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道德的议论文

道德的议论文

时间:2024-05-27 13:49:31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道德的议论文[精选]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德的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的议论文[精选]

道德的议论文1

  近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没买到坐票,老人在南充站被座位主人请了起来,之后另一位乘客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有媒体就此事进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55.1%的网友认为座位主人没有做错,只有2.2%的网友认为座位主人有点不近人情。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把座位让给需要帮助的乘客。”我们乘坐一些公共交通工具时,总能听到这句熟悉的提醒。但是这能够成为要求别人必须让座的理由吗?尤其在动车上,每一位乘客在买定了自己的票后,就享有相对应的乘车权利。有座位号的乘客,是否愿意将座位让与他人,亦是一种可自由选择的权利。一些拒绝让座事件引发热议,甚至被打上道德的标签,不免有“道德绑架”之嫌。其实让座只是一种情分,却并非本分,对于让座与否又何必苛求呢?——吴语

  在公交车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主动让座的行为,不管是老人还是孕妇,都可以在公交车上轻松得到座位,这是文明道德的体现。可是在动车上,却很少看到主动给老人让座的行为,这就暴露出一些人对传统美德的曲解和偏见。一些人认为公交车属于短线运送,让一下座位无所谓;而动车则不一样,让了座,就要站立很久,太辛苦,这也是很多人在动车上拒绝让座的原因。诚然,这些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能成为拒绝给老人让座的理由。让座是一种美德,不应分时间、地点,也不应分交通工具,只要老人有需要,就应该积极给老人让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只在公交上让座,拒绝在动车上让座,是对传统美德的片面理解。——吴彩霞

  坐自己的位置完全没错,但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应该点赞。在公共场合,遇见身体不适的年轻人我们都要上前询问一下,更何况是面对一位满头白发、身体抱病的老人。让座是一种礼貌,但没有必要把它绑架成一种法定义务。让座是应该的,不让座也不应被归结为不讲道德,毕竟平等享受有偿的公共服务是每个人的权利。——子瑜

道德的议论文2

  看过一个小故事:郑国国相子产,是个仁德、智慧之人,孔子曾经向他讨教,还夸奖他是“古文遗爱也”。一天,有人给子产送来了一只活鱼,子产仁慈,让手下小吏把鱼放到院子放生,小吏却偷偷把鱼弄回家自己煮了吃了。第二天,子产问他:“那鱼放生了吗?”他回答:“放了。”然后绘声绘色地描述起鱼放生后的样子。子产一听,很高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鱼终于到了它该去的地方。那小吏事后得意洋洋地对别人说:“谁说子产聪明,我把鱼吃了,他还在连声称赞,真是可笑。”

  究竟是子产可笑还是那小吏可恶?子产让他将鱼放生,他答应后不仅没有照做,反而违背道德不遵守诺言吃了鱼,把谎话编得活灵活现,合情合理。一个人把别人对他的信任看做愚蠢,那么他希望别人把他看成什么呢?

  在我看来,这故事中的小吏所作所为与君子完全违背。《论语》中说:君子不苟求,求必有应。君子若是承诺就一定会做到。何为道德?即“道”与“德”,道义与品德,诚信在其中犹为重要,像那小吏,因贪小利而忘大义,利用子产的信任行卑劣之事,聪明吗?聪明,小聪明。但这小聪明在子产那道德之心下显得愚蠢至极。

  若一个人因私欲而不守诚信,违背道德,该何其可悲?道德之心的丢失,心里可否惭愧?若是像那小吏一样不仅没有自我谴责,还耀武扬威,更为悲哀。

  遵守规则,尊重规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基础。可实际上,如今尊重规则的人却少得可怜。不谈其他,单看当今中国制酒商添加塑化剂使酒的口味更为浓厚一事,虽说中国酒类协会并没有明确规定添加塑化剂的用量大小标准,可众所周知,塑化剂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中国制酒商应自己遵守规则,告诉广大人民群众真相,而不是等到无法隐瞒之时再站出来解释。

  由此,我不禁深思,我们的敬畏心哪去了?对于制度与规则,我们漠视得多,信奉得少;制订得多,遵守得少;喊得多,干得少。总觉得,制度与规则,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跟自己无关。我感到惭愧:我们是否活得太过自我了?

  实际上,自“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始,儒家芳泽,诗礼浸润,我们这个民族曾有过葳蕤生光的敬畏规则之心;我们的心胸,曾容得过他人,也曾经轻慢过一切。只是,这条河流淌得太久,太远,太萧索,而我们活得太忙,太急,太功利;内心里,早已少了这片雄浑和苍茫。

  不要让道德,永远停留在“君子论”中,也不要让对规则的敬畏之心在岁月长河中流淌尽净。

道德的议论文3

  古人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文明就是世间大道,就是迈向小康,实现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文明就是历史的积淀,是时代的旗帜,是一方水土、一代生民,留在后人视野里的丝丝年轮、行行足迹。

  文明,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触手可及。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工作生活里。文明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从自己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开始。一个时代的文明需要这个时代的人们共同去缔造,一个社会的文明最终将由这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去分享。在你伸出援手的`一刹那,随手关灯的一指间,蹲下捡纸的一瞬间,都是一个又一个文明的体现。文明很小很小,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在社会上迈出的每一小步也许微不足道,但是用处却很大很大。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无数文明汇聚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这种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萌发。

  文明好像一滴水,聚多就是一片海洋。文明好像一盏灯,照亮着每个热情。文明好像一首歌,交织着彼此共同的心声。文明好像星星之火,熊熊火焰可成燎原之势。争创文明城市,讲文明,树新风。我们要提倡“创和谐,讲文明,树新风”,让文明圣火的火炬在你我的心灵中传递。

  文明,有时只是举手之劳;文明,有时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有时只是一点点关爱。这一点点关爱,也能让人为之动容。让小事成为道德提升的阶梯。

道德的议论文4

  今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材料:一位八旬老人因只有一张半程票,中途被一位女大学生“请”了起来。随后,一中年男子让座给老人,老人的女儿却借此对女大学生说:“年轻人呀,应该多学学。”但我觉得这位女大学生的做法并非错误,我们应该多向女大学生学习,坚持自己的位置,拒绝道德绑架。

  最近网络上新出了一个词叫“道德绑架”他的意思大概就是一些人利用自身的弱处来了所帮助或者一些针对其他有能力而不去帮助别人的人进行语言攻击。在社会上这些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公交车上,你可以看到某一些老人因为没人让座,而对身边的年轻人进行“教育”:“唉,现在的年轻人呐真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这些老人虽然年纪较大,但行动能力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弱。有的老人身子骨依旧硬朗,但他们却人想要利用自身的特点的弱处来索取一些不必要的帮助,这就是所谓的“我弱我有理。”还有一种项目被人们视为道德绑架的'对象——慈善机构。现如今的慈善事业早已被世俗化,金钱化。人们看重的不是你的善心,而是你捐款的多少,谁捐的最多就意味着谁最有善心。不但如此在平时学校里举办的捐款,老师们嘴上虽说不勉强,但也会规定一定的捐款数额。当你说没钱时、当你捐款捐得少时,同学们就会说:“你怎么这么没爱心呐。”就比如说一位男明星——吴京,他所执导的电影《战狼2》票房高达50亿。而随后他也向慈善机构捐助了100万人民币。可人们却对他这种行为提出了指责和质疑:“赚了几十亿才捐那么100万,起码要捐几个亿呀!”等等之类的话语。这样的现象让社会中许多想做好事的人感到了无奈和恐惧。因为人们看重的不是你做了好事,而是做的这些好事有没有与你的能力相持平。

  道德绑架会让社会笼罩在虚伪的面纱下,因为每个人所做的事情都只是为了避免道德绑架。而不是发自内心,这就会导致社会氛围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所以,让我们坚守自己的位置,坚决抵抗道德绑架,要受会变得更加真实,让“我弱我有理”的这种说法在人们的脑海中彻底铲除。

道德的议论文5

  又到年终,大多要考核。习惯是优秀、合格、不称职三个等次。人们都清楚,不是特别犯事就不会不称职,人们渐渐以为年度考核就是优秀与合格两个等次了。习惯用分数来考学生的老师如今却纠结啦,原来说孩子:分分分是命根,如今,自己轮到为师德考核分纠结不堪一击。

  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就是在法制社会里,道德的力量渗透我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不是法律所能全部涵括的。加强自身修养,看似文弱不堪一击,但是,有那种正气在,足以养天地浩然。

  英雄所见略同,康德也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由此可见,做人的首先需要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追求,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孜孜以求,不知疲倦,真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

  由此看来,老师的职业道德只是道德中的一种,是从事老师这种职业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的总和。针对某个老师的言行,人们的习惯是二元论,热爱学生是有道德的老师,那么体罚学生就是违背职业道德的老师。基本上还没有这种95%热爱学生,70%关心学生的'说法,那么,如今在全国各地盛行的给师德量化测评的做法,实在有点滑稽。简单机械,粗暴单一,简直是对所有老师职业道德的侮辱。

  以百分制的分数来给师德测评老师的行为规范,本身是不道德的。是仅仅为了绩效的发放,不得已采取的方法看似公平,实则不科学的。某种意义上是对老师人格的侮辱与戏弄。道德本来是一种宽泛的概念,不可论斤计量的,也不可以用米尺来丈量。往往人们的习惯是善恶来评价,但是,市场的今天非得量化,实在勉为其难。

道德的议论文6

  有一个女儿,要带自己的家人去看病,他只给老人买了动车的半程票,半程过后,拿着车票的女儿把老人给‘请’了起来。那个女儿要求大学生与其与老人同坐,但是学生因为怕老人生病而拒绝,因而不愿意。两人争执,最后一位中年男人给老人让座,这时候女儿就说了:“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

  对这件事情我认为这是一起道德绑架事件。那位女儿因为自己给老人买到了半程的车票结果因而让别人给自己让座,让别人担负起这样不应该由自己担负的责任,这样的行为是一件道德绑架事件,我们不应该因为这种行为的道德绑架性质而屈服。因为这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题中的女儿说自己想要尽孝心所以才给老人带去看病,并且因为想要尽孝因而道德绑架,让其余的人收到原本不应该自己担负的'责任,这种行为只让自己的老人受到屈辱而不会得到被尊重被孝顺的感觉。

  我们反对道德绑架,但这个任务却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因为这是一个并不怎么容易办到的事情。就像是教师和医生的职业很容易被人道德绑架一般。作为一个老师,普通人普遍认为是应该敬职敬业,这点本来是没有任何的错误,但因为他应该敬职敬业因而要求他无私奉献,无论怎样都必须要做到为学生考虑,而不应该把自己放在某个位置,理直气壮的要求着他们做到一切,需要他们用无数的时间去做孩子的保姆,这种事情甚至还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然而老师并不是孩子的保姆,他们只是一群给孩子授课的人,他们也是如孩子一般的人类,也应该有自己想要的自己所想要做的,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老师也需要自由,老师没有义务为他人的私欲而失去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们现代社会,无论是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古代的‘任意礼智信’无不要求我们腰符合自己的道德观,而别人的一切都不应该我们去做出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道理谁不知道,但为什么却还是这般多的人不愿意用这样的观点去看问题,去做出不道德绑架的事件?

  我们坚决反对道德绑架,我们也坚决不对他人做出道德绑架,我们应该是如他人一般,做好自己即可。

道德的议论文7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重视道德伦理。无论是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还是道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都将崇高的道德看作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宋代文学家苏辙曾写道:“辙生喜欲为文,思考深远。他认为写作是表达个体气质的一种方式,但文学并非可以通过学习就能掌握,而气质可以通过培养而逐渐形成。” 这表明,道德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因此,以德取人被视为根本,以德服人则是一条坚实之路。在人生旅途中,虽然难免会经历跌宕起伏,但能够屡败屡战,坚持前行的人才是真正具备高尚品德的人。

  可有些人就问了什么是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政治家说: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诗人说:道德是半悬在头顶上的一柄利剑。

  哲学家说:道德是人们在行为和决策中所遵循的一种规范。它可以被视为社会中的一种指引,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事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不同的人对道德有不同的理解,但它们都是正确的。因此,理解道德的含义需要我们自己去感悟和去思考。道德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反映自己的行为,也能够影响他人。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理解和遵守道德规范,以建设一个更和谐的'社会。

  我认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坚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自己要求严格。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提升。荀子曾经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因此,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善于从大到小,从整体出发,从小事做起,不要忽视微小的事情,也不要轻视细小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文明和道德。比如在公共场所,我们要注意不要大声喧哗,尊重他人的休息和学习。在家里,我们也要节约用水和用电,不要浪费资源。另外,尊敬长辈和师长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情。

  在家里,我们应该尊敬父母。在家里,我们应该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家人的负担。当父母叫我们拿杯水或者帮忙拿东西时,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去完成这些小事。古人也有很多尊敬长辈的例子。比如,黄香在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母。在冬天,他会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父母的枕席,然后请他们安心入睡。在家里尊敬父母也是一种道德的表现。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捍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的议论文8

  古人有云,道德乃人之根本。现代化的文明社会中,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

  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想要拥有高尚的道德,必须争取从一个品德兼优的人做起,只有你持续牢记道德之本,它便会随时伴在你身边。

  道德是一种美丽的品质,只要诚实守信,不贪图利益,那你便是一个美丽的人,那你便拥有文明风貌的象征道德。

  记忆的深处,我曾是一个美丽的人。那是一次不经意间的过失。初夏的一个黄昏,妈妈携带着我去市场买菜。我拉着妈妈的大手,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蹦蹦跳跳的行走在各摊位的间道中,在妈妈身边大声嚷着:妈妈,我要吃螃蟹嘛,你给我买螃蟹好嘛。高峰时的人群已慢慢散尽,又随着黄昏的降临,只有各个买卖人的收摊的声响。我和妈妈来到一个还没收摊的摊位,妈妈问这老爷爷:这个螃蟹怎么卖?老爷爷看还有客人,便高兴的起身迎客:都傍晚了,给你们便宜些吧,嗯,就卖个36元一斤吧。你看怎么样,这些螃蟹挺鲜活的呢!妈妈也没说什么,拿出钱包就买了36块一斤的螃蟹,便匆匆回家了。

  回到家后,妈妈不经意间的提醒,到使我发现那位老爷爷好像多找了钱给我们,我立即跟妈妈说:我们的钱好象拿多了吧,我们要不要去还啊?妈妈说:多了就多了呗,还还什么呀。我一时不知所措,只有不再追究,可晚上怎么也睡不安稳。

  次日清晨,我早早的.起了床,拿了积攒的零用钱自己骑着自行车赶往了菜市场,我来到菜市场,老远就看见了那老爷爷的摊位,便兴奋的跑过去,叫到:老爷爷,这是你的钱,你昨天多找了,还给你。老爷爷很诧异,随即笑道,你真是个好孩子,谢谢你啊。嘿嘿,我听了可得意了。

  道德就似一双手,解开心灵的枷锁;道德就似一道门,需要你用双手将它推开,外面的世界便是一副亮丽的风景秀;道德就似一片洁丽的云彩,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美德,更要发扬、传承,与实践。让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让自己更美丽!

道德的议论文9

  古往今来,追逐利益的人往往只注重办法和手腕,而不注重本人的德行涵养,他们以为,品德与利益是毫有关联的其实不然,品德程度的上下往往决议着利益的得失。

  古人讲,"信,乃立世之本也"。为什么古人这么看重"信"呢?信,即诚信,是一团体对事对人应有的根本品德。假如一团体连根本的老实守信的品德都不具有,那么他又怎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从而完成本人的利益呢?古代企业,无不以诚信待人为公司的第一立世原则,可见,不管是团体,还是一个企业,诚信的品德,是他获取利益的首要条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什么大海可以如此广大,如此汹涌澎湃?由于他有天地之间无与伦比的襟怀――容纳。一团体品德程度的上下,与他的容纳心有很大关系,擅长容纳他人的人,他人也情愿为他效能。战国时,齐国公子孟尝君,注重本人品德程度的涵养,同时用一颗容纳天下的心欢送天下贤士,一时,群贤毕至,门客三千,孟尝君对每团体都礼待有加,后来,当他落难时,是这些门客帮他渡过难关,重新失掉了丧失的利益。试想,假如不是孟尝君有美妙的品德,那么即便他有一时的辉煌,也终会由于品德的低下而丧失手中的利益。

  美妙的品德可以协助人们取得利益,异样,卑鄙的德行也会使人得不到利益以致丧失到手的'利益。假如庞涓当上魏国军师后善待孙膑,即便孙膑的才气掩盖了他的光辉,他也会由于推荐贤能而受人尊崇。可是他没有,他用卑劣的手腕虐待孙膑,最初只落得个身死人手的下场。这不能不让俺们沉思,有谁会情愿和一个品德质量损坏的人结交?得到了众人的依托,又怎能握住手中的利益?

  美妙的德行带来利益,卑鄙的德行令你丧失手中的利益。现代如此,古代更是如此。所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俺们更应注重品德的涵养,这样才干在当前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阅品德经结合古代经济突出的矛盾,这样就能写好了。

  假如你得到了明天,你不算失败,由于今天会再来。假如你得到了金钱,你不算失败,由于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假如你得到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由于你曾经得到了做人的真理。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次要作用,一是追求团体品德完善,一是维护大众利益、公共次序。讲到文明礼仪,在下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隘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讲:"不用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在下如今空手,请你先过来吧!"他把"请"字讲得很嘹亮,很亲切。然后本人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表现么?

道德的议论文10

  医生又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医疗中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对病人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难怪常言道:医生杀人不用刀。医生一定要从这类话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十分重大。可见,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医德,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是何等重要。

  然而,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私利。有些医院的黑幕、丑闻也随之曝光,而这种种内幕的真相也让人闻之心寒。

  最近有媒体报道,在贵州,一名两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后遭护士数次扇耳光,次日死亡。消息一出,迅速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据说,当班护士对小患儿面部的拍打动作,不属于重症监护常规镇痛后的唤醒行为,这是一起严重违反护理规范,丧失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事件。这件事值得我们反思。首先,高尚的道德和专业的技术是一致的。因为护理治疗专业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和生命安危。我们能设想一个道德高尚的护士,在她的专业护理技术严重不合格的情况下,能够完成救死扶伤的责任吗?这只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更严重后果。这样的医务人员即使是服务态度再好,也不会得到病人家属和社会的谅解。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无知就是犯罪。“扇耳光”事件中的那位当班护士就是杀死两岁小患儿的凶手。这给医学界也敲响了警钟。此外,近期在海南校长开房事件中,同一家医院出现了前后两次结果迥异的鉴定,令人大跌眼镜。涉事家长也曾多次接到熟人捎话,校长家人曾托人找他们私了,希望不要把此事闹大,再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据此不禁可以想象这家医院的'医德被什么样的势力吃了。一个化验结果的数据是否可靠,一份心电图的分析是否正确,如果每个参加操作和判定的医务人员都能意识到他们做出的结论对病人的以后将发生怎样重大的影响,从而谨慎从事,力求为病人提供最可靠的资料。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其实也是医德高尚的一种体现。

  除了以上两个案例体现了当今医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欠缺外,我觉得医务人员对待病人的态度也很重要。医务人员中对病人态度比较常见的是冷漠。在医务人员眼里,门诊急诊部门都是一个很普通的地方。但是,在病人眼里却完全是另一回事。病人和他的家属到一个对他们完全陌生的环境,心情又焦急。可是,如果他们看见工作人员是一种漠不关心的神态,如果他们畏畏缩缩甚至低声下气地提问,得到的是爱理不理,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呢?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讲医德,用不着说什么大道理,需要的仅仅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假如你带着亲人去看病,或者是自己生了病,你就自然不光计较能不能看上病,看好病,也会计较医务人员的态度好坏等方面了。

  当然,医生的职业道德败坏也只是个别现象,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医生护士,像南丁格尔奖章的获得者刘振华、王秀瑛等等。媒体也频频报道过医务人员在危急时刻伸出援助之手,像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非典时期、禽流感时期,医务人员都奋斗在第一线。他们之所以被誉为白衣天使,就是因为他们给一个又一个在病痛中的患者带来了温暖,光明和再生。我相信,每一个患者或者亲属看到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匆忙的小跑着推着急诊病患的时候,也会从心底产生一种仰望的尊重。医务人员的工作也是十分艰辛的,每时每刻,包括所有的节假日,也毫不例外,都有大量的医务人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帮助病人解决病痛。当然,医生自己也是一个人,和大家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情绪不好的时候,甚至也会有因受到委屈而对他人不满的时候。我想,他们都会尽量克制自己不把这些带到工作中去。当他们穿上白大衣,也就摒除了一切杂念,,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这何尝不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呢?换个角度来说,我们就诊的病人也要多多体谅他们。

  最后,简单讲讲如何更好地建设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生的职业道德建设,首先应注重

  医德情感的培养。我认为医生应当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只有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医学道德的责任感自然增强。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医生也毫不例外首先是做人,然后是做事。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要在医生眼里,都是平等的。以仁爱之心对待病人,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据说北京医院经团委倡议,在门诊大厅安排了两位义务的“导医小姐”。她们每天亲切热烈地解答各种疑难问题,给病人提供各种咨询,因此也受到普遍的欢迎和感谢,不少医院后来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我觉得这些年轻医护人员的行动,无疑是应该受到赞赏的。实际上,这是并非难以做到的事。如果我们每个在门诊急诊工作的人员都有这种观念,注意一下态度亲切和顺便给病人一点指点,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充满温暖的氛围。

  总而言之,仁心加上仁术,医者永远都是我们健康的保护神。

道德的议论文11

  蜡烛固然不美,但它在人们陷入黑暗时燃烧着自己,给人们以光明的享受;彩虹固然短暂,但它那雨后天晴瞬间的存在,给人们以美好的回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诚谋士们的写照。自古以来,诸葛亮的事迹被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出众的谋略,更是因为他有着奉献的精神。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他“抗吴联曹”,帮助刘备三分天下;为了完成刘备临终前托付与他的`重任,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辅佐刘禅兴复汉室.其中,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更体现他是临危受命,很多人都会有着这样的想法:奉献是可做也可不做的事,何必再去拼命地做呢?为何不直接敷衍了事?可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做,他不仅奉献了,而且是尽心尽力地奉献;他不仅奉献了,更让奉献二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升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老师们的写照。还记得那个为救自己学生而被双腿截肢的张丽莉老师吗?仅有29岁的她,是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20xx年5月8日晚,一辆失控客车撞向学生,危急之下,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看起来文弱的女老师,在关键时刻怎会有那么大的勇气,那是因为,她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她的心在那一刻鼓舞她去做,要求她去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英雄们的写照。76秒,多么平凡而又短暂的时间,而一位司机用这短短的76秒保住了车上所有乘客的生命.这个司机叫吴斌,48岁,是杭州长运二公司司机.20xx年5月29日,在高速公路客运行驶中,吴斌被迎面飞来的铁块砸中.他强忍巨痛将车缓缓停下,疏散乘客.在告诉大家注意安全后,自己倒下了,后因伤势过重而不幸逝世.在出殡的这一天,全市的人为他送行,“一座城送一个人”,是什么使全市那么多的人为他这么做?那是因为,吴斌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延长它,无法让它永存.但是我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若如蜡烛长久付出,或如彩虹展现瞬间的美好.我们可以用奉献来体现生命的价值,用奉献来换得生命的永恒.

道德的议论文12

  林肯曾经说过一句话:“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告诉我们法律与道德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从古至今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法律。法律与道德是不断的变化

  与完善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考古学家威尔逊在周游世界的考察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

  在非洲一个原始部落中,部落里的人们发现经常有东西失窃,于是部落里的组长召集全族人开会:“为了使我们能继续保持安宁与和谐的生活,我以全族族长身份下令,偷窃者一旦被捉住按部落规矩将受到鞭打20下的惩罚。”

  但是盗窃者依然我行我素,豪不听劝,族长依旧召令人们开会警告,但偷窃者还是继续行窃,族长忍无可忍召开第三次大会说:“偷窃者一旦被捉到将鞭打40下。”

  有一日,有人报告说偷窃者已经捉到。消息传开,人们各个都来到了广场,看看谁是偷窃者。当大家看见偷窃者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偷窃者竟然是族长年迈的妈妈。但是族长却履行诺言代替自己的母亲鞭打了40下。

  而这件事告诉我们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族长既履行了法律也完成了一个人的道德所在,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和自己对母亲的孝道。所以说法律与道德是不能分开的。

  若一个国家具有法律,而没有道德那么统治这个国家的'国主一定是一个暴君,例如秦国的秦始皇由于他的专制统治,使百姓们民不聊生,痛苦不堪。若如果只有道德,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所以法律与道德是不能分开的,而且他们应该相互合作。那么这个国家才能繁华昌盛经久不衰。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公民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发扬社会的道德、传递正能量。

  道德在我们的心中,法律在我们的身边。遵法守法、道德做人我能行。

道德的议论文13

  这已经是我第“n”次坐公交车了,我发现,在公交车上,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

  公交车的上爱心专座,都是与其他普通灰色座位区分开来的——是橙色的。可是这“老幼病残孕专座”,现在竟都被那些年轻人占了去——老?他们一点儿也不老;幼?年纪也不小;病?状态好的不得了!我敢说他们肯定是做过“脸皮加厚工程”……但也有例外,比如,色盲,看不出是橙色等等。可我这次坐的82路公交车,橙色的座椅上都绣着“爱心专座”四个大字,这些年轻人不会不识字吧?就算不识字,那怎么看得懂手机上的网页新闻?况且,车上作文还有很多座位,他们图什么?近?

  前段时间,网上也有不少关于公交车的座位的新闻,譬如:一位孕妇在地铁上坐了爱心专座,由于天气凉,穿的较多,看不大出来这是个孕妇。站在旁边的`一位中年妇女就不断的使眼色,暗示孕妇让座,孕妇回应:我已经当妈妈了。大妈大怒:不想让就不让呗,还编个理由。怀孕?你骗谁呢,肚子这么小,你当我瞎呀!

  难到这样的事大妈没有经历过吗?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用大众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个体呢?

  这些人就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那他们的良心、道德又从何说起呢?

道德的议论文14

  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道德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帮助他渡过难关。道德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得。

  有一天,我在补习班路上捡到了2十元钱,顿时,我两眼发直,心里想:“呀!这么多钱,够我一个月的零用钱了,反正周围又没有人看到,捡到了,这钱就归我了呗!”正在欣喜中,这时心灵深处又有一个声音在呼喊:“不行,不能这么做。想想看,如果你就是那个丢钱的人,会有多着急,我们一定要做个有良知的人。”这时,我的心里好象有了2个小人,一个天使,一个恶魔,2人互相争辩到,“要!”,“不要!“一定要!”,“一定不要!”``````最终正义战胜了邪念,我决定不贪这个小便宜,要把这钱归还给丢失的人。于是,我便行动了起来,把钱交给了老师,由老师来处理。老师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和蔼地说:“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普卢塔克说,‘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你真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啊!”我听了,心里喜滋滋的。啊!原来道德是良知的体现,可以使人的心灵充满了温暖!

  “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道德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帮助他渡过难关。道德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得。

道德的议论文15

  摘要:教育科研道德是道德的一个层面,并有其特点。是师范教育的重点问题。教育科研道德直接关系着师范生的从教品质,缺乏教育科研道德就不是真正的师范生。师范生教育科研道德的培养应与公德、职业道德相一致。

  关键词: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道德 道德培养

  教育科学研究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如科研能力、科研意识、科研精神、科研评价、教育科研道德等等。其中教育科研道德是师范教育的重问题。教育科研道德直接关系着师范生的从教品质,缺乏教育科研道德就不是真正的师范生。

  作为道德规范的一个层面,教育科研道德不可能脱离的道德的基本要求,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把研究方向定位在国家、民族利益的大目标下,虽然科学是无国界的,但师范教育是有国界的。(2)防止实验中对被试对象可能造成的伤害。在教育科学研究时必须符合教育性的原则,决不允许进行有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所谓研究,凡是与教育方针相违背的研究,均不应进行。例如,对儿童进行测谎实验、国外对儿童进行培养“残忍”、“好斗”以作为将来适应社会竞争的实验等,均是不道德的,即使实验的方法是成功的,但因实验的内容的不可取,违反了伦理准则。(3)对他人研究成果应该尊重,所以诚实问题,尤为重要。(4)科研中的团队协作、相互支持。要有奉献精神,要献身合作,会爬别人的肩膀,也会给别人肩膀。科学研究工作毕竟是“团队工作”,教育科研活动中牵涉到许多教师与师范生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发挥最大的功效。(5)为真理、为科学的献身精神。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唯上、不唯书,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和长官意志,也不迷信任何权威和现有理论,始终实事求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大胆假设,勇于创新。

  如何培养师范生科研道德?应在以下层面上加以思考。

  (1)切实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从师范生的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范院校是输出教育人才的平台,是精神文明的窗口,思想道德建设是它的核心。要通过理论武装,使师范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关和价值观,做党的基本路线的忠实信仰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理论的魅力在于认识现实,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当前要特别关注和解决师范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道德的要求有两方面:做人和做事。做人要光明磊落,浩然正气;做事要“但求无愧我心”。

  (2)深化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针对师范生正处于青春期且心理素质参差不一的情况,学校的德育工作为适应未来的职业需要、科研需要和终身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创立公正、公平惩恶扬善的道德氛围的同时,应加强师范生的心里教育和心里调节,注重培养师范生的自信心,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帮助师范生树立自信,发挥潜力,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减少不良心理所造成的道德问题,通过教育心理学讲座、成功人士的报告等形式,激发师范生自身内部的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使他们产生重建自己道德经验结构的需要,进而消除浮躁的心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增强他们的理性,避免由于片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与个人的道德培养对立起来。

  (3)加强教育的`科研道德教育。师范生教育科研道德是建立在社会公德和师范生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的较高级的道德规范。因为一个不具备起码公民道德规范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师范生,同样不具备师范生道德规范的人,也不可能因热爱师范生职业去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活动。道德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评价的、受自己观念指使的人格倾向。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伴随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演变、产生、发展的,是调整人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表现为在这种行为下个体的善恶评价和道德素养。道德素质是人们从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出发,在处理社会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人们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简言之,即做人的准则和标准。有人认为道德教育模式:是一个人的品德的形成是在他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的过程,而不是道德规范从内部自然展现的过程,也不是被动接受外部灌输的结果。道德教育的主体在师范生,师范生的素质决定师范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建立在公共道德基础上的师范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师范生的道德素质并不止是个人的培养问题,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自身的品德培养去影响、教育感化学生,塑造师范生完整人格教育、高尚的品格,以形成师生共进、教学相牧的教育局面。

  (4)加强社会实践。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迁移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观察示范、模仿训练、娴熟与运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行。由于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交往和心理作用过程,尤其是道德的形成,须在人际间活动中培育。而我们在道德教育上的问题就出在按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与生活割裂开来,作为一种知识来训练,其结果是师范生有道德之知,而缺少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无道德行为。所以要鼓励师范生参加实践活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大师范生踏入社会的良好契机,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师范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实施、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学会社会道德实践中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反观自己。从面培养了自我管理能力中寻求高尚的精神支柱。在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的同时,明确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实践中使师范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道德的议论文】相关文章:

道德的议论文05-01

道德与利益的800议论文 [道德与利益的议论文]04-13

道德绑架的议论文02-26

道德与规则议论文02-21

关于道德的议论文07-31

道德与利益的议论文05-02

关于道德的议论文(精华)09-30

规则与道德初中议论文01-19

道德与义务_高中议论文02-16

高中关于道德的议论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