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的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生的作文 篇1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有很多难忘的事。也许是快乐的往事,也许是成长的烦恼,也许是意外的惊喜。在我六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我现在想起来还会暗暗发笑。
那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见爷爷在田里种的黄豆,眼看着就要收获了,看到这一幕,我的小脑瓜里立刻闪出一个念头,不如……
于是,我飞快地跑到爷爷家,从柜子里拿出一块我一直舍不得吃的糖果,紧紧地攥在手中,带上工具,三步并成两步地飞奔到田里。我先用小铲子挖一个小坑,接着把心爱的水果糖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埋上土,又浇了一勺水。我站在旁边想:“它一定像爷爷种的黄豆一样,不久便会长出水果糖苗,然后结出许多好吃的水果糖!”
我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了两个星期,水果糖苗还是没有破土而出,甚至没有一点变化的`迹象。我终于忍不住了,扒开土,仔细寻找着,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土坑里什么都没有!我闷闷不乐地回到家,带着疑问给爷爷说了此事,爷爷听后哈哈大笑,说:“孙儿啊,水果糖不是种子,埋到土里是长不出水果糖苗的!”听了爷爷的话,我也笑了。
这件趣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初中生的作文 篇2
在九月份,我升入了初中,我有了一个新名字"初中生",结识了一群新朋友,增加了一堆新课程。我的初中生活开始了。
初中生活和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在我的想象中:初中生活应该是和小学生活差不多的,轻轻松松,无非是初中生换了一身炫酷的校服,多几门学科而已。而现实中的初中生活却并非如此。
一开学,学校就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分班考。学校通过分班考给我们划分班级,为我们贴上不同的能力等级"标签"。分班考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学。
升入初中前,我看了学校的作息表和注意事项。小学的上课时间是8:00-12:00,初中的.上课时间是7:30-12:30。与小学相比,不仅上课时间加长了半个小时,而且根据学校规定我必须在7:25之前到班并做好上课准备。这意味着我必须每天6:30起床,睡眠时间大大缩短。再加上沉重的课业负担,以前不午休还精力充沛的我,现在我午休后还会觉得很疲累。我们初中还有一件特别"福利"--可以带牛奶面包来学校。
刚开始我想着带自己喜欢的面包和牛奶去学校,课间休息时还能吃点零食,其实也不错。而当我升入初中后,我才知道这样"仁慈"的规定是有原因的--它暗示着初中生活压力大,能量一下耗光光。每次我一上到第四节课,肚子就开始"咕咕、咕咕"叫个不停,这时我便知道,能量已经消耗殆尽。
有一次上课,老师讲得正起劲,一回头发现我和其他同学都趴在桌上,严厉地问:"你们干嘛去了,为什么趴在桌上?"一位同学有气无力地回答:"老师,我们饿了。"
这就是初中生活,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很累,但每天的学习生活还是充实的。"为中考之崛起而读书"是我们的口号即使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初中生的作文 篇3
秋天来了,大地一篇金黄的景象。
我喜爱春天也喜爱秋天,现在正是秋季,到处充满了秋的气息。田间金黄的稻谷,在微风的吹拂之下,荡起了一轮轮金色的光环。玉米熟了,重重的玉米压在玉米秆上,摇摇欲坠,感觉一不小心就会掉下。高粱沉甸甸的,被压弯了腰。旁边的枫树显得五彩斑斓,红的、黄的、绿的.格外的灿烂。人们辛苦地拿着镰刀劳作,脸上却漏出了灿烂的笑容。就连收割机也轰轰地响着,似要为这世界增加喧闹的气氛。
秋天是收货的季节。人们在不停地忙碌着,秋天也是令人忧伤的季节,树叶从树干上慢慢地飘落下来,被风吹得老远,再也回不到它原来的栖息之地。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地上的尘土、树叶乱串,天也阴沉了下来,原本湛蓝的天空的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洁白的云朵,变成了黑色。
不一会一阵大雨袭来,雨儿无情地击打着地上的万物。过了很久雨小了、慢慢地停下了,万物又回到了从前的面貌,第二天的早上树上、农作物还有小草上都有一层晶莹般剔透的明珠,这就是晨露,草儿、树儿们贪婪地吸允这它的甘甜与清爽。似要为以后复苏做足充分的准备。
这就是我眼中的秋天,令人欢喜也令人忧的秋天。
初中生的作文 篇4
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它们犹如一种磁场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我是一个“六零”后,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我的内心还是那个小女孩,小时候的家风还记忆犹新。
想起小时候过年,那忙碌好像是一进腊月就开始的。母亲数着手上为数不多的钞票,盘算着上街,一人给扯上几尺棉布,每人做一身衣服,上衣是花布,裤子是卡其布。每到裁缝请进家门的那几天,我们小孩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农家人的观念里,只有把裁缝师傅招待好了,他做起衣服来才会尽心尽力,精心制作。因为我们也可以沾光开荤了。一大早,母亲就早早起床,平时烧的`稀饭里加了糯米团子,萝卜干也要切成小丁,放在油锅里爆炒一下,再放点酱油和糖,味道好极了。吃完早饭,就在堂屋,搭上操作台,台面就是自家的大门卸下来的。裁缝师傅给我们小孩一一量尺寸,父母还不忘在不停关照要量宽点,小孩容易长。一整天我和弟弟妹妹们就围着操作台转呀,笑呀,闹呀。
记得有一年收成不好,经济拮据,但过年每人做一身衣服还是老规矩,父亲就自作主张,买回来几丈白胚布,便宜呀,回来就缩一下水,染上藏青色和粉红色。藏青色就给我们三个孩子做裤子,红色就给我和妹妹做上衣,由于技术不过关,颜色染的不均匀,做成的衣服可想而知,我和妹妹一看大哭,可伤心了,这不是两个小姑娘想象中的漂亮新衣服呀,我们死活也不肯穿。我依然记得很清楚,妈妈为此还和父亲大吵了一场,只有弟弟最好说话,穿了一身颜色深浅的藏青色新衣裤,还沾沾自喜,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
说完了穿,说说过年的吃吧!
进了腊月后,田间的农活不多了,农家人也计划着做炒米糖了。做炒米糖的首要原料是炒米,一般人家都是选用秋天刚收割的糯稻碾成的新鲜的糯米,选择晴好的天气,把浸泡了一两天的糯米掏干净,上蒸笼,煮成蒸米饭。如果今晚家里要蒸米饭了,白天我们会兴奋的不行,悄悄地告诉一两个小伙伴,让他们晚上来我家吃。当父亲打开热气腾腾的蒸笼,香喷喷亮晶晶的糯米饭让我们垂涎欲滴。母亲会给我们一人捏一个蒸饭团拿在手上吃,好开心。
做炒米糖还有一样很重要的原料―圆形、扁状、米色的糖银。糖银多数家庭不会做,一般是用米到邻村一家专门做糖银的人家去换,敲一小块下来放在嘴里,特香甜,特粘牙。
记得有一年,父亲以为往年看师傅做,偷学到了技术了,决定自己做,好省点加工费。但做炒米糖的技术也蛮难掌握的,水、糖银、炒米放多少都要一定的比例,连烧火都有讲究,太旺、太弱都不行。最后技术不过关,怎样弄都粘不起来,成不了型。母亲对父亲又怨又骂,吵得不可开交,还动起来手打了起来。吓得我们三个小兄妹躲在一边直哭。后来父亲就把做不起来的炒米和糖捏成一个个鸭蛋团团,这可害苦了我们三小孩,小小的嘴咬都咬不动,吃起来的难度可大了。难忘又好吃的炒米糖啊!
我们三姐弟都继承了爸妈农家人的淳朴善良,勤俭节约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家风。秉承了这一点,在社区工作的十几年里,我真正的把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与他们患难与共、感同身受,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来做。
家风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人生的方向;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句名言,时刻鞭策着我,让我受益匪浅......
初中生的作文 篇5
童年,居住在乡村,爷爷奶奶家的老屋顶上有一个天窗,透过天窗,可以看到那有百年历史的老槐树。这两样,撑起了我的童年。
夏夜,当人们都沉沉睡去时,我会躺在藤椅上,摇着蒲扇,透过天窗数星星,看月亮。月光透过天窗,泻下了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悄悄给屋里的一切镀上了一层银。月光好像是来自天国的使者,为我送来了童话,送来了传说,送来了故事。一阵冷风吹过,老槐树的清香弥漫着整个屋子,更添一种朦胧之感。
仲夏,多暴雨,雨似来自天国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习惯了,就能辩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片片树叶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天窗上的鼓点。迄今为止,我认为这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交响乐呢!雨声疏疏密密,老屋的烛光也摇曳不定,往往一曲终了,衣服上总会留下奶奶那密密匝匝的线脚。
每到槐树的花期,透过天窗,抬眼可见那洁白如雪的槐花。每当这时,便是大展拳脚的时候,鞋一脱,双手抱着树干,只需几下便可采到花,我抱着枝干使劲地摇着,落英缤纷,槐花纷纷落下。站在树下的`奶奶总会焦急地说:“下来,下来,弄一点即可,别伤着树。”我才恋恋不舍地下来,奶奶将槐花铺在老屋的地上,阳光透过天窗,给槐花进行最后的塑造。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离开了槐树,离开了天窗。不久,老槐树被砍,老屋也被拆,我曾经的乐土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往昔。现在回想起来,槐树已倒,天窗不在,不知什么时候能再次重温童年,重温那一段乡村的时光啊!
初中生的作文 篇6
一九六三年秋考入大港初级中学。
学校傍武山而建,条件仅次县中。有教学大楼,有大礼堂。厨房、餐厅、小卖部、杂屋占一个小区;宿舍、教室是一排排一片片的;三个篮球场外加两个田径场所,是个像模像样的正规学校。
这里组织健全,有书记、校长、教导。这里的老师多数受过高等教育,专业全面,堪称一流。
一年级有四个班,我在一(三)班。班主任是冯市义老师,是本地口音,可能是附近盐田乡吧。较高的个子,瓜子脸,眉目清秀,且温文儒雅从不怒颜厉色。虽不胖但也不算廋,真是个美男子。这位老师钢笔字非常秀丽,其文学更见功底,作文课时,他总要耐心地指导几下,如果是写景,更要介绍一大溜优美的词汇。也可能当过几年兵吧,冬天戴一顶好看的军绒帽。爱好文艺,会拉二胡,编导节目很有一套。我是文体委员,他手把手教我指挥大合唱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吴冬阳老师是专业体育老师。他上课才叫上体育课,有教案,目的明确,步骤不乱。讲义夹随身带,课前课后都必须点名。有准备活动,有分组活动,形式多样。如果是雨天,就在室内上理论课,学生还必须有记录。活动课里,还组织各类球代表队,进行技术培训。他的教学方法,对我以后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欧阳老师很年轻,一副近视眼镜更显帅气、风度。教过我的美术,虽不是他的专业,却很见功底。有预先画好的样本画,也有现场具体指导的描画。大家很有兴趣。课余时常见他悠闲地拉二胡,什么《林中鸟语》、《赛马》呀,拉得非常好听。
还有威严的张汝瑞书记,江北口音的汤涛校长,不修边幅的桂光炎主任;还有谢文、吴德满等老师,还有年轻的高个儿林老师夫妇。总之三十来个老师,都有绝活,够重量级的。可惜我只在这学校读了一年就转学了,不然其他副课都很好,特别是美术也一定很好,美术我很感兴趣,欧阳老师教画时还夸过我呢。
我怀念大港中学生活。学生吃公菜,国家有补贴,每周吃两次肉,大豆、豆腐、海带、白菜总是有新鲜的。有趣的是我们学生轮流磨豆腐,都喜欢磨磨,觉得好玩。每周都能看上一次电影(县放映队送上门)。
一个学期上山砍一到两次柴。武山是延伸都、湖、鄱、彭四县的大山,有的是柴火。靠自觉量力而行,一小捆十来根寸丁杂木,在二十斤左右,这对十五六岁的小子也算不了什么,真的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砍柴用不了半个钟头,大伙儿喜欢在山上玩会儿。武山是一山连一山,连绵的山脉,深深的峡谷,繁茂的林木,各色的野果,都有无穷的魅力,特别是初夏那诱人的杨梅,见到一丛,我们是欣喜雀跃······
清晨,我们在小鸟的欢唱声中醒来。乳白色的薄雾笼罩着群峰,隐隐约约,好似身处仙境,一天的好心情也由此而生。
傍晚,我们在清澈的溪水边洗澡,洗衣服,戏嬉······
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活动课时常常进行班级之间团体友谊赛,有篮球赛,有兵兵球赛;一学期要搞一次大型体育运动会,要进行一次各科知识竞赛;啊,记得全校还搞了一次登山比赛,那场面太壮观了,四百多人,同时排开在山脚下,我登上那个山头时,膝关节已无力支撑自动屈膝跪地,老师连说不能蹲,大家搀扶着走动吧····真好玩。
在大港虽一年,但那里值得留恋的东西太多了。
张岭中学没有二年级,于是按地区从大港中学拨了一班,共四十人的二年级到张岭中学读书,我在其中。唉,条件差远了。
张岭坐落在武山西边山脚下,属山外,是一个小镇。因处在都、湖交界上,自古就是个小闹市,有一条老街,有饭店,有旅馆,有粮站,有商场,都湖公路穿街而过,在当时也属开放乡镇。
张岭中学单独坐落在小镇南边,也确实是闹中有静。学校靠东的地势要高出一米,这片地方有宿舍、厨房、教学大楼;西头是一排三间教室一个篮球场,最西端是音乐室、仪器室横锁西边,与小学部连接,形成半封闭式。操场南边是一个田径场,有跳远的沙坑,有单双杠。再南边是农田。
学生是吃私菜,也没补贴。十来个老师,只一个教导。其中一半是院校毕业的‘洋’老师,小半是乡间土老师。别看土老师,都有绝活,很有名气。语文老师王学明,旧政府国立中学的拔尖学子,古典文学见长,现代文学也不错。数学老师袁培彦,教了几十年的'数学,发表过学术论文(珠算解方程)。教导主任曹越,一手好字,记忆力特强,几十人的大班,只要点上一两次名,就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院校出身的老师有:李福康、蔡锦琨、周祥英、黄松庆、曹步青五位,都是教学多年的好老师。
遗憾的是,学校没设美术课,我这方面的潜质没挖出,致使后来我只能给低年级照葫芦画样上点课。美术能陶冶情操,让兴趣广泛的学生多学点,那该多好啊!现在的学校还是不重视副科,整天只盯着参考的几门课打疲劳战。读书真有那么难?我的数学在全县可称得上学得最好的一个吧,但时间花得最少。我只看些例题,记住公式(小括号的特定条件也要弄懂、记住),这是本钱,以不变应万变,就是不花时间在题海里,复习时照样玩。每次考试我好像总在第二位交卷。我好仔细哟,可以这么说吧,任何考试难不住我,但容易的也不吊以轻心,很少失分。我说这些绝无夸耀之意,只是介绍我的一些学习方法。我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喜欢解难题,经常动脑,以后难题也就不难了。真的,同学们都知道我特别喜欢解难题。我还是这么说,语文、数理化固然重要,但音体美决不可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素质教育最重要,应试教育真的不可取啊!
张岭中学生活两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朝夕相处的同学更难忘。
我们曾一起上雷公岭砍柴,那深深的幽谷,清脆的鸟鸣,空山的奇妙回音还久久地烙印在脑海里;我们曾三三两两逛大街、进餐馆、遛马路;也曾漫步田间阡陌,感受禾苗的迎鼻清香;也曾与朋友抵足溪边,静听溪水轻歌细语;更不忘夏天游泳打水仗·····
我常常想起篮球搭档冯小仂、杨振达,大个子后卫彭平华,爱撞篮框的夏元庆,也记得爱发撞板旋球的彭江龙,象棋新秀杨如愿,班里漂亮女生曹苏、王维霞,还有忠实的朋友谢金泉、石仁元,临铺的曹细苟、万灯春,学习委员石开仂······
那时的老师也爱活动,饭后,常和同学一起打球、玩牌。李老师的三步跨篮、蔡老师的远投篮、袁老师的牌技,那是堪称一绝。啊,我们师生呀,真的是教的精,学得活,玩得都开心。现在我们想起那时的学校生活,心里总是甜甜的,美滋滋的·····
【初中生的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作文05-16
初中生的作文11-04
初中生作文11-02
初中生作文06-16
初中生的作文(精选)07-25
(经典)初中生的作文07-26
初中生作文[经典]07-23
初中生的作文(经典)07-20
初中生的作文[经典]07-29
(精选)初中生作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