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4-02-13 11:55:21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春节》作文(汇总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春节》作文(汇总9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温州文成,这里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

  “啪啪啪!轰轰轰!”又开始放鞭炮了。我心想:这才几点呀就开始放,真惹人烦!我把被子盖到头上,继续睡大觉,以养足精神。

  八点的时候,爸爸在我耳边轻声说:“今年祭祖也带你去,快起来!”听到这句话,我欣喜若狂,立刻掀开被子,穿上衣服,套上裤子,直奔卫生间开始洗漱。洗完后,我和一群大人们开始出发去祭祖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这里黑漆漆的',只能依靠亮光看清楚一点点,四周都是砖瓦砌成的墙。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放鞭炮,正当我拿着一卷鞭炮和打火机时,却被一个人打了一下。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她说:“祭完祖之后才能放。”听完,我露出无奈的表情,心想:真是太扫兴了!

  开始祭祖了。我和长辈们拿起篮子里的杯子、碗和筷子,在桌上摆好,倒上酒,摆好水果和菜之后便开始祭拜。我学着大人们的模样,弯下腰,跪在垫子上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叨着:“我要有很多钱,大吉大利……”妈妈让我来烧纸钱,我先拿了一张,点燃后就放在盆里,然后迅速地把下一张铺开,盖了上去,重复几次后,火烧得越来越旺。

  纸钱烧完后,就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放鞭炮。我拿起一大卷鞭炮放在地上,用打火机点燃那根细长的引线,然后迅速地跑到屋里面。“嘣啪!啪!啪啪!”白色的烟雾,就如同迷蒙的仙境一般。一些胆小的孩子则依偎在妈妈怀里,耳朵被捂着,而有些大人们自己也闭着眼睛不敢看。鞭炮放完后,还要把菜装到篮子里,再把倒过酒的杯子洗干净,一起放到里面。

  这就是我们家乡与众不同的习俗——祭祖、放鞭炮。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便是春节,一个热闹而又庄重的节日。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是贴春联的时候啦!不过,这次轮到我来当“总工程师”,真令人兴奋!

  “我们全家总动员,撕了旧联贴新联。”哼着小调,我们抱出了早已买好的春联,大红大紫,闪闪发光,真好看!“先来个最难的吧!”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好,我们先来贴大门的对联!”爸爸点点头。

  “圣旨”拉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对带金边装饰镭射绒布联:“人兴财旺年年好”,和“鸿运家昌步步高”嗯,气势非凡!不敢多“赏”,双面胶布要上场!我翻过对联,小心翼翼地开始工作。多亏我有丰富的经验,双面胶布很快被我“砍头”“粘角”“撕皮”,只待一粘!

  “慢,你可得分分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呀!”妈妈及时提醒。哦……这个……真的一窍不通呀!“哈哈,这可容易,”关键时候,爸爸现身,“你得先看横批,是‘安平入出’,要从右往左读,说明上联贴在右。再读一读这两句话,看看哪一种顺序读得顺畅!”

  哦,原来还有这么个学问呢!我侧头想想,应该是“人兴财旺年年好,鸿运家昌步步高”。好,贴去也!豪言一出,爸爸已搬出梯子,我便与妈妈捧出上联。哇,好高!这梯子不会突然散架吧?罢罢罢,“总工程师”得有“亮剑”精神!我一闭眼,便轻轻提起对联两角,颤抖着登了上去。

  “你得对准去年的双面胶线!”临场指导开始啦,“不要用力按紧!轻贴两角以便校正!好,下来吧!”

  我赶紧下来,看看自己的“杰作”如何,可没等我扭头,只听“刷”的一声,对联掉落下来了!“只怪我力量不够!”说着,我连忙提起对联,“噔噔噔”上了梯子,定了定神,又去贴角。“慢!”爸爸又喊道,“力量要恰当,这次可不能贴太紧呀!”

  站在梯子上的我吐了吐舌头,一方面感叹着学问无处不在,另一方面也深知自己毛手毛脚,倘若不多实践,可永远也是一个笨小孩呢!

  一番折腾,对联又稳当了,我一个箭步跳下来,退后几步看看斜了没有,噢,可别掉下来呀!“偏左了一点!”爸爸说道。“我去移移!”说着,我又蹿上梯子,提起对联,向右移了移。“好了吗?”“再往上……左手低一点……对对对!”“你们两个就爱较真,这下可端正了吧?我拿来透明胶固定吧!”一直站在旁边的“十万个不放心”的妈妈说话了。我也把它压紧,凝神端详,甚是满意,然后还用手把对联往下顺了顺。不错!毕竟是我的劳动成果啊!

  有了前车之鉴,后面的也在我们三人的汗水之下稳稳当当地驻守在我们家里了。这一晃就是两个小时。不过,当听到爸爸的一句“你可是初出茅庐建奇功!”时,我的劳累已被无尽的喜悦取而代之。当然,还有一股别样的情结混在当中……

  这便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了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3

  春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过春节意味着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春节之前,家家户户都要为过春节做准备。 大家有的买一些福字、对联贴在家里,有的.买一些拉花来装饰屋子,还有的准备一些过节用的食品。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但最热闹的时候是除夕。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把饺子里面放上糖,谁吃到糖运气就好。去年,我就吃到一颗糖。我们一 边包饺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持续四个半小时,晚会里有魔术、小品、歌舞等精彩节目,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魔术。看节目看到十二点的时候,外面放烟花 爆竹的声音很大,天空上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看鞭炮的时候爷爷告诉我:“放鞭炮是为了吓走传说中一种凶猛的怪兽‘年’,让人们来年过上幸福、安康的生 活。”

  吃了 年 夜 饭 ,爷爷奶奶给了我压岁钱,希望我来年好好学习。

  我喜欢过春节,喜欢这种快乐的感觉!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4

  春节在中国人眼中十分重要。每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也都不一样。我的家乡的春节别具一格。

  大年三十之前,我们必须购买足够的`年货。必须买许多的菜肴,农村的家庭又要做好自家的豆腐,自己蒸一些面食。

  大年三十。上午,家里的男人们张罗着悬挂灯笼,粘贴春联等。女人们在家打扫卫生,厨房里制作菜肴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们就反复叮嘱小孩子们在过年期间,做事说话要小心,不然一年都会不吉利。

  下午大约两点多,孩子们就开始洗澡,然后开开心心地穿新衣了。大约在四点多的时候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吃完饭了,小孩子们闲不住,就开始玩鞭炮了。男人们就到别人家里发压岁钱了。女人们就在家里招待客人。孩子们则边收着压岁钱,边说着吉利话。

  到了晚上,大家都没睡觉,在守岁。等到0点了。0点是属于烟花爆竹的时间。那一刻,家家户户都打起了开门炮,天都被染红了一半。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这是去亲戚家拜年的时候。孩子又高兴起来了,他们有可以收压岁钱了。

  正月初二、三的时候,嫁出去的女儿便纷纷带着丈夫、子女们回娘家了。这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了。

  我爱春节,我更爱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5

  盼啊,盼啊,新年的天使终于踩着欢快的舞步降临到人间。正是“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是个欢快的日子,在这个节日里,有许多欢歌笑语,有许多甜言蜜语,还有很多五彩缤纷的烟花……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如果把忙碌与快乐比,我想应该是快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这是旧年的结尾,新年的开始,家家户户都准备着年夜饭,大家欢聚一堂,兴高采烈地谈着旧年一年里的各种乐趣,我悄悄的拿出相机,将这其乐融融的画面定格在相机里。当11点的来临时,便是我们家乡新年的一大特色。当新年倒计时响起的'时候,院子里便此起彼伏的响起了鞭炮声,开始迎接新的一年,十一支烟火直指天空,一粒粒金沙喷射而出,在天空中傲然绽放,姹紫嫣红,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我们一大家子,围着旺火,放着鞭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初一早上一起来,大家便穿起新衣,来到长辈家拜年,送上问候,送上关怀,而长辈总会给小孩压岁钱,是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健康吉利。

  家乡的春节丰富多彩,每一天都有一番快乐,一番精彩!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6

  节日的岚县城多热闹呀!街上人多得都挤不动了。到处是彩灯、春联、年画。好多国家大市场以及楼顶平台上高挂着这样一只只又大又漂亮的.大气球。我跟老爸说:“明年是兔年,一定要能够给我自己买个兔子灯。”于是,老爸就给我个人买了就是一个没有兔子灯。接着通过我们又高高兴兴地去买烟花爆竹和春联、福字。中午学生回到家,我和老爸在屋外都是忙着贴春联。老妈贴“福”字时,我眼睁睁的看着她给贴倒了,于是我提醒教育她说:“老妈你把‘福’字贴倒了!老妈总是笑着说:“傻孩子,福从天降下人间,倒着贴意思是‘福’来到了。我笑一笑觉得老妈迷信,也有些幼儿天真。后来,我又想这大概是老妈对新一年的美好生活期望。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7

  春节是中国团圆的节日,一到春节,在外挣钱的、读书的人都会纷纷回家团聚。每逢这时候,都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礼物、压岁钱,都是我们最关心的。

  在春节那天,有很多传统。最是少不了的要数供“祖佬”了。每家都要供“祖佬”,我们也要给“祖佬”叩头,祈求保佑我们平安,考试得高分。其实,这些都是大人们让我们一起怀念死去的爷爷奶奶吧。

  再就是“过年”吃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早餐,举杯祝福。而我们更是好好表现了,“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不停地叫着,哄他们高兴发压岁钱。随着甜甜的叫声,一个个“毛爷爷”向我们飞来!

  贴春联、穿新衣服,更是我们喜欢的传统。大人们总是考我们,哪幅在左,哪幅在右,什么意思?随后就是洗澡换衣服了,穿上爸爸妈妈奖励我们学习进步的新衣服,心里那个美啊,真是难以言表!然后小伙伴们一个个拿着鞭炮,比谁的鞭炮最响,当然更少不了比比谁的衣服漂亮!

  春节有好多我们喜欢的事:包饺子、看春晚、拜年等等,正如爸爸妈妈说的,春节是为我们安排的。

  我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8

  今年春节,我有幸回到了相别8年家乡──湖北,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了盼望已久新年,这一次团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乡民风民俗,同时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绍一下年俗吧!湖北一年中一共分为三节,以过年最为隆重,从腊月初八起,一直准备到年三十,除了穿戴以外,以吃东西为最多,如晒“冻米儿”。烫豆糕儿、打“糯米粑”等等,丰富极了!特以冻米、豆糕、糯米粑最好吃。准备过年食物,女性负主要责任,男以清理债务为重点。应收马不停蹄地催,待付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财纳福,过一个快乐新年。可贫穷人家是:“三十躲猫儿,初一大摆手”。意思是:过年怕债主逼债,到处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为从三十夜到元宵节。债主决不能向债务人讨钱,可以放心大胆了。年夜饭这个名词,在湖北称“年饭”或“团年饭”,时间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说话要吉祥如意,为了防止儿童口不择言,特在厅堂上张贴“不禁童言”或“百无禁忌”红纸条儿。饭毕,长辈发红包、晚辈收压岁钱,晚间禁例大开,合家同乐。灯火齐明,通宵达旦、谓之守岁;东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开大门,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春节,家里来了许多亲戚,在团圆饭时,大家都忙于敬酒,说些祝贺话语,坐在旁边我,总觉得很不自在,吃过年夜饭,他们都忙于应付着发来手机短信,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又坐在沙发上享受着晚会节目,时不时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时间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觉了,想到这里,我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从来没思考过问题:除夕夜我们能做最温暖事情是什么?是啊,传统年俗确非常吸引我们,但是现在看来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快乐仿佛都被现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顿团圆饭,发发红包,看晚会,每年春节都是同样程序,每次我都等着盼着新年到来,但是等它过去了,却又觉得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值得回味。虽然这也很温馨,但我总觉得少了些更朴实东西。

  春节基本意义,就是,在一年中只有这个时段很多人才有机会和生命中最重要人团聚,所以我希望春节能够在中国逐渐变化情况下,保持原有朴实,美好,温暖样子。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9

  家乡的春节与别地方不大一样,无论贫富,都讲究团圆,重视年夜饭,之后串门探亲,隆重又随意,没有什么条条框框。但在外的人都会回家过年,感受年味。

  挂礼灯

  腊月二十九就开始挂礼灯了,礼灯其实就是红灯笼。那些礼灯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做的,就是用红纸,竹条织成笼状就成了。做礼灯是有规定的,只得让辈份最大的来做,我们这些小辈并不得参与。这是一种习俗,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

  放小炮

  从挂礼灯这天开始,小孩儿们也开始放小炮儿了,这个时候不是放那种开年用的红鞭炮,是放那种玩具小炮,炸起来“啪啪"响的那种。我们把它叫作蜘蛛炮。晚上呢,就用那种喷出来的小烟花,喷出来有一米来高,但持续不了多久,那“呲呲……”的声音,就好像小小的火花在呢喃细语,孩子们都想投入到这美丽的对话中,享受这绽放的快乐。

  年夜饭

  大年三十一到,早上七点钟每家每户都醒了。大人们要做的就是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每个人都是笑着的,忙着的。小孩儿们早就把大红色新衣披在身上了,他们今天不到别处去玩,在家里守着。大人们一直忙活到晚上,小孩儿们也在一边守到晚上。团圆饭对于每家来说都很重要,而中国人过年是必吃鸡的。叔叔嫂嫂早已把鸡烹好了,手撕鸡,香菇焖鸡,板栗焖鸭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全家人吃着团年饭,道着今年的总结和明年的计划。这时无需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平朴无奇的话也能嵌进心窝。大人和小孩们开心地吃着桌上的菜,笑语里都是爱,眼睛里都是欣悦。

  守岁

  团圆年饭从七点吃到九点左右,算结束了。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喝茶聊天吃点心,其乐融融。之后的时间就是守岁了。伴着央视春晚的欢歌笑语,十一点后鞭炮声一阵一阵噼里啪啦地响着,这是送旧迎新的鞭炮。放鞭炮是老规矩,谁家炮声响,谁家来年旺。整个县城充满了鞭炮的爆响声,弥漫着火药的香味。每家每户老人孩子都走出屋子,来到院落的空地上,燃放起烟花。一朵又一朵五彩缤纷的礼花盛开在天空中,璀璨美丽。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传递着迎新的快乐氛围。

  零点以后,夜终于安静下来,欢乐了一天的人们终于静下来。有些老人们会一直坐守到凌晨两三点,说这样守岁,可以守财远,守福运。

  新年第一天,当人们打开房门,迎面扑来的是清新舒爽的新年的气息。走出去,看见地面上铺满了红彤彤的绒地毯——那是除夕迎新燃放的鞭炮烟花的碎屑。踩着厚厚的“红地毯”,一种别样的喜悦在心头荡漾。

  家乡的除夕就是热闹,我不禁想起几句话:千门万户庆团圆,送旧迎新贺新年。误把红灯作红脸,明年福运又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