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记忆春节的作文

记忆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4-01-05 14:04:21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优秀]记忆春节的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忆春节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记忆春节的作文

记忆春节的作文 篇1

  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了,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脑海中闪过往昔的节日,交织成了美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

  ——春节的灯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一种灯让人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无穷乐趣的灯笼。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几支秸杆做成了灯笼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糖纸把四面糊好(这些糖纸都是一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了一个别致的灯笼。节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们每人提着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儿,那时别人家孩子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而我们的灯笼用糖纸,即透亮又鲜艳,引得别人好生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比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了些什么。

  ——春节的年画

  春节贴年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童年的春节,几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墙纸,很多年画贴在崭新的墙上,看上去满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儿女孩儿抱着大鱼咧嘴笑,有身着各种各样衣服的人们在舞蹈,还有带故事情节的象连环画那样的年画,许多小幅的画组成了一大幅画,很喜欢这样的年画,不光可以看画儿,还总是缠着母亲给读那些小幅画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画中的人在做什么。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画,画中的小女孩儿梳着两条黑亮的辫子,穿着花衣裳蓝裤子,坐在那里神情专注的剪着窗花,旁边一只小花猫在耍弄着一个毛线团儿。小女孩儿细眉笑眼,脸蛋儿粉里透红,翘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画儿出神,想变成画中的人,或者是画中的女孩儿从画里面走出来,和自己成为小伙伴。

  再大一点儿了,过春节也贴年画,但都是些样板戏的剧照,怎么看也喜欢不起来。

  现在在自己的家里过春节,不再贴年画,但却非常想念那个画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儿。

  ——春节供奉的家谱

  小时候在家过春节,每年供奉家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除夕那天,父亲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谱请出来,挂在一面墙上,下面摆上供桌。供桌上两边各放一个大的蜡烛台,很漂亮的.红蜡烛点燃后,把一面墙都照亮了;中间放上一个香炉,香炉里面插上香点燃,香烟袅袅升腾起来。蜡烛台和香炉之间摆上装满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亲做的,有雪白的馒头,上面用麻果点出红的花点儿;有切成大片的肉,摆成图案;有油炸成金黄色的面鱼,有染成彩色的宽粉,嫩黄的鸡蛋饼……每当母亲摆供品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出神,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放在这里,那些先祖们是如何吃,而且吃过了还看不出变样。

  供奉的家谱是三幅画儿。中间一大幅,上边是坐着的两个人像,一男一女,年长而且很慈祥,下边是许多站立的人像,各种姿态,空白的地方写着家族先祖们的名讳;两边是条幅,画有美丽的花卉和装饰图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饺子前,伯父就带领着堂哥们来家里和父亲、弟弟们会合,那时爷爷还在世,由爷爷带头一起在家谱前磕头跪拜。给先祖跪拜磕头是家里男

  人和母亲那样的媳妇们的必修课,而女孩子们是不做的。有时候好奇问大人们,回答说是女孩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下跪的,现在想来满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们每年的春节节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对先祖们的名讳,默默的拜望。对于家里等女孩子们来说,结婚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按祖上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和家谱照面的,所以即使春节回父母家也是过了初三,那时供奉的家谱已经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儿也许真像是泼出的水,不值得眷顾吧。现在的人们不再讲究过去的老规矩了,在春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们都可以回家。但许多人还是遵循过去都做法,也许认为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还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坏吧。

  春节的记忆有许多许多,有的年代久远,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记忆都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息;一串串记忆,把一个个闪光的片断穿起,汇成美丽的生活画卷。

记忆春节的作文 篇2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同时也是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春节里的活动有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放爆竹等。

  二月二十八日,我和爸爸妈妈一家来到了老家,路途顺畅。

  二月二十九日,我们一家在准备明天过年所需的东西。

  大年三十,今天是新年,我和我的几个哥哥先跟爷爷去了太婆的墓地去扫尘,然后回到了家,家中的妈妈和伯母正在准备年夜饭。到了晚上,我们聚在一起吃了顿健康、欢乐、幸福的团圆饭。吃过饭,爷爷、大伯、哥哥、奶奶、妈妈都给了我和另外几个哥哥压岁钱,我觉得虽然钱给的不同,但都是长辈给出的爱,给出的幸福。此时此刻门外响起了鞭炮声,这鞭炮是我们全家人吉祥、幸福、快乐的`象征。

  这就是我的春节记忆,记忆着我的幸福……

记忆春节的作文 篇3

  时光如流水,转眼,一年即将接近尾声了。看着窗外飘飞的落叶,我不禁回忆起小时候过新年的景象来。

  记得那一年,我大概十岁。除夕这天,家里可忙碌了。妈妈买来一副对联,站在大门外比比划划的。“春回大地人间暖,绿染乾坤万物苏!”我兴冲冲地跑过去问,“妈妈,你要干吗?”“贴春联呗!过年了,贴上这个才喜气!”妈妈笑盈盈地回答。我赶紧帮忙,和妈妈一起把春联端端正正地贴到了大门两边。贴好以后,抬头一看,呵呵,真漂亮!红红的大字“照”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贴完了春联,妈妈便一头扎进厨房预备起年夜饭来。“乒乒乓乓”的声音不时从厨房里传出来,想必妈妈正在指挥锅碗瓢盆演奏一支交响曲呢!阵阵香味飘来,馋得我不住咽口水,真想赶快尝一口。 好不容易等到了开饭,一碗碗美味佳肴上桌啦!鸡、鸭、鱼、肉、蔬菜、海鲜……全齐了,看得人眼花缭乱。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吃起了年夜饭。我馋了半天了,一上桌,便像小馋猫似的狼吞虎咽起来。“慢慢吃,小心噎着!”妈妈夹了块鸡肉放到我碗里,“吃了鸡肉,就又长一岁啦,可不能像以前那么不懂事了!”我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如果吃了鸡肉就要长一岁,那我希望爷爷奶奶不要吃鸡肉,那就永远不会老啦!”大家哈哈大笑,爷爷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又给爷爷奶奶各夹了一块鸭肉,说:“鸭肉吃了不会老,你们多吃点!”爷爷乐呵呵地说:“咱们贝贝真孝顺!”奶奶呢?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 全家边吃边聊,其乐融融,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馨、欢乐的气氛。

  吃得差不多了,我往窗外一看,呵,家家灯火通明,大概都在吃团圆饭吧!“哧——噗!”一串烟花升上天空,五彩缤纷的焰火把整个夜空都照得绚丽多彩,仿佛在预祝新的'一年会更加美好! 我呆呆地看着,陶醉在这欢乐的海洋里。

记忆春节的作文 篇4

  “哇,终于放假了,你过年要去哪玩啊,我要回老家,我要出去玩。”每次考完试,总能听到同学们这样询问的声音,没错,过不了几天就要迎来不管大人,孩童,还是青年都喜欢的春节,这个春节你们会在哪里度过呢?不管你们在哪里度过,反正我老妈是发话了,回老家过年,没办法,只能回去过年了。

  散学典礼刚开完没几天,我们就回去了,而车的后备箱了更是装满了满当当的年货,就像老家出发了,在宽广的高速路上行驶了三四个小时终于到了姥姥家,远远地就看到了姥姥在村口接我们,因为到家已经半晚了,所以我们只是吃完饭就睡了,其他几天而只是在看电视,串门,到了大年三十那一天,整个村子都热闹了起来,妇女们包好饺子,做好可口的饭菜,让家里的孩子出去放一挂鞭炮,就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寓意以后的日子团团团圆圆,但是,真正的热闹还没有开始,到每家每户吃完饭以后没,家家户户都到田地里放烟花,让小孩放小炮,摔炮什么的,闹到十二点大家都回家了,到第二天晚上,就会发现天上有许多的孔明灯,正当我看的`出神的时候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喊我,原来是舅舅在喊我,他说买了孔明灯,叫我下去放,我就高高兴兴的下去了,但是由于位置不对放了三个,结果又两个都挂上了树,哎,真倒霉,不过还是放上天了一个哈哈。

  这个假期还是不错的了,同学们,你们的假期呢?

【记忆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记忆春节的作文08-04

春节的记忆作文06-09

[优]记忆春节的作文08-18

实用的记忆春节的作文08-19

【优秀】记忆春节的作文10-05

(荐)记忆春节的作文11-21

【必备】记忆春节的作文09-23

记忆春节的作文(优选)09-11

【通用】记忆春节的作文09-25

(推荐)记忆春节的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