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歌谣伴我成长
从小,我便在歌谣的陪伴下成长着。许多曲调悠扬,歌词简单的小调至今还萦绕在耳畔。
上了中学后,因为看了一部邵氏电影《梁祝》,我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黄梅戏,影片中凌波英俊的反串扮相,一唱一和的词句在我看来都别具风情。后来,当听歌成为习惯时,我在桌前久坐,听戏中传来的优美旋律,这才发现声音有让人内心宁静的神奇功效。
也许正是声音,让我开始真正了解南方。
虽然只去过苏州一带,但南方各地的戏曲乐声,恰到好处地填补了我对它的印象的空缺,像《双玉蝉》中因为差错青春不再的少女芳儿,让人叹息之余不由感叹她的坚韧的性情;像《梁祝》里的长篇唱段,有的令人忍俊不禁,然后又无可奈何地潸然。
思绪一转,我依然坐在桌前,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敲打着玻璃,耳边的黄梅曲调也在不知何时敲打着我的心。这声音就如春雨一样清澈纯净。雨滴划过窗户的同时,我感受到了这声音也拂去了我心上的灰尘。轻轻的吸一口气,感觉身心都在烦恼琐事中放松下来。
想起喜欢的作家曾说过:“戏曲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已经编排好的结局。"我想,这也正是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正如《梁祝》,无论是从哪里开始听,绕的圈子再大,都不得不面对两人最终化作蝴蝶的现实。声音这种无法改变的特性,偶尔也会令人心中沉甸甸的。用声音来连成歌曲,用歌曲来讲故事,就必须面对它不遂人意的固执。
时间流逝,黄梅戏中梁祝的生离死别,已经不再让我像最初听时那样难过,但是,听到祝英台在十八相送的唱段中初次流露小儿女的情态,听到呆头呆脑的梁山伯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并非男儿身的实情时,我还是会不由得笑起来……
也许这就是歌谣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相信,在我们心中,正有这样一个地方是为那些动人的声音准备的,音乐可以疗伤,可以让心儿长翅膀,带着梦想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