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作文【优选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作文 篇1
一天下午,正要放学,突然黑暗降临,笼罩着大地。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同学们纷纷议论道:“要下雨了!我没带雨具啊!”老师命令开灯,接着全员开始组织“撤退”!
我们刚冲到楼下,天空中便下起了雨,紧接着刮起了大风,简直就是一场暴风雨!半空中,忽而闪电发亮,忽而雷声轰鸣,还夹杂着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声,如同一首雷电交响曲,在耳边幽幽回荡。
我也是这些没带雨具在雨中狼狈奔跑的一员,我奋力往前跑,终于到达了路边的候车亭,等待着公交“救星”的出现。暴风雨仍在肆虐,马路边的大树在颤抖着,好像是在对暴风雨表示强烈的不满。四周的空气中飞舞着一片片碧绿的树叶,活像一个个激荡的音符,谱写出一首扣人心弦的.风雨交响曲。唱吧……跳吧……万物都是我眼中快乐的摇篮。
暴风雨终于小一些了,我的“救星”也从远处缓缓驶来,打开车门好像在向我招手。我抖了抖身子上的雨水,和一群落汤鸡一同拥挤着准备挤上车。司机见状,拿过话筒大声喊道:“大家都互相让一让啊!老人、妇女、儿童先上,青年人最后上!”话间一落,大家全羞红了脸,连忙整齐地排起队,陆续上车。
回家的路上,司机不停地提醒大家要拉好扶手,还放了一首《回家》的歌曲。一路上,车厢里没有一个人讲话,每个人都沉浸在这动听的歌声中。虽然人人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成了落汤鸡,但心中却时不时涌起一阵阵暖流,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
回到家,我还在想:这真是一个尽心尽责的“港城好司机”啊!
小学作文 篇2
暑假里的一天,老师、小伙伴和我在学校举行了一场刺激的穿针比赛。
比赛开始了,我们组的小明和小红飞快地跑上台去。小红十分有耐心,她从容不迫地穿着,可是她怎么也穿不过去。瞧,她瞪着眼,绷着脸,小脸涨得通红。而小明呢,和小红同病相怜,他急得直跺脚,手直发抖。手中的线也不听使唤的左右乱窜。我又紧张又激动,因为小明是我们组的,如果输了,怎么办呢?我使出了超级必杀技,冲着小明喊:“镇静!镇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时,小明才镇定了情绪。最后,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把线头穿过了。我们欢呼起来,但在这时小红还没穿过去,我暗暗自喜。
轮到我了,我又紧张又激动,我飞快的跑了上去,我回忆老师刚才讲的'穿针要领,又是捏又是捻,把线拽得紧紧的,捻得细细的,不费九牛二虎之力,我就把线头穿过了针孔,顿时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我欣喜若狂,我们一个接着一个上台穿针,最后,我们组终于胜利了。另外一组没有灰心,而且非常喜欢这场比赛,因为我们认为谁赢了并不重要,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只要我们高兴就好。
这次穿针比赛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也要团结,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小学作文 篇3
十一黄金周的一天,我和小伙伴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手机,突然,手机屏上出现了一行黑字。定睛一瞧,原来是在网络上疯传的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元,向妈妈借了500元,买了双皮鞋用了970元。这时候,小明还剩下30元;小明又还给爸爸10元,还给妈妈10块,自己剩下了10元。那,现在,小明还欠爸爸490元,欠妈妈490元,则:490+490=980(元),加上小明自己手中的10元,总计是:990元。那,请问小明还有10元钱去哪里了呢?
刚见到这道数学题目的时候,很多人,都顺着这道数学题的分析思路去思考,总是感觉好象小明的10元钱真的不翼而飞了,而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道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趣味逻辑数学题。
如果按照题目给出的思维逻辑去思考,则就会被欺骗进题目的思维误区。
事实上,这是个逻辑误导而产生的错误的解析: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
题目所说的:490+490=980(元),是指小明现在还欠父母的总钱数,1000元是指小明原来欠父母的总钱数,而小明自己手中剩下的10元如果还给父母任何一方,那么欠父母的总钱数就会变成980-10=970,正好跟鞋的价格相等,因为小明剩下的10元钱也是父母的,只有小明把买的鞋也一起还给父母,小明跟父母之间才算是互不相欠。因此,应该是:980-10=970(元)才是正确的,而题目所提到的.:980+10=990(元)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其实,这道数学题的正确逻辑思维方法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拿了一共1000元,而剩下30元。最后欠爸妈一共980元,相当于只借了980元。而皮鞋是970元,自己剩下10元。不能用980元加10元,因为本身10元就是980元里面的一部分,而应该加已经还给父母的20元得到:980+20=1000(元)。
数学经常会让那些自以为很聪明的人也感觉笨得不行。事实上,数学本身非常有趣,我们每个人在遇到和解决这些有趣的数学题时都能从中享受到数学的神奇,令人受益匪浅。
小学作文 篇4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是否仍在思念他笔下的世外桃源?如果是,那么就请你往下看,并且与我一起再游桃花源吧!
“咦!这是什么地方啊?”(我的“梦游”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哦!)我一边眺望四周一边问道。然而待我仔细一看后,我便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书中所描绘的几百年前的桃花林。这里的景色和书中所记述的简直一模一样: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正在此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石刻标记,莫非这便是……没错,这便是文中所记载的那位鱼人沿途所做的记号。说不定沿着这些记号,我就可以找到那片梦想中的世外桃源呢!
突然,一个疑问直冲我的.大脑:从前那么多人沿着记号寻找神秘的桃花源都迷路了,我有可能打破这个注定的结果吗?
终于,在一会儿的深思熟虑后,前进成了我的选择,“退缩”与“放弃”则成了失败者,落荒而逃。
就这样,我踏上了寻找桃源之旅。
在路过一个又一个书中记载的地点后,在临近日出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一片充满光明的土地,这便是文中的那个村子。
村外的那一排排充满柔和美的垂柳像条绿色的丝带将小村子围起来,也像母亲的手一般的保护着这个村子。
柳树里边是一亩亩平坦的田地,在田地间整齐的分布着各式各样的小屋和大小不一的池塘。而池塘边也种着柳树。
所以池塘里的水与池边修长的柳树枝常常一起随风舞动,像一位随着音乐而舞动的少女,但又比少女的舞蹈多了几分自然美,让人沉醉其中。
这一切就是桃源中人的生活环境。多么优美啊!
此时,鸡鸣响起了,过了不久后,许多人都来到田间工作了。工作累了,大家就坐在一起聊天,歇一歇,并且吃着各家的食品,分享大家的快乐。
突然,我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带着官帽,穿着十分破旧补了又补的官服的人。也许那便是这个村里的领导人物。只见他与大家聊得热火朝天,完全没有外界的官员的臭架子,更加不存在压迫与剥削。
忽然,一阵酸从脖子直冲到鼻子,紧接着……接着我就打了一个喷嚏。顿时,我的身上聚集了所有的目光。而且我的现代服装成了他们的主要注视目标。因为我的服装与他们的相比真的是与众不同。于是他们就像询问那位渔人一样询问我,但为了不让他们受外界影响而扰乱了自己的安宁生活。我就回答说:“我还小,什么都不知道。”
听了我的回答后,村中人都说:“这也对哦。”就这样我混过了一关。但正在我暗暗自喜时,一阵急促的叫声把我的大脑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状态。
原来吧,这就是一个梦。
但是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那个村子的和睦,村中人的相亲相爱会降临在我们这个世界,我想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吧!
小学作文 篇5
我家的旁边有个,我非常喜欢它。
清晨,小池塘静悄悄的,仿佛还在沉睡着。仔细听,只有微弱的风声从耳边吹过。河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河旁的芦苇低着头,一动不动。鱼儿们躲在水底,大概想等待暖和时出来玩耍吧。
中午,小池塘有了活力。冰渐渐化去,阳光照射在一览无余的水面上,格外耀眼,像是在水面洒了一层亮闪闪的银片。伸手去摸一摸池水,感觉很是柔滑。鱼儿也感受到了这温暖的气息,游上来了,在快乐地嬉戏。芦苇也来劲了,随着微风为池塘跳起了舞。岸旁的`树上有几只鸟儿,它们“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像是在赞美池塘。几个小孩在水旁玩耍,他们那快乐的笑声使小河更加充满生机。
临近傍晚,小池塘又安静下来。它如同一个野孩子,玩疯了,玩累了,静静地歇息。一阵冷风吹在我脸上,凉飕飕的。芦苇跳累了舞,在那里微微摇摆,水停止流动,鱼儿也因为天晚,匆忙游回水底。白色的灯光洒在湖面上,像镀了一层薄薄的银。行人的脚步也渐渐消失,这里只留下一片寂静。我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小池塘……
小学作文 篇6
关于中小学生作文常见问题的思考
作者:*轻尘* 出自:一颗飘落人间的尘土
从大学期间的一些家教及兼职经历,我了解到了一些中小学生的写作状况。次篇文章我将从中小学生作文现状出发,究其原因,引发思考,并对此提出一些自我的看法。
据《全日制九年制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从这里我们足可以看出语文写作的重要性。语文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要培养学生能说会写的能力。而纵观现在中小学生的写作,却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这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些差距。
一、中小学生作文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假
《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是,现在学生的作文却出现了很多说假话的现象。在同一个班里,你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老师布置了一篇《我敬佩的一个人》的作文。同一个班就有好几个人用了相同的例子,即:
×××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小男孩在路上摔倒了,于是,走过去扶起了他,并把他送回了家……
看完这篇文章,我刚开始还挺感动。可是,没想到的是班上接二连三有同学也是用这个事例,只是人物对象不一样了。有的写乐于助人的同学,有的写哥哥姐姐等。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个例子是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上说的一个范例,没想到班上那么多同学采用。我突然间有点失望,我不禁要问:难道我们敬佩的人都是一些”乐于助人“,并且做相同一件事的人吗?
从这一点上,我明白了我们的很多学生都在撒谎。他们写的或许并不是他们内心所想所敬佩的人,有的是虚构,有的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影子,加以加工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诚然,我们的作文有时需要适当的想象和虚构。但是,对于四五年级的学生,以及这样一个题目。最能打动我们,最能看出真情的恐怕是真实的人物和故事吧?为什么这样一个又老又容易的题目,却还是有那么多学生喜欢用虚假的语言和事例来应付作文呢?学生的真情流到哪里去了呢?难怪我在改作文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审美疲倦。
(二)大
我们都说,写作的内容即是我们的生活。而据我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的写作素材却大多喜欢采用一些名人事例,或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事情。比如:
在写一篇关于”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主题的文章时,班上91%的同学就选择了湛江某小学一学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调皮贪玩,不听劝告,从楼梯的扶手上摔下来,最后变成脑残的事例。
学生选择这一素材,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老师写作前的点拨。但是,如果几乎全班同学都采用这个事例,那是不是太”默契“了呢?除了”伤残“等一些例子外,学生难道就没有自己的一些切身的感受吗?我倒是更欣赏那些写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自己对动植物的观察,或者是生活中的亲身体验的一些作文。
现在很多学生手头上都会备有一本类似于《中学生写作100个经典素材》的书籍。于是文章出现了”寻章摘句老雕虫“的`现象。写的内容很宽泛,缺乏自己的亲身体会和真情实感,也缺乏新意。很容易形容内容堆叠,或者是雷同的现象。
(三)空
我经常听到一些学生抱怨作业太多。很多学生在周末都想逃避作业,直至上课前才拼命赶,而他们最怕的是写作文。在做家教的时候,我的学生就经常问我”老师,我该写些什么呀?“”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我在改作文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反反复复重复着一些话语,拼命凑字数。文章的内容写来写去也无非是那几件事。平白的叙述,没有太多的情感体验。空洞没有色彩的文字,根本打动不了读者的心灵。
现在的孩子背负的压力太大,我想没有多少小学生是会主动去学习的。因为本来就处于好动好玩的年龄。再加上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把太多的希望寄托于他们。学生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很容易疲惫,于是就出现了逆反和厌学的心理。他们整天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作业。根本就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去感悟大自然与人生。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
(四)模式化
模式化主要表现在语言和思维的模式化。语言的模式化,是指学生仿照一些例句,稍加改动个别字词,套用其修辞。比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有很多人就将老师写出来的例句”妈妈摇着纺车,摇着日月,摇着辛酸,摇着希望……“
改成:”儿童排着积木,排着憧憬,排着明天,排着理想……“等形式的句子。这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可以适当模仿,但若是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照搬的习惯,而使语言呆板和僵硬化,缺乏创新。
思维的模式化,体现在”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模式,老师在指导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时候通常是叫大家按”开头提出观点—例子证明—结尾点题“的模式。于是考场上写出来大多数文章都是统一的格式化作文。
我们并不是要排斥模式化教学,因为教学本来就是传授概念化,放之四海皆准的知识。语文的特殊化就在于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抽象的知识,必须通过一定的模式才能传播下去。然而,学生这种千篇一律,过渡模式化的作文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应该去思考教育需要的是怎样的模式,而不是去一味的批判和排斥模式。
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其它问题都是由这一问题所引发的。
托尔斯
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这些我们的教师也都非常清楚。但关键就在于虽然我们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很多学校里采用的还是”应试教育“,因为高考的指挥棒并没有改变,我们对人才的评定还是只能通过考试这单一的渠道进行。所以,我们的老师的那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也并没有彻底改变,他们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升学率,教学评估等压力。在考试制度的指引下,大多数老师仍是实行”应试教育“的方式。据班内调查,在想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同学中,有许多人表示:虽想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来教育学生,但面对考试,仍是避免不了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我听了这句话之后觉得很悲哀,我们说来说去,还是要回归到我们以前走的老路。只要考试制度不变,我想这种”应试教育“仍然是占主导位置。
教师在这样的压力下,为了应试,长此以往,在作文教学上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重表达,轻育人。为了学生在考场上得高分,我们的老师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而对于其内容传达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却并不十分重视。语文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然而,综观现今小学作文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并不太注意。致使小学生的作文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如:捡钱交公、给老师送伞、妈妈冒着大雨送我去医院看病等反复出现。
(二)重模式,轻能力。在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像公式一样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棱角,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作起文章来却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3)重课堂,轻生活。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现在我们的教学常常是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和技巧给学生,但是学生还是不知道写什么。因为有了技法,却没有可以让技法加以发挥的源材料。学生每天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作业,根本没有闲暇和兴趣去体验和感受生活。所以,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一些人的经验之谈,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关于此问题的建议和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作文教育观念,减少作文的功利性。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写作是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作文是表达学生的情感,体现其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一个方式。它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体现,如果缺乏正确指引,将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等有所影响。如果把作文仅仅当成是考试的一个部分,那作文势必会失去其大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是作文教育的重点。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作文务先求”真“,凡与这一道理格格不入的”陈腐观念“或”时髦观念“均要改变。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主动性与创造能力。过去,我们常常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的接受。如果在作文课上,仍是采用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是让学生带着镣铐”为写作文而作文“,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我手写我心“.《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作文教育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以轻松的环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活跃思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兴趣,重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大胆放手,肯定学生的创新意向,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踏踏实实地抓好学生思想素质,语文素质等各项基础素质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创造意识。
(三)扎实抓好学生基本功,提高其写作能力。可通过以下方法:
1.加强学生的阅读。清代曾国藩论做学问,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
”为学壁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意思即做学问就像炖肉,先用猛火,先要广泛阅读,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用文火,静下心来研究。作文也一样,必须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大量的阅读。学生的知识和阅历毕竟还很少。所以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框架。我们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要仅限于文学作品。通过好书推荐等形式指导学生健康阅读。继续加以”写读后感“
”读书交流“”读书活动“等形式营造氛围,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课外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写作能力的提升是通过无数次的练笔形成了。这些练笔可以以比较灵活和自由的方式开展,比如说: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文章缺乏真情实感,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所造成的。我们应带领学生亲近生活,走进生活。做热爱生活和关心生活的人。如果是写一篇关于”春景“的文章,我想没有比带领学生亲自去感受,观察一遍来得生动有趣,来得真实。我们平时也可以通过放映一些电视散文作品,诗歌创作赏析,从音乐美术等方面全面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4.不能忽视口头的练习。我们总是会经常碰到一些会写却不会说的学生。现在社会需要的是”能说会写“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口头练习,一个人的口头能力表达好,我想,他的写作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口头练习可以通过”讲故事“”演讲“”朗诵“等方式展开。
5.改进作文的评改方式,不能忽略作文的评讲。现在的老师在作文的评改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种:敷衍型和越俎代庖型。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敷衍型对学生的作文根本就不负责任。而越俎代庖型的评改方式虽然很认真,但会使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因为整一篇文章老师改完之后就没剩下多少自己的东西了。长此以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应改变过去单一的评改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可以”小组互评“.那样,学生的作文将不再面对老师一个读者,他们会更积极,更有兴趣去写。
而在作文评讲方面,教师也要引起注意。据调查表明,在来自小学的100份问卷中,能反映出老师按时进行作文讲评的只有61.6%,能有质量地组织讲评的仅占37%,这个调查结果表明,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中,讲评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仍然处于薄弱环节。而学生往往最期待的就是作文讲评,因为,那不仅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
四、结语
上了一个学期的”语文课程论“,听了老师很多关于现在教育现状的看法和建议。其中,很多都是批判现代教育制度的。我的梦想也是做一名老师,我也是从”应试教育“里走出来的学生,对应试教育我深有感触。我也很想以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来指导我以后的学生。但是,经过几次教学实验之后,我发现,我们还是免不了走传统的老路,以传统的教案做参考,还是以那种方式去引导学生。或许是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可避免带有一些传统教育的影子。但是,这种现象似乎不只我一个。难道,高校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真的是这样?这种传统的老路不会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而马上消失,那它还会延续到什么时候呢?或许我们都无法说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最近,我就一直在困惑,为什么我们学的和我们做的不能相吻合。特别是当我听到班上一位同学肯定她以后还是会走”应试教育“这条路时,我的心里更是悲哀,作为一个真心想做老师的学生,我确实很不想再重蹈我以前走过的老路,但是,我又似乎真的走不出现实的这种困境。很迷惑,希望有人能够指点迷津