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

时间:2024-05-16 14:23:12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女排精神的议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1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国际比赛中所展现的团结、顽强、拼搏、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推崇。在我看来,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更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它的精髓可以在不同领域得到体现。

  首先,女排精神所强调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队员的贡献,要想取得胜利,队员们必须要团结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克服困难、超越对手。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需要团结的精神。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场所,只有各个成员互相支持、合作才能共同取得成果。

  其次,女排精神所强调的.拼搏和奋斗,也是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应该具备的精神。只有不断地努力和追求进步,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精神可以在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得到体现。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女排精神所强调的坚韧不拔,更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之一。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乐观、坚定,不放弃,才能战胜困难,迎来成功。这种精神在生活中也同样重要,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让我们战胜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除此之外,女排精神也强调了集体主义和革命斗争精神,这些价值观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只有把个人利益融入到团体利益中,才能真正实现团结和协作,同时也要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冲锋陷阵,才能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取得更大的成就。

  综上所述,女排精神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体育精神,不仅仅是体育领域所具备的品质,更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它强调了团结、拼搏、奋斗、坚韧不拔、集体主义和革命斗争精神等品质,这些品质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体现,成为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女排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传奇,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这种精神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还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弘扬女排精神,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它。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2

  八月的里约,女排火了。不仅拼下了天朝三大球的一面金牌,更让时下萌萌哒小伙伴们见识了一把啥叫女排精神。于是乎一时间学习女排精神,总结女排精神的号召自上而下,铺天盖地而来。

  回首整个里约奥运,女排确实令人精神一振。对于女排精神的总结,最近看得太多,有些穿越回七八十年代贴标语喊口号的感觉。反而在一篇不起眼的博文里看到了这样的诠释–女排精神,就是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是无国界的。昨晚的新闻联播里也有一句轻描淡写的概括深得我心,女排精神就是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女排精神从何而来?

  总有人在问女排精神从何而来,朱婷说没有郎平就没有中国女排,所以郎导应该是郎圣母。圣母自己说,没有恩师袁伟民的教导就没有八十年代的女排...看来一种精神的传承离不开一个好教练,而我们的问题是难道其他的教练都不教这个么?

  撇开奥运,其实我们看到的事实是这个社会同样缺乏了女排精神,因而有了所谓的十年一代人的巨大差异。如果你不是运动员,如果你还是个学生,你该从哪里学习并且继承这种精神呢?渠道很多,比如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你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如果说我们的社会真的'缺乏了优秀精神的传承,的责任需要由谁承担呢?

  精神的传承

  中华教育数千年的底蕴,从来不缺的是精神的传承。韩愈的师说,头一句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就是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传道排在授业之前,可见古人对于教育的见解是做人的道理比学业更重要。女排精神,说穿了也不过是”道”的一部分吧。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3

  女排,是三大球之一,也是中国除了乒乓球和跳水之后第三个引以为傲的比赛项目。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的赛场上,中国女排以3:1的大比分逆袭塞尔维亚队,相隔12年之后再次登上领奖台。女排,一时成为人们议论最广的话题,女排精神,也广为传知。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当代女排精神也可概括为顽强拼搏,永不言弃。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30多年过去了,中国女排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并未丢失,而是一直传承了下来。时代在变,女排精神的社会意义也在变。30多年前,女排精神曾经为刚刚打开国门的一代国人,起到了自信、自强、奋进的激励作用,30多年后的今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女排又该以怎样的精神元素去影响新的一代人呢?

  令人尴尬的是,对于很多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对女排精神并不了解,也很难形成感动——新时代的女排精神,除了继续保留振奋民心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与新时代的契合点。

  顽强拼搏,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很难引起强烈的共鸣。但在石永鸣看来,女排精神的内核,除了脱胎于艰苦条件的顽强拼搏之外,更蕴含着思想与智慧在其中,“人们光看到了女排姑娘流血流汗,其实,善于用脑子打球和运用那些多变战术,才是中国女排成功的基础。这种勤奋加智慧的成功模式,肯定要比单纯的顽强拼搏更容易打动年轻人,也值得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借鉴。”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4

  1984年夏天,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战胜日本,在决赛中战胜美国,获得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也夺得了从1981年来的第三个世界冠军(三连冠)。

  那时候,12岁的上海少年徐峥,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一切。35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知名导演、演员的徐峥,发表微博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洛杉矶奥运会取得三连冠时,我们家的大人都已经发疯了,发狂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让我历历在目。女排精神是永恒的精神。”

  对于徐峥来说,发表一篇微博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又拍了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之夺冠》。主演是45岁的吴京和43岁的马伊琍,他们都经历过激情澎湃的80年代——那属于中国女排的光辉岁月。

  在80年代,中国女排的粉丝数不胜数。辽宁女孩许雪媛的父亲就是一名中国女排的铁杆粉丝,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她能叫出中国女排每个队员的名字。

  许雪媛记得,有一次电视机里播着中国女排的比赛。父亲看着看着就流泪了。许雪媛当时坐在旁边,很不理解父亲的举动,“一个大男人还哭鼻子”。多年以后,她的女儿惠若琪也成了中国女排的一员后,她突然就理解了:“那是一种真实的民族自豪感。”

  什么?你没听说过惠若琪的名字?

  2016年夏天,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决赛,在第4场比赛中,惠若琪飞身而起,一记绝杀,25:23,中国女排终于以3:1的'总比分击败塞尔维亚队,获得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冠军。这是中国女排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马云邀请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的丈夫到杭州家中做客,热情交流。马云对郎平说,自己是中国女排的球迷,郎平的粉丝。

  他们一定追忆了80年代。

  在中国女排夺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的那个夏天,20岁的马云不顾家人的反对,报名第三次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出来了,马云的总分离本科线差了5分——就是这5分,让他第三次名落孙山。

  幸运的是,马云的英语特别棒,被被杭州师范学院外语专业破格录取。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英语老师马云。至于创建阿里巴巴,那是更加后来的事情了。

  马云的身份在改变,中国女排粉丝的身份却没有改变。

  2018年印尼亚运会女排决赛打响之前,马云乘坐8个小时的飞机抵达雅加达,为中国女排助威打气。当中国女排以3:0战胜泰国女排,时隔8年再夺亚运会冠军后,马云爽朗地表示,要给中国女排姑娘们清空购物车。

  女排姑娘们一片欢腾,为马云的豪爽叫好。

  1981年,41岁的张暖忻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沙鸥》。

  《沙鸥》讲述了中国女排运动员沙鸥经历自身伤病、爱人罹难等种种打击之后,依然坚强地重振精神,为排球事业奉献全部生命的故事。电影最后,双腿瘫痪的沙鸥在疗养院的电视里看到中国女排取得了亚运会冠军,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1982年,张暖忻凭借《沙鸥》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

  沙鸥的最大心愿是亚运会冠军,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5

  12年前的雅典奥运,中国女排不可思议地3:2逆转俄罗斯夺冠,那一年朱婷10岁、张常宁9岁、袁心玥8岁、魏秋月16岁。

  时隔12年后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瞬间刷屏,网友以各种方式向主教练郎平和女排队员送上祝福。据统计,仅仅从比赛开始的上午9点到下午2点这短短5个小时里,女排夺冠的相关微博互动量便超过了5500万次,夺冠相关视频播放量更高达1.85亿次。

  中国女排夺冠的那一刹那,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地板都在震,女排姑娘们抱作一团,在一片红色的国旗中,“番茄炒鸡蛋”竟然那么显眼。郎平也在拥抱的人群中,但相比惠若琪、朱婷、袁心玥、丁霞几个哭疯的小姑娘,眼含热泪的她居然很平静,甚至,这种兴奋和冲动远不如击败巴西和荷兰时。

  颁奖仪式结束后,姑娘们所有挥手拉着教练组合影,然后每一个人都和郎平来了张单独的,说实在的,感觉这股兴奋劲儿也不如去年世界杯在日本登顶时。

  “我觉得很放松,终于完了。结局非常美满,我觉得我好像已经累得没有力气去蹦啊,跳啊。我其实还是非常高兴,有些不太相信。”赛后,郎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释很真实,一个56岁膝盖有严重伤病的人,确实没有力气蹦跶,即便这是她20年教练生涯最渴望的荣誉。

  众人狂欢的时候,她清醒着,如果说郎平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或许是有那么一点。

  “我来就是为了传承女排精神”

  小组赛输三场,小组赛后连赢三场,中国女排的里约之行不叫大冒险,恐怕要叫疯狂过山车。而拿到冠军后,甚至有球迷都说,决赛这场球他们看到了女排精神,仿佛姑娘们都上了一课,一夜之间长大了。

  或许,是对阵巴西的那场比赛,让这群姑娘一夜之间长大,正是那场比赛,让全世界也让她们自己感受到了女排精神。

  “我觉得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就是一种在低谷、在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过去30多年来,郎平一直是女排精神的代表,可以说,正是她们那一代女排选手创造了女排精神,而在过去30多年来,也一直闪光。“其实,我当主教练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女排精神就是团队精神,大家永不放弃的`精神。中国代表团这次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大家都能够战胜自己的不利因素,能够奋勇拼搏。”的确,在80后、90后当道的女排队伍里,郎平已经是她们妈妈的年龄,正好隔了一代人,隔了一条沟。

  曾经,年少成名的惠若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没有看到过郎平打球,的确,郎平夺得奥运金牌时,这支队伍里还没有一位球员出生。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6

  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困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哀,在三大球项目里,所有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也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可是今天,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争先创优活动心得体会 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a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某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7

  观今朝,女排夺冠,展体育健儿之风采;望未来,精神接续,添民族复兴之动力。中国女排夺冠,为祖国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女排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承女排精神,助圆梦中华。

  女排精神是圆梦中华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不屈,饱经风霜而不衰,所依靠的,正是这种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一路走来,女排姑娘们有过胜利和荣誉,鲜花和掌声,也有过挫折和苦难,失败和压力,但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懈奋斗,胜不骄,败不馁,不服输,打不垮!正是这种负重前行的使命感引领着她们,也引领着中国。

  女排精神是圆梦中华的内在力量。忆过去,有“气吞强虏,志清山河”的抗金英雄岳飞,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观今朝,有“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的程开甲,有“涛拍孤岛岸,风送赤子心”的王仕花夫妇。他们身上共有的内在力量就是爱国精神,一如中国女排!女排精神在新世纪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精神支撑,让每一个华夏人为之自豪。

  女排精神是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朗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灰尘,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这段话不仅展现了一种拼劲和韧劲,更是为当代青年敲响奋斗之声。曹原及其团队百折不挠,发现了石墨烯的超导现象;杨鹭璐菡时刻专注于课题研究,坚持“24×7”的工作模式,为器官移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女排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我们又怎能停下奋斗的脚步?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广大青年处于朝气蓬勃之际,更应承女排精神,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助圆梦中华!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8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中国女排精神的光芒,离不开无私奉献。奥运会四年一届,只有到了奥运会,中国女排才会真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她们,并不会占据人们的视觉焦点,不会屡屡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即便有女排五连冠的历史光环在,但一个项目如果没有足够夯实的群众基础,其发展会面临阻力。中国女排队员多年来持续的付出,无私的奉献,那种不计回报的高尚精神,让人们肃然起敬。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的弘扬,那种甘于孤独、乐于奉献的精神,让人们感动的同时,也需要传播和继承。中国女排从默默无闻、卧薪尝胆中走出低谷,这种甘于寂寞、坚信自己会重拾荣耀的道路走得困难却坚定,闪烁着强大的精神之光。

  中国女排精神的光芒,离不开科学备战。中国女排能够重新站在世界巅峰,不但需要队员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还需要教练员们对世界女排大势有充分的了解。随着古巴、俄罗斯等传统女排强队的没落,一大批女排新生力量夺人眼球,站上世界舞台的'她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力量让人们眼前一亮。女排领域需要这些新新力量,但这对志在夺冠的中国女排来说,却意味着更多艰难与挑战。在这方面,中国女排教练员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女排在赛场上恣意释放热情,展现能力,最终战胜这些球队,得益于自我发挥,更离不开教练员背后默默地付出,他们通过视频剪辑、彻夜分析,为中国女排安排了针对性的打法,为中国女排夺冠铺平了道路。这种着眼全局、重视对手、科学备战的部署,让女排精神闪烁出智慧光芒。

  中国女排精神的光芒,离不开团队精神。伴随女排的高奏凯歌,越来越多的体育迷知晓了女排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主教练郎平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只身一人回国执教,一句“国家需要我,我就回来了”让郎平展现出她纯粹的一面,也是她对中国女排团队精神的最好理解。面临当时女排队伍人才青黄不接、球员基本功不扎实的窘境,女排团队积极挖掘人才力量,树立“大国家队”的理念,动态的运动员管理机制更是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有了比赛机会。在比赛中,我们看到女排姑娘每一次得分、每一次协作回球后都会轻轻拥抱、绽放笑容、互相鼓励,这就是女排队员对团队精神的最好理解。把女排教练组、队员当做自己的家人,为了家人而战,为了梦想而战,这种对团队精神的深刻理解,让女排精神有了温暖的人性光芒。

【女排精神的议论文】相关文章:

中国女排的议论文03-09

关于女排精神为话题的中考作文范文11-04

物质与精神议论文03-21

工匠精神议论文07-27

长征精神议论文11-06

青年精神议论文11-03

(经典)长征精神议论文01-04

工匠精神的议论文01-03

劳动精神议论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