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家的春节作文

家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3-12-11 15:12:07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家的春节作文4篇(必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的春节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的春节作文4篇(必备)

家的春节作文 篇1

  今年的春节我又可能不回家了,我已经好几个春节没回去了,不知家乡今年的春节还会不会装故事,不知今年的故事会不会装得比以往更热闹。每个不在家乡的春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热热闹闹的装故事风俗,那是一种美在其中、乐在其中、熏陶在其中的风俗,至今想来都回味无穷。

  装故事就是以一种亮相的形式装扮历史或书籍中的人物或事件。在家乡,装故事的风俗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XX后一直延续着,每年从初一晚上开始。那时我们那个小县城只有两条主街道,叫东关街和南关街。实际上是一南一北的两条街。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其中的一条街装了台故事到另一条街,于是另一条街第二天就装两台故事回敬这条街。一来一往,故事越装越多,一直装到正月十五。两条街就在无形中比赛故事的多少和精致。但不管怎么变,每年的.故事都是从姜太公钓鱼开始,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每年都会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又增加了一些现代的故事。

  一到初一晚上,市民们都会在火炉旁边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闲聊一边侧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大约在九点左右,锣鼓、钹声便会从东关街或南关街的方向飘来,于是人们纷纷朝声音的方向跑去。走到近处,你就可以看到,前面一位老翁打扮的人穿着古装,头上挽着发髻,手里握住一根没有钩子的钓鱼杆。敲锣打鼓和点灯的两三个人都跟在后面。观众这时就会议论开来:看,姜太公来了,这个姜太公扮得还真不错,手势很准之类的。这一行人一直要把整个对方的街走完才息声回去。第二天,对方街道或许就装出峰火戏诸侯和管仲、鲍叔牙两台故事。这样就进行完了第一个回合的较量。接下来两条街道的竞争就一晚不止以一台的数量递增了。大部分的故事人物都以小孩来装扮:把小孩固定在四方桌上,站着或坐着,由几个身强力壮的人抬着,不用说唱,只通过道具、服饰、身姿和音乐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件。道具也很丰富,惟妙惟肖,比如打铁的会一路打出火星来。在这延续半个月的XX中,人们可以看到化蝶飞舞的梁山伯、祝英台,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多愁善感的黛玉葬花,忍辱负重的苏武牧羊……这一行行的XX队伍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就把历史的神话的天上的人间的故事演绎了一遍,像一条历史的河流在人们眼前有声有色地流淌过去。人们就在看故事的过程当中走过了上下几千年。

  记得有一次我那9岁的小妹也被“借”去装了一回故事。她装扮的是穆桂英,在家早早地吃了饭就去化妆。小妹穿着一身笨重的衣服,身后插着几面旗,样子挺威武的,可是她被固定在桌子上不能乱动。一个晚上下来,她脚都站软了,一回到家就叫苦。不过过后我们再问她这事时,她却说挺有趣的,站在桌子上比谁都高,真威风。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县里面也开始重视起装故事这民间风俗来了。那一年我正好在家,正月十五的晚上从七点钟开始,两条街的近百台故事都汇在一起XX,灯火通明,照得白昼一般。队伍拉了一公里多远,在国道上把过往的车辆都堵住了。不过那些车上的人也一个个好奇地观看整个XX,并无厌烦之色。听说后来为了不堵塞交通就不再游到国道上去了。每年正月十五的那一场都由县里组织,还发奖呢。

  几年了,家乡的“故事”只有在思念和梦里不时地出现,远方的我只能在那想象的壮观场面里数着一台台熟悉的故事,数着家乡人们一张张喜悦的脸。

家的春节作文 篇2

  大概要追溯至二十年前,我大约五岁,那时提起过年,我们差不多同龄的伙伴们高兴得就像一只顽皮的猫儿,在家中蹦蹦跳跳的,那股兴奋劲儿——简直像当上皇帝一般。

  像我们那时的孩子,因为过年会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饿,大一点的孩子更可以摆脱平日的“劳役”,因此会开心个不停。

  或许怪那时的日子太过清贫,平日里要吃得上一顿好的是极不容易——吃得上肉的人家很少,一般人家除非是有贵客来的时候,孩子们才勉强可以解一解馋;或就是在走亲戚,“吃酒”的时候。那时候,寨里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帮忙的大人总是带着孩子,并且趁人不注意把一两片豆腐或其他什么吃的塞在自己孩子的嘴里。

  又或许是那时的生活过于枯燥,所以人们在玩的都比较简单,快乐也简单,但大家都很知足,生活平平常常的过,日子顺顺溜溜地流。那时过年,大人们总喜欢凑在一起玩纸牌,玩牌的方式简简单单:一副扑克变换着玩“上游”、“怪噜”、“三五反”之类,输了的就罚站或钻“板凳脚”。(我就是那时常跟在父亲身边问这问那的,现在还清晰记得那些玩牌的花样。)大家共娱共乐,输了牌却赢回快乐,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胜利者。

  父亲喜欢在大年初一、初二的白天和晚上翻起民间手抄或刻印的《柳荫记》、《八仙图》之类的书唱个不停,他周围就围着妈和其他年轻年老的妇女,动情处大家唏嘘喟叹,有的还流眼泪,听不明白的时候大家就议论纷纷。我们那一带像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女都会“唱书”,几年前回家过春节还听父亲给妈唱了几段,很是动听。

  对我而言,那时爸唱书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音乐,所以对一些如“攒十字”、“莲花落”之类的唱腔至今还有印象。那时寨里有一台唯一的收音机,音乐从那个小东西里飘出——很悦耳,多是些“朝霞——啊——映在——阳城——湖上——”,偶尔也飘出“何日君再来”的感慨。但这种奢侈的声音我们很少听到,有时只是在较远处聆听。有收音机的那户人家很少放歌给我们听,一般要有客人来或过年的时候才能听到,更别说是亲自看看摸摸那“小家伙”了。我的记性一向很好,只要那家人放歌,我听一遍就能“哼唱”了。

  那年头,寨里没有通电,收音机只能用干电池,舍得买电池的人家很少——别说用收音机了,就是用手电筒的人家也很少,我们家那时点的是煤油灯。用油灯灯芯也不敢做大,晚上睡得很早,一般晚饭后就洗脚熄灯就寝;有时熄灯后坐在火炉边听母亲讲“老熊婆”、“七姊妹”和其他的民间传奇或鬼故事。那时听鬼故事时尤其着迷,但一定用坐在爸和妈之间,不敢靠近门,生怕有个东西推门而入把我抓去。我哥不同,从小到大都不相信有鬼,晚上再怎么黑也敢出去解手——我那时最佩服他了!妹妹还在呀呀学语,只有哭的份,享受不到我听故事的高兴和怵悚。但不知怎的明明害怕,却用缠着妈一遍又一遍的讲,自己就一边听一边幻想一边害怕了。

  至于玩的呢,就简单得过分了。除了“抓瞎猫”、“躲猫儿”或学唱花灯外再无其他花样,但那时过年,我们就成天跳来跳去,唱来唱去,变换着玩熟悉的游戏,快乐无穷。有时被大一点的孩子欺负,哭一阵鼻子,又笑眯眯地跟着玩去。

  “过年”这一词在那时是什么概念?我只记得那种兴致了。以至以后长大在寨里老祖公那里听他“摆大传”,读那些《征东》、《征西》的几百部“大传书”都无法把儿时的记忆抹灭。

  但这些年,从我九八年起异地求学直到工作数年后的今天,我对过年的兴致淡得很,真有“过年如过关”般艰难的感觉,真正感受到一个成年人的悲哀了。

  要说这几年,要穿有穿,要吃有吃,要享受有享受,哪里不比儿时的条件强?家里不是早有了彩电、音响了吗?不是有三五好友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吗?但总觉得少了些实在。

  过年真正的快乐是属于孩子们的.。但我对他们的玩法有些不一样的感触。很多孩子在家看套碟,对武侠大戏里的动作津津乐道,大一点的孩子们聚在一块玩着纸牌输压岁钱,也有凑在屋子里看大人们“砌方城”玩通宵的。

  而我现在的娱乐也只是看看春节的电视节目和玩玩麻将了,偶尔对着麦克风唱几首歌。回家过年又有什么好玩的呢?不过是为了陪着双亲,一家人吃汤圆,一块看“春晚”,话话家常,如此的简简单单。只是给儿时给我唱书讲故事的父母一丝宽慰,让他们在年老的时候感受到全家团圆的满足——作为父母,或许他们每年的愿望不过如此。

家的春节作文 篇3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最有意思的就是春节。

  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八点钟终于到了,晚会开始了。我目不转睛地盯住电视机,不舍得离开半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好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真多呀: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杂技表演,最神奇的还是魔术跟变脸。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一个比一个精彩,看得我们一家人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捧腹大笑……

  不知不觉,晚会已接近尾声,这时大街上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像天上开放的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有的红的像玫瑰,有的黄的像菊花……一串串烟花像仙女散花一样,好看极了,把新年的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这一夜,我好好地睡了一个好觉,准备迎接20xx年的第一个早晨。

  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还要去邻居家拜年,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正月十五,元宵上市,在这天晚上,都会举行焰火晚会。于是,家家户户早早的就吃完晚饭,蜂拥而至,到广场看烟花。

  过了元宵节,大人们开始上班,小孩子们开始上课,大家又为新的一年开始忙碌起来。 【篇七:我家的春节】

  二十四节气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可怎也比不上那二十四节气之外的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可我还是跟山西老乡,尊称过年或称过大年。

  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逐渐升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底下。

  腊月初一,家家上街买瓜子、花生、糖果。晚上,支起一口大锅,倒上买来的花生、瓜子,放上大料,翻炒起来,一捆捆的柴跟捅进火里,土炕烧得能烙饼,炒完以后,爸爸又悄悄的撒上一把玉米粒儿,倒上一勺油,不一会儿,锅里的`玉米就毕剥毕剥地响,盛到盘子里,金灿灿的玉米花,好不诱人。全部端进屋来,一家人围在炕上,嘴里不停的嚼,咯嘣咯嘣的响着,吃的我嘴唇上满是火泡。老奶为我烧咸汤,还要放糖,虽然难喝,但不出两天,火气全退了。

  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红豆、红枣、玉米糁儿、玉米粒儿,熬成的腊八粥,色香味俱全。盛在碗里赏心悦目,吃起来没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喝碗腊八粥,年味更浓。卖糖葫芦的小凡,在街上不停的走动,不停的吆喝,红亮亮的糖葫芦真惹人喜爱。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宰羊声。忙活完,家家又开始蒸馒头、包子,炸豆腐。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扫房,送灶王爷,烧灶王爷之前要用一块糖把他的嘴给捅穿,期盼他到天上多说好话。腊月三十夜,欢欢喜喜,阖家欢乐,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然后看“春节联欢晚会”大人们不让小孩子睡着,就给孩子们讲笑话、猜谜语,这叫守岁,直到12点,开始放鞭炮,啊hi子们给长辈拜年,大人们给孩子们压岁钱,第二天,要早早的串门,东家转转,西家看看,这才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

  今年的新年仍旧是喜气洋洋,虽然年已经过了,可我还是很留恋我们家过年的滋味。

家的春节作文 篇4

  一到腊月,青菜、猪肉、水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身价翻了好几倍。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洗窗户,把一年积累的灰尘扫去,也就把所有的霉气、晦气扫出去了,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们这里素有“早年早节”之说。除夕下午,大家都要早早地洗澡,并换上新衣服,然后去祭祖先。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吃着这些好吃的,仿佛像是完成了一项使命,肚子里满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琼玉液。屋外,小孩子们总爱买几盒沙炮,扔到地上,发出“噼啪”的响声。烟花满天都是,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彩蝶飞舞,有的像火焰争锋,有的像含苞待放。

  初二,迎王爷是非常隆重的。全村人早早地候在门前。只听礼炮声震耳欲聋,锣鼓喧天。队伍迎面而来,人人都走到王爷面前虔诚地进香,默默地许下新年的愿望。当然不可能就这么简单,陆陆续续有人去神坛那里进香,祈求神灵保佑。

  这一天,总有好多亲戚来串门,大人们一个劲儿地给红包,孩子们自然是收红包收到手软了。

  每年,总会有人请来戏团,给父老乡亲们表演节目。晚上,奶奶拉着我去看戏。我吃着棉花糖看戏,别提有多惬意了。

【家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家的春节作文11-29

春节家的作文11-28

春节家作文11-28

【经典】家的春节的作文10-07

【经典】家的春节作文10-07

家的春节作文06-09

(经典)家的春节的作文08-15

家的春节作文(经典)08-29

(经典)家的春节作文08-16

家的春节作文(经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