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归的记叙文

归的记叙文

时间:2023-12-25 10:26:17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归的记叙文

  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根据写作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的记叙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归的记叙文

归的记叙文1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又是一个充满斗争的日子,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长跑比赛。比赛快开始了,让我们去现场瞧一瞧吧!

  刚下楼,只见操场已经被大家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看也看不到,我和好朋友好不容易挤进去,只见运动员们早已全副武装准备开跑了,有的人一点也不紧张,坐在一旁闭目养神,享受着阳光的沐浴,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有的则做着热身的工作,一边压腿,一边弯腰,“紧张”两字就写在他们脸上;有的迈着“弓”字步,高抬腿,准备大显身手;还有的……话不多说,咱快去看看我们班的运动员准备得怎么样了,只见梁莲为了平静心态,深呼了一口气;“假小子”罗越似乎很稳定,没啥举动,快跑了,赶快准备好!

  “预备!……嘀,跑!”裁判一声令下,运动员们像箭一样飞了出去。

  一声声呐喊声,响彻整个校园,“加油,加油!”大家的心也紧绷起来,自己的脚也控制不住了,被这节拍控制住了,我们也疯狂的跑起来。只见一班刘永利刚开始跑的时候就像“飞毛腿”一样,一个劲的向前冲,嘿,可别说,我们班的梁莲可不是吃软饭的,她这叫战术,见一班那位冲劲没了,就像机关枪发射子弹一样,飞快的跑了起来。“啊,梁莲加油,梁莲加油,你是最棒的,努力冲吧!加油!”我拼命的叫喊着,生怕她失去了斗志,听不见我们的呐喊。现在梁莲已经冲上前锋了,我们个个喜上眉梢;老师也兴奋不已,大声叫了起来。 “看,罗越冲上来了,加油,加油!快冲,冲过丁如芸,快!”,战斗的号角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扣人心弦,大家的心,就像装了一个小鼓“咚咚咚”响。第3 圈了,罗越猛地冲了上去,与梁莲并列第一,这样的场景令人又惊又喜,老师在笑,同学在跳,心里都在想着一个信念:“两个第一都是我们班的,加油,冲吧!”最后一圈冲刺了,罗越,罗越,冲上去了,这一次我们的欢呼更高了:“罗越,加油,梁莲,加油,快!”罗越跑上来了,“第一,耶”,高兴过头了,“梁莲快冲,有“敌人”追上来了,”只见三班丁如芸一个猛冲超过了梁莲,屈居第二,梁莲成了第三。“没关系,梁莲,你尽力了,尽力了就是“第一”,我们同样为你喝彩!”

  “加油,冲吧。”学习和人生之路亦如这赛场,只有奋力拼搏,才能乐在其中,享之甜蜜!

归的记叙文2

  在皎洁的月光下,伴着微风习习的凉风,远处悄无声息地飞来几只贪玩未归的燕儿,干枯的树叶悄悄告别它爱的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安静!——题记

  一位庄重而质朴的妇女站在古老的屋前,那低头的沉思与那抬头的回忆,神情好使人同情!好似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新的一天,新的生命

  6月6日6时6分,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人们在为她的时辰而兴奋,很吉利嘛,她的爸妈为她取了一好听的名字为安心,因为从她降生到一百天整,她几乎没有哭过,最多的是笑声;一双大眼睛好似看不见任何东西,可是她却有常人没有的听力,能够很快辨别声音传来的:方位,安心在一天天地长大!

  身残,志不残。

  一个悲惨的故事从此拉开帷幕,随着安心长大,父母才发现她是一个先天性残疾,她是盲人,安心的爸爸总是唉声叹气,逢人便说:“命苦畦,又能咋办?”妈妈是个高素质的人,她勇敢地接受残酷的现实,并且发誓要安心出人头地。

  在安心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给她讲了许多故事,其中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乐于助人的雷锋:英勇献身的英雄,儿女......所以安心在这些人中获益匪浅。她坚信她的道路铺满了阳光。每天早出晚归的妈妈回来为她上课,给她常人所拥有的一切,自然她与妈妈成了要好的朋友,安心很聪明,而且很是懂事,一些小朋友用轻蔑的口吻说:“好可怜哟,哈哈......”可他们并未伤害到她的自尊,她反而自信地说:“我很感谢老天,因为只有一个缺陷很多的人,才是老天真正喜欢的人,这样的人一生有根多的挫折,而将它一一克服,岂不是有意的人生。”。妈妈常以她为荣,因为安心在7岁时便达到英语四级的水平,她总是以他人用1小时做的事而用2个或3个小时......

  在皎洁的月光下,一阵阵顽皮的风儿伴着妈妈和安心,安心安静地仰着头,风儿抚过她的.脸颊,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的我见到了妈妈,爸爸和一个神奇而充满光明的世界,妈妈,其实我最大的梦想是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再来回报妈妈,还要......”妈妈一把搂住了她说:“我的好女儿,妈妈相信你—定会成功的,会的......”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又是一年春秋......”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燕儿们又要准备南征了,时间老人不停地穿梭在匆忙的人间,美丽可爱的安心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年女作家。

  “燕儿”归“巢”

  终于,她,成功了。她心中的“燕儿”永远不会在向外“飘泊”了,因为她有了温暖的“家”,她,笑了,花儿般美丽;妈妈,笑了,欣慰地笑了;爸爸,笑了,开心地笑了。真的,真的,爸妈真的以她为荣......

  沉思与回忆中的她哭了,夹杂着痛苦与欢乐,分不清这泪水的酸甜,道不明这艰辛的历程!“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归的记叙文3

  八月的风拂过满地树叶的村庄,干涸的小河旁的水车不再像过去那样慢悠悠地转着,唯独路旁的长青树显得生机盎然。

  “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呐……”村头传来赵老栓的腔调。一旁择菜的王婶故作嘲讽地说:“哟,又去村头候人去了,老栓?”顿时,白头巾下的一张枯黄的老脸立刻绷紧了,赵老栓拉着自家的老羊就往土堆房去。大家都知道,老栓的儿子长青几周前打来电话说要回家看望老栓。重要的是,长青在城里做大官,这可把一向老实巴交的老栓高兴坏了,对左邻右舍讲,朝两旁的路人说。于是,每天村头都会出现老栓与老羊的背影。可是两周过去了,儿子也没回个音信,大家都笑老栓吹牛,这可让老栓成了村里的笑话,他逢人就躲。

  只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老栓正在自家门口磕着烟袋,只见几辆稀罕的小轿车缓慢驶来,一声响亮的“爹,俺回来了”,让发愣的老栓缓过神来。只见一位蹬着蹭亮的牛皮鞋、穿着笔挺西装的中年男子,一把将老栓拥在怀里,接着就是泪流满面。

  而后,平日不露头的村长和县长,拎着装满大包小包的名烟名酒往村里跑。县长伸出肥大的右手问道:“老爷子,身体可好啊?”老栓急忙把被烟斗熏黄的右手往裤腿上使劲蹭了蹭,才递上去握手,憨笑道:“可硬着呢。”寂静的村庄霎时间热闹起来了。

  晚饭后,老栓到里屋抽了一袋烟,向困倦的长青哀叹道:“村里的水泥路一直没有修……你看这些事你能不能帮个忙?”充满睡意的长青只是应付道:“都依你,依你。”第二天天没亮,长青接到一个电话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长青走后,老栓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长隔三差五跑到老栓家嘘寒问暖,老栓被人顶掉的低保名额也很快重新办好,平日里爱缺斤少两的屠夫刘也对老栓格外大方。当老栓稀里糊涂地被王婶拉到家里吃饭时,王婶一口气炒了八个菜,不停地夸长青可算是光宗耀祖了,老栓只是傻傻地笑了笑,不停地往嘴里塞饭。

  之后,听人讲,村长调往县城任职了,王婶的儿子出人意料地考上了公务员,屠夫刘竟在地皮贵得要命的城里开了家分店。

  就这样,赵老栓似乎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但赵老栓却心里发慌,他不知道儿子究竟在忙些什么,托他办的事每一次都在电话中被搪塞过去,面对大家接二连三地询问,老栓只是无奈地应和着:“俺家长青忙,忙啊!”终于,气急败坏的.老栓在电话中吼道:“你究竟在忙啥子,你爹你还要不要,这个家还回不回!”电话那头的长青也听懵了,决定要回家一趟。

  于是,村头又出现那两个熟悉的身影——老栓和老山羊。但是几天后,电话也打不通了,更令老栓想不通的是,自己的卡上为什么多了那么多钱。

  自那以后,一向身体硬实的老栓长病不起,王婶托人上城里也没有打听到长青的消息。只记得那个乌云密布的晚上,对面王婶家的黄狗一直狂叫不止,不一会儿,一辆警车停老栓的家门口,一个踉跄的背影推门而入,两个身穿制服的青年人紧随其后。

  一切的一切,老栓都明白了。刚一进门,老栓一个巴掌就抽了上去,眼前的这个狼狈不堪的男人一下子跪在老栓面前:“儿子不孝啊,不能为你养老送终了。”看到懊悔不已的儿子,早已泪如雨下的老栓也绷不住了:“娃啊,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啊……你安心去吧,多久,爹都候你。”

  八月的风,肆掠地抽打着老栓依旧沧桑的脸,老山羊颤抖的叫声与远去的警笛声笼罩着整个村庄。

  那一晚后,人们还听说,调往县城的老村长被撤职查办了,屠夫刘因涉嫌添加瘦肉精而破产入狱。令王婶风光无限的公务员儿子也成了下岗青年。赵老栓的生活终于回归于平静。没有了往日的备受关怀,赵老栓倒显得十分安详。

  不管是春耕秋收,还是风雨交加,村头都少不了老栓和老山羊这两个熟悉的背影,不知道是思念过度,还是积劳成疾,老栓凹陷的双眼失明了,每次有人从村口进出,都会听到老栓急切地呼唤:“长青,是你吗?”村里人都认为老栓得疯病了,纷纷避而远之。

  十年光阴一晃而过,当减刑释放的长青回到家中只看到形单影只的老山羊时,他意识到一切都太晚了。他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悔恨自己的糊涂,悔恨自己的无能。

  后来,村里来了一位大家都认识的新村长,他带领大家办起了农家乐,搞起了养殖产业,村里一拖再拖的水泥路终于建起来了,孩子们也终于可以在明亮的餐桌上吃上可口的饭菜了。最令人稀罕的就是那棵长青树,很快长得枝繁叶茂,笼罩了半个村庄。

归的记叙文4

  春回大地,百花齐放;夏之凉风,吹之飒爽;秋风萧瑟,一片金黄;冬之寒梅,百里飘香。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怪不得渊明兄有官不做,宁愿回乡下做一“农夫”了。

  你瞧,那湛蓝湛蓝的天空下,渊明兄躺在竹藤椅上,跷着二郎腿,眼睛半开半闭,他身后是几间草房,房后有十几亩田地,那可都是渊明兄一手经营的。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更显得渊明兄不与世同流合污,喜好山间林色的博大胸襟。身前的左侧是已成荫的柳树,柳枝随风拂动,宛如女子秀丽的柔发,飘飘柔柔,真让人心醉;另一侧是清澈明净的水,它宛如世间最好的摄影师,把无际的.天空、柳树、渊明兄等等都照了进去。而这“相片”中又有在嬉戏的鱼群,你看它们玩得多开心,真是羡煞旁人。

  鸡鸣狗吠,飞鸟回巢。时间渐近黄昏,太阳向西山滑去。天空已没有那么清亮,但却蓝得更深更浓,一切在这蓝底儿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一片寂静,渊明还是躺在竹藤椅上,无忧无虑,悠闲自在。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尘网中打滚,、挣扎已经三十年了,早已对俗世感到厌倦。为了不迷失本性,我决定归园田居。也许,有人会说我傻,好好一个官不做却去耕地,受日晒雨淋的罪;也许,有人会为我感到惋惜,壮志未酬,却躬耕于田野之际;也许……

  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我呢?本来不属于官场的人,又有什么好强求的呢?!不如守住自己的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宅园一间接一间,一片连着一片,占地有十余亩。简陋的草屋,也有七八间,沐浴在一片金黄的晨光中。虽少了城镇的热闹与繁华,却有难得的宁静与朴实。

  村边小路的两旁,房屋的前后,都植了不少树。茂盛的树枝随风摆动,似一名少女婆娑起舞于乡村之间。层层绿荫之下,几个小孩正兴致勃勃地斗蟋蟀玩耍。即使五世同堂,也没有什么争执可言,反而多了不少欢笑与温馨。

  不觉夕阳徐徐西下,眺望乡村已显得模糊,一缕缕的炊烟弥漫在乡村的上空,被夕阳余晖映成了金黄色;在地里工作了一整天的农民,正扛着锄头,哼着歌儿回家去。夜幕降临,乡间亮起了星星灯火。

  不知谁家的狗在巷中吠,夜更静了;

  不知谁家的鸡在树梢头叫,天已亮了。

  于是,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归的记叙文5

  走出教室时,校园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暮色沉沉,枯枝衬残阳,不知是什么鸟,也嘶着嗓子在叫着。“嗒,嗒,嗒。“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个初一的女孩子匆匆忙忙的跑下了教学楼,她扎着高马尾,眉毛对称骨干清晰,再加上他穿着浅绿色的校服,给人以莫名的好感。但她匆匆下楼,头发凌乱了几分,似乎脸上也多了几分忧愁。他来到学校后的塑胶广场,看着最后一辆公交车渐行渐远的背影,他灰心了几分,脸上也多了几分失望。唉,老师拖堂说纪律,没想到还是错过了最后一辆车,一个星期没回家了,现在又错过了车,该怎么办啊?

  犹豫了一刻,她走出了校门口,她想着没办法去新车站看看吧。她穿过了烟桥,沿着街道向汽车站走去,大约走了5分钟,只要在穿过十字路口对面便是新车站了,在等红绿灯时她看见新车站那里停了一辆公交车啊,她看见车牌上写着大大的“xx”(地区),没错,那正是她寻找已久的车,她越发的着急了,有想闯红灯的冲动,但是她并没有那样做啊,终于是绿灯了,她横穿了街道来到那公交车下,咦?!怎么回事?她定睛一看发现那车牌是“hh”(地区),她着急了,不可能,怎么回事,明明刚才还是去xx”(地区)的,她下意识的明白了,中途司机换了车牌,紧接着那辆车也离他她远去,看着远去的`公交车,她心中燃起的火花被再次残忍的磨灭,然后在那又是等了许久却没有等来任何期盼。

  现在她决定做出最后的抉择,去老车站碰碰运气,因为现在比较晚,打不了出租车了,老车站离这很远,她走了很久,来到了老车站,到那里她也以是汗流浃背,她放下书包一边环顾着四周,一边擦着额头上那多豆大的汗珠,她又等了很久,看着这街道上行来行去的车辆,认为会见证时间将这座喧闹的城市化为寂静,好在不久后又一去“xx”(地区)的面包车。啊,她终于回家有望了!

  “叔叔,我是去xx(地区)的,你能载我一程吗?”她道。

  “可以,上来吧。”司机道。

  大约坐了45分钟的车,她终于到家了,当时暮色沉沉天昏地暗,她却欣喜万分,走到离家不远时,老远就看见坐在门口的母亲。

  “傻丫头哪玩去了?怎么这次那么晚才回家?”

  “没有了,今天老师讲课讲得晚了。”

  “下次记得先通知我,知道吗?”

  “嗯嗯,我知道了。”

  走进家门,看见那早已做好的热腾腾的饭菜,她出舒了一口气,一切都是那么温馨,回归的路程的艰辛也被抛到九霄云外。

归的记叙文6

  远归,是一颗游子心口上缠绵的朱砂痣。

  就像千年前吴越王口中低喃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那般的明丽缱绻,远归的人们一抬头,总会看到垂暮的老人愈发枯萎的睫毛上满是青翠的湿气,饱含垂涎欲滴的温柔。

  一

  老屋前,土院里的柚子树长得越发高大了。

  当时种下它们的时候,我也不过三四岁。小小的树苗刚刚与我等高,稀疏的叶子却异常清亮。爷爷抹下满额的汗,看看我,再看看树苗,裂开嘴笑了,说以后等咱闺女放了寒假回来,就有甜甜的大柚子吃了。我记得那时我懵懂地点头,不懂什么是寒假,但想到香甜可口的柚子,仿佛已嗅到了那汁水味儿,便禁不住满心欢喜。

  只是可惜大概是水土不服。年年岁岁过去,柚子树果真长得高大,结的果儿却皮厚肉少,大多数还是又酸又涩的。尝过那么一次,后来每次回去便再也不肯吃了,任其在树上结着。那几棵树便越发无法无天的疯蹿,不仅结果时极热闹,就连夏季,浓密的叶子也常常盖满整片天空。风一过,哗啦哗啦地响,像极儿时学的轻快的歌谣。

  我总觉得那树就该砍了了事,毕竟满院的水果树——春天有鲜桃,仲夏有葡萄,秋时满院梨香,过年再开春有红艳艳的樱桃。相比来,这几棵柚子树自然就不讨喜了。

  只是过年回家,正是“人烟寒橘柚”的时节,偶然看见爷爷站在树下向上望,口中呢喃:“庭有柚树,吾孙四岁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爷爷上过学。若是往常,我定会暗笑这改得文绉绉的话。只是那一刻,我忽然看见那个曾笑言“永远三十岁”的老人的满头银发。

  原来昔日孩童高的柚子树早已长大,大到足够盛下一位老人所有的思念牵挂。

  空闻柚树满相思,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

  在墙角翻出一本老相册。

  相册明显泛黄了,却并无灰尘。围着暖暖的火堆,我像是一个偷窥秘密的孩子,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怯怯懦懦,生怕一个不小心便惊扰了蛰伏在里面的老旧时光。

  那时还没有我——甚至还没有我的父母。那是个娇俏的姑娘,站在一陇花田上,或许有阳光——黑白照片难以分辨。她笑得眉眼弯弯,浓密的乌发扎成小辫垂落胸前——年轻时的奶奶长得极好,明丽的'面容笑起来比春日里的花儿更动人。与爷爷共有的那场清风明月古镇长街般的爱情,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悄然流去,虽然少了最初轰轰烈烈银屏乍破版的爱,却充满了多年相濡以沫涓涓细流般的情。

  那是我见过的最动人的风景。

  常常午后正是犯困的时候,院子里的樱桃树还未抽芽。冬日稀薄的阳光打下来,在石阶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剪影。奶奶端来小板凳坐在那一片枝桠光影里,捧一本老相册,眯起浑浊的双眼,如此便是一下午。阳光跃上她花白的头发,竟汇集成一片斑驳的光海。

  像是时光从不曾离去,只是从曾经的如花笑靥中迁徙到如今可爱的皱纹里。

  三

  除夕当天是要祭祖的。

  冬日昼短,白日初曛时便有了密密麻麻的火炮声。我们家祭祖惯例是在晌午。家家户户飘起淡淡的炊烟时,奶奶熄了灶火,吆喝孩子们端上糖果酒肉,赶上几辈人去屋后的坟头。簸箕里花花绿绿的小点心总是惹得孩子垂涎,趁大人们说话的当儿总要抓几颗尝尝。往往还不待得手便被大人们扼杀掉,委委屈屈的泪珠儿在眼眶打转。

  最招孩子厌的就是磕头了。点上香,暖暖的烟在寒气里慢悠悠地腾起。一时之间,仿佛楚辞里的香草世界都复活了,四处弥漫着淡淡的芳香。这是便要磕头了。顾不上湿润的泥土侵染了新衣,孩子们常常被“武力”压迫着跪下,不情不愿地拢拳,用不甚标准的姿势晃晃悠悠地磕三个头。

  我在爷爷将一杯清酒尽数洒地时跪下,淡淡的酒香浮浮沉沉惹人沉醉,额头贴地的时候有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忽然想起爷爷曾教我的词:

  “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康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这首词本该是绮丽缠绵的,我却觉得与此景无端契合。仿佛多年前雪山之巅那位孤寂的圣僧磕长头拥抱满世尘埃,只为求与八角街的那一人相见。年年岁岁的祭祖,求的何曾是富贵平安,不过求的是远行之人在除夕时都能齐聚于此罢了。

  所以才有袅袅青烟起。远归的人啊,忽然泪流满面。

  四

  樱花将开未开的时候,阿姐完成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

  奶奶算是阿姐娘家的高辈,在酒宴前取了木梳为阿姐挽发。如瀑青丝,一寸一寸,一缕一缕地被挽起。古老的祝福语从奶奶带笑的唇里声声溢出: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像是朵朵跋过山涉过水的浮云悠悠荡起。灯影摇曳里,阿姐美丽的眼眸里分明含了泪。

  家乡的人见得少,没那么多讲究。简单的酒席,没有如梦如幻的洁白婚纱,没有牧师见证的一生一世海枯石烂的誓言,只一身素净的旗袍,清丽的妆容,缀以一个娇艳的笑靥,便分外讨喜。酒席办得热闹。露天坝子里搭上大圆桌,菜色不见得精致可入画,却十分合口。来得早的,坐早一轮,欢欢喜喜地喝了新郎新娘的敬酒放开肚皮吃一场;来得晚一点的,和帮工的叔姨胡天海地论一场,再和主人家坐下一席。开他个三天三夜的流水宴。夜夜灯火通明,古代君王夜夜笙歌的乐趣也不过如此。

归的记叙文7

  杜甫诗中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其实哪里不是幽蓝的夜空和象牙白的月亮,为何偏偏在故乡看到的那一颗,分外地明亮皎洁呢?

  中国人常常对故乡有一种根深的执念。尤其是那些带着一身酸气的文人骚客,那些身居海外漂泊的游子,人至中年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开始思念故乡,寻找故乡,时不时感叹一句,再也回不到记忆中的故乡。

  而这也不难理解。他们中的许多人怀念的,是在那个故乡中,他们所度过的童年与青春。我们的传统总是鄙弃喜新厌旧之辈,因而也就造就了更多怀旧,恋旧的人。他们对故乡的留恋,其实是一种忆往昔,他们的乡愁,愁的是自己回忆中最为美好无忧,却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这其中的另一些人,他们所寻找的,则是自己的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的文化,便是从这样一个源一个根伸展出繁茂壮丽的无数枝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躯体生于父母,因而要重孝道。他的思想源于自然的伟大和祖先的智慧,这些根”,在他最初开始的地方。他们寻找记忆中的故乡,寻的是这思想源头,寻的`是自己的根。

  我的大姨常年在外漂泊,外婆年纪大了,愈发希望她能落叶归根,时常在身旁陪伴。大姨觉得在老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还是年年外出打工。但看着年迈的外婆,我想对大姨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妈妈说任何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走到哪里不要忘记了养育你的一方水土。

  故乡或许没有灯红酒绿,但它有落日余晖、炊烟袅袅;故乡或许没有高楼大厦,但它有烟雨小巷,荷塘月色;故乡或许没有刺激惊险,但它有小河潺潺,绿水青山……故乡它有你最美好的回忆,有淳朴的人情,是你的归宿,是你的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你历尽沧桑,别忘了回家的路,那个笼罩着皎洁月光的故乡,还在等待着当年那个轻狂少年人!

【归的记叙文】相关文章:

以归为话题的作文03-17

归园田居教案01-12

归园田居说课稿11-05

晚归小学作文02-07

《归园田居》说课稿02-05

晚归小学作文3篇03-10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06-18

以归为话题的作文4篇06-2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06-26

等记叙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