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议论文(1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议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三议论文1
独坐窗前,且听风吟。
风,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黑沉沉的、黑沉沉的大河,带着千军万马之势,裹着塞北干燥新鲜的冷空气,力压而来。捧着热茶,独坐窗前的我,一如冬日瑟缩在巢中的兔子,竖起耳朵,且听窗外风的吟唱。
它一定是在唱一首像伏尔加上纤夫的拉船曲一样沉重雄浑的歌。伏尔加河的'水载不动沉重的硕大的船。皮肤黧黑,在烈日下反射着古铜色光的纤夫,布满老茧的钢铁一般的手,用力,紧握,任凭纤绳,深深地勒进了他们的肩膀、他们的血肉之躯还有他们的灵魂里。
要是大观园里刮这样的风,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怕是又要落泪了吧?这样的风,何止是辣手摧花,使得“花飞花谢花满天”,怕是连树,都要一并摧倒,碾成漫天飞舞的粉末,一并收走了去。病潇湘,太软弱,只能在江南烟雨里养着。风里,不该有哭泣声。
风,是前世抹不去的乡愁。“燕山雪花大如席”,唐朝的一位大诗人曾说。每次读到这句话,我总是惊心,仿佛触动了前世今生的哀伤,想到的不是大如席的雪花,而是在广阔无边雪原上嘶叫的烈风。琵琶乱弹,嘈嘈切切,急如马蹄,快如惊雷。掩朱门,离金殿,弃玉阁,别亲人,自长安,万里长歌,一路向北。命中注定生如蓬草漂泊无定,大红狐皮斗篷里的女子没有眼泪,回望长安,如惊鸿一瞥,多少繁华成旧梦,此一瞥,却惊了路边蓬草一生,来世为人,便做这样的女子。
尚年幼的我,在读到唐人的塞北诗作时,常能见着那株蓬草,见着那奇景,忆起前生的乡愁。此生,定要去塞北。
风呼啸着穿过窗棂,发出呜呜的声音。我心里有个声音说:“是了,是了,这就是羌笛的声音。”那游牧民族的灵魂之声啊!听风的时候,时常想起那马背上的民族,浩浩荡荡,在风里,在扬沙的黄昏,血红的落日里,悠悠地走进地平线里边。羌笛声,马蹄声,人影都渐渐远去,隐没在一片落日的血色里。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在什么地方,卷土重来。游牧民族的血脉里,总有一种不安分的东西,鼓舞着他们去南征北战,去漂泊,去流浪。
打开了窗,风,黑沉沉的风,鼓了进来。我站在原地不动,风吹过耳畔,听,它在唱一首铅一般沉重的歌,却有着水银的亮泽。深吸一口气,把风也吸进去;吐出一口气,五脏六腑却如台风过境后的天空一般清明。
今生,要做一个塞北之风一样的人,厚重、坚忍却又潇洒随意,敢于直面惨淡,唱自由之音。
独坐窗前,且听风吟。
风里,自有好声音。
高三议论文2
一、议论文的结构合体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二、思路入格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同样,分论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也应当是因果联系。如在“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就可这样展开论述:“边防战士的坚守,使国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师的坚守,使桃李满天下;白衣天使的坚守,使病魔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飞”这个分论点下可以这样展开论述:“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思想却永远享受绝对的自由。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后主李煜;才有了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总之,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社会才会在其牵引之下不断地进步,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
三、粘连有术
一篇像样的议论文,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一) 观点+过渡+事例+分析
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过渡”和“分析”。所谓“过渡”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词句来勾连,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议论文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其本质特点,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
(二) 观点+过渡+论据+分析+归纳
这种议论文论证方式就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归纳”。所谓归纳,就是从多个事例中提炼出必然性的东西。既然要从多个事例中提炼,那么,“论据”部分,就应是两个或三个以上。
(三) 一般道理+个别道理
即“演绎推理法”。前面的分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用普遍性的真理(论据)来证明特殊的论点的方法。
高三议论文3
梦是神奇的,是斑斓的,是甜蜜的。人们在追逐它的过程中痛并快乐着。完成千古绝唱——《史记》是司马迁的梦;千万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是成吉思汗的梦;卧薪尝胆,能够复兴国家是越王勾践的梦……
他愿如白菊般淡然,归隐于山林之中。高洁如他,怎能与浊溪同流!虽然生活清苦,但也决不向他人低头!有一天,他在梦中看见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桃花源,树影叠叠,花香阵阵。但梦醒之后,只剩处于闹境的草庐。于是,挥笔而就,写下不朽的《桃花源记》。可现实中哪有世外桃源呢?梦终究还是梦啊!几千年后,当我们展开魏晋画卷,看见有一人身着飘飘白衣,傲立于山野之间,手持一束白菊,悠悠地望向南山,身影渐行渐远。渊明悬印离去,实现文人的归隐之梦。
他不愿在乱世中成为一个浑浑噩噩度日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带着这样的梦想,他毅然举兵,在诸侯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出征乌桓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了沧海。站在碣石上向远眺望,真是满眼风光!这时仿佛天地都被自己纳入怀里。但是,一统天下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在武力征服的过程中他失去了长子、爱将和成千上万的士兵。孤老一生,是何等的滋味!最后,他成功了,在史书上用自己独有的方式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成就统一霸业,实现梦想,阿瞒一生拼搏,失去了太多太多……
他才华横溢,也曾想出相入将。他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飞扬的文采令许多人拍案叫绝!但官场黑暗,此时的大宋王朝已不复辉煌。结果,他无力支撑,被同僚排挤出朝,被皇帝一贬再贬。虽然前途渺茫,自己远在他乡不能与家人团聚,可是为民劳苦的生活却也别有滋味。他淡泊旷达,词作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白梨花香远溢清。他救济灾民,开通西湖苏堤,挖深井引水入渠。从最初入仕为官到心系黎民百姓,东坡明白了一生的梦想与追求。
这就是追梦。只有付出,梦才会成真。梦,就是陶潜手中的淡淡白菊;梦,就是曹操东临碣石的孤单身影;梦,就是苏轼身后的千堆雪;梦,就是……只有在现实中当一个勇于追逐梦想的人,才不会将一生错过。追梦人身上散发的光辉,照亮历史的天空,温润我的心田,启迪我的人生。
高三议论文4
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让我不得不反思,这种事情发生的根源是什么?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件事要说到根源就是那位随地吐痰的男子,黑衣男、劝架群众都是由他而起 ,而随地吐痰这样的行为折射出了生活中一些微小的不文明现象,古人云: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些细小的不文明现象却是会形成大的祸患。如今,我国都在建设核心主义价值观,国家也在文明这一块下了许多功夫,但大部分的城市一听全国文民办的人来暗地检察,所有的街道改头换面的速度简直绝了,这种只改形式不改本质的文明改变恐怕依旧难登大雅之堂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本质上避免这些问题?我认为像吐痰男子这一类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的习惯所成,可在各地组织一个“杜绝随地吐痰”行为养成组建立多个微信群,邀请那些经常随地吐痰的人加入队伍,个他们的加入颁发“文明市民奖”,这种奖会在心里上暗示他们是一个文明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更注意个人行象。类似的一些随地扔烟头、垃圾扔在垃圾桶旁边、使用污言秽语等人们习以为常的不文明现象得以解决。而一些虚假文明则需要让它们原形毕露,的'确,暴露出来会涉及许多人的利益,但如果把这些问题藏着会导致后续的许多问题发生。如何让这些问题暴露?事实上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都清楚,他们只是在做样子,过了几天等文明办的人检查完了又恢复原样了,如果国家把城市市民的文明程度与城市官员的声誉与工资挂上号,让文明办的人每天记录市民文明情况,把问题记录好,共同讨论如和真正把不文明现象一一解决,每隔一个月换一个人,这样才更能反映真实文明情况,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不去解决。
纸上谈来终且浅,我要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了。
希望你能从中收益,寻找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与大家一起共建文明社会。
高三议论文5
每人都应有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梦想却属于每一个人。
它没有分别,不分好坏高低贵贱。
有人认为,为自己定一个大梦想是好高骛远。我添上一句:但如果他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朝着梦想出发,那么梦想终能实现。
有人说:,《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很愚蠢,一个人孤独地同鲨鱼搏斗,最终却拖回了鱼骨,一无所获。而我却认为老人是一个智者,他懂得去追逐梦想。他虽然失去了肉体所需的食粮,
却收获了用之不尽的精神存粮。
爱迪生有一个梦想:发明更多实用的东西,为人类造福。于是,他的人生有了方向,他的功绩因此而伟大,他的人生因此而辉煌,他的名字因此而不朽。他为何会成功?因为他一生都在
追逐梦想。
屈原也有一个梦想:要使自己的祖国更强大,不受秦国的欺压。于是他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名言。这不仅是他崇高气节的写照,更是他追逐梦想的勇气与实
现梦想的决心。
世人大多都碌碌无为,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成为伟人的.屈指可数。为何生在同一个世界,吃着同样的粮食,处在同一个年代,人的成就却如此的不同?放眼望去,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位
伟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是民族解放?
是使祖国强大?是为全人类造福?是为后人留下精神食粮?还是……不管是什么,每个伟人都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从未想过放弃。慢慢的,他们就成了一代伟人了。
噢,原来做一个伟大的人是如此的容易!
没错,就这么容易。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追逐梦想,永不放弃!
老师告诉我们,有一种蝉叫十八年蝉,它要在潮湿、昏暗的土壤下生活十八年,然后破土而出,用一个夏天来歌唱,最后默默的死去。我思索:是什么能够让它孤独地生活十八年?最后
得出答案:是梦想,是歌唱的梦想!是这个梦想支撑着它,度过了孤单伟大的一生!
不要感叹人生苦短。拾起梦想的种子,用一生的时间去播种,在最后一刻去收获。你会发现,你的一生,其实很精彩、很充实!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带来的喜悦无法估量,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味道吧。
去吧!带着梦想出发,伴着希望起航……
高三议论文6
上大学之后我信誓旦旦地决定再也不要参加任何大型考试了,尤其是类似高考这种,耗费漫长时间与精力去准备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你一生的考试。它带给我的阴影实在是太大。总也睡不醒的早晨,眼睛几乎睁不开,早读时要喝下一杯浓浓的咖啡才能让自己不要睡着,以至于后来很长时间我一闻到速溶咖啡的味道就想吐。还有频繁更换的中性笔芯,手上洗不掉的墨迹,教室里弥漫着的油墨味道,做不完的`数学题,背不完的历史政治。最可怕的是那种对未来的怀疑和自我的崩塌。
这一切都太可怕了,我给我高中的老师写信∶“我再也不会参加这种考试了。”但是过去并没有多久,这种想法就改变了。一方面固然是没有选择,我渴望有更好的发展,能看到更远的世界,无可避免的要考一些考试与成绩来证明自己与追求未来。另一方面,慢慢冷静下来之后,对于考试这种形式,我也有了新的思考。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肯定的。我们都倾向于选择更轻松的生活方式,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情,是每个人的自然天性。但是,除了轻松的生活方式之外,我们还有着更高级的追求,诸如梦想与自由,以及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的更大的成就。为了这些追求,我们可以选择放弃那种相对轻松的生活而选择一条更加艰难的路。
对于我们平凡人来说,考试给了我们这种机会,去改变一些先天的,不能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劣势,使我们可以和大多数人站在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平台上竞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靠自己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机会。近来很多人在质疑考试这种形式的公平性与平等性,它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完全公平的。但在当下,它确实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平台与机会。
如果说高考是被动选择了考试,那么这一次,就是主动选择。心中仍有梦想,也庆幸仍有追逐梦想的机会。一定会认真对待与准备今后遇到的考试。
高三议论文7
看到好照片时,人们通常的反应是“拍的真不错你用什么相机啊”看到不好的照片,人们却又嘲笑拍照者水平太差,这是不愿从内心肯定他的想法,拍得好归功于相机,拍的不好又怪别人水平,为何总以对方水平一般来作为前提,而不客观全面地思考问题,看到他人的优点? 一味否定别人的努力付出,不能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只会带来消极的情绪,使彼此关系疏远,因此要学会肯定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从而促进彼此完善与进步。曾经有一对姐妹因父母上线砍柴被野兽杀死而相依为命,姐姐每天都在山上采红薯给妹妹吃,妹妹却天天嫌弃,觉得吃腻了,直到有一天姐姐生气离开这个家,妹妹快饿死,她才想起姐姐的好。这个妹妹便时没能在平时看到姐姐的'辛勤与努力,一味抱怨,最终使姐妹关系恶化,才落得了悲惨的下场,“升米恩,斗米仇”说的正是这类只看道别人不好的地方,不能肯定他人的人。
倘若这个妹妹每日感谢姐姐为自己做的一切。两个人和睦相处,互相肯定,维持生计,定能逐渐脱离困境。不至于弄的家破人亡。肯定就如同微笑,他既表示着对他人的尊重,也激励着对方,更加努力,不愿辜负这份认可,肯定可以使彼此间的距离更近,使内心深处的欣赏展现出来。
鲁迅小时候因保姆阿长踩死了它的墨鼠怀恨在心,却因后来阿成辛苦为他买来山海经,而对阿长格外感激,在有的人看来保姆为孩子买东西是很平常的,甚至是为了讨好他的,可鲁迅却肯定他。在别人对一个小孩的话不放在心上时,阿长特地为他去买,甚至因为读成三哼经而经历了一番曲折曲折,这体现了阿长对他的爱和关怀,鲁迅看到了这一点,肯定了他的付出,甚至多年后写了文章纪念他,这也反映了他与阿长间的关系因肯定而变得更深厚。
诚然,缺陷与失望是无处不在的,可优点与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总是有的,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也不希望自己在一番努力后收获的只是批评,何不经常看到别人的优点,多多肯定她人呢?
高三议论文8
有病就得吃药,这已成了一条定理,当然,有了病,吃药固然重要,然而,药的成分与吃药的时机、方式也同样深深地影响着疗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一代雄才,一统天下之后,吃错了李斯的“药”——焚书坑儒、严刑苛法,引起了天下的不满,为秦朝的迅速灭亡埋下了伏笔。李斯之意本是更好禁锢思想,维护封建统治,但药的成分不对,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伤害了身体。
反观商鞅变法,他针对秦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对症下药,最终使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正是由于“药”的成分好坏所导致的。因此,对于病症,就需要拿捏得到位,开出一份好药方。
同样,吃“药”的时机也至关重要。蔡桓公讳疾忌医,一再拒绝扁鹊为他治病,等到病入膏肓之时,连神医也回天乏术了。面对“疾病”,我们将其消灭于萌芽之中。
周厉王横暴专横,竟下令禁止臣民评说朝政,导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举最终导致国人动乱,厉王最终被杀。其实,周厉王的臣子曾上书厉王,请求取消这一荒唐的做法,可为时已晚矣!周厉王用“药”时机太晚,最终落下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除了药的成分和用药的时机、用药的方式也需要讲究。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古训难道真的正确吗?为什么良药一定苦口呢?忠言一定要逆耳呢?我看未必,良药和忠言,如果都有一层美丽的粮衣片,这将更利于病者。
唐太宗时期贤相魏征,敢于直谏,屡屡触怒龙颜。“会当杀此田舍翁。”这是太宗的一时气话,但也可以从此看出太宗动了杀机。所幸的是太宗是明君,更有一个好王后。面对皇帝的怨气,王后婉言相劝,魏征才得以保全。倘若换了别人,魏征早就身首异处了,而魏征,最多得个“死谏”的称号,于国失了人才,于个人送了性命,于君王则背了个昏君的罪名。如果下“药”的方式和缓委婉,“药”喝下去的机率大得多。这样,才是用“药”的最佳方式。
面对“疾病”,我们用“药”应该是选择正确的成分,有利的时机恰当的方式,只有这样,“疾病”才会好得更快,更彻底。
高三议论文9
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温水煮青蛙”这个故事,当舒适的环境麻痹了青蛙的警惕,在危险来临时,再逃离险境已来不及了。这告诉我们需时刻保持忧患的意识。
时刻保持一颗忧患的心,不让自己身陷危机而不知。古时,齐国君主想收服楚国,齐国的谋士管子就让齐桓公花大价钱去购买楚国的鹿,楚王听闻了,喜出望外,丝毫没有警惕之心,结果,齐国花了几年,不费一兵一卒就把楚国收服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楚王在面对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时,没有忧患意识,当他反应过来时,已为时已晚。所以,保持一颗忧患的心。
时刻有着忧患的意识,可使自己在这种意识中不断进步。在学校,需要有忧患意识,才能不断激励自己,获得下一次考试的进步。就例如孙杨,这位家喻户晓的游泳冠军,如果没有忧患意识,而是沾沾自喜,不努力训练,他就不会再一次次超越自我;中国,如果在清朝时期,君主有着忧患意识,就不会一再衰落,而落得被挨打的.下场。
时刻保持忧患的意识,不让自己在安逸的环境逐渐消亡。曾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曾有一些渔民出海打鱼,但是当他们回到陆地,鱼就已经死,卖不了好价钱,唯有一个老渔夫,打回来的鱼都是活蹦乱跳的,这让众人都不免疑惑:“为什么我们的鱼回到陆地后就死了,而你的鱼却都还活着?”老渔夫笑了笑,打开了装鱼的箱子,发现了这里面除了老渔夫打的沙丁鱼,还有几只鲇鱼。老渔夫说:“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沙丁鱼时时刻刻都在躲避天敌,自然会比较有活力。”正是因为有天敌的存在,沙丁鱼一直保持着警惕,没有在舒适安逸的空间死去。
就像现在实行的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制度,这样的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在这种忧患的意识下,不断提升自己。而如果没了忧患的意识,只享受着安逸,就像那被温水麻痹的青蛙,就像那被馅饼砸的忘乎所以的楚王,就像一百多年前被挨打的中国。
所以,保持一颗忧患的心,不要到了最后才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那时,再后悔,已晚矣。
高三议论文10
伊索说:“一个人总不能在每件事上都是第一”。在我们失败时,有人会处于巅峰之上,我们不该吝啬欣赏,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同时,我们也不该沉迷低估,因为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将欣赏的眼光吝啬于自己。
欣赏他人,充实自己。美国在七八十年代已经发明创造了许多探索宇宙的伟大发明,为世界探索宇宙奥秘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国也随后制造处东方红一号等去探索宇宙。这不是在欣赏美国科技后的学习借鉴才有的成效吗?如果想中国清朝将自身看做是天朝大国,对西洋的军事机械不屑一顾,最后不过是罗哥挨打的份罢了。
如果当时的清朝时毕业于学校的学生,那么这个以血换来的教训不正是告诉我们即使毕业于大学,也不应该高估自己,而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人不可能总在每件事上得第一,即使毕业于大学,也总会有不如人的地方,何不大方一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充实自己。
路边的野草不如温室的玫瑰那般眼里,却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美誉,因为它们不曾吝啬过欣赏的眼光给自己,即使在糟糕的环境中也旺盛生长。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肯定自身的价值。马云说:“如果你像我毕业于三四流的`学校,就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马云没有因为自己毕业于三四流学校二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也没有关系,他三次高考圆了大学梦,但却没有因为这样停滞不前,建立了阿里巴巴,淘宝网,并吞并了雅虎,这无一不是他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没有否定自己家中的体现啊!
没有人说毕业于大学就一定有出路,三四流的学校一定是辛苦命或碌碌无为。成功的关键不过是在于你是否吝啬自己欣赏的眼光。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便会收获自己没有的东西,填补自己的缺陷,完善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在以后的道路越走越稳,没有犹豫。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就能使自己这只“井底之蛙”看到的天空越来越开阔,欣赏的去看,变不会让自己编的自负和过于谦卑,内心也少了对优秀事物的嫉妒,自己也能得以成长,人生路上也少了些沉重,多了分愉悦。
你可以对物质财富吝啬,但不能对欣赏的眼光吝啬。对于大学毕业,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因为我们拥有无尽的知识财富,也许我们没有的是对社会基层环境的认识;在三四流大学毕业的,更需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之前的道路也许会不顺利,但我们还能用未来的时间逐渐一条新的道路,通向成功。
不管之前的道路如何,已然成为了过去。我们需要的是眺望未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别人,为未来的道路铺上鲜花,嗅着花的馨香,用轻快的步伐迈向未来。
高三议论文11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您走到黎明……”人生如蜡,理想如芯,没有了理想,人生还有何意义?有梦想萦绕的日子是非常宝贵的,有理想相伴的感觉是充实的。理想,驱散了人生路上的每一处黑暗!
历史上,无数能人志士、文人墨客、能工巧匠都是因为拥有理想,才使得人生更加有意义,作出更多非凡成就。
理想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予您生存的希望。司马迁年轻时遵从父亲遗愿,立志写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在他着手撰写这部史书期间,受李陵案牵连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司马迁一度打算自杀,却因撰写史书心愿未了而顽强地活下来,历时18载,终于完成《史记》这部着作,史料丰富翔实,备受后人推崇,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
理想是大海中的灯塔,给予您前进的方向。王羲之酷爱书法,自小立志成为大书法家,每天勤学苦练,老师却将他的字称作“死字”。为此王羲之曾一蹶不振,后来受父母劝导,迷惘间入山拜师学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直到他写完第十八缸水后,师傅才允许他出师。自此其书法已成气候,字体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传赞为“书圣”。
理想是风雨中的港湾,给予您无穷的斗志。鲁班出生工匠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精湛的技术,并立志要将它发扬光大。一次,国王下达任务,要求20天内建造一座宫殿,可完成宫殿需要300根巨木,凭当时的工具根本无法按时完成。鲁班一度意志消沉,让弟子们离开,准备一人承担罪责。但想到自己未竞的理想,又重新燃起斗志,经过反复实践研究,终于制造出“锯”,大幅提高了采伐速度,按时完成了任务。从此,鲁班信心大增,遇事不再颓丧,通过观察生活,又陆续发明了刨子、云梯等工具,其美名在民间广泛流传,对后代工匠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般没有生机;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般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般没有方向。让我们用理想的明灯驱散生活的迷雾,照亮人生的路途,让我们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三议论文12
之前见过一则报导:在外国的中国少年在网吧强占一名韩国流浪汉位子不成,揽招朋友群殴对方,结果流浪汉掏刀将他刺死。
这起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大体上都是批评少年的恶行,从网友的评论中,也折射出了广大网民思想上存在的不足。在评论中,很多网友纷纷唾骂事件中的少年不是中国人,不配当中国人,然而,我认为他到底是中国人,罪不至剥其国籍,就没人能够说他不是中国人。
类似的`批评在网络上也很常见,尤其是当中国国民在外国犯罪时,网友的这种评论倾向更为强烈。然而,我想说,如果中国人连自己的同胞都不承认,中国人唾骂本国人不是敝国人,我国的尊严就得到维护了吗?而如此唾骂那些犯了罪的,是不是就表明了我国对待犯罪行为的态度了呢?
宽容是中国自古的美好品德,在家庭中,父母对待自己孩子所犯的一次次错误,即是以宽容去教育他们,扶助他们走向正路,至于因为孩子犯错就断绝关系的至今未曾得到褒扬。而从国家层面我们也应该遵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错应该承认,应该负上责任,国民有权利发言指责犯罪的国民的错误行为,但唾骂他们不是中国人的行为就有欲脱离关系以达到独善其身的嫌疑,实在非团结国家民族的有益之言。
作为中国人民,我们应首先团结一体,对待犯罪分子危害国家社会的行为,用舆论加以指责、抨击是我们的责任,彼此监督身边的犯罪行为,是任何一个拥有爱国情怀的国民应有的自觉意识,必要的时候更需要我们行动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确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国家社会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全社会的监督有利于更好地打击犯罪行为,而网络为信息和舆论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当一切运用得好,对社会风气的整顿将会有很大帮助,相反,若网民有感即发,没有考虑言语是否得当,那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言而总之,我们在网上的评论应该三思而后言。
评论一个人是否某国国民,全在于他是否拥有本国合法国籍,一味地去否定他们的身份,绝非爱国行为,实是虚荣心作祟,因此,请勿轻易批评他人不是中国人。
高三议论文13
前不久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某省一位历史老师向教育部门申请要求高中以前取消物理化学等科目,增加文艺、体育、道德素质等项目的课时,这个建议自然不会被采纳,但这位老师的行为却在网络上引起一阵热烈的争论,围绕的核心自然是人文与科学孰轻孰重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人文要重于科学,在以后的发展中要侧重人文。在他们看来,国家要强大,发展科学没有错,但不能舍本逐末,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还是不能放弃的,发展科技的问题不能让利益泯灭了良知。在小悦悦事件以及跌倒老人不敢扶事件发生后,比残酷的死亡更加抨击人们心灵的是人们对自身的反省,究竟这个社会还有没有良知存在?我们一直在倡导的科教兴国真的'是对的吗?是否应该在发展科技的同时遗落人文?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科学要重于人文,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由此可见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道德高尚的基础,小偷出现是由于物质的缺乏,他如果是个亿万富翁还会去偷别人的钱吗?只有国家富了,人民富了,才会令道德素质更上一层,而这一切自然是要依靠科技的发展,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暂时放放。
其实,在我看来,人文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谁也离不开谁,它们对生活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从小我们就背"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后来我们所谓的这些坏人的出现都是政治、环境等各种因素导致的结果,我们需要用爱来包容他们,而不是冷眼相对、冷嘲热讽,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人文素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而只有社会和谐了我们才能更加团结,经济才能发展的更快,我们更加专心地去探索科技领域。同样的,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像在医学方面的发展则又利于人民的生活,从而使人们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以此循环往复相互促进,失去人文素养的科学只会让我们变成机器的奴隶,而失去科学的人文会使我们成为强国的奴隶。
总而言之,科学与人文必须同时发展,共同进步,共创我们美好的明天。
高三议论文14
古往今来,似乎拥有了无畏精神的人皆被冠以英雄的称号,荆轲孤身刺秦,赵子龙军中就阿斗,关云长单刀赴宴。据此,有人提出人应当是无所畏惧的,应有“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魄。而我认为,胆略过人固然是好事,但在我们的心中,仍应有一丝畏惧。
所谓的这份畏惧,不是谨小慎微,畏畏缩缩,这份畏惧应是如履薄冰的冷静,战战兢兢的体察,小心翼翼的戒惧,如负泰山的责任,这份畏惧更多的应是一种敬畏,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外界人和事的敬重。人曰:无知者无畏。过分的无畏其实源自无知,如果能感知却仍无所畏惧,那么其本质就是愚昧了。
人应畏惧自然。自然中有太多的精华值得人类去汲取,又有太多的哲理值得人们去挖掘和探究。“乌鸟反哺”“春去秋来”“落花流水”,大自然犹如一位襟怀博大的老者,又似一位学识渊博的导师,这样的'大自然难道不值得我们畏惧吗?因为这份畏惧,我们才有了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国策,才有了“科学发展观”,才有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构建。
人应畏惧对手。也许会有人质疑:畏惧岂不是胆怯吗?岂不会不战而败吗?非也,所谓的畏惧对手,应是正视对手的实力,不盲目自大,目中无人;面对对手,我们应多一丝畏惧,从而更客观地进行优劣分析。敬畏对手,会使我们少一份骄傲,多一份谨慎,多一些取胜的机会。
畏惧是一种认真的底线,因为少了畏惧,所以违章、违纪甚至违法犯罪频频发生,正气不兴,邪气肆虐;因为少了畏惧,所以人类在毁灭自己,从此天不在蓝,水不再绿;因为少了畏惧,所以神圣和正义得不到崇尚,便有了假药、假酒……
畏惧是一种智慧,一门艺术,畏惧是一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庄严。人的一生,与历史长河相比就是一瞬,倘若在这一瞬能恪守畏惧的情怀,我们便能拥有明净的心灵,心存畏惧,你绝不会因此而卑微,反而在困难与对手面前变得更加强大。
那么,就让我们每个人都心存一份敬畏吧!
高三议论文15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屈原
屈原的脚步伴着一曲《离骚》从历史中走出,将他的一生娓娓道来。曾经他的梦想是修明楚国政治,使楚国强大起来。但泱泱楚国却无一人理解他,他的主张受到权贵的排挤,可他仍没有放弃他的梦想,喊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言壮语,所以在看到楚国的支离破碎,毅然决然地投入汩罗江。这才是三闾大夫,他将个人梦想融入到国家富强之中,以天下为己任。即使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可就算死也要将自己与祖国的山河连系到一起。
时间像一条长河,滚滚东逝,历史留给我们太多的沉思。从古代传说的嫦娥奔月,人们对未知的渴望,到万户为上天而不幸遇难。如今,伟大的航天学者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变为现实。不得不将这归功于对梦想的执著追求。是追梦,让我们有探索未知宇宙的机会,是追梦,让我们的祖国雄踞于世界的东方。
而如今,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理应像各位先贤一样,拥有自己的梦想,就如梁任公所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世界则国雄于世界。”
我的梦想是做一位辛勤的“园丁”。不是在花园修枝剪叶的园丁,而是播种知识,耕耘祖国未来“花朵”的“园丁”——教师。我欣赏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之后的模样,举手投足之间,蕴含了多少的睿智。我愿为一名教师,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雕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才是教师的本色。
所以现在需要我马不扬鞭自奋蹄的努力钻研,用自己的梦想不断激励自己,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只有将自己打造成有学问的人,才能培养出祖国的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等到迟暮时,便可见桃李满天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追梦,我们是正努力勃发的小树,等到将来定能长成参天大树,荫蔽一方;追梦,我们是航行的航帆,坚定不移地驶向成功的彼岸;追梦,我们是永不退缩的海燕,面对阴云密布,大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们是龙的传人,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将在我们手中传承,我们没理由不坚定自己的梦想。屈原梦不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航天人追梦,用千年圆“嫦娥奔月”……我们应坚定自己的梦想,未来的中国梦,由我们书写,让世界知道,中国——沉睡的巨龙在崛起!高三议论文800字大全5
残阳如血,宏文顿成断章;英雄骄傲,骏马哀鸣末路。
关云长,无人匹敌的五虎上将,蜀国军队的骄傲,曾经的过五关斩六将的威武,曾经的千里走单骑的雄风,曾经的温酒斩华雄的豪迈,曾经的`曾经,都在骄傲自大那一刻灰飞烟灭。一世英名竟在弹指间化为乌有。在荆州告急时,他本应高度警觉,却偏偏自大地放话:“吾自幼习武,何惧之!”好一个“何惧之!”可怜的骄傲自大,最终葬送了威名赫赫的五虎上将,也葬送了正在蓬勃发展的蜀汉王朝!人生的道路很长,一时的得意不代表一世的得意。沿途的风景很美丽,但依旧是雄关似铁,只有那些谦虚谨慎的人,才可能而今迈步从头越。世事艰难,只有那些谦虚谨慎的人,才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可能把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机会,那些一味骄傲自大的人,永远不会登上人生的峰,他们往往会在半山腰见到了一点瑰丽的色彩便喜形于色,一把持不住便从半山崖摔下去。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和事不乏其例。
西楚霸王是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他力能扛鼎,横扫千军,平定天下,封土裂疆,威风凛凛。当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他,在“时不利兮骓不逝”的叹息声中褪色成一张泛黄的册页时,当破釜沉舟的壮举在滔滔的乌江水中滚滚东逝时,寒气逼人的剑光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人头落地,英明化作尘埃。
英雄如许,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背影,但也用生命留下了鲜血染城的教训:骄傲使人落后。骄傲使西楚霸王走上了人生穷途,面对绝路,壮士掩面,乌骓悲鸣。骄傲使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乃至于无颜见江东父老。人真的不应该因为自己取得了一点小成就而骄傲自大啊。
人生的道路很长,一时的得意不代表一世的得意。人们常说,成功是对谦虚者的馈赠,失败是对骄傲者的惩罚。一点都不错。
当我们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时,请把它看成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驿站,看作是一个歇脚点。谦虚的面对每一个成功,这样你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成为最终的王者。切记,骄傲使人落后。
【高三议论文】相关文章:
高三议论文03-06
感恩议论文高三04-04
合作高三议论文03-10
高三议论文15篇03-09
高三议论文 15篇03-21
高三议论文范文04-11
高三尊严议论文02-28
高三议论文范文15篇05-11
理想议论文05-06
奋斗议论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