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儿童哲理故事15篇
儿童哲理故事1
两只小青蛙在池塘边玩耍时,一头公牛走到水边去喝水,结果不小心踩扁了其中一只小青蛙,使其当场毙命。
青蛙妈妈发现小青蛙不见了,便问另一只小青蛙,他的兄弟到哪里去了。“妈妈,他死了。”
小青蛙说,“今天上午有一个长着四只脚的巨型怪物来到水塘边,把我的.兄弟踩进了泥巴里。”
“巨型兽?是不是这么大?”青蛙妈妈一边问,一边尽力鼓气,让自己尽量变大一些。
“嗯,是的,比这还要大。”小青蛙说。青蛙妈妈再鼓了鼓气,问道:“是不是这般大小呢?”“对,妈妈,比这个还要再大一些。”小青蛙说。
于是,青蛙妈妈又使劲鼓气,几乎快成了一个圆球。“有这么大……”还没等她说完,就把肚子胀破了。
儿童哲理故事2
曾国藩夜读
曾国藩小时候,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了不知多少遍,还是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曾国藩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大本事的人。
儿童哲理故事3
农夫正在播种,种子刚撒到田里,就被飞来的鸟儿们一颗一颗吃光了。农夫很生气,决定在田边张网逮住这些贪吃的家伙。乌鸦最先撞到网里被逮住了,“嘎嘎,救命!”他拼命地乱扑腾。就在他挣扎想要逃命的时候,农夫跑来了。“讨厌的乌鸦!”农夫拎起粘在网上的乌鸦,掐住他的脖子。乌鸦难受极了,流着眼泪说:“求求你,善良的农夫,放了我吧!我再也不敢偷吃种子了,嘎嘎!”农夫见到乌鸦的眼泪,紧握着的手松开了些。“你要是能信守诺言,我就放你一条生路,快逃命去吧。”乌鸦听了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接着,做了一件很愚蠢而且十分多余的事情。“为报您的不杀之恩,我将把飞在田地里的伙伴们设计骗到这里。那样,您的网里就会有十只,接着会有一百只、二百只的鸟。”农夫听了更加生气,说道:“你这只没有良心的坏家伙。自己刚能活命,本应该劝诫伙伴们不要再被网捕到,你竟然想设计骗自己的同伴。原来你的眼泪是骗人的啊,像你这样的狡猾家伙,肯定还会偷吃种子的。”说完,手上一用劲儿,乌鸦便一命呜呼了。
小朋友,平时生活中,要做善良的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忠于自己的朋友。
儿童励志有哲理的故事:伯启自省
传说夏朝时候,一个背叛朝廷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的'都城,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伯启的部下很不服气,就对伯启说:“有扈氏使用诡计,否则我们怎么会输。现在如果我们继续进攻,一定会赢。”但是,伯启却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原因。可能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亲自操练军队。此外,他还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为求得贤良的辅佐,亲自上门求教。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小朋友,遇到失败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启这样,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虚心地检讨自己,并能马上改正自己的不足,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儿童哲理故事4
偷鸡贼
有个人专门偷邻居的鸡。有人劝告他:“快不要偷了,这是不道德的。”他说:“我决心痛改前非,不过我偷瘾很重,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这样吧,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就应及早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简要分析]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故事中的主人公明明知道是错的,为什么不及时改正、还要等到明年呢?
儿童哲理故事5
郑板桥习字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幼爱好书法,反复临摹名家字贴,可进步不大。但他依然很用功,甚至于晚上睡觉时还在妻子的肚子上写字,一次妻子对他说:“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贴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并一直流传至今,为世人学习。
儿童哲理故事6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这个儿童哲理小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
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儿童哲理故事7
人和鱼雁
齐国有一户田姓人家,在家大摆筵席。客人中有献上鱼和雁作为礼物的。主人看了很高兴:“上天对我们真优厚啊!你看,这些鱼儿、雁儿,不都是为我们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吗?”客人们听了随声附和。座中有一位鲍家小孩,才十二岁,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由于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强食的情况,但并没有什么上天注定谁为谁生的道理。人类选择可吃的东西做食品,这些东西难道是上天特地为人类创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来给它们做食物的么?”
[简要分析]
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杰作”,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而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鲍家小孩的话,难道不能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吗?
儿童哲理故事8
在网上遇到一个失独妈妈,一年前独女在一场车祸中离去。但在提及她女儿时,我并没有觉得她有多悲痛,反倒有一丝乐观。开始我以为她对女儿的感情很淡薄。
我边聊边翻看她的心情记录。
有一条大概是她女儿刚离去时发的吧。“女儿,你怎么忍心丢下我?妈妈很想你。”怕又重新揭开她的伤疤,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你当时是不是很悲伤?”
她发来一段话:“我的悲伤早死了。看到骨灰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倾倒了。我不知道自己抱着骨灰盒哭了多少天,根本无法接受。后来的一个月我一看到女儿的照片就崩溃。”
我顿时愧疚起来,自己不懂那种痛,还自以为是地猜测。
她开始和我主动谈起之后的心路历程。
一个月后,她干脆把照片藏起来,把所有和女儿相关的东西都锁起来。很多人劝她:时间就是治愈伤心的.良药,慢慢就忘了,睹物思人只会越陷越深。但是她并没有被时间一点点治愈,反而更加绝望,心像被大火灼烧着,好几次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她又把女儿的照片拿出来,一直凝视,一直流泪。她看着女儿永远定格的笑容,哭着哭着就笑了。她说她不能让女儿看到妈妈这么消沉,她要振作,要活下去。
“女儿的笑容拯救了我。我现在想开一点了。”她说。以后她每天都看女儿的笑容。曾经,那可是她的雷区。
在我们的观念里,悲伤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触景生情。但一个人究竟靠什么才能从悲伤中解脱出来?刻意的忘记和忽视就可以消除一切吗?不一定吧。开始的时候,它让你悲痛,最后,它却让你解脱。
如海明威所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使我们悲伤的东西,时间久了,我们却要靠它解脱。悲伤与解脱,两者激烈冲突,又温和地达成协议。什么让你悲伤,你就得靠什么解脱。让你悲痛的东西,往往就是解药。
儿童哲理故事9
笨笨猪家来客人了,爸爸妈妈忙得不亦乐乎。笨笨猪一看:哇,好多客人呀!有大象伯伯,水牛爷爷,还有麻狗叔叔……
咦,怎么咪咪猫没有来呀?笨笨猪到处找都没有找到咪咪猫,哎呀,他怎么还不来呀?笨笨猪可想念他了。
“哎,真是,该来的不来。”笨笨猪找不到咪咪猫玩,心里急得慌。
“什么?难道我们不该来吗?”水牛爷爷听到了他的话很不高兴,甩甩头走了。
“瞧你干的.好事。”妈妈生气地吼着笨笨猪。
“我,我可没有让水牛爷爷走。”笨笨猪着急地说,“哎,不该走的走了。”
“什么?水牛爷爷不该走,那就是我该走了?”大象伯伯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真是的,该留的不留。”笨笨猪着急了。
那些客人们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一个个都走了。
“笨笨猪,你怎么尽添乱呀!”爸爸妈妈气得鼻子冒烟,“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呢?”
笨笨猪知道自己闯祸了,可他究竟应该怎样说呢?
儿童哲理故事10
有个女人,家庭很幸福,不但生活富裕,先生也很疼爱她。
有一天,她认识了一位年轻人,这年轻人的甜言蜜语使她心动了,两人发生不正常的感情。
后来年轻人对她说:“偷偷摸摸的不自由,我们干脆离开家乡,到新天地建立属于我们的'家。”女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就趁先生外出时,拿了家里所有最值钱的财物,到港口与年轻人会合。
年轻人说:“你先把东西给我,等我运到对岸再回来载你,要不然被抓到就不堪设想。”
女人也认为有理,就把所有财宝交给他,自己留在原地等待。
没想到,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年轻人就这样一去不回。
她又饿又冷,可是不敢回去,实在万般无奈。
突然,她看到一只狼狗衔着一只鸟从她面前跑过去,那只鸟还在奋力挣扎。
狼狗跑到水边,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就把鸟放下,要去咬鱼;结果鱼游走了,鸟也飞走了。
女人看了,忍不住笑说:“这只狼狗真傻,已有一只这么好的鸟,居然放弃而去咬鱼,结果鸟和鱼都得不到,真是傻啊!”
狼狗回头说:“我的傻,只不过让我挨一顿饿;你的傻,却误了你一生!”
此时这愚痴的女人才如梦初醒,懊悔地说:“我居然为了那种人,放弃爱我的先生及稳定的家庭,毁了一生幸福,这都是贪欲害的啊!”
凡夫总是纵心所欲,虽有短暂的快乐,终究会害了自己。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境界而心动,但是要赶紧提起正念化解贪欲,才不会一时迷失而招来无尽的烦恼折磨。
儿童哲理故事11
“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没戏了。”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对话。那是一所比较著名的大学,我被邀做讲座。对话是在五六百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我觉得,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
我明白那大一男生的话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往高处走”的愿望,但我觉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近十年来,一直所呈现着的种种文化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国还只不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阶段,在国人还不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文化,未免过分“热忱”地兜售所谓“不平凡”人生的招贴画了。
而最终,所谓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质量,在如此这般的文化那儿,差不多又总是被归结到如下几点——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有着多少资产,于是社会给予怎样的敬意和地位。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样怎样的.女人……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也盛行过同样性质的文化倾向,体现于男人,那时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位子、票子、女子。一个男人如果都追求到了,似乎就摆脱平凡了。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倾向仿佛渐成文化的主流。这一种文化理念的反复宣扬,折射着一种耐人寻味的逻辑——谁终于摆脱平凡了,谁理所当然地是当代英雄;谁依然平凡着甚至注定一生平凡,谁是狗熊。
一点儿也不夸大其词地说,此种文化倾向,是一种文化的反动倾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下一代,如果他们普遍认为最远35岁以前不能摆脱平凡便莫如死掉算了,那是毫不奇怪的。
中国古代,称平凡的人们亦即普通的人们为“元元”;佛教中形容为“芸芸众生”;在文人那儿叫“苍生”;在野史中叫“百姓”:在正史中叫“人民”,而相对于宪法叫“公民”。没有平凡的亦即普通的承认,“公民”一词将因失去了平民成分而成为荒诞可笑之词。
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古代的思想家们,关注体恤“元元”们的记载举不胜举。
比如《诗经·大雅·民劳》中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太辛苦了,应该努力使他们过上小康的生活。比如《尚书·五子之歌》中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如果不解决好“元元”们的生存现状,国将不国。而孟子干脆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三国志·吴书》中进一步强调:“财经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民者——百姓也,“芸芸”也,“苍生”也,“元元”也,平凡而普通者们是也。
怎么到了今天,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平民们的某些下一代那儿,不畏死,而畏“平凡”了呢?
于是,我联想到了曾与一位“另类”同行的交谈。我问他是怎么走上文学道路的,答曰:“为了出人头地。哪怕只比平凡的人们不平凡那么一点点,而文学之路是我唯一的途径。”见我怔愣,又说:“在中国,当普通百姓实在太难。”于是,我又联想到曾与一位美国朋友的交谈。她问我:“近年到中国,一次更加比一次感觉到,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我说:“也许大家心里都在怕着一种平凡的东西。”她追问:“究竟是什么?”我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她惊讶地说:“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可倒是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的。你们中国人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吗?”
我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我告诉她,国情不同,故所谓平凡之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不能相提并论。我说你是出身于几代中产阶级的人,所以你所指的平凡的人,当然是中产阶级人士。中产阶级在你们那儿是多数,平民反而是少数。你们的平凡的生活,是有房有车的生活。而一个人只要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那样的生活并不特别难。而在我们中国,那是不平凡人生的象征。
当时想到了本文开篇那名学子的话,不禁替平凡着、普通着的中国人,心生出种种悲凉。想那学子,必也出身于寒门;其父其母,必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不然,断不至于对平凡那么恐慌。
当社会还无法满足普遍的平凡人的基本愿望时,文化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应时时刻刻提醒社会来关注此点,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不平凡人的种种生活方式刺激前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平凡而普通的人们,永远是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
我们的文化,近年以各种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太多太多所谓“不平凡”的人士了,而且,最终对他们“不平凡”的评价总是会落在他们的资产和身价上。这是一种穷怕了的国家经历的文化方面的后遗症。
而文化如果不去关注和强调平凡者们的社会地位——尽管他们看上去很弱,似乎已不值得文化分心费神,那么,这样的文化,也就只有忙不迭地、不遗余力地去为“不平凡”的人们大唱赞歌了,并且在“较高级”的利益方面与他们联系在一起。于是眼睁睁不见他们之中某些人“不平凡”之可疑。
这乃是中国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界,包括某些精英们在内的思想界的一种势利眼病……
儿童哲理故事12
山鹰和狐狸互相结为好友,为了彼此的友谊更加巩固,他们决定住在一起。于是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来孵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间,生儿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也正好断了炊,他便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餐一顿。狐狸回来后,知道这事是鹰所做,他为儿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时无法报仇,因为他是走兽,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会飞的鸟。因此他只好远远地站着诅咒敌人,这是力量弱小者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鹰的背信弃义的罪行也受到了严惩。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杀羊祭神,鹰飞下去,从祭坛上抓起了带着火的羊肉,带回自己的巢里。这时候一阵狂风吹了过来,巢里细小干枯的'树枝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丰的雏鹰都被烧死了,并从树上掉了下来。狐狸便跑了过去,在鹰的眼里,把那些小鹰全都吃了。
这故事说明,对于背信弃义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报复他,可神会惩治他。
儿童哲理故事13
每天出门前,刺猬妈妈都要关照小刺猬穿好刺毛衣,因为外面可怕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有了刺毛衣的保护,小刺猬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天。
晚上,浑身是刺的小刺猬回到家,刺猬妈妈赶紧帮它脱下扎人的刺毛衣,然后大家一起光溜溜地洗手吃饭,别提有多美了。
一天,森林里举办舞会,小刺猬也想去。它知道,妈妈肯定又会像平时一样地唠叨:“穿好刺毛衣再出门,外面坏蛋多,有了刺毛衣就安全了!”可是,参加舞会怎么能穿刺毛衣呢?穿的话,还怎么和别人手拉手、肩并肩地跳舞啊?
果然,小刺猬出门前,妈妈又一次叮嘱它穿好刺毛衣。小刺猬趁妈妈不注意,把刺毛衣藏在沙发后面,就溜出去了。
呵,舞会可真热闹啊!好听的`音乐,漂亮的灯光,一切都棒极了!一只小老鼠来到了小刺猬面前。
“能和你一起跳舞吗?”小老鼠问。
“当然可以了。”小刺猬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小老鼠一边跳舞,一边和小刺猬聊天:“你也是一只老鼠吗?”
“不,我是刺猬。”小刺猬回答道。
“刺猬?你的刺被妈妈剃光了?”小老鼠奇怪地问道。
“不是,我今天没穿刺毛衣。”
“太好了!”小老鼠和小刺猬笑个不停。
小刺猬刚走,刺猬妈妈就发现了它落下的刺毛衣。刺猬妈妈立刻拿起刺毛衣往舞会现场赶。
朋友们跳啊,唱啊,玩得口渴了。大黄狗说:“那边有个大西瓜,我去切开大家一起吃。”
小刺猬听到大黄狗把自己当成了西瓜,吓坏了,正巧这时候刺猬妈妈送来了刺毛衣,小刺猬赶紧穿上。
没过几分钟,就听到传来大黄狗的惨叫:“哎哟哇,谁带来的大仙人球?扎得我痛死了!”
从那以后,小刺猬再也不敢随便把保护自己的刺毛衣脱下。
儿童哲理故事14
残腿人的不归路
湖北省某高中一名学生手刃同寝室同学,导致一名死亡,五名重伤,而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当事人腿有残疾,总觉得同学们歧视他,便渐渐和同学们关系疏远,最终选择了不归路。凶手只是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少年,来自偏远的农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重点中学——恩施一中,面对大好的`前程,缺陷却成了一只拦路虎,永远拦住了他前进的道路。
儿童哲理故事15
有个穷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诉说生活的艰苦,天天干活累的半死却挣不来几个钱,哭了半晌他突然开始埋怨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富人天天悠闲自在,而穷人就应该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微笑的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哪?”
穷人急忙说道:“要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如果富人还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点头道:“好吧!”说完佛祖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并给了他们一家一座煤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当天能够卖掉买食物,限期一个月之内挖光煤山。
穷人和富人一起开挖,穷人平常干惯了粗活,挖煤这活对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车煤,拉去集市上卖了钱,用这些钱他全买了好吃的,拿回家给老婆孩子解馋。
富人平时没干过重活,挖一会停一会,还累的满头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拉到集市上买,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硬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
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逛集市。不一会带回俩个穷人来,这两个穷人膀大腰圆,他们二话没说就开始给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边指手画脚的监督着。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穷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一天下来,他除了给工人开工资的钱,剩下的'钱还比穷人赚的钱多几倍。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很多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
结果可想而知,穷人再也不抱怨了。观点决定命运,想法决定活法。
看了以上的小故事,如果你现在还不富有的话,哪说明你需要给你的大脑充电,一个人穷一定是脑袋穷,所谓脑袋空空口袋空空,只有持续的投资你的大脑银行,你的口袋才会真正的富有起来!
【儿童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儿童哲理故事01-08
经典儿童哲理故事03-06
儿童哲理故事[精选]02-21
儿童哲理故事11-03
[经典]儿童哲理故事01-01
【必备】儿童哲理故事03-26
儿童哲理小故事02-21
经典的儿童哲理小故事02-21
儿童哲理小故事02-17
优秀的蕴含哲理的儿童故事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