有不同个数红球的三个袋子,比一比在相同的时间内谁摸的最多。这样的设计不仅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争议,争什么呢?不公平呀,红球个数不等呀,继而引出下面的问题,要想公平应该怎么办?而我们从这些矛盾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角色,这样的课不但能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轻松舒畅的心态,得到充分的自主自由,学习本身也成了一种休闲。然而在休闲时学生又能保持一种追求、探索的信念,,使学习、研究的兴趣得以延伸。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6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听、会想、会说、会记。”

  一、会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要求学生上课时既要听老师讲解,又要仔细听同学们的发言。要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

  ①上课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他们仔细听课;

  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仔细听课;

  ③运用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保持学生良好的注意。教学中既要运用教具、实物等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又要运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专心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为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

  1.重视听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老师讲解的重要作用。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老师或家长的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或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板书内容,耳朵听老师讲课,头脑思考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的同步。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讲课分成几个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然后进行新课、分析讲解、推理,启发学生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教学中要让学生听得出来,明白老师每一步讲解的目的,并积极配合,达到老师既定的目的。例如,“商不变规律”的教学,复习后教师出示例题:填表。被除数2412024024004800除数42040400800商填表后,提示学生:这个例题的目的在于填表后,要认真观察,得出新的认识。接着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概括。

  ①第2、3、4、5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②第4、3、2、1组同第5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③从上面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时向学生说明:商不变的规律是通过对旧知识的观察、分析得出的新的认识。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习题如果能再深入地研究,从中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对每节课的旧知复习,不要满足于会做,而且要作深一步的观察、思考。通过指点,使学生学会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学习方法。

  4.当堂弄懂。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方法、新技巧,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学公式、法则、性质和定律要知道怎么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运用。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要想到哪里,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5.理清思路。学生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弄清楚。知识发展思路,在预习时可能“理”过,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课时就应特别注意,弄清楚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是怎样从上节课内容发展来的,这样理,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于记忆。

  二、会想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习数学知识,就其过程而言,实质上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知疑、质疑、释疑的思维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中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要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习惯必须做到两点:

  1.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教师除了对敢于质疑问难的学生进行鼓励外,还应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激发全体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疑激趣,如讲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出示例题后,教师发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能否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呢?怎样转化?在完成转化后,暂不作具体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问:如果小数点移动后,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这样一步一步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顺着逻辑思维的路子,得出了计算法则,显然,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还有的教师抓装反例”或判断题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平行线的定义后,出示: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③在不同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让学生抓装直线”、“不相交”、“同一平面”等关键词进行质疑,以便透彻理解概念和性质。

  2.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要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数学中质疑问难的主要方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主要可围绕两个方面进行:

  ①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基本形式。如概念是怎样说明的,怎样表达的,为啥要这样表达?

  ②解例题、习题的方法。解题依据是什么,题目解完后可再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如果把这道例题再改变一下条件或问题,解题方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二是教会学生逐步学会质疑问难的一般方法,质疑问难的方法主要是课本中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释疑解难,并逐步养成习惯。

  三、会说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过程,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说的训练一般有如下三种: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7

  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培养:写好字习惯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学生书写规范

  语文课讲究写好字,数学写好字同样重要,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更多的'是体现在数学算式和数学逻辑的书写上。在课堂上我仔细雕琢,很细心的去抓细节,在黑板上亲自把一下东西书写的很规范。像每辆小车乘4人,六两这样的小车能一次把他们送去吗?一共有25名游客去博物馆。书写应该是4乘6等于24(人),24小于25,所以不行,三句话一句都不能少。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教学中我主要是从一下来对学生要求:

  1、从小演草做起,每次就写几个题,但是格式和字体一定要工整,虽然每周做一次,但是他们也会慢慢养成习惯。

  2、重做课本上的题(作业)做课后的题,虽然就是几个算式,但是让他们写出根据来,学生能很好的去书写和掌握。

  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通过家长会这个平台的作用,形成家长签字的好习惯,作业自然而然的会好很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提高。

  2、作业少布置,对题目有选择性,在课堂上能够完成一些,提高课堂效率。

  3、通过小组长,学生之间相互管理,他们之间可能更熟悉,一些东西比我们老师可能会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8

  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生。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这说明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知识可能忘记了,但他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会令他受益终生。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教育和训练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又在逐渐发展变化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就具备了三个特性:一是稳定性,二是养成型,三是长效型。小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学会做人的道德习惯,学会学习的学习习惯,学会生活的吃饭、睡觉、卫生、锻炼、劳动习惯。人的年龄越小,习惯养成越重要。

  1.学会做人

  孔子教育弟子,讲的最多的是“君子之道”,即怎样做人,是为人处事的.态度,是善恶是非的观念,是个人修养的境界。孔子夸奖学生,一定是在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事方面有可称道之处。他称赞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是具有良好的品行和个人修养,是“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思想境界。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做人习惯的关键。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寄宿制小学,学生在一年级开始,从周一到周五,从每天的晨起到晚睡都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度过,他们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第一句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培养好习惯越早越好,效果越明显。

  2.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的习惯很重要的。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要求学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老师却不能及时认真批改作业。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学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从细节和一点一滴抓起。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听课、书写的习惯,回答问题的声音、思考问题的方法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这些细节养成好习惯。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上加以引导。孔子对于学习的论述,讲的最多的还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等等。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家校及时联系沟通。老师可以经常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行为,对学习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及时提醒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老师与家长不断沟通,相互配合,才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会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吃饭、睡觉、洒扫、卫生、锻炼、活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我们很有必要教会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民以食为天”,学会吃饭与节俭的美德有关,与文明礼仪有关,与身体健康有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不仅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道理,珍惜粮食更应是我们让学生学会的习惯,餐厅内学生用餐,老师不光是维持正常的就餐秩序,还要纠正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剩饭剩菜;其次,如何吃得更加有涵养,如吃饭不大声说话,不把饭菜扔到饭桌上,菜汤溅出碗盘外,不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吃完饭桌长监督碗筷是否清洗干净,放置是否合理,餐桌及其周围地面是否清洁等,这些都是应该养成的行为习惯;再次,现代人的疾病基本上与吃有关,如何了解食物的营养,荤素搭配,如何控制饮食的适量,不暴饮暴食,如何注意饮食卫生等,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常识。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每个老师用爱心、耐心、诚心、恒心,精心呵护,细心培养。通过老师扎实、细致的教育工作,使每天的每件小事做精彩,每个细节做完美,使他(她)们幼小的心灵每天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9

  自去年接班一年多的时间,了解到班级学生的情况,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习惯很重要。

  一、课前预习习惯

  只要上新课前,要求学生先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预习,这样能初步对新知有所了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此外,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对预习好的及时表扬。

  二、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所给的数据信息、运算符号、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不少的学生之所以把题做错,就是因为审题不认真、加字减字造成的。所以,要加强审题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抓住重难点理解题目的良好习惯。

  三、充分利用草稿的习惯

  有一部分学生,作业本或试卷上常常弄得墨迹斑斑、一塌糊涂,涂破、擦破的现象时有发生。故此,要对学生加强作业卫生教育,让学生学会利用草稿本,充分发挥草稿的作用,使学生养成利用草稿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作业清洁、美观,而且能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

  四、及时完成作业、认真书写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除了主要的学习活动以外,还要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动才能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甚至把其他活动放在了首位,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导致了忘记做作业或赶作业的现象发生。及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改掉学生作业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其他活动挤出时间。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错题当天校正。

  书写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非是由于不理解知识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造成的,而是由于书写不规范、不清洁或不工整造成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尽量做到以书上的为范例、为标准,对容易书写错的地方,要提出来作特别强调,一定要写好,不能随笔带,否则,会使“0”和“6”相混,“了”和“3”相混等,“要教学生正确使用橡皮,不要一擦就马上写在上面,弄得一塌糊涂,要讲究书写格式,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相关文章: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心得06-20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11-05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1-10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1-08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06-17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9篇)11-06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9篇11-05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心得06-17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汇编9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